
201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交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市交通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推动交通经济平稳运行、加快完善交通设施网络、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创新、落实交通民生和重大任务保障等重点,较好实现了年度各项工作目标,同时积极谋划2018年交通工作任务。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交通先行,交通邮政业运行良好
2017年,全市交通邮政业持续平稳增长,增速高于预期目标。全社会共完成客运量4.9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2351.58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7.7%和8.5%;全社会共完成货运量12.09亿吨,货物周转量21420.96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1.9%和39.2%,其中水路货运量、水路货物周转量、水路客运量、民航货物周转量、机场旅客吞吐量和邮政业务收入等6项指标同比增幅在10%以上;全市邮政业实现快递业务收入411.32亿元,同比增长34%。
(二)创新驱动,交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
推动“交通+旅游”创新融合,交通公共服务供给更丰富。依托省汽车客运站等8个交通枢纽客运站场乘客集散功能,开展旅游集散中心试点;鼓励创新交通运输供给方式,推进构建公共客运、驾培维修等领域“如约”品牌服务体系,累计开行“如约巴士”线路616条、“如约水巴”线路4条,“如约学车”招收学员8.8万余人、平台资金流水约2.6亿,“如约爱车”用户达6.2万余人、累计发生维修保养业务15.9万余宗;广州双层观光巴士服务成为“交通+旅游”城市新名片。
积极探索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管理,交通新业态管理更规范。编制实施《城市道路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明确自行车停放区的划设标准,以及17种不宜停放单车的情况,指导各区做好停放区施划工作。牵头制订《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市、区两级政府及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推进实行“控量严管”和“禁停区”工作,通过约谈、例会、检查、通报、现场清理等方式,敦促企业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现场管理。积极先行先试,指导行业协会出台《广州市共享汽车(分时租赁)行业服务规范(试行)》《广州市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不良信用”记录共享管理制度》,加紧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广州市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加强网约车管理,依法做好网约车许可,组织网约车驾驶员考试2.1万人次,受理申领车辆运输证1.7万宗,依法向10家平台公司颁发广州市网约车经营许可。
2017年1月1日起,广州市车辆通行费年票制正式停止征收,全市45个开放式收费站全部取消收费。
(三)强化督导,高速公路等基础项目攻城拔寨取得新成效
牵头落实凤凰山隧道工程、北三环二期、花莞高速、机场第二高速北段、机场第二高速南段、广佛肇高速公路广州段、南沙至中山高速、从化至黄埔高速建设等8个“攻城拔寨”项目。顺利完成广州市属10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任务。从化至黄埔、南沙至中山、增城至天河等重点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抓紧推进。省道S111线洪奇沥大桥受损桥跨拆除重建应急工程已全面完工,于9月15日零时恢复桥面通车。
认真落实市领导关于推进从化北部山区交通建设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按照“先打通、后提升”的原则,分步骤、有次序开展从化北部山区环线公路项目建设。2017年底,从化北部山区环线公路全线贯通,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群众交通出行环境,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四)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交通民生水平不断提高
年度交通民生实事任务超额完成。认真贯彻落实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关于“新开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0条”承诺部署,累计优化调整及新开公交线路65条,提前超额完成承担的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任务。
出租车行业管理服务得到一定改善。坚持“共管共治”,狠抓事前企业源头管理、事中现场执法督查、事后社会投诉处理,实现政府、协会、企业、市民齐抓共管。持续深化出租车行业管理改革,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开展运价结构优化调整。行业推广应用新型车载终端、新型司企分配模式、新型智能顶灯等,完成安装出租车新型终端13000余台,新型顶灯约5800多个;查处出租车违章12166余宗(请客管处核实此数据来源);办理市民投诉2.2万余宗;清理“非编”驾驶员,对涉事企业依法督促整改和处罚;会同深圳、佛山等6个地市加快建立信用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对失信驾驶员监管;会同市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进行联合检查,强化行业自律;加大违章行为媒体曝光力度,从8月份开始,在主流媒体上公布全部企业、车辆违章情况。
强化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智慧交通建设有序推进。建设完善综合客运枢纽疏运组织分析系统、出租车监管分析平台、约租车行业监管平台等信息化平台,为交通运输决策、疏运组织、应急处置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推出“羊城通乘车码”支付服务,通过手机微信扫“乘车码”即可实现便捷乘车,给广大市民和来穗人员提供更加便民贴心的乘车服务;加强公交车辆CAN总线采集和分析应用,推进车辆运营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提高营运车辆驾驶安全管理水平。
