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 “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服务效能持续领先
2.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活化利用创新发展
3. 文艺精品创作取得新辉煌,社会与经济效益获得提升
4. 广电行业战略转型升级,迈入智慧广电新时代
5. 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快速,新兴业态蓬勃涌现
6. 全域旅游稳步推进,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7. 市场推广有声有色,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8. 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对口支援持续发力
9.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有效推进,市场经营稳定有序
10. 安全生产和市场管理规范开展,预防与治理双重保障
(二) “十三五”期间存在的问题
二、 “十四五”发展形势
(一)发展新形势
(二)国家新战略
(三)城市新导向
(四)产业新趋势
(五)市场新需求
三、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发展路径
四、空间布局
(一)以珠江为水脉连接大湾区,打造珠江文化旅游廊道
(二)构建三大特色文旅分区,建设文旅融合集聚地
1. 构建三大特色文旅分区
2. 建设文化和旅游融合集聚地
(三)做强做精岭南文化中心极核,增强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建设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开辟特色文化和旅游游径
1. 延伸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带
2. 开辟多种主题文化和旅游游径
五、主要发展任务
(一)文化引领城市综合实力发展,发挥文化导向力
1. 弘扬广州城市精神,推动人文精神融入城市血脉
2. 实施文艺攀峰行动,彰显岭南文化凝聚发展力量
3. 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增强市民文化幸福感获得感
(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扩大文化感召力
1. 实施红色文化传承工程,建设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
2. 打造红色文化教育高地,塑造“英雄城市”品牌
3.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与管理,促进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宣传推广
4. 推出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创作红色文艺精品力作
(三)强化岭南文化中心地位,增强文化认同力
1. 加强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建设
2. 加强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
3. 促进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振兴
4. 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资源
(四)构建海丝文化交流门户,发挥文化沟通力
1. 挖掘展示海丝文化遗产及其精神
2. 促进海丝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
3. 加强海丝文化旅游内外交流合作
4. 打造广州海丝文化旅游特色名片
(五)聚焦现代创新文化发展,发扬文化创造力
1. 做好创新文化发掘整理,推动创新文化研究与传播
2. 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促进科创成就数字化展示
3. 推动文化和旅游休闲融合集聚,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业态
4. 引导产品服务融合科创文创,提升产品服务附加值
(六)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夯实服务支撑力
1. 持续织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辐射力
2. 持续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打造完善一流服务体系
3. 扎实推进广州“博物馆之城”建设,彰显广州历史文化
4. 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
5.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共建共享
(七)做强做大广播电视舆论宣传主阵地,把握正确引导力
1. 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开创舆论宣传新格局
2. 推动广电惠民工程建设,开创广电公共服务新局面
3. 加快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形成智慧广电新优势
(八)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
1. 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培育新兴高端文化业态
2. 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聚力推动优势产业主导
3. 增强核心平台综合吸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4. 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构建优势产业发展链群
5. 增强广州文交会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6. 提振文化和旅游持续消费活力,打造文化和旅游消费标杆示范
(九)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1. 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构建有效保护利用体系
2. 整合全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格局
3. 提供便捷旅游公共服务,促进接待服务提质增效
4. 提升智慧旅游引领水平,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升级
(十)加强现代新技术应用,提升智慧文化和旅游服务力
1. 全面推动实施信息化“1+1+N”工程建设
2.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
3. 科学构建信息化运行管理、标准与安全体系
(十一)共建“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增强湾区协同力
1. 建设大湾区共建共享文化和旅游合作平台
2. 创建大湾区岭南文化交流传播平台
3. 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4. 构建大湾区全域旅游协作共赢机制
(十二)建设全球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1. 创新文化“IP”,讲好“广州故事”
2. 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输出
3. 突出主体文化,塑造鲜明形象
(十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挥体制保障力
1. 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2. 深入推进文化发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3. 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管理
4.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六、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统筹推进
1. 加强党的领导,加快职能整合
2. 创新体制机制,创造动力活力
3. 推动部门协作,推动行业自治
(二)强化发展要素保障
1. 加强项目用地支持
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
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三)强化法规政策保障
1. 落实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 完善发展政策及行业标准
(四)强化安全应急保障
1. 加强项目安全应急评估
2. 加强单位安全应急检查
3. 加强资源环境安全保护
4. 加强新冠疫情防控管理
附1:各区重点项目库
附2:“十四五”主要任务及项目库(2021-2025)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服务效能持续领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十三五”以来,广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出台《广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布局,整体谋划,统筹推进。颁布实施全国第一部省会城市公共图书馆法规《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博物馆专项法规《广州市博物馆规定》。制定“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等,全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迈入发展快车道。细化服务标准,出台《广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及《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办法》,制定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服务标准,在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规范》《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技术规范》两个地方标准,量化指标,压实责任,形成覆盖全市的四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覆盖城乡。印发实施了《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建成一系列市、区级重点文化设施。