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好春耕图 孕育丰收景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春播工作,对于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开春以来,广州紧盯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农企、农户积极投入春耕生产,全力以赴打好2024年春耕生产“第一仗”。
农业无人飞机在水田喷洒“种子雨”、农技服务“轻骑兵”在田间授业解惑、巡查人员抓紧检查“农业储备”……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乡镇市集,广州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期盼着用汗水浇灌希望,共同培育一个“丰收年”。一幅生机勃发、热气腾腾的春耕画卷正在广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羊城春耕图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保障稳产增收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随着广东省2024年春耕现场会的召开,广州北部的从化区春耕生产“第一枪”已打响。作为广州市农业农村大区,也是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从化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去年,从化区粮食播种面积21.42万亩、总产量7.32万吨,占广州市水稻播种面积、产量近一半。
“2024年,从化区预计春播粮食面积约9.7万亩,水稻8.7万亩,大豆0.14万亩,花生等油料作物约2.22万亩。从化区将持续推进鳌头万亩良田、省级优质生态丝苗米产业园建设,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谋好篇。”从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向着春天出发,一刻也不能耽误。南沙区全面掀起春耕播种高潮,多措并举确保如期完成6.6万亩春耕任务;增城区春播农作物面积约23.5万亩,其中春播粮食约7.75万亩、蔬菜15万亩、花生等其他经济作物0.75万亩;花都区春播面积预计可达9.75万亩,建设6个提单产示范基地,总面积达1000亩以上;黄埔区力争春耕粮食种植面积同比去年增长15%;白云区春播面积约7.5万亩,新建一个水稻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番禺区预计春播粮食面积约2000亩、油料面积约70亩、蔬菜面积约2万亩……全市各地及早落实各项举措,为做好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夯实根基。
黄埔区春耕现场
增城育秧工厂工作人员老孟在查看秧苗生长情况
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具“打卡上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眼下广州广袤的田野里,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具纷纷“打卡上岗”,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各显本领。
在黄埔九佛街莲塘村极飞科技超级农场,你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农业无人飞机向水田喷洒一阵“种子雨”,农业无人车来回自行喷灌,农机自驾仪旋耕犁地,遥感无人机喷洒施肥……这群“无人”智能农机干起农活来“轻车熟路”,又快又好,几乎完全代替传统人力耕作方式。从耕种到除草、撒肥、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均可以实现“无人下地”。人们只需拨动手中的遥控器,就能像打游戏一样,“指挥”智能农机群干农活。
在莲塘村,工作人员将水稻种子装进无人机
“无人机是开启智慧农业的一把钥匙。”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龚槚钦举例道,一架农用无人机,11秒就能撒完一整袋肥,算上播种、撒肥、施药等环节,抵得上以前80人的工作量。农业生产效率的极速提升,完全颠覆过去的耕种模式,将农活变得有趣、有收入,能吸引更多年轻人重返田野。
在市农科院科研基地东涌基地的稻田内,无人驾驶智能车在田间插秧,不一会儿,一排排绿色的水稻苗整齐地种植在泥土里;在番禺区田间地头,石碁镇大刀沙村今年新开辟的65亩稻田使用无人机播种,不到2小时就可以完成65亩的播种面积,无人机播种均匀度更好,生产效率更高;在花都区2024年春耕生产现场会上,秧盘育秧播种机、轮式耕整机、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智能插秧机、农用无人飞机等一批新型机具轮番上阵,让农民“零”距离感受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各种现代农机装备开进田间地头主战场,成为提升春耕生产效率的重要引擎。
“小分队”深入生产一线力推良种良机良法
“今年秧苗基本都培育完了,3月初已经开始插秧了。”3月中旬的一天,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育秧工厂内,工作人员老孟一边忙着查看秧苗的生长情况一边介绍道。在育秧工厂不远处,一台台农机在农田里繁忙穿梭,或忙着平整土地或忙着插秧。记者了解到,今年增城继续成立粮食生产农技服务轻骑兵,以小分队形式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全方位的农技服务,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建立2个千亩水稻单产提升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
一台自行走农机在进行喷洒作业
目光转向白云区,自2020年以来,白云区粮食播种面积已实现“四连增”。2024年,白云区将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将新建一个水稻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推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进行精耕细作,大面积提升单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双达标。
再看南沙水稻田间,春意盎然,刚种到田里的水稻秧苗在春风中微微“点头”。工作人员组织农技服务队将信息和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利用农技推广APP、热线电话和微信群等多渠道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在花都区,相关部门也成立了8支农技服务轻骑兵,结合苗情、墒情科学指导生产,把先进技术带到春播一线。截至目前,赤坭镇、花山镇2个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心建成投产,已完成育秧3000亩,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
花都区春耕现场
