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州 数说生态——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州样板,绘就美丽广州新画卷。
当前位置:>美丽乡村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遥想九百多年前的夏日,周敦颐观荷而心生感慨,从此《爱莲说》千古流传。若想跨越时空与古人共鸣,到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村村是个绝佳选择。这个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正由周敦颐的后人建立。据记载,南村开村的周氏祖先为周敦颐第九代孙周仕龙、周遂禄。漫步古村,从南莲广场到莲心桥,村里的不少地名、典故都与“莲”有关,“爱... 更多详情 >>
  • 近日,位于白云区人和镇清河村的人和园-世界农旅之窗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据了解,成为国家3A级景区后,人和园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将园区打造成广州市的一张农旅名片。人和镇也将积极发挥人和园的品牌效应,丰富清河村产业结构及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示范街区。 更多详情 >>
  • 在从化,正在举办的从化温泉文化旅游节为“暖经济”再添助力,26项活动大大小小的精彩活动陆续推出,“吃住行游娱购”一站式服务让游客尽享温泉之旅。在全国,从化温泉也“忙”着在全国各地举办推介会,不断叫响“世界珍稀温泉”的名声,吸引着全国游客来广州泡温泉。 更多详情 >>
  • 目前,全市已基本建成14条具有岭南特色的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分布7个涉农区,各美其美、相互辉映。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再到集片成带,山水田园织就新时代广州繁华都市与美丽乡村和美画卷。 更多详情 >>
  • “乡村风景道不仅具备交通功能,还具备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风景道拉近广州乡村地区与广州市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时空距离,能实现物流、人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较好地把游客引进来,把农产品运出去,带动乡村发展、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 >>
  • 秋色染稻田,俯瞰遍地金。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从化大部分的稻田已由绿转黄,放眼望去,满眼尽是令人心碎的金色波浪,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光彩夺目,宛如遍地黄金。在广州国家版本馆前,稻田里的稻穗上缀满了沉甸甸的稻谷,稻谷色泽金黄、颗粒饱满。 更多详情 >>
  • 踏秋赏花、寻香游园,非遗国潮、特色夜游,畅玩环“两山”、解锁新体验……今年国庆假期,广州乡村游成为广大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广州乡村各大景区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主题活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乡村游特色玩法。 更多详情 >>
  • 最近,白云区人和镇清河村内一片忙碌,2024年度广州市“农民丰收节”将在这里举办。这场农业盛会为何选择清河村?去村里的明星项目——人和园乡村振兴农业观光园(简称“人和园”)看看,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更多详情 >>
  • 古祠堂变农家书屋,是三华村多年探索古建筑活化利用的阶段性成果。作为花都区最大、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华村北宋建村至今有900多年的历史,现有祠堂22座、古民房近700间,风水塘8口,古树木众多。 更多详情 >>
  •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内涵。近年来,广州增城坚持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以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践行生态为民,坚持整治先行,立足资源优势,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推动振兴成果惠及人民。 更多详情 >>
  • 2024年,中青旅联合新华网主办的“发现乡村旅游目的地”活动,结合夏季旅游特点,发布适宜暑期出游的首批十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名单,提供具有自然景观、农耕农事体验、民俗风情、休闲娱乐学习等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计划出游的朋友们提供参考。竹洞村成为广东省目前唯一入选乡村! 更多详情 >>
  • 作为20个传统村落的聚集地,近年来花都区以文化振兴为抓手,探索古村落、古祠堂的活化利用,重塑古村价值,焕发活力生机。近日,记者实地探访被列入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花都区三华村与塱头村,了解当地以文化赋能古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更多详情 >>
  • 从化区莲麻村位于广州的最北端,有连绵的青山、流溪河北源头、千年古官道,生态环境优美。这里还是当年东江纵队从化大队的活动基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广州市文广旅局联合广州美术学院在这里以乡村美育为抓手,用红色资源带动绿色发展,用文化温润乡村。 更多详情 >>
  • 夏日的微风,吹来稻谷的清香,浓密绿荫为行人撑起一把把绿色的“遮阳伞”。走在干净整洁的仙村十字滘、深涌新建成的广州市“四好农村路”上,细碎的阳光透过树枝洒下,凉意伴着微风迎面拂来,还有映入眼帘的绿色蔬菜,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岭南水乡风景画。 更多详情 >>
  • 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从化正以全要素整合推动各镇“结构调整”。其中,北部三镇以狮象村新农村建设项目为核心,探索“全域+生态修复”模式,构建生态价值转化链条。 更多详情 >>
  • 6月17日,市住建局公布了2023年度“广州市美丽乡村”,23条村榜上有名。其中,白云区3条,花都区4条,番禺区3条,从化区7条,增城区6条。市住建局介绍,广州通过建设美丽乡村,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有效促进了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打造了一批独具岭南特色的乡村品牌。 更多详情 >>
  • 麦村村的“高人气”,得益于“广州蓝眼泪”的火爆。“驴友”在麦村村附近的油麻山徒步,发现了石芽顶天坑的美景,两个废弃采石场形成一大一小的两个湖,阳光照射下宛若两滴蔚蓝的眼泪,于是“广州蓝眼泪”“遗落人间的两滴眼泪”等说法传播开来。打卡“广州蓝眼泪”后在麦村村吃粤菜,成为许多游客的游玩新选择,带动了外出务工的粤菜师傅回乡创业。麦村村,又见炊烟... 更多详情 >>
  • 佳松岭村舞貔貅招新了!几天前,佳松岭村舞貔貅协会、佳松岭村翠英堂醒狮队发出公告,2024级舞貔貅招生面向全派潭招生。此次打破了只局限于老屋社、新屋社等四个合作社的地域限制,且收培训费探索商业化运作,是该村的再一次大胆尝试。 更多详情 >>
  • 端午将至,龙舟赛让人翘首以盼。如果要配上最适合的BGM,那《赛龙夺锦》肯定榜上有名。《赛龙夺锦》是对龙舟赛在听觉上的精彩演绎,更是对岭南民俗的浓缩。如果想感受这份最原汁原味的岭南风情,那去这首歌的诞生地——沙湾古镇最为合适。 更多详情 >>
  • 在花都区,拥有900多年历史的三华村中曾有一座荒废凋零的百年古祠堂。如今,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契机,在“村馆校”合作共建的推动下,这座古祠堂得以修复,并为本地村民和游人提供个性化、别具特色的阅读服务体验。 更多详情 >>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