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行善者撑腰
让“坏习惯”远离
“早就觉得不戴耳机在地铁上看视频是不文明行为,立法明确下来太好了!”“遛狗不牵绳也纳入重点治理清单了。”“优先录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应该的!”近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开征求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对《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的意见和建议,《条例》中多项条款获得市民拍手称赞。
广州最美风景线:
三天三起见义勇为
近年,越来越多见义勇为的故事见诸报端,让人肃然起敬。今年5月15日,一辆农用拖拉机与一辆大货车在广州南沙相撞发生侧翻,司机受伤被困,侧翻拖拉机车头位置冒出大量浓烟,随时可能燃起熊熊大火。曾是一名消防员的黄志佳跑到公司,双手抱出4个灭火器,百米冲刺到现场灭火。
5月16日,在广州五山路附近,一名外卖小哥被卷入货车的车轮底,被拖行10余米,路过的某生鲜公司员工陈桂洪看到后,立即翻越栏杆穿过车流拦车救人。
5月17日,水上环卫工人杨师球发现有一女子抓着救生圈在珠江上拼命挣扎,遂加大马力将船驶到女子身旁,和同事李钰油救起她并劝说其放弃轻生念头。
三天三起见义勇为,这是广州最美的风景线。“(这是)我应该做的,遇到这种紧急突发情况,我如果不去救人,那也过不了自己这道坎。”黄志佳在表彰仪式上这番朴实的话,道出了几位英雄的心声。
法律来撑腰:
支持见义勇为者、献血者、行善者
此外,《条例》在第三章第二十六条规定“鼓励和支持公民采取合法、适当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施见义勇为行为。
因见义勇为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见义勇为人员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依法给予适当补偿。
见义勇为人员及其亲属因其见义勇为遭受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请求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的,相关机构应当及时予以援助。”
《条例》将部分不文明行为列入“负面清单”,同时列出“文明行为基本规范”。
八项不文明“负面清单”
1、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区域吸烟;
2、驾驶机动车不按照规定礼让行人、随意穿插变道、违法停车;
3、行人、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不按照规定通行;
4、公共场所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5、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6、在严格管理区携带犬只出户未用犬绳牵领犬只、未即时清理犬只粪便;
7、制造生活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8、高空抛物。
文明行为有哪些
在安静的室内公共场所收看、收听视听资料,应当佩戴耳机,在户外公共场所进行文娱活动时,合理控制音量,不得影响他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观看电影或者演出时,遵守观演礼仪,不得影响他人观演,观看体育比赛时,公道、友好,不得起哄、鼓倒掌、喝倒彩、向场内抛掷物品;
遵守排队秩序,不得插队、相互推搡,乘坐公交车、地铁、升降电梯时先出后进。
不文明现象将曝光
广州市文明行为记录平台,也会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适时对影响恶劣的不文明现象予以曝光。
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
近30年支出善款超1亿元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们的无私与果敢。如何进一步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撑腰鼓劲、消除后顾之忧,成为社会关心的话题,这也是《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关注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从1990年至今,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用于慰问、帮扶、资助见义勇为、见义善为、见义智为牺牲的烈士、致残人士、辅警、保安员、群众的善款累计超过1亿元。今年以来,基金会出资100万元为参加“广州街坊”群防共治组织的上百万市民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对社会影响大的见义勇为行为力求做到出现一宗慰问一宗。
此外,《条例》还用多项措施促进和保障文明行为。如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评选、表彰、奖励其职工、成员的文明行为。鼓励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或者聘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人物。明确献血者、捐献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在临床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人体组织和器官移植等方面依法获得优先或者优惠待遇。明确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困难时可以依法优先获得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