南汉二陵博物馆、粤剧艺术博物馆、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南沙区图书馆新馆、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市、区级重点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开放。省级重大标志性工程“三馆合一”项目(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落户广州,市“攻城拔寨”项目广州文化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粤剧院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含分馆)294个、服务网点1,699个,提前实现每8万人1座图书馆的“十三五”规划目标;登记注册的博物馆65家,逐步建立起以国有文物部门所属博物馆为主体、国有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文化馆(站)199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44个,基本形成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着力推进广州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积极拓展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越秀区少儿图书馆5G网络全覆盖、南沙区新图书馆AR眼镜个性化服务等均为国内首创。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丰富、惠民乐民。“图书馆之城”建设全面推进, 12个区级以上图书馆全部获评国家一级馆,1个区级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水平。广州图书馆连续6年、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连续4年主要服务指标居全国同类图书馆首位,花都、黄埔、越秀区图书馆获评全国“综合服务效能之星”,我市全民阅读指数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年均组织公益演出、展览、培训、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近2万场次,惠及市民群众1.2亿人次;打造了“羊城之夏”广州市民文化季、“公益文化春风行”“非遗课来了”等优质群文活动品牌,以及乞巧节、波罗诞、广府庙会等群众广泛参与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群文创作繁荣发展,连续多年排名全省第一,曲艺作品《大营救》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群文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全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约9.4万人,组建队伍462支,服务涵盖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文明旅游、非遗传承等领域。2020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报告,广州综合排名居全省首位。
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全面拓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活动项目打造、服务资源配送等,全市共有社会力量合办公共图书馆94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29个,有效补充和拓展了现有公共文化供给体系。围绕乡村振兴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盘活乡村文化资源,推进“艺术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打造11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8个省级文化旅游特色村和17个市级旅游文化特色村,2020年接待乡村游近8千万人次,占全市旅游接待人数的53.06%。推动基层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打造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科普协同运行平台。在都市商圈、地铁机场、产业园区等公共场所建设文商旅创结合的创意文化、艺术展览、数字阅读等新型文化空间194个、“粤书吧”7个、文化旅游服务融合中心11个。
博物馆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扎实推进。每年推出各类精品展览450个以上,用文物讲好广州故事。每年策划教育项目1,000件以上,实施教育活动约5,000个。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市直主要博物馆推行场馆环境提升、“厕所革命”、无障碍服务设施改造。优化服务流程,延长开放时间,2019年8月推行博物馆夜间延时开放,丰富群众夜间文化生活。有效开展博物馆业务培训、讲解员培训,对非国有博物馆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2.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活化利用创新发展
历史文物保护和综合管理水平持续加强,遗产活化利用获得创新性发展。截至“十三五”末,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共3,000余处,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文物保护单位49处,市文物保护单位342处),历史文化街区26片,历史风貌区19片,历史建筑815处。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81项,市级非遗项目116项。大力加强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出台《广州市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的衔接。“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累计安排资金2.3亿元,补助600余个文物保护项目的修缮保养。出台《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广州市发展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博物馆专项法规《广州市博物馆规定》,修订了《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并开创了多项文物保护工作先河。会同南京、上海、宁波、澳门等26个城市组成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并被推为牵头城市。成立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发挥海丝申遗联盟牵头城市作用,连续召开联盟联席会议和海丝(国际)学术会议,印发《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在全国首创编撰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广州大典》,收录数量接近广东全省传世文献的三分之二。
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有效推进。扎实推进文物“四有”工作,基本完成市域内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及更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动文物信息化建设,完成广州市文化遗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初步搭建广州市文物数据管理与信息应用平台,对文物基本信息进行数字化建档;做好文物保护标志说明的树立与维护工作。沙湾留耕堂、万木草堂、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旧址成功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路古道遗址、善世堂、沙路炮台、平和大押旧址、杨匏安旧居列入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推进乡村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形成《广州市乡村可开发文物建筑资源目录》。
文物保护利用模式持续创新,红色史迹活化利用有效推进。积极探讨“政府托管+企业资金”“政府统筹+专题博物馆”“政府支持+社会力量”等多种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用于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大力实施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印发了《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越秀片区)发展规划(2019-2025)》。加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系统梳理全市范围内的红色革命遗址文物资源115处。杨匏安旧居、越秀区廉洁文化教育馆等正式开放,有序推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并推动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管理权的下放等。完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红色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形成《广州市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广州市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技术标准》等系列研究成果,为全国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提供了“广州模式”和“广州经验”。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教育宣传,推进红色教育“五进”和“不忘初心、红色之旅”活动,建立了6个思想政治课教学点,并发布了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步径。