进一步优化路内停车管理和加快停车场行业立法。2017年4月1日中心城区大部分咪表泊位暂停经营收费后,市交委会同各区积极做好暂停收费路段的停车秩序巡查,对52条咪表路段的1349个泊位进行动态撤销,进一步降低路内泊位对路面交通的影响;积极推进停车场行业立法,《广州市停车场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并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推动维修驾培行业诚信服务提升。加强驾培行业监管,强化投诉闭环处理,运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培训监控,定期公布投诉率排名等服务信息,实现学驾平台学员满意度超96%。加强维修行业监管,推广应用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及消费者评价机制,定期公布消费者满意度排名,全年签发合格证34.3万余条,消费者好评率超90%。创新应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维修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全年利用信息化平台指导企业上报隐患自查信息7595条、自查整改隐患1090处,管理部门通过平台检查企业1504家次、查改隐患358处。
(五)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公交电动化
组织制订了《广州市推进公交电动化工作方案》,并报15届27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方案明确了2017年起,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车100%推广使用纯电动车,在2018年底前基本实现公交电动化,并从车辆采购投放、充电桩建设、财政补贴、车辆技术保障等4大方面提出了18项措施。按照方案的部署,市交委组织各相关单位根据任务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攻坚克难,加紧推进公交电动化工作。2017年新增采购了2452台纯电动公交车,并已全部交付,完成了年度任务。
(六)全力以赴,做好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交通保障和重大交通运输组织
高标准完成《财富》全球论坛交通保障任务。认真贯彻执行执委会工作部署,对承担的交通保障任务进行细化和分解,围绕“会议交通服务保障”“公共交通保障”“维护全市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三大核心任务,全面完成交通保障任务。开展各类型培训活动300多场次,2万余人次接受了培训;期间,除全力做好全市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外,还重点保障香格里拉酒店、广州塔、中山纪念堂等重点区域交通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中巴549车次、小车1285车次用车服务,运送中外嘉宾6980人次。强化广州路域环境整治提升,以高品质路容路貌迎接《财富》全球论坛成功举办。用绣花的功夫开展高快速路清洗保洁,促进全市公路和高快速路路域环境“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对全市31条高快速路防撞墙、隔音屏等重要附属设施清洗,清洗总长度达到4122公里,任务完成率100%。完成公路路政养护监督检查39万余公里;发现环境存在问题3742个,整改完成率100%。
做好重大节假日和社会活动交通保障。认真组织做好2017年春运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十一、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广州地区旅客运输组织工作和广交会、开学日的交通保障。其中,市交委(市春运办)被交通运输部等国家5部委评为2017年春运“情满旅途”活动先进集体。针对中秋节、重阳节、广州国际灯光节期间,花城广场、广州塔等人流密集的新情况,做好交通现场疏导。
(七)常抓不懈,认真履行行业安全监管和综合执法责任
严控交通运输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全年管辖行业道路交通事故数保持平稳,没有发生其他类型恶性突发事件。指导督促市交通系统各单位和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两客一危”和交通建设工程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推行客运公交行业“安全带-生命带”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长途客运实名制乘车,实施公路在建工程双安全员和安全生产班前会制度,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强化应急值守和准备,有效应对“天鸽”等台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实现行业总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017年,共出动安全生产督查人员8886人次,检查交通运输企业(站场)3345家次,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150个,其中重大隐患4个,取缔1个,另3个经停业整顿已落实整改,组织运输企业自查自纠排查整改一般以上安全隐患9550个。全行业共排查风险点、危险源3406个,其中红色等级1545个、橙色等级932个,黄色等级929个,所有风险点已建档造册并制订相应管控措施。
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利用信息化技防手段加强货运站场爆炸品查堵工作。为加大广州市货运站场进场车辆、货物尤其是爆炸物等危化品的查堵力度,充分利用爆炸品检测仪等先进技术设备和信息化手段加强货运站场安全监管,2017年全市36家经营性货运站场配置了爆炸品检测仪、车牌识别和人脸抓拍设备、身份证读取设备,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车(货)安全监管工作,该系统属于全国首创应用在货运站场实施安全监管,具有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等特点,能够较好地查堵烟花爆竹等爆炸品违规进场。
