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展社区青春行动 赋能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是做好青少年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广州共青团推出一项项有力举措,创新探索构建起全流程服务体系,有效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同时赋能青少年参与社区共建共治,为广大青少年筑起全链条全方位的保护屏障。
今年以来,“青年地带”服务站参与辖区内疫情防控工作,共有300多人次参与,服务5万余人次。针对重点青少年个案开展心理支持、线上咨询等服务,服务青少年近3000人次;同时开展“防疫心理树洞”“晴天树洞”微信留言信箱服务等线上咨询渠道,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
全市“青年地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服务站累计开启个案近700个,组织社区活动400余场,探访家庭户790多户,累计服务青少年逾10万人次。
今年以来至11月下旬,12355热线收到各类来电约1.8万次。
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40场禁毒宣传活动,累计服务青少年约8910人次。
全流程守护: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广州共青团深度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方方面面,打造出具有广州特色的“青年地带”“青少年维权岗”“12355热线”“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等全覆盖阵地,协助构建“一站式”救助工作机制。同时,广州共青团积极开展普法、禁毒、反诈等未保宣教活动,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大讲堂”“青春健康成长课堂”网络微课等亮点品牌,全流程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健全阵地“筑底强基”
打通守护未成年人“最后一公里”
从有严重自残倾向、不时用圆规划伤双手,到变得开朗爱笑,广州市海珠区14岁女孩小文(化名)的青春,被社工姐姐“治愈”了。这背后,离不开“青年地带”这一重要未成年人保护阵地。接到这一案例后,海珠区青年地带的社工们从孩子口中了解到,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偏袒弟弟妹妹的现象;在学校,小文与同学们常产生冲突,导致有些同学刻意疏远她。为此,社工们联动“12355热线”,为小文提供免费线上心理咨询辅导,同时指导其父母在生活中如何给予小文更多的关爱与重视。后续探访反映,小文与同学们的相处变得融洽、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也有所好转。
广州市各区的“青年地带”是广州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品牌项目,是共青团服务青少年的专属阵地。近年来,“青年地带”在疫情防控、青少年心理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了中坚作用。
2021年,海珠区“青年地带”赤岗社工站、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等7个单位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维权岗”是指与青少年事务直接有关的基层单位中自觉履行法律和政策赋予的职能、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近年来,团市委认真做好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进一步拓展“青少年维权岗”创建覆盖面。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锻造专业组织队伍
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广州市青少年心理辅导协会、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文明促进会、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州共青团统筹指导全市青年社团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形成团队合力和资源支撑,助力青少年参与到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中。
以心理健康服务为例,专家支持必不可少。为加强广州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团市委联合市卫健委组建起一支市级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总队,同时共同指导各团区委、区卫生健康局组建区级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分队,招募专家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支持,同时积极开展志愿者培训,开展公益讲座等。目前,市级队伍已招募150余名的心理专家,队伍规模不断扩大。
为关心关爱偏远地区青少年,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市青联发动青联委员通过捐资捐赠和课程录制等方式,关爱帮扶八所乡村学校,建设青联“希望小屋”。
数字时代,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同样刻不容缓。如何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从小争做好网民?在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小小网民可以通过体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前沿科技设备等,沉浸式培养提升网络素养。该基地于今年5月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正式揭牌成立,将发挥广州市少年宫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的作用,推动网络生态和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打造网络素养教育“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的广州模式。
创树品牌“壮骨培元”
切实保障未成年人“零犯罪”
在广州,线上课堂+线下社区活动,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让禁毒教育的触角不断延伸。为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抵御毒品侵害的能力,团市委结合工作职能,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覆盖社区、学校。
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打造“无毒的世界”,需要社会各方协力参与。据了解,团市委与各团区委充分联动多方社会力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今年以来与区人民检察院、社区、学校等21个单位及部门联动,强化区域间的禁毒宣教服务的相互配合,有力提高了毒品预防教育的服务成效。
更多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具体举措,正在广州各区的社区(村)里铺开。今年,广州正着力开展第三期省级“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创建工作。按照省级“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创建标准,团市委加强与市委政法委的工作联动,做好示范创建工作。面向社区(村)重点青少年群体,落实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并完善重点青少年群体数据库。
整合公安、团委、治保等力量组建青少年重点场所清查队伍,整合社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力量组建涉案青少年法律援助队伍……在番禺区大石街,“城中村”也创建起安全感满满的“三个三”模式,努力实现试点创建社区(村)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零涉毒”的目标。
2020年6月起,番禺区大石街选取大山村、北联村、银湾社区为试点,参与省级“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零涉毒)社区(村)”试点创建工作,依托青年地带大石站、青年之家、志愿者联合会,整合团干、部门专干、社工、志愿者人员力量和阵地资源,形成“三支队伍、三项机制、三个阵地”的“大石模式”,有力维护试点社区(村)里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除禁毒宣教外,团市委还积极开展普法和未保工作,强化青少年普法宣教。在开学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依托法治宣传进校园,加强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学习教育,开展未保大讲堂进行普法宣教活动,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种子。
创新型赋能:推动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
从原来的服务对象转变成服务力量,在广州,多个试点社区的青少年迎来了可以“大展拳脚”的社会治理初次体验。
去年以来,团市委以广州社区青春行动为重要抓手,推动全市24个试点社区凝聚辖区青年力量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包括组织引导青少年参与改善社区环境、推动青少年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参与防疫工作、开展庆祝建团100周年系列活动等,让青少年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作为,由服务对象发展为工作力量。广州共青团社区青春行动试点工作经验得到团中央肯定,其打造的“4+3+3+N”工作模式,成功为推动社区治理赋能量添动力。
在黄埔区幸福誉社区,“青少年点单、圆桌会议单、团支部派单、社会组织接单”的创新工作模式,切实解决了不少社区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据了解,该社区通过搭建“靠埔”青年社区青春圆桌会,青少年可以发现问题、提意见、参与实施解决。在社区青年俱乐部,青少年可以参与公益培训班,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社区里的青年志愿服务队伍、青年社区社会组织,还通过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以志愿服务为切入口,大学生、社区青年都可以参与社区事务。
“成长相遇,融你相伴”黄埔区未成年人一站式宣教活动
“通过社区青春行动,可以有效地解决社区青年力量不足问题,为社区带来青春活力。”黄埔区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梁焕娣说。
据统计,自今年2月以来,广州社区青春行动试点社区共组织300名青年党团员、少先队员开展植树护林、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等环保活动,种植、养护树苗100余株;积极组织青少年力量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普法、义诊、禁毒宣传进社区以及慰问困难群众、妇女权益保护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共14场,服务对象1500余名。试点社区广泛组织并新招募青年志愿者助力社区一线疫情防控,认真开展疫苗接种等相关工作。自3月以来,全市24个试点社区共4114名青年志愿者上岗,服务居民约20万人次。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代表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光荣职责。接下来,团市委将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组牵头工作,扎实推进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法治教育工作;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落实平安广州建设工作任务;用好团属阵地,积极开展普法、禁毒和未保工作;积极推进青年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做好新兴青年群体维系服务。同时,巩固试点成果,深化社区青春行动,认真推选第二批试点社区,落实《南沙方案》,充分发挥穗港澳青少年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作用,丰富社区青春行动的内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