广州城市考古走在全国前列。紧紧围绕广州在城市文物考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创设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条款,构建起以考古调查、勘探前置于国有建设用地储备、出让为核心的一系列地下文物保护工作机制,印发了《广州市地下文物原址保护补偿办法》《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在地下文物埋藏区内小型民生管网工程、既有居民楼加装电梯工程等需要进行考古的项目可先不开展考古工作,简化工作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财政负担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经费的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广州城市考古和考古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非遗保护进入发展振兴阶段。完成第二次全市非遗普查工作。出版全国首本地市非遗保护蓝皮书《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建立完善的非遗名录体系,完成7批市级代表性项目和7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建成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市级非遗聚集区、10个市级非遗工作站、12个市级非遗大师工作室、47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建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华南展示基地)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广州协同创新中心。坚持开展非遗展示传播工作,设立我市首条非遗街区——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促进非遗聚集化发展。开发非遗主题旅游路线,“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路线”被列入全国非遗主题旅游12条线路之一。“非遗进校园”成果显著,全市超过500所学校长期开展“非遗进校园”实践;2020年,广府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第二届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广州市佛山木版年画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广州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届实现“双入选”的城市。
3.文艺精品创作取得新辉煌,社会与经济效益获得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为根本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艺术的美好追求为根本目标,不断推动广州文艺创新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优秀文艺人才培养扶持计划(2017-2020年)》《文艺精品创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19-2021)》《广州市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广州市文艺精品专项经费扶持办法》等政策措施,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国有文艺院团开展文艺精品创作,筹备组建广州文化发展集团,统筹推进文艺院团改革,牢牢把握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
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创排拍摄了舞剧《醒·狮》、话剧《林则徐》、粤剧《岭南人家》等40余部精品剧目和影视作品。舞剧《醒·狮》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电影《点点星光》《掬水月在手》分别荣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最佳纪录/科教片;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获“最佳戏曲片”提名奖;《沉默的极少数》获第四届民族题材电影优秀剧本奖;《海上来客》荣获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优秀系列纪录片;电视纪录片《广州故事》等9部作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戏剧小品杂技节目《升降软钢丝》获世界马戏节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创编了《帆影—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千年纪实》等60多篇文集作品,400余件美术、雕塑作品入选国家、省和市级重要美术展览。《粤剧表演艺术大全》荣获“张庚戏曲学术提名奖”,是唯一一部被提名的理论著作。多部作品入选国家文旅部100个“百年百项”小型作品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全国扶贫线上展演剧目名单。
文艺影响力显著提升。话剧《林则徐》成为国家大剧院首次与地方剧院合作的剧目,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该展为中国美术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展期最长、规格最高的一次重量级大展,展现了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软实力,受到社会各界空前关注,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影响深远。“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历时七年共展出 40 站。歌剧《马可·波罗》成功在意大利米兰和热那亚上演,成为广州首部走出国门的原创歌剧。圆满完成“第 28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八届羊城粤剧节”等10 余个大项文艺活动的主办。近百人次分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等 40 余项荣誉,10 余名舞蹈演员在国内外舞蹈竞技活动中斩获殊荣。局属文艺单位参加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展演、展览的获奖数为全省各系统之最。创新推动粤剧与国家京剧院、潮剧等地方戏曲同台交流,有效扩大了粤剧艺术的影响力。
4.广电行业战略转型升级,迈入智慧广电新时代
抢机遇树品牌,超高清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积极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先行先试,在全国城市中第一个出台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政策,推动以4K频道建设、4K内容生产为关键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2020年6月,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南国都市4K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运行,成为全国首个免费播出4K超高清节目频道的城市电视台。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连续四年在广州成功举办。2020年11月,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和广州国际媒体港,获国家广电总局授牌“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
打基础强保障,广电公共服务体系稳步提升。统筹实施广州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主动协调应急管理、气象、财政等部门,推进落实全市应急广播平台建设的设计立项工作,加快构建对接省、区、乡(镇)、村(居)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应急广播体系。实施广播电视惠民工程,切实为老百姓提供听广播、看电视的基本服务保障。巩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等边远山区无线和卫星覆盖成果。完成广播电视全覆盖工作,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探索“智慧广电”乡村振兴计划试点,为乡村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可靠的合作共享平台。
定政策惠民生,电影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高度重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在广州市1,144条行政村开展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十三五”期间共免费放映电影52,319场,受惠人数超过489万人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任务覆盖率达100%。多措并举做好影视产业扶持,2018年颁发《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扶持电影产业发展暂行规定的通知》。全力整合我市儿童影视产业资源,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推进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永久落户广州。
促转型聚合力,进一步擦亮智慧广电名片。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主动加强与大湾区各城市媒体交流,申报“一带一路纪录片发展联盟”合作传播项目。探索中国广电5G网络行业发展新模式,2020年开通首个广电700MHz+4.9GHz高低频混合组网5G测试基站,成功与中国广电5G核心网对接。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生产核心优势,推动广播电视机构建设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在疫情期间开设了“广州电视课堂”,实现学生“停课不停学”。《湿地的力量》《岭南英才出少年》《狮出东方》等5部广播电视节目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奖励,《点点星光》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取得了广州影视创作的历史性突破。番禺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宣传矩阵获评省智慧广电示范案例。