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道路运输违法违章和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2017年,市交通执法部门查处各类道路违章17587宗,其中:非法营运1217宗、班车违章1634宗、包车违章2286宗、出租车违章12166宗。查获超限超载18143宗,卸载重量4.77万吨,其中:累计查处49吨及以上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货车3578宗、100吨及以上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货车26宗。开展治超非现场执法,共立案3165宗,结案3125宗。积极探索电子执法、远距离巡航无人机等科技技术在一线执法的应用。此外,针对2017年4月省纪委暗访组曝光丫髻沙大桥治超问题,立行立改,通过进一步加大对超限车辆拦截力度,加快推进丫髻沙治超非现场执法项目的建设等工作措施,有效提高丫髻沙大桥治超执法效能。2017年,丫髻沙治超站查处违法超限超载3463宗,同比上升240.2%;监督卸载2100辆次,同比上升156.1%;卸载1.48万吨,同比上升81.3%。制定行业部门与执法部门安全生产执法协作机制,组织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开展行业部门和执法部门联合执法行动,2017年共立案查处涉嫌违反《安全生产法》《反恐怖主义法》案件56宗,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生产行为。
(八)提高站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在全市交通系统部署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主题系列活动、基层正风反腐专项治理行动和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同时,以市委巡察整改工作专项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建设。积极开展新一轮风险防控专项排查,强化廉政风险的防控。在全市推广公交车“车长制”,赋予“友爱在车厢”“微笑服务”等系列文明服务新的时代内涵,擦亮文明交通的服务品牌。
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市交委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交通强国战略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以推进交通强市建设和坚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继续深化交通领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着力保障和提升交通运输民生保障,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全面夯实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发展的基础,不断推动我市交通事业上水平走前列。2018年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一批重点交通项目规划建设
认真落实省市的督导要求,重点推进花莞、机场二高、广佛肇、从化至黄埔等在建及新开工高速公路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南中、增佛、番南、增莞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统筹编制实施《广州市新一轮农村公路新建、改造及路网提升规划(2018—2020)》及资金补助配套工作方案,研究制定《广州市推进新时代“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推动我市农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认真抓好省道S118线炭步大桥重建工程、省道S119线正果大桥重建工程等国省道养护重点项目。坚持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加快推进市域国省道及其他地方公路与高速公路的衔接规划,进一步提升路网整体功能及效率。组织开展《广州中心城区公交站场新一轮布局规划》等规划研究,谋划推进市“多规合一”交通规划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积极参与白云棠溪站、广汕客专增城站、新塘站、广州北站等大型综合枢纽的前期规划研究,从源头上实现综合枢纽内外部多种交通方式的互通衔接。
(二)着力抓好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相关协调服务工作
完成新一轮综合交通调查,及时、准确、全面收集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数据,科学分析和研判交通运输业经济运行状况和趋势,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坚持将做好企业服务摆在重要位置抓好落实,重点做好中央和省驻穗交通运输企业,以及具有发展潜力新业态、新服务类企业的沟通联系和服务工作;加强与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和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积极主动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供相关服务保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着力抓好春运等重大交通保障
科学组织好2018年春运等重大节假日和开学日交通保畅通、保运输工作,做好广交会等重大活动交通组织工作。统筹协调做好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收费站和国省道公路保畅通工作,督促落实国家免费通行政策。研究完善重要时间节点和机场高速等重要区域(通道)交通疏导多部门联动机制。继续协调推进广州东站、白云机场等重点交通枢纽站场营运秩序、交通接驳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各大交通枢纽服务水平。
(四)着力深化交通行业改革创新
继续推动深化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有关工作;进一步完善公路路政管理体制机制;结合省“放管服”的要求,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交通”和交邮、交旅深度融合,擦亮“如约”系列品牌,培育具有广州内涵和特点的广州交通文化。继续加快出租车行业改革,继续做好网约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汽车(分时租赁)、错时停车等新业态、新服务方式的管理工作;推动路内停车管理改革,落实停放规范、有序管理;积极推进交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做好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协调相关部门按期完成新增公交专用道设置等指标任务,力争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五)着力提升行业服务管理提质增效
