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龙舟赛即将开赛,将重现昔日游龙盛景
  • 听全文
  • 2024-06-03 15:19:00
  • 来源: 广州日报新花城
  • 分享到
  • -

  “四月八,龙舟透底挖。”

  “起龙”仪式是端午系列龙舟习俗的开端,传承至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寓意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近日,在南沙区南沙街道蕉门河畔举行的“起龙”仪式上,一艘被埋于蕉门河底12年的龙舟被“起”出,出水时依旧结构完整,木制紧实,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伴随着南沙区各村镇“起龙”仪式的完成,“扒仔”们亦纷纷加紧训练,为端午龙船景做准备。

  “老龙”“沉睡”12年

  南沙龙舟文化传承已久

  在南沙有一句话叫作“四月初八,龙船到处挖”,因为上好的龙舟制作过程繁杂,而且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不能每年现造龙舟,所以龙舟在不用的时候就会被人们深埋河底。到了农历四月初八,南沙人便会将龙舟挖起,清洗干净后下水为龙舟赛事做准备。

  被埋于蕉门河底12年之久的龙舟为何不会腐烂?记者走访了解到,这艘龙舟是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四代龙舟技艺传承人卢戈全制作。

  卢戈全表示:“龙舟造型修长,南沙街道的这艘龙舟超20米长,很难找到这么长的木板。因此,需要将多块木材进行拼接,而这些拼接处,就是整个龙舟最脆弱的部分。”

  “我在拼接处手工凿出各种咬口,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木材,并用桐油灰填补缝隙,这样制作出来的龙舟掌口细密,防水性极强,并且以产于马来西亚的坤甸木为原料制作,具有极强的耐腐性,这也是其能抵御12年风雨的关键因素。”

  据历史学者考证,南沙的龙舟盛景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以前南沙就有划龙船的习俗。南沙有自己的“龙舟”崇拜,即九王古庙,这是南沙在广州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独特的龙舟文化习俗。在具有500多年历史的九王庙村的碑文中,有南沙至今发现最早关于龙舟的明确文字记载。

  “老龙”唤醒龙舟梦,传统文化深植于这片土地。此次挖出的龙舟为何沉寂12年之久?这就要从南沙街的龙舟赛史说起。

  南沙街龙舟队成立于2010年,连续三年参加了南沙区龙舟赛,并荣获了2010年南沙街首届龙舟赛女子组三等奖、南沙区首届龙舟赛彩龙竞艳二等奖等不少奖项。然而,由于前几年的疫情和大部分“扒龙舟”的村民年龄已长,该龙舟也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据记者了解,这两年南沙街道的村民们想重振龙舟赛往日的光辉,自发组织了各村村民一起“起龙”,一批年轻的“后生仔”也参与其中。“沉睡”的“老龙”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苏醒”,这不仅是对传统龙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生命力的一次唤醒。

  曾担任龙舟队教练二十余年的南沙街大涌村村民钟福泉,就曾见证过南沙人对龙舟喜爱的盛况。

  据钟叔介绍,除了端午节,早年南沙各村镇的村民会约定一起进行龙舟竞赛或互相探望联络感情,这样的龙舟聚集地方被称为“景”,龙船景维系着氏族宗亲的往来、水乡间的友谊,承载着一份份淳朴真挚的乡情。

  “出于对龙舟的热爱,我们街道有十余名‘后生仔’主动联系参加今年南沙区龙舟比赛。”钟叔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12载尘封之后,南沙街道的“老龙”如今每天都会出现在蕉门河,与南沙街道龙舟队一同训练,为南沙区龙舟赛做全力冲刺。

  南沙游龙盛景今复办

  龙舟竞渡精神源远流长

  据了解,在2017年,南沙区的龙舟竞渡就已登上国际舞台,榄核龙舟队、东涌龙舟队和南沙区彩龙队在“2017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中,一举夺下传统龙、标准龙舟、彩龙三项冠军,实现了南沙龙舟的里程碑式跨越。

  去年6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2023年达尔文国际龙舟节中,广州(南沙)龙舟队作为广州市唯一的代表队获得比赛总冠军。

  近年来,得益于南沙区对蕉门河的整治,昔日水道焕发生机,今日的南沙日新月异,展现着新的活力。

  “龙舟赛对水域质量要求极高,蕉门河水域优质,河道整洁没有障碍物,非常适合龙舟赛事的开展。”据南沙街道相关领导表示,高规格的赛道要求也体现了南沙的综合治水能力,彰显了城市的绿色发展理念。

  顺应民众的呼声期盼,南沙区龙舟赛定于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在蕉门河上复办,将再现当年南沙区龙舟赛锣鼓喧天、龙船汇聚的热闹景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