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赋能海珠高质量发展
  • 听全文
  • 2021-05-18 10:00:24
  • 来源: 南方日报
  • 分享到
  • -

加快推进“5+N”红色项目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实事

  近日,“建党百年担使命·乘风破浪开新局”——广州市海珠区党史学习教育“四史”主题展预约不断。该主题展在内容上以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并将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各时期的大事件穿插其中,200余份珍贵的照片和视频等资料营造出“沉浸式”党史学习氛围,为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党史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学习的同时,眺望窗外还可以看到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建设成果。”海珠区直属机关工委工作人员詹梦霞介绍说,主题展所在的保利发展广场是海珠辖内目前最高的写字楼,党员和群众在开展“四史”学习的同时,还可以从34楼高空领略广州城市新风貌,艰苦革命岁月与老城市新活力的相互衬托,带给观展者全新的学习感受。

  当下,海珠区灵活运用“引、建、活、干”四字诀,迅速在全区兴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热潮,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锚定十件民生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同时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过程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投身城市更新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双引擎”,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借互联网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共建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选手们推动装满物资的独轮车“支援前线”,通过“枪林弹雨”等重重阻碍将物资送到终点;另一边,选手们“走草地、翻雪山”重走长征路……上个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体育课,创新采用了“红色+体育”党史学习教育形式,通过“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四渡赤水”等定制红色体育项目,吸引了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科大讯飞、逸仙股份等30余家企业职工参与其中。

  当下,海珠区“追寻足迹 学史前行”红色体育文化节陆续走进全区18个街道。据主办方介绍,红色体育文化节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以“观看一段历史、聆听一堂党课、参与一场红色比赛、共唱一首爱国歌曲”的形式打造“家门口的红色体育学堂”,贴近群众、凝聚民心的创新活动形式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

  自召开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后,海珠通过“六学并举”推动全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创新形式活学,结合区情实际和资源,积极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红色体育文化节正是这样的一个创新。

  接下来,海珠将加快推进“5+N”红色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南华西街党史学习教育研学阵地、潘鹤雕塑艺术园等5个党史研学阵地,因地制宜活化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教育功能,实现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全覆盖。同时,依托红色阵地体系和党史研学路线,赓续红色血脉,按照“百年百项”活动清单,组织开展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精品活动。

  如在阅江路碧道新建的4个新时代驿站已经成为红色阵地。其中,广州塔新风尚驿站利用声光影,打造集传播党的声音、志愿服务、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空间,财富码头驿站以展示革命历史为主题,会展中心码头驿站以广交会发展历程为主题,会展东路驿站以“从工业锈带到科技秀带”为主题,展现海珠产业转型升级成效。风格各异、主题各有侧重的新时代驿站成为广大党员、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好去处。

  同时,海珠还深挖细掘地区红色资源和陈复、卫国尧等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加快推动陈复烈士墓升级改造项目、卫国尧烈士纪念馆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红色基因+岭南文化”交融传承的整体效应。

  此外,海珠紧抓互联网领军企业集聚的特点,以区互联网行业党委为依托,制定“网心向党”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指导互联网企业开展红色研学、专题党课等活动,一系列呈现互联网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新形式、新手段不断涌现:海康威视推出智慧党建E体机,通过远程教学有效解决异地党员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难题;与科大讯飞等琶洲试验区内企业联学联建联动,推出党史机器人赋能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知识问答、知识竞赛等常规项目“科技味”十足……

  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助力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形式,另一方面是海珠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共建现代产业体系。今年一季度,琶洲西区拍地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9亿元,增长172.9%,成为推进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微项目、群众微心愿全被认领

  坑洼破损的青石板路变成了乌黑锃亮的柏油路,房前屋后横七竖八的电线网线“藏”进墙体,新加装的电梯畅通运行、让出行更便利……家门口的新变化,让在沙园街广重社区的老街坊赞不绝口。

  沙园街是个典型的人口老龄化街道,其中广重社区就居住了2755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此前出行难一直是群众的心头事。为此,以加装电梯为重点的微改造成为该社区的头号工程。“沙园街党员干部、社区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征求居民群众对社区改造的微心愿,集思广益形成实施方案。”沙园街相关负责人介绍,多方协力下广重社区已加装电梯共50栋,加装率达83.1%,并获评加装电梯模范社区,微改造让老城区活起来。

  微改造只是开始。为解决医养难,沙园街的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推出了适老化改造入户,老人们不仅可以预约工作人员上门给家居环境进行适老化微改造,还可以给家里安装智能设备,24小时监测居家安全情况和随时呼叫求助。从2018年开始,沙园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辖内的低保低收入居民、慢病、高龄、失独、失能及其他长者上门提供中医特色健康居家康复服务。目前已为315位长者建立健康档案,累计服务12315人次。

  沙园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次能精准了解并解决群众的心头事,是因为该街道党组织创新联系服务群众方式,以“社区党委+社工服务”模式,深入掌握群众当下的实际需要,以“政府支持+社会爱心”方式,为残疾、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众提供“订制”服务,让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不只是沙园街,在上月举行的海珠区“您的心愿、我的志愿”——党组织、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双微”行动现场服务日暨青少年发展专项基金成立启动仪式上,海珠全区18个街道都设置了“双微”行动摊位,公布征集“民生微项目”和“群众微心愿”,除了沙园街推出的“全家福”困境长者生日会项目,赤岗街道“夕阳关爱”项目、南石头街道“闪亮的耳朵”项目、江南中街道“益童行”项目等都是由各街道根据辖内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需求而个性化定制。

  数据显示,海珠区已广泛发动全区2700多个党组织、6.5万名党员开展“双微”行动,全区共收集的民生微项目125个、群众微心愿1240个,如今已全部被认领。

  下一步,海珠区将围绕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实事、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等五方面,细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落实落细民生实事清单,完善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实事。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