5.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快速,新兴业态蓬勃涌现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创造优化发展环境。文化产业方面先后出台了“1+8”政策,包括《关于加快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意见》《推进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意见》等9个文件。旅游产业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旅游用地优先支持等“白金十条”扶持政策,印发《旅游发展奖励扶持资金实施办法》和《旅行社组织接待游客来穗旅游奖励办法》。成立总市值超2,400亿元的广州文化上市公司联盟和规模达500亿元的广州文化产业投融资联盟,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市场持续繁荣。2019年广州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497.66亿元,约占全市GDP的6.3%;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819家,上市文化企业41家。文化产业园区220多家,其中国家级园区(基地)16个,省级园区(基地)10个。自2017年开始,在优化原文化交展会基础上,创办“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截至2020年已成功举办四届,每届组织上百场交易展示和演艺活动,吸引近百万人次参与,累计促成直接和意向交易逾百亿元。广州高新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广州国际媒体港获批国家级广告产业园核心区,园区产值超过500亿元。2019年广州天河区获商务部批准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2020年7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落户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TIT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影响力不断扩大。广州网易集团、华多网络(欢聚集团)、荔支网络、汇量科技、多益网络、趣丸网络等6家广州企业入选2020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巴啦啦小魔仙、快乐酷宝等四大品牌入选全国动漫十大品牌。珠江钢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6%,为“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舞台灯光、音响产值约占全国一半。广州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中心挂牌成立,并成立了广州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和文化金融促进会。
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6,449.3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679.07亿元。广州在国庆假期热门目的地城市和热门出发地城市中均名列前茅,假日经济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截至2020年底,国家A级旅游景区74家(5A级2家、4A级28家,3A级43家)、旅行社826家(其中出境组团旅行社158家,外资投资旅行社12家),旅游星级饭店151家,其中五星级饭店22家,四星级饭店29家、三星90家、二星11家,旅游企业数量和规模处于全省和全国的前列。组织编制了《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广州市民宿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有效推进了乡村旅游和民宿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产品丰富、特色各异、集聚效应、规范发展、品牌突显的发展新格局。民宿产业快速发展,精品民宿、网红民宿不断涌现。
+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积极鼓励和扶持“互联网+”,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提升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网络文化等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传统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会展走向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广州高新技术文化企业达到1,305家。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迅猛,约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动漫电视播出时间约占全国播出时间的一半。
6.全域旅游稳步推进,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加强文化和旅游融合,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引领潮流。“十三五”期间广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番禺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4个(从化区、增城区、越秀区、海珠区),正在创建中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天河区)。
推动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加大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扶持力度。“十三五”期间,投资500亿的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项目——花都融创文旅城正式开业,成为广州文化和旅游又一新地标。跟进市政府与中国旅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九龙湖生态度假区、广州北站免税综合体等项目成功落地,计划总投资约245亿元。推动市政府与省文旅厅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效争取省厅的支持。谋划推进长隆“粤文化”项目、“岭南之窗”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跟踪推进长隆三期、华侨城白水寨文旅项目、华侨城番禺项目、南沙凤凰卫视梅塘项目、伟光汇通花都文旅小镇项目等项目洽谈落地,为整体带动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1+9”计划,细化服务细节、加强人员培训、规范管理秩序,有力促进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服务、旅游住宿服务、旅行社综合服务、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文化演艺服务、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7.市场推广有声有色,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积极打造文化和旅游国际品牌。每年春节开展“广州过年·花城看花”活动,并成为广州旅游享誉世界的靓丽名片。“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GITF)”已连续举办27届,并作为国内首个成功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展会典范,逐步成为国际旅游展览的风向标。2018年,广州当选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联合会”轮值主席城市,定期开展穗港澳文化和旅游部门高层互访,连续五年成功举办“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活动,精心打造首届“青少年广府市集”“追寻广府文化之路”等特色项目。推出16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有序推进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共同培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文化休闲与康养健身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连续四届当选亚太城市旅游振兴机构(TPO)会长城市。在全国率先推出集交通、景区、旅游饭店、购物优惠于一体的“广州城市旅游云卡”,广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有效推动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借助中国举办博鳌亚洲论坛、中国高层发展论坛等重大主场高端活动,积极举办广州城市形象推介会,分享广州城市创新与开放的经验。利用广交会、2018年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财富》国际科技论坛、“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亚洲美食节、“广州奖”系列活动等主场资源,积极讲好广州故事。做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便利签证”宣传推广工作,在四大国际社媒平台以及抖音设立广州文化旅游官方账号,运用图文、视频、投票、标签话题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与南方航空公司合作,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20个城市设立广州文化旅游境外推广中心,更好地展示和推广广州文化形象和旅游产品。通过城市国际路演推介,统筹利用境内外国际性重大平台和媒体资源,助力广州商贸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展现“实力广州、活力广州、魅力广州、幸福广州、美丽广州”城市形象。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挖掘海丝文化价值内涵,结合国际重要节庆活动、体育赛事和文化事件等,开展系列文化推广活动。进一步提升“听见花开”花城品牌活动,将广州“鲜花、美食、音乐、珠水”这些辨识度极高的品牌元素纳入到各类主题活动中,展现广州文化鲜明、独具特色的国际大都市风范。
8.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对口支援持续发力
