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
- |
7月3日,“踏歌而来——许鸿飞雕塑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西展览厅及公共空间亮相;7月8日,“幸福肇庆”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肇庆站拉开帷幕。7月29日,“塑说乡关情怀 助力乡村振兴——许鸿飞雕塑艺术百村展·阳西站”揭幕;8月12日,“许鸿飞艺术空间”在岭南印象园揭幕;8月15日,“时代光华——喜迎二十大 奋斗新征程”许鸿飞雕塑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一连数天在不同地方连续举办不同展览、活动的节奏,对于许鸿飞来说早已经是常态。不同于其他艺术家,“展览越多,我的作品越多、越丰富”,许鸿飞用行动证明了“艺术只有不停地传播,才能更好发挥价值”。
被采访人:许鸿飞
采访整理:刘 晶
采访时间:2022年8月16日
采访地点: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国风堂
许鸿飞 不忘初心
中国美术报:您近期先后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和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了个人展览,请您介绍一下这两个展览。
许鸿飞:此次在中国国家画院展出的“时代光华——喜迎二十大 奋斗新征程”许鸿飞雕塑展是我个人在北京的第六次展览,此前分别于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2015年在太庙、2019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2021年在中国政协文史馆,以及上个月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个人雕塑展。其中在国家大剧院的展览命名为“踏歌而来”,展出作品120余件,以“清音妙舞”“东风入律”“花开岭上”“华韵悠扬”四个板块呈现。在这其中,我根据大剧院的现场,选择展出了很多跟音乐、舞蹈有关系的作品。而中国国家画院是汇聚全国美术名家的学术机构,对我来说在这展览更主要是进行学术交流,所以我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涵盖了革命历史题材、重大主题创作、现实生活题材等内容,展出了作品近160件。受疫情影响,展览多次延期,延期期间我也创作了一些新的作品,并将之补充到这次展览之中,所以在这次展览中,有一部分作品首次向观众展出,希望我的作品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和欢乐。
中国美术报:黄永玉先生戏称您是“靠胖女人出名”的。的确,您的“肥女”系列作为您的个人标签之一,凸显了您的个人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这些千姿百态的“肥女”灵感来自于哪里?
许鸿飞:从学习时期开始,我一直都是从事雕塑创作,我中专在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刻专业,1986年进入广州美术学院继续学习雕塑专业,毕业后就职于广州雕塑院。我在雕塑上投入大量的时间,生活工作都离不开雕塑了。
最开始在学院学习,我不可避免地受学院体系的影响,做了很多技术层面的作品,后来也在很多城市空间里面做了一些大型定制雕塑,但是这些都是在城市公共空间展示的,更偏向技术层面的创作,限制个人施展空间。所以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创作方向,做一些原创的艺术作品,让人一看便知道是谁做的。直到1998年,我无意中做了一个“肥女”雕塑。第二年,黄永玉老师看到了很喜欢,用他的一张画与我交换。我和“肥女”之间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做了第二件“肥女”,带到北京去送给黄永玉老师。那次他就劝我,以后就专心做这个系列吧。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行,做这个拿不了奖、也评不了职称。他又继续劝说,艺术家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中国一百个雕塑家都是一个样,就像一个大老鼠带着一串小老鼠……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一直向我灌输这样的理念,于是我下定了决心。坚持到现在,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艺术就像挖井一样,坚持挖下去,水会越来越丰沛。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么肥的女性雕像?其实这不是肥与瘦的问题,瘦的我能做得很好,但是其他雕塑家也能做的很好,肥是我的一个特点,他在雕塑上更有表现力和张力,看到一件艺术品,你一眼就能说出是谁的,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艺术品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才能给人家留下印象。
许鸿飞 白天黑夜
中国美术报:您希望通过“肥女”向公众传达怎样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理想?
