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 交通服务

南中高速10月30日15∶00通车

  • 听全文
  • 2024-10-30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南沙至中山城区和深圳行车时间分别缩短至15分钟和20分钟以内

  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南中高速”)于10月30日15∶00通车,珠三角东岸通往粤西地区新增一条快速通道;同时,广州通过南沙联络线(万顷沙支线)连接深中通道,实现与深圳、中山在伶仃洋上“牵手”,南沙至中山城区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15分钟以内、至深圳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以内。

12838761_huangwx_1730209499277_s

南中高速万顷沙互通

  南中高速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南部和中山市东北部,是加强广州、深圳、中山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工程。项目全长约32.4公里,由主线及南沙联络线(万顷沙支线)组成,其中,主线长约21.6公里,起于南沙港快速路新垦互通,终至江中高速新隆立交,与京港澳高速十字相接;南沙联络线(万顷沙支线)长约10.8公里,起于南沙港快速路新垦互通,终至万顷沙海上互通,接深中通道。

12839026_oujy_1730213609229_s

南中高速南沙联络线

  据介绍,南中高速全线为桥梁工程,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南中高速通车后,有力完善广州南部交通网络,一桥联通广州、中山、深圳和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珠三角东岸通往粤西地区新增一条快速通道。随着项目通车,南沙至中山城区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15分钟以内、至深圳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以内,对打通国家及广东高速公路规划主干道、促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看十五运会交通更畅捷

  将于2025年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在广州和深圳举行。南中高速通车后,将为这场全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和最高水准的综合性运动会提供出行便利。

  其中,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紧邻南沙联络线(万顷沙支线),项目通车后从这里往来深圳、中山将更为畅捷,大湾区居民观看全运会赛事更方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进一步互联互通互融,由此展现大湾区新速度。

  打造绿美公路示范项目

  南中高速作为“黄金内湾”的交通枢纽,亦是进出广州的重要门户,项目沿线分布多处环境敏感点,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珍贵红树林资源、脆弱海洋环境及珍稀湿地资源等,景观设计和生态环保要求高。项目创新开展高速公路与市政道路廊道共享、复合立体互通立交设计等工作,累计节省建设用地超300亩,为广州市推广廊道共享、实现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了借鉴参考。

  项目还创新探索以智慧管控手段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较传统八车道物理扩容模式可减少征地面积约13%,降低工程造价约12%,为穿越城市群地区高速公路因地制宜改善路段拥堵、提质扩容提供智能化改造思路。还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结构景观设计,切实提升特大桥、互通立交及收费站景观效果,如洪奇门特大桥主塔形如木棉花开,横门西特大桥主塔状如宝瓶。

12838758_huangwx_1730209536091_s

南中高速横门西特大桥

  此外,项目加强路域生态环境建设,推行智能化生产作业,助力公路建设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以“绿美南沙,湾区门户”为理念,力争将万顷沙服务区打造为集交通、旅游、休闲、商务及应急功能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标杆示范型服务区。该服务区近期规划为综合体配套服务中心,满足司乘人员购物、休息、加油、充电、应急救援等需求;远期以岭南骑楼建筑和南沙海岛为灵感确定建筑形式,并与南沙湿地公园融合规划研学发展区和无动力乐园区,与片区产业及商住项目互补规划综合商业区,将其打造为南部片区综合服务中心。

  南沙至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快线将同步开通

  为促进与大湾区其他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方便市民跨市出行,近年来,南沙先后开通了至深圳后海地铁站、珠海拱北口岸等地的如约城际巴士。

  记者获悉,南沙将在南沙联络线(万顷沙支线)开通的同时,同步新开通两条连接深圳的跨市交通线路。

  一条是南沙至深圳前海跨市定制公交线路,始发站为蕉门公交总站,可无缝接驳区内地铁及公交,辐射全区;中途设置横沥地铁站,方便乘客换乘地铁18号线快速前往广州市中心城区;终点站为深圳前海湾地铁站,方便乘客接驳换乘。计划发班间隔约20分钟—30分钟/班,服务时间为7∶00—21∶30。

  一条是南沙至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快线,始发站为蕉门公交总站,终点站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服务南沙全区及周边区域市民往返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出行。计划发班间隔为高峰30分钟/班、平峰1小时/班,服务时间为往深圳方向5∶00—19∶00、往南沙方向7∶10—22∶10。线路开通后,南沙至深圳的交通往来将更加便利,市民出行选择将更加多样化。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