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成果丰盛,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累计组织446个团组共计6,660余人次赴国外、港澳台进行文化旅游交流,举办多场境外旅游交流推广活动,与多个境外城市或地区签订了旅游合作备忘录,积极参与5个国际旅游组织的相关工作,与30个境外城市(地区)和组织之间保持了经常性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关系。重点打造了“广州文化周”“我们,广州”“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广州艺术季”等对外文化旅游交流品牌,让文化“走出去”,让游客“走进来”。每季度举办羊城文旅大讲堂系列活动,讲授文旅融合、科普旅游、广府文化等专题内容,传播广州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成果。羊城粤剧节已成功举办8届,是目前海外华人华侨最瞩目,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权威性的粤剧文化交流品牌。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连续8年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纪录片专业节展之一。中国国际漫画节成为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号召力最强的国际性动漫游戏产业盛会,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会展品牌。不断整合现有文化节展优势资源,包括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演艺交易会、广州国际灯光文化节、羊城粤剧节等,集中打造广州文化产业交易季,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州文交会”,形成“最广州”的文化名片。逐步成为全球粤剧中心、国家重要的动漫游戏基地、音乐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基地、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基地、文化装备生产基地。
持续发力对口援助帮扶,旅游扶贫成效显著。圆满完成梅州太平村和黄福村脱贫攻坚任务,实现86户困难户、267人全部脱贫,黄福村在五华县扶贫工作中走在前列,太平村被广东省授予旅游扶贫重点村。广泛开展送文化、送游客、送人才、送保障活动,大力支持黔南、毕节等9个支援帮扶地区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三五”期间,共投入帮扶资金1,070万元,向对口帮扶地区送演出17场次、赠送图书3万余册、帮助培训人才500余名、协助来穗举办推荐会18场、组织专列(包机)等大型活动25次,每年组团到对口帮扶地区的游客达110多万人次,有力推动了对口帮扶地区的文化和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与百姓增收。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驻梅州市梅江区太平村、五华县岐岭镇黄福村工作队被评为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9.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有效推进,市场经营稳定有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市文化和旅游领域反应迅速,及时关停各类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取消文化演出和展览活动,暂停旅行社组团业务,协调设立定点接待旅游饭店,全力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涉外接待保障,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动文化和旅游复工复产,出台“广州文旅暖企12条”,发放疫后专项扶持资金1.34亿元,暂退旅行社服务质量保障证2.16亿元,协调广州地区银行为文化和旅游企业贷款150亿元,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周密组织“广州欢迎您”系列活动,同步发放3,0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有力释放广州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和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积极信号。
10. 安全生产和市场管理规范开展,预防与治理双重保障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委员会“双主任”制,成立局系统应急管理委员会,修订完善《局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权责清单》《行业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文化市场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细化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查隐患、防风险、保安全责任体系。组织编制行业年度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控对策报告,制定印发《文化、广电、旅游和文物行业单位(场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引》,精准研判行业安全风险,积极构建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排查大风险、消除大隐患、预防大事故。完善举报办理、案件督办、应急处置等工作流程,全面规范执法行为。成立全国一线城市首家旅游巡回法庭,建立多部门联防协作机制。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保护网络版权“剑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市场价格欺诈、非法经营、虚假宣传、强迫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整治违规网络文化产品、营业性演出票务、不合理低价游、在线旅游企业违法经营等突出问题。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共出动17.45万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5.2万家次,办结案件2,163宗,罚款1,319万元。原广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获得国家版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2018年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
文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简政放权,大幅降低娱乐场所使用面积标准,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顺利承接省级下放的9大项15个子项行政权力事项。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通过优化流程、容缺审批、压缩时限、压减材料,实现了可网办率、可预约率、一窗受理、跨域办、就近办、自助办、四级办事深度均达到100%,承诺办理时间压缩率为88.67%、即办率达72.31%,均超过全市平均指标,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二)“十三五”期间存在的问题
文化事业发展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发展不够平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区域分布尚待优化。基层文化机构建设比较薄弱。核心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文化影响力与辐射力和世界文化名城目标尚有一定距离。文化产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文化产业展会平台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平台和渠道仍需拓展,文化产业的总体竞争力有待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和市场增值能力有待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氛围需进一步营造。城市夜间经济也尚有较大发展空间,乡村旅游发展品质有待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仍处初步阶段,需进一步梳理及辨析文化与旅游、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文化和旅游融合下产生的新兴业态引导及支持需加大力度,智慧文旅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十四五”发展形势
(一)发展新形势
全球化重新洗牌。国际形势多变急变,全球投资贸易格局、科技创新格局、金融货币格局以及多元治理体系等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革影响国内外经济包括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巨大。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国际国内贸易、服务业、文化和旅游,复工复产、发展振兴成为全新课题和艰巨挑战。面对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应对有序,带领全国人民率先走出疫情,国内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十四五”期间,随着国外疫情的逐步缓解,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复苏是大势所趋。
(二)国家新战略
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广州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把加快推进文化强市战略与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力、凝聚力、感召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广州故事。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把扩大内需、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相结合,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重要支撑为目标,打造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广州持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聚焦高质量发展,主动出击、主动对接,增强政府推动力量,发挥企业市场力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文化、旅游、科技、商务创新融合,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丰富大湾区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以清晰目标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以融合理念打造商业湾区旅游目的地,以品牌活动向世界展现广州风采。