许鸿飞:我认为,美丽是女性找到内心的平衡点后散发出来的自然坦荡之气。爱人先爱己,首先她会自信且懂得自我欣赏,不因外物悲喜来定义自我。爱自己,坦然地面对他人,有自己热爱的生活乐趣,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样的女性总是耀眼且富有魅力。外表是内心的映照,时代的风起云涌,不变的仍然是内心永恒的坚定和自爱的富足。世间对美的演绎千千万,但其中爱、宽容、悲悯和欢乐却是永不缺席的美好代言词。
从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做完展览以后,我开始在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做了40多场展览,我发现,“肥女”受到了大家普遍的欢迎,他们都比较喜欢,无论去到哪个国家,不分信仰、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男女老少都喜欢,这才是世界性的,也是全人类的。因为幽默和快乐是世界性的,还有爱也是世界性的,而且雕塑又有世界共通性,它根本不需要翻译,大家都懂。就像我的作品比较生活化、比较接地气,我通过作品反映现在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这么自信、这么快乐、这么幽默、这么幸福、这样充满了阳光,也通过这样的作品反映现在的生活状态,我想这等于是讲好了中国故事。
许鸿飞 东乡绣娘
中国美术报:多年来,您带着“肥女”,以艺术为桥梁、以作品为纽带,加强了中国雕塑艺术对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请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艺术家应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许鸿飞:在全球疫情的阴霾里,我坚持举行文化交流活动,连续四年春节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举办展览,让欢乐喜庆的中国文化元素在海外开枝散叶。我创作的抗疫、乡村振兴、体育等系列作品,采用雕塑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正能量,实现了从“走出去”“走进去”到“请出去”“请回去”的飞跃。站在时代高处,观照当下社会发展,文艺工作者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围绕在乡村振兴、抗击疫情、航空航天、冬奥盛会等社会热点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例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记录时代故事、讴歌时代精神,让艺术创作成为传递中国新形象的强有力载体,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同时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不断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承担起新时代背景下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责任,让对外交流更自然,让中国故事更精彩。
许鸿飞 九天逐梦
我自2013年起,携“肥女”系列雕塑到世界各地的标志性空间巡展,至今已举办过46场展览。作品受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喜爱,民众近距离欣赏、触摸、留影、模仿作品,使“肥女”形成了一个独具符号意义的艺术IP。当地媒体主动采访、传播,当地政府热情邀请再展,形成良性互动,众多作品被多国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我深感如想让外国观众透过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知、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就必须通过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努力。“在场”和“不在场”的交流,体验和感觉大不相同。为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艺术家共同参与,创作具有独特性、创造性和共通性的作品,以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健康中国、快乐中国、幸福中国、自信中国的形象。
中国美术报:一直以来,您关注时代,注重对当下人民生活的表达,创作了一批聚焦乡村振兴、全民抗疫、奥运精神等紧扣时代脉搏的主题创作。在您的日常创作中,您是如何协调主题性创作和个人表达性的艺术创作的?
许鸿飞:我以为艺术家不能分得太具体,我们只是通过自身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艺术家也是通过对生活、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来寻求创作素材。其实主题性作品只是去抓住某一个环节、某一个时间段、某些值得去表达的就可以,“肥女”系列的作品就是我贴近生活,将生活的乐趣融入到作品的表达,同样丰富,也是主题性表达。
受疫情影响现在出国展览不方便,我拉开了艺术助推乡村振兴——许鸿飞雕塑艺术百村展,现在已经调研了50多个乡村,并且把展览办到了19个村里面,都是不同省份。
乡村是我艺术生涯的出发点,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来源于这片土地和可爱的人民。因为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是我这几年的政协提案,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各地乡村变化很大,各方面的环境也变美了。如果有艺术介入可能会更加丰富,也可以给乡村的美丽提升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村民去博物馆、美术馆看一个大型的雕塑展是不现实的,但是我把这些去过五大洲的雕塑作品运到乡村,在田野上、梯田上、村头村口出现,村民很喜欢。因为我的作品是接地气的、生活化的,与乡村也很和谐,没有距离感,村民会感觉很亲切。乡村的美育也会受到启发,小孩也能学到知识、向往艺术,那么乡村也会走出艺术家。用雕塑艺术来记录这个时代的变化,可以留下永恒的记忆。我的作品去过法国卢浮宫、意大利罗马国家现代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现在和乡村也融合得很好,村民从接近到欣赏,快乐洋溢。作品可雅可俗、亦庄亦谐,我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艺术。若展览一味高高在上,走不出展馆门口,那是没有生命力的。在今后的艺术生涯里,我也将不忘初心,积聚力量,持之以恒用艺术实践助推乡村振兴,给更多的人们带去欢乐与幸福,其实给人带来快乐也是艺术的主要功能之一。
许鸿飞 丰年
中国美术报:您的作品和展览总是在不断地“上新”,您有统计过截至目前您做了多少件作品、举办了多少场展览吗?您的作品创作是怎么样的流程,在您看来艺术家应如何更好地实现创新?
