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英雄花 听英雄事 传英雄志
广州海珠广场,木棉花正盛放。3月23日,“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大篷车巡展越秀区专场暨“越学·思践”宣讲活动在海珠广场开展。本次广州大篷车巡展越秀区专场活动以流动展览的形式宣传越秀红色文化,通过舞台展演、主题宣讲、互动市集等形式,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英雄音乐会、英雄故事会、英雄影像会和英雄文创会。
大篷车上精彩文艺节目接连登场。
互动打卡中感受红色文化
海珠广场上,一辆木棉花造型的大篷车引人注目。这是“英雄花开英雄城”大篷车第二年驶进广州各区。
活动伊始,“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大篷车”旗帜传递至越秀区。据悉,该旗帜跟随大篷车在广州11区传递,寓意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系列宣传活动在广州次第花开。
大篷车展演舞台上,红色宣讲员张静芸和林乐仪带来红色历史故事宣讲,句句铿锵,掷地有声。互动体验区域内“花城红图 畅游广州”“红棉文创 趣味集章”等摊位更吸引了市民群众的注意,大家在游戏互动、盖章打卡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红色文化的可触可感,惠民服务的可观可享。
英雄树下讲英雄故事,英雄树下弘英雄气,大篷车流动展馆“化身”红色引擎,激活红色场景新表达。越秀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篷车开进海珠广场这一红色地标,在英雄树的绿荫下,展开了一场历史与当下的“时空碰撞”,市民群众可以在这个红色场景里听红色故事、传承英雄志、弘扬英雄气。
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
英雄花开的地方,就有英雄的故事在流传。“每一个兢兢业业、刻苦奋斗,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平凡人也是大家身边的平凡英雄。”越秀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红色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坚守的职工代表分享自己的故事。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曾科学在南太平洋岛国做巡回医疗期间,作为队里唯一的中医,他用一根银针成功救治了一名中风4年的药师,漂洋过海向世界展示中医药学的奇妙之处;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理委员会讲解员李颖红从一名志愿讲解员成长为专职讲解员,四年时间里,她在北京路进行了超500场讲解,带领了近五万名中外游客走过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句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凝聚成一股股“声”动力量,进一步擦亮“越学·思践”宣讲品牌。
在运动中追寻红色记忆
“3、2、1,出发!我们的参赛队伍将开启一场别样的红色之旅。”活动当天,“珠水红棉,‘侨’见广州”——越秀区人民街2025年城市定向活动同步开启,只见参赛选手组队走进指定打卡点,通过探秘寻宝、历史知识问答、视频拍摄、游戏互动等形式完成活动任务。“这是我们第二年举办城市定向活动,人民街地处越秀核心区域,是广州红色文化与华侨文化的汇聚地之一。此次活动以城市定向为载体,串联起辖内的红色革命遗址、历史文化地标和侨乡特色景点,希望带领市民群众在运动中追寻红色记忆。”越秀区人民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珠水红棉,‘侨’见广州”城市定向活动的开展,是越秀区推动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生动注脚。通过擦亮特色品牌、做足创新文章,越秀区打好“活化牌”,让越秀“红”更加亮眼,激活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一池春水”。
大篷车开进天河 红色文化“活”起来
传颂红色经典,汲取奋进力量。3月22日,“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大篷车巡展天河区专场活动,在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举办。
活动以“赏英雄花、游英雄城、传英雄志、弘英雄气”为主题,通过舞台展演、主题宣讲、互动市集、AI视频展播等多元形式,为市民呈现了一场融合历史厚重感与时代创新力的红色文化盛宴。
现场,大篷车满载的精彩文艺节目接连登场,让红色文化在天河区热土上绽放新活力。古诗词小组演唱《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带来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展现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坚韧。单弦与电吉他合奏的《单指琴缘》打破艺术边界,展现了广州对文化的开放包容……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一场“英雄故事会”。十九路军陵园宣讲员丁亚鹏通过《碧血丹心映长空》,再现抗日将士的壮烈事迹;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宣讲员左磊通过《瞿秋白和国际歌》,带领观众感悟革命先驱的信仰之光;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张淏然,讲述了革命先烈张云峰视死如归,为革命被捕入狱,在广州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敬业爱岗建功立业者,也是凡人英雄。天河区环卫工人江阁龙以《最美的城市守护者》为题,讲述“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敬业精神;来自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金潞,讲述了农工商学子远赴马来西亚的奋斗故事。
活动现场精心设置的“花城红页 星火传承”“花城红图 畅游广州”等创意摊位,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互动。在这里,市民游客不但能了解到广州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学习到版权保护知识,买到精美的文创产品,还能参加互动游戏和抽奖。
据天河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天河区积极通过多种举措加强红色文化宣传,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活教材”,依托革命旧址建成“红色学堂”矩阵,构建党员干部群众沉浸式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