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完善地铁六号线二期公交接驳,市交通部门在前期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属地交通部门、公交企业,按照“加强覆盖、完善接驳、无缝衔接”的思路,提前研究新开地铁配套公交线路优化具体实施方案,实现新建地铁站点与周边主要住宅区、商业圈公交服务“空间+时间”全面衔接。
措施一:以地铁站为节点,加强周边社区公交服务覆盖。
新开2条公交支线、3条夜班线路,调整9条日班线路,加强地铁沿线天河龙洞、渔沙坦、天河智慧城片区以及黄埔科学城、黄埔中心区、萝岗街片区与地铁站点公交衔接,如公共汽车336路调整后,实现了长安村与地铁金峰站的公交接驳,为该区域居民出行带来便利。地铁开通时同步实施新开2条支线以及调整9条日班线路,3条夜班线路的开行将在春节后组织实施。上述线路新开及调整实施后,六号线二期已开通的8个站点共有121条次接驳公交线路。
措施二:优化站点设置,完善公交地铁接驳服务。
根据地铁站点开通及出入口布局情况,结合沿途公交站点设置情况,12月25日起将对15对公交站点进行优化调整(迁移调整7对,新增8对),受地面施工围蔽影响,部分站点将在施工围蔽拆除后立即组织实施。站点优化调整实施后,地铁六号线二期沿线地铁站口200米范围内将实现公交站点接驳,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例如:地铁香雪站出口出来50米范围有公交车站接驳。
措施三:延长服务时间,实现公交地铁无缝衔接。
在现有6条夜班线路、新开3条夜班线路基础上,延长沿途20条公交线路营运服务时间,实现地铁服务与公交服务全时段对接。
措施四:贴标识、改站名,完善公交地铁接驳指引。
提前印制公交地铁接驳“羊角”标识,地铁开通时同步在公交站牌、车厢内张贴;同时,结合地铁站名与公交站点的实际情况,对公共汽车林校、龙洞等9对公交站点进行站名变更,实现地铁公交站名统一,为市民提供清晰的公交地铁换乘指引,进一步强化公交地铁接驳指引服务。例如公共汽车龙洞站变更为公共汽车龙洞牌坊站,公共汽车林校站变更为公共汽车地铁龙洞站(林校)站,既清晰体现了地铁龙洞站相匹配的公交换乘站点,又保留了市民熟知的公交站名。
措施五:完善地铁应急公交接驳。
结合前期公交地铁应急工作开展及新开地铁情况,修改完善并印发《广州地铁应急公交接驳实施预案》,完成应急演练工作,实现“响应及时、疏运有序”的预期目标。
此外,为配合地铁七号线开通,方便群众换乘接驳,12月18日已组织新开番86线路,强化市广路、汉溪大道、番禺大道大型社区与地铁汉溪长隆站公交接驳;同时,将在地铁七号线开通时同步组织对地铁七号线沿线的石壁、谢村、钟村、汉溪长隆、员岗等出口周边公交站点进行调整完善,缩短市民换乘步行距离,保障市民出行。
下一步,市交通部门还将会同属地交通部门,根据地铁六号线二期及地铁七号线开通运营及公交出行变化情况,定期开展相关公交服务评估工作,不断优化、提升公交地铁接驳水平。
附件:1.调整及新开线路设置情况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