许鸿飞:我从来不统计,其实我做展览、做作品都是没有目的和计划的,也没有统计和总结,喜欢就做,对于我来说展览越多,我的新作品就越多,因为我不想重复,为了补充下一个展览的作品,所以我肯定要做多一些作品。
一直以来,我一边做展览一边做创作,甚至有时我一个月会有三个不同国家的展览同期开幕,就是因为作品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在英国的展览还没结束,但是在土耳其的展览又要开始了,我们不能等那批作品,如果等起码也得两三个月。所以一定要有其他新的作品。我甚至有时候同时有三四批作品在海外,都在海上漂。就像这两个月我有四五个展览:分别在北京、广州、肇庆、阳西等地,每个展览情况都不一样,有展厅内,也有户外展览,有小型的学术展览作品,也有大型的作品,这就带动了我要不断创作新的作品。
而且我的展览不能叫巡回展,只能叫巡展,不要“回”字。因为对于雕塑展览来说,场地不一样,空间不一样,用的作品大小不一样,数量不一样,跟周围的环境结合不一样,所以每一个展览都是不一样的,每次展览我都要先看看场地,再根据具体环境来确定展出作品。不能让观众觉得在其他地方看过了,对新展览就没有期待了。于艺术家而言,只有不断地创作新的作品,才能给观众带来惊喜、期待,其实艺术家本人也在期待自己的下一件新作品。
展览越多,我的作品越多、越丰富,因为我每举办一场展览,每到一个地方,都不停地想要创作点什么。我在英国展览的时候创作了十件作品,《三个女人》就是那时创作的;在柏林展览时,我创作了六件作品,这个城市每天都有音乐会,人民离不开音乐生活,所以我想应该做点跟音乐有关系的作品;我在汉堡展览时,想到了五件作品……我一直都是一边展览、一边调研、一边找素材来补充下一个展览,所以我的创作跟展览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只说创作为了展览,我的展览也是为了创作。这等同于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为艺术丰富素材。把艺术和创作、展览、生活融为一体,就分不清楚哪个为哪一个了,这可能就是我作为艺术家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中国美术报:您的作品题材丰富,关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材料的使用上您同样也经过了很多的尝试。对材料的使用,您有特别的考虑吗?
许鸿飞:其实没有太多考虑,我感觉有些作品适合什么材料,我就用什么,有时我也希望去感知尝试更多的材料,我的作品有木雕、也有翡翠……雕塑家很少用翡翠做雕塑,因为翡翠以往都是做工艺品比较多,但我以为材料都是为我的作品服务的,所以我也做了一系列翡翠,感觉挺有意思的。此外我的作品还有汉白玉的、铜的、不锈钢的、玻璃钢的等等各种材料,会感觉很丰富,我也想以此告诉观众,当代雕塑不是那么单一,它是有各种颜色、各种材料的。无意中我发现当下观众对雕塑也慢慢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欣赏,都能接受,生活有时候应该多一些雕塑的出现。
中国美术报:请您介绍一下您接下来的创作计划。
许鸿飞:我做事从来没计划,也没有目的,曾经有人问我下一年的展览计划,我自己都搞不清。因为有太多不确定性了,如果有哪个地方让我做展览,我觉得值得做,就会马上去做,有可能很多人先做了几年计划,但是结果什么都没做,所以做事不一定要计划、也不要带着目的,你先做。或许没有目的就是目的,没有计划就是计划,就是这样。
许鸿飞简介
生于广东省阳江市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广州雕塑院院长
一级美术师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九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