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

  • 2014-11-03
  • 来源: 本网
  • 分享到
  • -
 
穗府办函〔2014〕145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2014—2016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体育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1月3日

广州市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

(2014—2016年)

  根据中央关于推动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有关精神,为落实国务院足球工作座谈会要求,做好我市作为全国首批足球试点城市的各项建设工作,现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我市体育发展方式的意见》(穗府〔2013〕31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群众体育工作实施方案和竞技体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办〔2013〕49号)等文件和中国足协工作要求,遵循足球发展规律,大胆推进改革创新,勇于破除制约足球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藩篱,以职业俱乐部为龙头、校园足球为基础、青少年培训为重点、竞赛活动为杠杆,着力加强和完善组织体系、培训体系、竞赛体系建设,为推动中国足球事业不断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建设。在市政府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发挥作用,实现对广州足球事业发展的统一领导、规划部署和统筹实施,提升足球事业发展规划、组织、管理、训练、竞赛、开发能力,推动我市足球改革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体教结合、各相关职能部门支持的模式,规划、指导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科学构建校园足球管理机制,促进足球在学校的普及推广。建立健全市、区二级足球协会,支持社会各级各类足球组织建设,促进全市足球运动更好地深入发展。

  (二)提高竞技水平。全力支持广州恒大、富力职业足球俱乐部在中超联赛和亚冠联赛继续取得优异成绩;力争参加2015年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足球项目我市男、女队夺取金牌,参加2015年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足球项目我市男队进入前三名。争取各级国家队拥有广州籍运动员,足球竞技水平在全省领先,在全国保持前列。

  (三)深化培训工作。完善以市级运动队为重点,区级业余体校为骨干,校园足球为基础的青少年培训体系。建设市级、区级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建立500所校园足球推广学校,构建5000支校园足球队伍,参与足球活动的中小学生达5万人,不断提高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输送质量。

  (四)发挥竞赛作用。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竞赛制度,努力营造浓厚的城市足球氛围,不断扩大足球人口,促进大众身体素质提高。城市各级联赛覆盖各类人群,全面发挥竞赛杠杆作用。

  (五)提高师资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练员队伍和满足城市竞赛体系需求的裁判员队伍。

  (六)开拓场地资源。2016年底前完成100个(块)足球场建设计划。继续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深化实施场地体育惠民开放,提高足球活动的群体参与性。

  三、工作措施

  (一)积极发挥政府部门作用。在市政府统筹下,体育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研究、制定、落实足球工作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教育部门要积极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抓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管理,完善相应政策措施,着力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落实运动员相关保障工作的各项政策,对体育教师、教练员的资质认定和选聘上给予支持。财政部门负责对足球事业的发展给予经费支持。发展改革、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在场地设施选址、立项、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宣传部门负责统筹协调足球试点城市的宣传工作。公安机关负责足球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对社会足球组织建立给予支持。工商部门负责对社会经营足球业务工作给予支持。税务部门负责对有关税费按政策给予优惠。共青团组织负责协助体育、教育部门组织各类青少年足球活动。

  (二)加强协会组织建设。一是完善市级足球协会建设。着力加强协会竞赛、教练、裁判、新闻等各专项委员会建设,建立新型人才组成的优秀团队。二是加强区(县级市)级足球协会建设。全市各区(县级市)要成立足球协会,按照体育、民政部门的要求,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工作机制,加强内部建设,吸纳各界力量,开展本地区足球活动。三是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支持有条件的街镇、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足球活动组织,推广足球普及,发展足球人口。扶持社会力量建立业余足球俱乐部、培训中心、足球学校,尤其是支持学校建立青少年足球俱乐部。

  (三)加强校园足球建设。落实《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计划(2014—2016年)》,坚持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思路,充分发挥体教结合作用,科学规划校园足球发展,加快构建校园足球管理方式,研究制定政策支撑校园足球健康有序发展。通过营造“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广州特色校园足球文化,培养学生足球兴趣,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重视足球技能和意志品质培养,夯实广州青少年足球基础,构建三个层次的校园足球体系:一是依托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实现足球进课堂,开展校园内班级联赛、年级联赛、校级代表队联赛。二是评估选择条件良好的学校,建立广州市校园足球精英培训班,由市足协选派优秀教练员,到学校对优秀苗子开展提高培训,力争到2016年底建立50所学校精英培训班。三是结合中国足协要求,在全市层面举办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选拔各年龄段优秀尖子参加,加强足球运动技能训练。

