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五个环境” 打造南沙样本
4月21日上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举办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介绍了南沙营商环境总体改革成效。会上发布了广州市南沙区2021年营商环境改革工作要点、进一步深化升级“交地即开工”4.0、打造“信即办”极速审批新模式、设立南沙政务港澳服务中心,以及南沙在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纳税、获得电力等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亮点和标志性改革举措等方面的内容。
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南沙紧紧围绕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以落实国家、省、市营商环境改革工作部署为抓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制度机制建设,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以及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南沙开发区创新工作局发布的南沙区2021年营商环境改革工作要点,涵盖了5大领域60项改革举措,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标国内外一流标准和最佳实践,突出南沙特色和差异化探索,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改革“南沙样本”。
设立南沙政务港澳服务中心
据了解,南沙主动聚焦港澳企业、机构及人才办事特点,先行探路、引领示范,创新建立“南沙政务港澳服务中心”,率先录用港澳籍员工,组建港澳特色政务专班,以“港澳专员+内地专员”结对子形式,为港澳企业、机构及人才提供“2对1”一站式政务服务。
近日,负责运营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的广州香港科大研究开发有限公司黄主任,在得知南沙建立了“南沙政务港澳服务中心”后,便前来寻求协调帮助,解决其港资公司所遇到的问题。“南沙政务港澳服务中心”经了解具体情况,以“港澳专员+内地专员”2对1的服务模式,主动为黄主任提供协调业务部门、核对材料、实时反馈进度等服务,以最短时间、最优服务、最高效率协助他完成事项办理。
同时,“南沙政务港澳服务中心”将港澳专员和内地专员结成对子,结合港澳专员熟悉港澳风土人情与内地专员熟知本地政策法规的优势,为港澳企业、机构及人才提供精准服务。中心为广州首个试行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项目提供上门服务,协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许可申报事项的难点;线上为入驻澳门商会的企业提供“键对键”的商事登记咨询服务,协助澳门商会完成企业投资、落户等相关事项办理;助力来自澳门的林敏仪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加快林老师在南沙执教的步伐。
中心还率先录用港澳籍员工,设立港澳政务专员。“很高兴加入这个政务大家庭,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不仅是政务一线服务的‘主力军’,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受益者。在南沙工作和生活,让我了解到港澳青年在内地的发展空间很大、机遇也很多,政府部门对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福利也非常好。目前,我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中心港籍政务专员陈慧兰说道。
据悉,南沙通过建立“南沙政务港澳服务中心”,搭建连接内地政府与港澳企业、机构及人才的桥梁,消除三地制度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及时了解港澳企业、机构及人才所需所想,实现以创新服务促进“心联通”,以融合机制推动“软联通”,进而协同粤港澳三地“硬联通”,开启粤港澳三地政务服务新篇章。
南沙开办企业实现“零成本”
在4月21日的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咨产学研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中咨”)以第三方名义发布广州市南沙区2021年营商环境模拟评估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北京中咨接受南沙区创新工作局委托,开展南沙区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估课题工作。自2020年9月接受委托以来,北京中咨组建了包括12人(其中指标专家8人)的项目团队,围绕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12项指标体系,开展了现场培训、实地调研工作,对区内政务、不动产、法院、税务四类大厅开展了实地暗访,此外在企业端,完成了对区内24家企业的远程电话深访,形成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南沙自贸片区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跨境贸易、执行合同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具有典型经验。
在开办企业方面,2020年,南沙区在企业开办环节实现了从原有的“刻章政府买单”向“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办理转变,实现涵盖行政审批、公安、税务、社保、银行等部门的企业设立“一站式服务”;
在开办时间方面,南沙区在原有“一口受理6+X证照联办”基础上,依托“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在平台一次录入申报信息,自动生成电子表格和材料,自动校验和实时纠错填报信息,同步采集数据、实时共享信息;
在开办成本方面,除提供免费刻章外,更进一步为新设企业提供免费的“Ukey”,南沙区真正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
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打造“五个环境”
1、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南沙持续深化商事登记确认制,将商事登记行政许可改为行政确认,政务服务事项98%以上“不用跑”,打造“无证明自贸区”,实现群众办事企业注册“零审批”、政务服务“零跑动”、业务办理“零证明”,并且推出“交地即开工”4.0版;
提升获得电力便利度,推行临电租赁共享服务,提升用电报装刷脸办、零证办应用;
推动企业存量房转移登记实行“一个环节”“一套材料”“一窗办结”和“一小时领证”,成功办理全市首宗企业间非住宅存量房转移“一网通办”业务。
2、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南沙自贸片区优化市场监管执法,重点培育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入推进全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南沙模式;
制定出台《广州市南沙区关于推行行政机关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的实施意见》,推行轻微违法事项免处罚,为商事主体留足发展空间;
率先搭建“信易+”应用场景基础性支撑平台,集成式、批量式推出惠民便企创新应用场景,涵盖企业通关、办税、涉电、政策奖励、行政审批、贷款审批等服务领域。
3、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环境:
为强化港澳规则衔接,南沙自贸片区突出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环境。“AR+AI技术”实现海运口岸智能通关,上线运行智慧港口APP“一港通”,2020年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五成以上;
全球溯源发布首批全球商品溯源标准,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全球报关服务系统品牌不断擦亮;
推出342项“湾区通办”事项,完善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印发“港澳规则衔接”提升工作方案,实施22项与港澳规则衔接工作事项。
4、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
南沙自贸片区激发科创内生动能,着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构建起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的“1+1+3+N”科创平台体系,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汇聚17个院士团队,高端领军和骨干人才比2015年增长7.9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8倍;
推动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落户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建成17家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获批全省首个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通过“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住房补贴”,全面保障各类人才安居,促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
5、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南沙自贸片区成立以来,持续完善国际法律服务,加快推进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正式启用,出台法律服务集聚区扶持办法;
构建“N+4+2”粤港澳司法规则衔接机制,率先开展属实申述、证据开示、类案辩论等规则对接探索;
通过“多部门+”“互联网+”“调解员+”形成叠加效应,打造一站式国际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交地即开工”4.0
4月20日,南沙对外发布了《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工程建设项目“交地即开工”(4.0)实施方案》,标志着南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交地即开工”正式迈入了4.0时代。
当天,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行政审批局)向位于南沙综合保税区的某公司发出了第一张“交地即开工”4.0施工许可证(见上图)。
“以前我们企业需要办理了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后才能申报施工许可证,漫长的过程影响企业的开工建设。现在南沙的‘交地即开工’政策,不仅允许桩基础工程单独发包,工业项目还可以免于施工图审查,我们企业提前半年开工建设,至少节省500万元建设成本。”公司总经理丘亮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交地即开工”4.0方案是南沙对标对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办理建筑许可”专项指标体系,聚焦企业报批报建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在精简审批环节、创新审批机制、扩大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范围上出新招、见实效的举措。
据介绍,本次改革共推出了“三推一优”,包括推行豁免审批、推行“四证”联办、推进“承诺即批”、优化标段管理等4项改革举措,其中不乏重磅之举。推行豁免审批之后,建设单位凭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不动产权证、同意使用土地通知书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以及其它法定要件,即可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免于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交地即开工”4.0版改革同时推行“四证”联办。建设单位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人防工程报建、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四证联办”(已取得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文件技术审查报告书),实现“全程网办,一次申报,并联审批,同步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