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公交电动化工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100%采用纯电动公交车,力争2018年底实现公交电动化。优化公交线路资源,完善线网布局,全年优化调整及新开公交线路35条。在广州大道实施公交走廊试点,打造高品质的地面公交系统。以安全、高效、绿色、舒适、便捷为目标,研究水巴新运营模式的可行性,择机开展新运营模式试点。积极协调推进出租车运价结构优化调整工作,深化和巩固服务质量的提升。继续积极稳妥推动道路客运行业改革,持续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及跨市线路区域联营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客运行业服务水平。强化客运站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积极推动国家关于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相关政策落地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夯实促进货运行业平稳发展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深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清理规范工作,全面规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提升危运行业安全管理水平。依法加强停车场行业管理,建设全市停车信息管理系统和道路停车管理系统,加强我市经营性停车场的服务监管。加快公交站场站点视频系统建设,开展视频智能化分析应用。推进基于交通大数据的综合客运枢纽客流疏运智能监测、分析应用及辅助决策平台建设。切实抓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修订延续中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法,统筹各部门各区做好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深化驾培行业监管,完善投诉闭环处理,督促各区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应用区块链技术、“人脸识别”等信息化创新手段加强智能化、可视化监管,保障市民安心学车;深化维修行业监管,全面推广和规范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及消费者评价体系,保障市民放心修车。
(六)着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
重点抓好在建项目工程、管养桥梁安全保护工作;始终坚决抓住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这个重点不放松,深化“两客一危”、城市客运和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不断优化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水平;强化科技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支撑作用,加强公交枢纽、客运站场、铁路枢纽等区域视频系统的整合应用,特别要加强地铁系统应急管理,强化对地铁运营的安全监管,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在全市维修、驾培行业全面应用,确保履职到位。
(七)着力推进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综合整治
加大力度查处出租车议价、拒载等市民乘客投诉集中的违章行为,持续加强对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和重要商圈等部位的出租车秩序管理,努力实现出租车行业规范服务、诚信服务有明显改善;坚决依法打击客运包车、班车等违章营运和克隆出租车、“黑车”等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乘客合法权益;严肃查处机动车维修、驾培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治超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行业激励惩处机制,全力以赴维护我市交通运输行业良好秩序。
(八)着力推进高快速路环境景观综合整治与厕所革命工作
按照市主要领导“久久为功”的工作指示要求,从深化常态化管理机制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与各业主单位的沟通联络,把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提升高速公路景观环境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广州高速公路环境卫生保洁水平,打造“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的广州高速公路景观环境,不断促进道路保洁常态化、机制化;严格按照《广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公共厕所环境提升工作方案》的有关内容开展各项工作,督促各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继续加强对公共厕所的保洁管理,把广州市高速公路“厕所革命”持续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九)着力推进交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组织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和机关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组织开展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流毒影响工作等五项重点工作,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继续跟进市委巡察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加强干部队伍日常教育培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