南沙青蟹、增城丝苗米、白云沙田柠檬、花都德裕蓝莓……一份份土特产,既是广州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映照着广阔的消费市场。在“春耕”期间,广州各地“土特产”也纷纷亮相,深受群众喜爱,纷纷驻足咨询、品鉴、选购,现场热闹非凡。“一个个‘隐藏款’特产,藏得太深,自己作为本地人也鲜有耳闻。期待广州能够继续做好土特产文章,为食在广州增添‘独一份’广州品质。”品尝完广州土特产,市民李女士表示。
增产协奏曲
“只增不减”推进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广州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五年增长。2023年,广州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5.13万亩、产量15.19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指标任务,粮食生产稳步提升,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落实“藏粮于地”是广州夯实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州通过健全耕地管理政策体系、接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实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加快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积极推动冬种绿肥等举措,有效挖掘和利用土地生产潜能。
据统计,2020年至今,广州累计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2.38万亩,其中种植粮食1.1万亩。2023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面积1.68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6万亩任务,项目范围内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73万亩,远超0.3万亩的年度任务要求。与此同时,广州坚持抓实耕地质量管理措施,持续提升耕地地力,2023年耕地平均质量等级从3等提高至2.98等,为全面提升本市粮食生产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市农业农村部门表示,今年广州将以春耕生产为契机,以撂荒耕地整治作为粮食生产挖潜扩面的重要抓手,继续高标准推进撂荒耕地整治,推动粮食生产扩面增产。同时,将继续以“只增不减”为原则推进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除粮食生产外,广州也将积极挖潜扩能,大力推动油料作物生产。
广州今年水稻机耕率接近100%
“藏粮于技”是广州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必要手段。对此,广州一方面推进精耕细作,高质量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另一方面,在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技术改良上发力,力求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据了解,广州坚持优先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理念,大力支持“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水稻集约化规模种植,目前已打造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区,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经验。今年,广州投入农机总动力将超过100万千瓦、投入农机具4.65万多台套,其中水稻机耕面积约18.5万亩,机耕率接近10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以上。
为落实好今年的春耕春播任务,广州抓好技术示范,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优化品种结构和种植技术。同时,广州实施“穗种强芯”攻关行动,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广适的水稻新品种,发布粮食主导品种12个、粮食主推技术5项。
8个育秧设施项目春耕前投入使用
一直以来,广州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在政策和资金上优先保障水稻生产需求,为稳定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过去一年,广州共计发放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43.99万元。并通过修订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增加补贴对象、丰富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补贴标准从400元/亩·吨·年提高至450元/亩·吨·年。此外,广州还分别拿出6000万元和2861万元的财政资金专门用于种粮大户和农机购置补贴。同时,广州持续实施水稻机械化种植作业财政补贴政策,对水稻育插秧、精量穴直播、无人机直播、水稻无人机植保等作业服务,由市财政分别按80元/亩、50元/亩、20元/亩、20元/亩标准给予财政补贴。广州还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立项建设集中育秧设施项目8个,抢在今年春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增育秧能力1.48万亩,全市累计集中育秧能力达9.5万亩。
据介绍,接下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按规定要求及时足额发放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以及省市财政对支持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种粮大户、有机肥购置奖补等资金。同时,将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政策的兜底作用,减轻种粮成本压力,充分调动种粮者的积极性,持续推动粮食增产增收,让广州饭碗多装“广州粮”。
自2018年以来,广州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五年增长。
2023年,广州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5.13万亩
今年,广州投入农机总动力将超过100万千瓦、投入农机具4.65万多台套,机耕率接近10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以上
2023年,广州共计发放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43.9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