(三)城市新导向
努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广州紧扣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提升城市格局和发展空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千年商都”书写出老城市新活力的新篇章。在经济中心、枢纽门户、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综合服务、社会融合六大功能上取得新突破。实现城市文明显著提升,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岭南文化中心地位更加彰显。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内需动力充分释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广州样本”,助力广州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产业新趋势
传统业态升级换代,新兴业态方兴未艾。社会经济数字化背景下,人们的消费方式(线上购物)、服务方式(无人化服务)、工作方式(云办公)发生重大变化,数字化转型将为中国文化和旅游带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顺应大数据时代趋势,广州推动“5G+智慧文旅”建设,鼓励基于5G、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发展,不断加大新技术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运用,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结构,提升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内涵、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科技融合创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集聚。科技在文化和旅游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化的推广加速进行,“文化+科技”“旅游+”“+旅游”跨界融合推动产业格局重构,科技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态多元化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才有可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广州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要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层面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文化创意、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强化创新型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并发挥重大科技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强文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五)市场新需求
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文化娱乐消费、审美体验消费、象征符号消费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产品、服务产品必须具有美学及符号价值。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网络文化消费成为热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得到国家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条件的支持。新冠疫情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消费升级及全民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营收规模将不断扩大,更多的文创产品加入,会更加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娱乐生活。
多元化旅游休闲需求。传统观光、度假、专项旅游休闲的单一体验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兴一代多元化的旅游休闲体验需求,现代城市居民缓解、释放生活与工作压力的需求也为多元化旅游休闲发展带来了契机,从而推动了以旅游休闲为载体平台的文体旅融合发展。以公园、景区、场馆、综合体、城市休闲街区等为代表,特别是以大健康引领的各类康养项目、度假项目、乡村旅游等为代表,不断融入广州地方文化及休闲体育,并形成综合旅游线路,成为文化和旅游体消费大舞台,助推“大文化、大健康、大服务”综合消费成规模,促成产业集聚集群。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发挥广州市核心引擎功能,落实广州市委“1+1+4”工作举措,以融合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化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挥文化导向力、感召力、认同力、沟通力和创造力,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撑力,做大做强宣传引导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全域旅游吸引力、智慧文旅服务力和区域发展协同力,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体制保障力,促进广州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岭南文化中心,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和旅游综合实力,开创文化强市和商旅旺市建设新局面,引领“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建设,将广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保护、传承广州历史文化,弘扬广州城市精神,彰显广州城市形象,在文化和旅游发展领域各个环节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
坚持新发展理念与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以深厚、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基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引领新市场需求,构建新时代广州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和共建共享。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和旅游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和旅游综合带动发展的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多区域协同,坚持多位一体,融入粤港澳“人文湾区”“休闲湾区”大格局,促进民心相通,成果共享。
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科学、全面、系统观统筹文化和旅游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在事业和产业方面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发展。
(三)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活化优秀岭南传统文化为基础,突出岭南文化的特点特色,着力推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力争到202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广州市引领“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建设初见成效,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品牌,突显广州城市形象,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彰显城市精神,激发城市活力,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助推广州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广州文化和旅游发展再创辉煌,基本实现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具体目标为:
建成高质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深化城市更新工作为契机,按照“基本普惠型+特色提升型”配置构想,推进市、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高标准建成一批重大公共文化场馆,持续建设“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推动镇(街)、社区(村)公共文化设施转型升级,按照“10分钟公共服务圈”“10里公共服务圈”的建设理念,引导新建公共文化设施根据服务人口、覆盖区域科学合理布局;公共文化服务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全国前列,与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匹配。立足城市未来发展,提前谋划广州美术馆、广州文化馆等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形成由政府主导、市场与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新格局,连片打造与国际接轨、服务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与广州作为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地标文化设施集聚区和公共文化服务体验示范区。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全面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制机制形成,各类各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健全;不断提升非遗系统化保护工作水平,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数量上均增加,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推进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凸显岭南文化中心地位,创新文化标志成果丰硕。文物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健全,层级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人防+技防监管机制基本建立。“先考古、后出让、后建设”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更加完善。