  (四)加强培训体系建设。一是继续支持广州恒大、富力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根据职业俱乐部后备队伍发展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和加强我市青少年足球队伍建设,更好地形成俱乐部后备队——市级半专业队——区级体校队伍——校园足球群体的衔接机制。充分结合职业足球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规律,理顺后备梯队建设,科学做好年龄段衔接工作,共同夯实足球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二是强化市、区二级青少年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天河体育中心市级半专业队训练基地建设,满足备战全国青运会、省运会队伍训练需求。加强广州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燕子岗体育场)建设,承担全市15周岁以下队伍集中训练,各类培训、竞赛及足球文化推广传播等任务。加强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荔湾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体校等区一级青少年足球单项培训基地建设,争取青少年系统训练人口达到2000人。三是努力提高青少年训练水平。按照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要求,进一步强化各层次训练队伍的梯队建设、选才标准、年龄衔接、技术规范、素质要求等基础工作。其中,市级半专业队要按提高“训、科、医”一体化科学训练水平,完成好2015年全国青运会、省运会竞赛任务。区(县级市)级体校要按照“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坚持足球从基层建设抓起,积极开展训练工作,努力向上级培养输送更多后备人才。

  (五)加强竞赛体系建设。一是继续承办好每年的亚冠、中超、足协杯等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营造热烈的竞赛氛围。二是完善市级群众性足球竞赛制度,每年开展三、五、七、十一人制足球联赛以及足球擂台赛、常青杯业余足球赛等赛事,比赛时间贯穿全年,竞赛活动涵盖各类人群,拓宽群众足球参与面。三是重点打造年度青少年竞赛平台,办好市青少年运动会足球系列比赛及年度青少年锦标赛、市业余体校联赛、市校园足球联赛(含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学校)等赛事,以竞赛促进青训工作不断开展。四是筹办2015年中国足球试点城市青少年足球联赛,加强相互交流学习。

  (六)努力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一是按照国家和省、市教练员管理要求,加强完善教练员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好教练员的聘任工作,明确教练员岗位任务,督促教练员履行职责,考核教练员工作成效等。二是积极选派符合条件的教练员参加国际足联、亚洲足联和中国足协举办的各级教练员培训班,到2016年拥有亚足联职业讲师2人、草根足球讲师5人,通过高级(A级)培训和考核的教练员达到10人,通过中级(B级)培训和考核的教练员达到40人,在岗教练员必须全部获得D级以上证书。三是充分发掘广州足球人才资源,通过外聘30—50名优秀退役运动员,充实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成立广州市校园足球技术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培训技术力量,跟踪学校训练,提高学校足球培训水平。

  (七)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按照中国足协等级裁判员培训要求,每年举办国家一级和二级裁判员培训班,选拔突出的国家一级裁判员参加中国足协国家级培训班。制定广州市足球裁判员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日常教研、比赛评分等规章制度。恢复港澳台穗裁判员交流活动,建立相互交叉执法机制。到2016年拥有国际级裁判员4人、国家级裁判员8人。

  (八)落实足球场地建设计划。一是做好足球普及的场地保障。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必须具有开展足球活动的基本场所,保障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及学校队伍日常训练比赛需要。二是加大社区公共场地建设。将足球场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在规划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较大规模的社区和新建学校时,配套建设大型或小型足球场地。三年内完成100个(块)足球场建设计划,其中2014年完成30个(块),2015年、2016年分别完成35个(块)。三是继续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保证公共足球场实施体育惠民开放。四是完善市级培训竞赛基地的资源整合。积极拓展广州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燕子岗体育场)组织青少年足球训练比赛、校园足球活动、群众足球开展等方面的功能。

  (九)积极拓展足球产业。构建以群众足球和职业赛事为重点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足球产业体系,推进足球市场不断繁荣,足球人口及人均足球消费不断提高,足球产业从业人数逐步增加,足球产业增加值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形成大众足球运动与当地职业足球运动相互结合、足球事业与足球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大力宣传推广足球文化。组织举办各类赛事、足球嘉年华、夏令营、球星评选等活动,加强国际交流和媒体合作,大力宣传推广广州足球文化、活动和人物等,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广州足球,热爱广州足球,支持广州足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扩大广州足球的影响力,为建设国际体育名城做出积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