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孩子“心晴” 关爱润物无声
广州12355青少年服务工作质量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的星级评定中,全市23个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获得领先成绩,在承接省12355热线转办工单中办结率及满意度均为100%。
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每个站点都配备独立的心理咨询室、活动空间及心理沙盘等辅导工具。有场地、有牌子、有设备、有队伍、有运营,为青少年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倾诉环境。根据青少年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去年,全市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累计跟进青少年个案超1000个,其中心理类个案占比43.75%,培育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每个个案都安排社工专人跟进。
“小站点”能疗愈青少年心灵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在社区里的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举行。20多名慕名而来的学生和家长并排而坐,认真倾听由心理咨询师刘老师带来的公益亲子沟通课程。
“你认为学生每周使用电子产品娱乐的时间多久合适?你如何理解学生努力学习的意义?”在讲师的引导下,到场者纷纷写下自己的答案,和家庭成员交流想法。刘老师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和影视剧片段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父母如何和孩子好好说话”的方法论。在站点社工的引导下,家长和孩子们还一同体验了趣味心理健康游园会,挑战情绪迷宫和晴“心”桌游、走进“心育亭”沉浸式体验成长课堂、进行心理沙盘推演……这样丰富有趣的校外活动,让不少参与者直呼“打开了新大门”,学到了不少有效的心理纾解和亲子沟通方法。
该站点社工何小婷介绍,站点旨在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可及、优质、有效的心理健康校外服务,帮助同学们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亲子在互动情境体验中可以觉察情绪,以积极姿态迎接挑战,实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到完善自我的成长。去年,“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服务和引导”被列为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去年,全市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累计跟进青少年个案超1000个,其中心理类个案占比43.75%,帮助青少年提高心理调节、情绪疏导能力,培育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一个个“小站点”,发挥了青少年心灵疗愈的“大作用”。
“同心圆”模式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在广州,呵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动员范围,正从家庭、校园逐步拓展到整个社会。“心晴充电站”、非暴力沟通心理健康亲子活动、情绪管理主题班会、高考减压站……形式多样的活动,也助力推动青少年心理关爱实现全过程“润物细无声”。
广州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青少年心理关爱实现“润物细无声”。
除了“建阵地”,“强队伍”也在同步进行。目前,广州组建了23支由“团干部+心理咨询师+律师+社工+志愿者”组成的12355志愿服务队伍,其中包括以66名党团员为骨干的“社工姐姐”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情绪疏导、普法教育、公益资源链接等服务。目前累计登记的志愿者达500人,人均服务时数超80小时。
“姐姐,最近我在学校又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下次我可以带他们一起来参加活动吗?”近日,学生小谢(化名)主动与社工姐姐分享起校园生活。小谢是庞社工跟进的个案之一。在了解到小谢不太适应新校园后,庞社工主动介入,通过面谈、上门探访等方式耐心倾听小谢的想法,并链接心理咨询师帮助小谢解答他的困惑,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提升社交能力。同时,庞社工还链接爱心企业资源为小谢筹集了书包、课本及文具等学习必需品,有效缓解了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类似的个案,在广州青少年服务的“案例库”中不胜枚举。
心理咨询师用专业的技能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疏导情绪;律师为孩子解答法律疑惑,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社工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志愿者们则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他们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形成了“以青少年为圆心,多重力量围绕关爱”的服务“同心圆”模式,共同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广州共青团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平台,围绕青春自护、健康上网、防欺凌、中高考减压、亲子关系等主题,开展了326场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心理科普讲座、心理互动游园、绘画音乐治疗、亲子绘本故事会、心理剧场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调节和情绪疏导能力。
共青团12355流动服务台活动在增城区少年宫开展。
结合团属新媒体平台,广州还以专栏书信答复的形式,邀请心理咨询师、律师、一线社工等专业力量,解答青少年在情绪疏导、亲子沟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为广大青少年及家长提供有效建议。《广州青年报》等平台发布36篇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文章,阅读量超过20万人次,深受广大青少年及家长喜爱。
体系化“护苗”广州模式悄然形成
从立法,到阵地建设、队伍打造、科学研究、系统培训,再到基层实施,记者观察到,体系化的“心灵护苗”广州模式已悄然形成。
2024年11月1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宣传亲子家庭教育,在原来开展10多年成长教育的基础上,广州市少年宫的成长教育(家庭教育)学院,重点关注亲子家庭教育。为引导家长和孩子重新认识网络内容产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广州还建立了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素养课程。
“面对这个时代孩子和家长面临的新挑战,我们持续开展科研,了解家庭育儿实际问题并‘对症下药’,尝试开展了例如‘亲子同班生’‘成长教育小剧场’‘家教第一现场沙龙’‘成长吧云课堂’等创新的教育活动,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收到了来自家长的良好反馈。”广州市少年宫社区教育部部长、成长教育(家庭教育)学院负责人杨晓红说。
市少年宫、市团校等单位还积极探索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内容,并将其反哺给学校、家庭和社区。如今,市少年宫已将一些优质课程资源链接到30多所学校、幼儿园和各基层社区。
依托广州市团校培训资源优势,广州共青团积极引入优质的社会资源,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等单位的心理专家,面向青少年工作者开展11场实用的、及时的、专业的专题培训,赋能青少年工作者。同时,注重运用新媒体开展知识通俗宣传,举办多场实用型讲座,线上直播阅读量超30万人次,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