文艺精品创作能力显著增强。文艺攀峰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引进培育一批名家大师及其团队,创作涌现一批展现岭南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底蕴、改革创新精神的文艺精品。着手制定艺术创作三年行动计划、文艺人才培养扶持计划、粤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建设一批名家工作室,全方位激发院团内生发展动力。
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作为广州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更加巩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不断提高;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平台、文化和旅游融合集聚区,创建一批文创产业示范基地、文化和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培育一批文化和旅游龙头项目、文化和旅游龙头企业、文化和旅游新兴业态,形成一批文化和旅游特色产业集群。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走在前列。依托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充分利用旅游活动广泛传播广州城市文化和精神,在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等方面形成全国标杆;新增一批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各类文化公园,创建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一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国内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更上新台阶。与大湾区各城市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协同机制建立,广州成为“人文湾区”“休闲湾区”的文化引擎;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的协同机制建立,成为国家、国际文化枢纽、重要中心城市;对外文化贸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南沙成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中心之一。
文化和旅游体制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文化和旅游融合机制、文化和旅游金融融合机制、国有文化企业和文艺院团市场化机制、人文湾区共建共享政策机制、文化和旅游人才引育机制基本形成,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更加规范。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加完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力作更加丰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广播电视事业更加繁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优秀视听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注:以上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
展望到2035年,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建设成集历史型、艺术型、交流型、现代型于一体的综合型世界文化名城,以及全域环境与景观优美、公共服务与接待服务设施完善、文化和旅游产品质量高、类型丰富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四)发展路径
融合创新,智慧推动。融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以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城市更新双引擎助推文化和旅游创新,使广州文化和旅游在建设“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国际大都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实现“四个出新出彩”中勇当排头兵。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创新融合新业态、打造体验新模式、构建消费新空间、塑造营销新品牌,实现文化和旅游互促互进。营造智慧新环境,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推进智慧文化和旅游新服务、新管理。培育文化和旅游新需求,引导文化和旅游新消费,着力打造符合新时代特征、满足新时期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文化和旅游新供给。
区域联动,内外循环。坚持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区域联动与城乡协调,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面向国际、开放共享的广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实时跟踪疫情发展态势,结合国内外形势做好对外交流与合作,创新合作共赢方式,增强城市国际传播力。促进中心与外围、老城与新城、城市与乡村、市内与市外等多层次联动与经济内外循环,做好区域文化和旅游公共接待与服务设施共享互通,做好区域资源和产品整合,做好区域市场开拓与联动。
服务提质,产业优化。构建高质量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夯实文化和旅游发展支撑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品质化、科技化和绿色可持续。持续推进“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实施博物馆倍增提质计划。坚持城乡公共服务两手抓,建成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扩大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强化基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创新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智慧化、全域化。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坚持文商旅创大融合,培育文化和旅游新兴和高端业态,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龙头企业、标杆企业、示范企业,引导文化和旅游企业融合集聚发展。
整合保护,传承弘扬。坚持文化引领城市综合实力高质量发展,坚持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管理和共享,强化广州岭南文化中心地位,大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构建海丝文化交流门户,使广州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贯彻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中走在前列。做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做好资源分级、分类、分区,完善资源登记造册,构建文化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利用新科技对资源进行数字化存档。做好重点文化遗产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工作,构建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和反馈机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发挥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驱动力,结合时代特征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丰富文化创意产品供给,创新激活文化和旅游资源生命力。加大濒危资源保护与传承扶持,加强优秀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培养优秀文化传承人才。
四、空间布局
依托广州市的岭南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优势,以世界文化名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追求目标,总体构建“一脉三区、一核四带”的文旅发展空间总格局(图1)。“一脉”:规划以珠江为主脉串联全市及大湾区主要文旅发展空间,成为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展示和旅游精品廊道;“三区”:规划构建中部都会名城文旅区、南部滨海水乡文旅区、北部生态山水文旅区三大分区;“一核”:在主城区内依托具有高度密集的传统和现代岭南文化承载地,建设岭南文化中心极核;“四带”:以岭南文化中心极核为原点,在东南西北四向延伸规划四条岭南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即东向田园休闲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南向主题游乐文化和旅游发展带、西向广佛广府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北向生态空港文化和旅游发展带。
(一)以珠江为水脉连接大湾区,打造珠江文化旅游廊道
以广州母亲河珠江串联全市主要文旅发展空间,在珠江四段发展段中精心打造中段67公里河段及两岸地区、自白鹅潭至南海神庙3个10公里的文旅发展廊道,在原有以夜游为主的珠江游基础上,大力发展日间游览观光线路,以珠江为纽带,统筹串联沿江各区的滨江景区景点。全线路规划分为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展示段、都市文化创新集聚段、海丝和革命历史文化段共三个分段,重点打造大坦沙、白鹅潭、越秀长堤(沿江西路)、海珠广场、海珠滨江西路、二沙岛、广州塔、琶醍、工美创意港、黄埔港、长洲岛、南海神庙等多处文化及旅游节点。沿岸规划如观光巴士、观光轻轨、骑行绿道、步行游览道等多种游览交通方式。通过时空角度的扩大,丰富游览方式和体验,升级珠江文化游径,将珠江文化旅游廊道打造成最具广州特色的城市文化廊道和广州标志性文化空间名片。
