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州 数说生态——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州样板,绘就美丽广州新画卷。
当前位置:>首页
  • 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公示广州市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从化区龙潭河成功上榜。龙潭河是流溪河的一级支流,流经从化城区。近年来,从化区通过综合治理,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以“龙潭碧道,山水田园”为理念进行碧道建设,建设生态滨水廊道,构建“一河两岸共治”格局,纵深推进龙潭河保护治理工作,实现水环境改善和生态平衡恢复,成功打造鱼翔浅底、河... 更多详情 >>
  • 以“四好农村路”升级改造为契机,通过改造提升、新建扩建等,打造全长2500公里的乡村风景道网络,串联全市美丽乡村、农业产业园、历史文化遗存及生态景观等1000多个乡村资源点,形成体现城乡之美、生态之美的“广州项链”,多维度展现广州“千里乡韵”美丽场景。 更多详情 >>
  •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不断深入推进,广州执“绿”为笔,探索超大城市美丽城市建设路径,全面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书写美丽中国的“广州答卷”。 更多详情 >>
  • 2月13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花都区政府在花都区赤坭竹洞村召开全面推进赤坭镇建设美丽中国示范镇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会暨投融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联合发布《广州市花都区全面推进赤坭镇建设美丽中国示范镇工作实施方案》,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广州智都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美丽花都”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签署融资贷款协议。 更多详情 >>
  • 近年来,随着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节节胜利,珠江两岸水清岸绿,广州城内碧道蜿蜒,为发展水上运动、推进水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近日,《广州市珠江碧道水上运动产业带选址专项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在市水务局网站上进行公示,《规划》作为广州市珠江碧道水上运动点规划、建设的总体指引性文件,以水上运动产业带建设为抓手,选择适宜开展水上... 更多详情 >>
  • 黑脸琵鹭、白琵鹭、东方白鹳、勺嘴鹬……随着冬季到来,北方气温大幅度下降,大批候鸟再次回到南粤湿地,为冬日增添了无限生机。记者了解到,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候鸟迁徙季,广东省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特别是滨海自然保护地等迎来了大批候鸟落脚“歇息”,其中迁徙水鸟数量估计达数十万。 更多详情 >>
  • 湿地,是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举措,湿地的健康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广东省林业局发布2024年省重要湿地名录,全省共16处湿地入选,广州市增城区荔湖湿地位列其中。 更多详情 >>
  • 一月份正值候鸟迁徙之际,1月18日,备受瞩目的第五届粤港澳三地观鸟大赛在白云山开赛。此次大赛汇聚了来自广州、深圳、珠海、湛江等多个地区的超过200名热情洋溢的观鸟爱好者,他们组成了52支实力强劲的参赛队伍。 更多详情 >>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遥想九百多年前的夏日,周敦颐观荷而心生感慨,从此《爱莲说》千古流传。若想跨越时空与古人共鸣,到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村村是个绝佳选择。这个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正由周敦颐的后人建立。据记载,南村开村的周氏祖先为周敦颐第九代孙周仕龙、周遂禄。漫步古村,从南莲广场到莲心桥,村里的不少地名、典故都与“莲”有关,“爱... 更多详情 >>
  •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珠江西航道碧道(青年公园—荔港南湾段)完工并对外开放,不少沿江小区的居民趁着好天气,来到这一段江边碧道休闲、遛娃、锻炼。在此前荔枝湾涌、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工程完工并取得良好反响的基础上,随着上述项目的开放,一条7.2公里长的绿美碧带呼之欲出。 更多详情 >>
  • 2024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广州以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为统领,以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为牵引,以做好全运会生态环境保障为契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绿色转型不断深入推进,羊城处处向“新”向“美”。 更多详情 >>
  • 近日,广州地铁11号线的开通,为沿线各个站点周边吸引了不少关注和人气。近日,位于荔湾区冲口街道的两个地铁站有了新变化,为路过的市民游客带来不少惊喜。 更多详情 >>
  • 近日,位于白云区人和镇清河村的人和园-世界农旅之窗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据了解,成为国家3A级景区后,人和园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将园区打造成广州市的一张农旅名片。人和镇也将积极发挥人和园的品牌效应,丰富清河村产业结构及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示范街区。 更多详情 >>
  • 2024圆满收官,广州再创蓝天佳绩!监测显示,2024年,广州市空气质量全面达标,优良天数比例达9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连续两年超九成;PM2.5浓度均值为21微克/立方米,历史最优,连续5年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在国家中心城市保持最优。 更多详情 >>
  • 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4年1—11月全市空气质量状况,广州市空气质量达标313天,达标天数比例93.4%,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PM2.5平均值为20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比下降9.1%。 更多详情 >>
  • 结合十五运会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实施珠江两岸片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阅江路品质提升(增设黄埔涌跨涌步行桥)、滨江绿带绿化品质提升等一系列项目,提升水岸环境、贯通滨江慢行系统、建设滨水活力商圈,打造世界级“滨水中央公园”。 更多详情 >>
  • 近日,南沙湿地迎来一位“稀客”——灰雁,它的出现为湿地增添了独特的生态亮色,吸引众多游客和鸟类爱好者的目光。灰雁,民间俗称“大雁”,是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三有”保护动物。其体型较大,特征鲜明,嘴和脚为粉红色,头部和颈部为黑褐色,胸部和腹部为灰褐色,尾下覆羽为白色,雌雄无明显差异。 更多详情 >>
  • 漫步于广州市内唯一一条穿行于白云山林冠间的空中游览步道,抑或自在观赏“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盖木”,岭南园林的自然美学时时萦绕身旁……今年先后开园的云溪植物园和云萝植物园,不仅为各类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产保育环境,也在为市民的绿色生活赋能。两座植物园“双星闪耀”,呈现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样本。 更多详情 >>
  • 在从化,正在举办的从化温泉文化旅游节为“暖经济”再添助力,26项活动大大小小的精彩活动陆续推出,“吃住行游娱购”一站式服务让游客尽享温泉之旅。在全国,从化温泉也“忙”着在全国各地举办推介会,不断叫响“世界珍稀温泉”的名声,吸引着全国游客来广州泡温泉。 更多详情 >>
  • 11月28日,广州南沙湿地鸟类环志站正式揭牌,标志着南沙区鸟类保护与研究工作开启新篇章。众多鸟类专家、科研学者、环保人士及相关部门领导齐聚南沙湿地,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更多详情 >>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