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上九陂村:昔日“采石村”,今朝“绿富美”

  • 听全文
  • 2024-04-09
  • 来源:南方+
  • 分享到
  • -

  来上九陂村,“在森林里看海”,这成为网络平台力推的必去理由。走进位于增城区派潭镇的上九陂村,碧色湖泊清澈如镜,映照着群山峻岭,远眺高山是飞流直下的白水仙瀑,青山绿水的初印象让人神往。

  再看“履历”,上九陂村有1.6万多亩省级生态公益林,有国家4A级景区白水仙瀑景区、森林海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打卡点”,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荣誉称号,户籍人口1446人、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

  综合来看,上九陂村妥妥是一个“绿富美”。

  难以想象,该村曾是一个“采石村”,把石山掏空、平地挖成坑后,只剩一片废弃矿坑。

  那么,上九陂村如何告别“黑历史”实现华丽转身?将“废弃矿坑”转变为集“吃住玩乐游”于一体的网红景点?

  前人采石,后人养湖

  去上九陂村,森林海旅游度假区是最热景点之一。其中,森林海嬉水乐园是游客必去的“打卡点”,碧蓝的天阳湖,细软的沙滩,抓鱼摸虾区、超长水上过山车等亲水设施让人流连忘返。

  如今一片欢声笑语的嬉水乐园,其前身竟是一个废弃采石坑。时针回拨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森林海旅游度假区所在地还是高龙石场开采地,而上九陂村也曾是一个“采石村”,当地及周边村民有不少靠采石为生。

  “小时候的天空都是灰色的。”据森海集团董事长范毅锋回忆,当时附近开了200多家采石场和水泥厂,他的父亲也在其中的一间厂房工作。

  采石带来一时的兴旺,但也带来“下一场暴雨脱一层皮,发一回山洪满地泥”的生态“伤痕”。

森林海矿坑生态修复前。

  2003年,蝶变开始。当时,广东、广州先后下达了整治复绿露天采石场的任务,这里也启动了“山、水、城、田、海”项目暨采石场整治复绿工程。

  “生态包袱”变为“美丽资源”,其背后的艰辛不难想象。“破局”的一个关键举措是当地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修复治理,引入广东省森海投资控股集团参与废弃采石坑综合修复利用。该公司于2014年投资建设,对废弃矿坑进行了14项生态系统修复,最终实现地质灾害零风险,生态群落100%覆盖。

  谁修复,谁收益。2020年3月,摇身一变的森林海旅游度假区对外营业。在成为省级废弃矿坑湖生态修复利用示范点后,这里还于2023年3月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2023年,森林海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营业额约4亿元,税收30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岗位1500多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5000多个。

  回顾创业历程,范毅锋开玩笑说,这是“前人挖坑,后人填坑”。

  如今,森林海旅游度假区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依靠矿山“吃饭”的无奈选择,也达到政府不用投钱、企业投资赚钱、石场复绿自然生态改善的多赢结果。

  打造湾区民宿第一村

  游客越来越多,也带旺了上九陂村的民宿产业。

  “我们前年重新装修,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小森林湖畔民宿负责人潘志勇是上九陂村上九陂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社长,他们从2012年就创建了全村首个民宿,随着白水仙瀑国家4A级景区和森林海旅游度假区的打造,这几年游客肉眼可见多了起来,他们也重新升级,如今一到周末、节假日都一房难求。

  “在村里散步,随便遇到一位路人可能就是一名民宿老板。”上九陂村党总支部书记潘振辉说,村里的星级温泉酒店3家首先“不够住”,此外很多游客希望住民宿感受村里的风土人情。

  于是,自2014年增城区实施“万家旅舍”计划以来,上九陂村鼓励村民创业开民宿,如今该村就有民宿57家,此外还有农家乐21家。接下来,白水寨创建国家5A级景区、森林海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将持续带来的新机遇。

  以森林海旅游度假区为例,其分三期建设,总投资约22亿元,规划总面积2160亩。其中,一期温泉度假酒店于2020年3月开业,二期嬉水乐园于2022年7月开业,嬉水乐园所在的天阳湖是该村的7个矿坑湖中的一号坑,其他矿坑湖也正在开发中,接下来,三期拟建设国际演艺中心、自然生态康养基地等,拟打造旅游、演艺、康养商业、农业等多业态耦合共生、三产融合的项目。

  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上九陂村也明确了新目标:“湾区民宿第一村”,让该村走出增城,走向大湾区。

  【记者手记】

  靠山吃山,吃上“生态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多数乡村较为常见的发展路径,但同样是靠山吃山,却有着不同的“吃法”。

  走访上九陂村,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故事是森海集团董事长范毅锋和其父亲的创业故事。同样是依靠上九陂村的资源,上一辈受制于当时的理念、技术等限制,走的是一次性的、破坏环境的发展方式,这一辈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更将“生态包袱”化为“绿色财富”,不仅还了“生态债”,更带动村民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两代人的不同“致富经”,小村之变让我们看到整个社会发展理念的转变,吃上“生态饭”,同样可以走上“奔富路”。

  【对话百村】

  乡村民宿集群如何培育?

  一个村,3家星级温泉酒店、57家民宿,上九陂村如何培育民宿产业,又将如何实现“湾区民宿第一村”的目标?上九陂村党总支部书记潘振辉分享了该村的“致富经”。

  为实现乡村产业提质升级,上九陂村强化规划引领,编制《上九陂村发展规划》,引导民宿品质化发展。同时成立强村公司,统筹山水林田湖资源,推动稻香田园康养谷项目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此外,还全力支持白水寨创建国家5A级景区、森林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做优做强龙头产业。

  在提“颜值”上,该村扎实推进上九陂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文化共享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获评广东省“最美庭院”家庭示范户1户。此外,该村还在发展“夜经济”,完成农房风貌提升40栋,建成岭南特色骑楼商业街区。

  上九陂村也在提升乡村“软环境”。该村开展制定积分制工作方案,把村规民约、村风民风和村务工作等方面纳入积分事项。同时,还举办“我要上村晚”,去年派潭“村晚”文化活动上九陂村专场上,灯光“点亮”白水仙瀑,获得村民、游客的一致好评。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