图1“十四五”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图(略)
1. 构建三大特色文旅分区
基于岭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条件,广州市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规划构建中部都会名城文旅区、北部生态山水文旅区和南部滨海水乡文旅区三大文旅分区。
中部都会名城文旅区。位于广州中部,以主城区为主体,包括越秀、荔湾、海珠、天河全区、黄埔区南部、增城区南部、番禺区北部、白云区、花都区南部的高度城市化地区,结合两千年古城的历史底蕴、云山珠水的生态背景和现代都市的特质,依托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和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越秀片区)建设,围绕新老中轴线文化和旅游发展轴的提升建设,融合历史文化游览、现代都市游乐、商贸会展旅游、艺术臻享、游艇游船、水上观光、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文化体验和旅游功能,规划建设具有广州文化特色且兼具国际影响力的都会文化和旅游名城。
北部生态山水文旅区。位于广州北部,包括从化全区,花都区北部,白云区东部,增城区北部的广大山地生态地区。依托九连山脉、流溪河等山水生态和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以及优秀的热带农业基础和丰富的温泉养生资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重点发展山水观光、温泉疗养、会议度假、马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房车度假等文旅项目。
南部滨海水乡文旅区。位于广州南部,包括南沙全区,番禺区东南部的滨海水乡地区。依托狮子洋西岸滨海、湿地、珠江水网等自然条件,以南沙自贸区为中心,以“邮轮+”为主题,在建设番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面提升南沙文旅服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海丝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邮轮和游艇旅游、滨海休闲度假等文旅项目。
2.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结合原有建设区域科学优先安排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用地,鼓励利用闲置设施、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鼓励城市转型中退出的工业用地优先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同时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及新区建设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足够的发展空间。各行政区根据各自文化和旅游发展需求规划本区的文化和旅游发展空间,并建设不同主题特色的文化和旅游集聚区,通过集聚区形成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发展节点。在市级层面共规划11个文化和旅游融合集聚地,形成多主题特色、差异化的文化和旅游集聚地,为全市的文化空间体系构建和全域旅游发展奠定空间极点基础。
图2 “十四五”规划文化和旅游融合集聚区图
利用广州市两千多年的历史资源优势和云山珠水的城市山水格局,在中心城区内以荔湾区和越秀区为主的岭南文化核心区基础上,把海珠区北部沿江地区、东部琶洲地区以及天河区的新城市中心区纳入岭南文化核心区范围内,将文化资源最深厚、最集聚的历史传统老城区和代表最新广州都市文化人文的珠江新城CBD商务区等城市中心共同规划打造岭南文化核心区,使之成为承载岭南文化的中心极核空间,并在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工作中,通过不断活化利用岭南各种历史文化空间资源、深入挖掘传统岭南文化和弘扬现代岭南新文化,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建设岭南特色文旅设施系列场馆、擦亮岭南文化活动品牌等系列工程,做强做精岭南文化中心极核,在增强岭南文化吸引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岭南文化对国内外的影响力。
1. 延伸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带
以岭南文化极核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向延伸形成四条岭南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强化全市岭南文化资源的空间链接,构建文化空间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与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科技应用与时代创新的有机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东向田园休闲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向东依托天河、黄埔、增城的科技、工业、港口、生态农业等文化和旅游资源,结合广河高速、济广高速、沈海高速、广深沿江高速以及高速铁路等交通干线,构建联通广州与粤东潮汕地区、粤东北客家地区和珠江口东岸地区的旅游通道,打造岭南文化、科技、旅游融合创新产业带。发展黄埔文化制造产业集聚区,推动黄埔区长洲岛、南海神庙、黄埔军校、黄埔港形成特色岭南文化旅游区。推进何仙姑风景区、增城荔湖湿地公园建设,结合莲花书院、百花寺、坑贝、瓜岭等增城古村落古建筑综合保护和利用示范工程,推动增城田园文化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规划建设成为广州东部田园休闲文化和旅游发展带。
南向主题游乐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向南依托海珠、番禺、南沙的广府文化发源地、珠江水网、滨海新城等文化和旅游资源,结合东新高速、新光快速、南沙港快速、新化高速、广州南站、地铁线等主要交通设施,构建联通广州与珠海、澳门等珠江口西岸城市的旅游通道,串联各种广府艺术、岭南美食、主题游乐等主题的特色景区景点,重点打造广州文化馆、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长隆主题旅游度假区、恒大足球场、沙湾古镇、宝墨园·南粤苑、南沙邮轮港、南沙湿地、百万葵园、南沙水鸟世界生态园、南沙天后宫等景区景点,在番禺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广州南部的主题游乐文化和旅游发展带。
西向广佛广府文化和旅游发展带。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越秀等广州老城区紧靠佛山,利用这一位置特点,推动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发挥广佛同城、地缘相邻、文化相亲的岭南文化、广府文化优势,以广佛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串联广州老城区内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西关文化街区、上下九、恩宁路、永庆坊、荔湾涌、沙面、越秀长堤、陈家祠等历史文化景点,以及佛山境内禅城祖庙、南风古灶、西樵山、松塘村等重要文化和旅游景区景点,积极打造西向广佛广府文化和旅游发展带。推动联手佛山,衔接粤剧、曲艺、龙狮、龙舟等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湾区文化共建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两城的文化和旅游交流。
北向生态空港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向北依托白云、花都、从化、增城的生态山水、人文资源、空铁交通优势,以107国道、机场高速、华南快速、白云机场、广州北站等交通设施,构建联通广州与粤北地区、华中地区的旅游通道。花都区以空铁融合发展轴为重点,以广州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空铁联运综合交通体系为支撑,整合商业服务和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交通门户,辐射带动北部区域的整体建设发展。从化区利用北回归线,推进健康养生、中药文化、北回归线地理文化和赛马文化等项目建设,并与流溪河沿岸的特色村庄、山水生态景观等资源在文化和旅游方面深度融合,形成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区。增城区利用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等地的生态度假、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绿道旅游、民俗文化等旅游产品,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建设。在广州北部通过各种游览线路串联起花山镇洛场村、融创文旅城、九龙湖度假区、从化温泉风景名胜区、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吕田莲麻小镇、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畲族村、何仙姑旅游区等主要景区景点,规划建设北部生态度假文化和旅游发展带。
2. 开辟多种主题文化和旅游游径
通过车行、骑行、步行绿道、水上碧道、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等组织串联各种城乡景区景点,规划各种主题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游径,完善沿线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主题文化和旅游游径系统。各区根据文化和旅游资源条件,从市场需求、文化建设等多角度推出各种文化和旅游线路,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游径、古城历史文化游、古镇古村文化游、乡村精品线路、红色文化体验线路、工业科技游线路等;加快推进“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突破行政分区门槛,重点打造历史古城区内的各种历史文化和旅游游径集群、城市新中轴线游览线、珠江游线路和海丝邮轮观光线四大文化和旅游游径。深入开发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游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等主题的实体游径。
1. 弘扬广州城市精神,推动人文精神融入城市血脉
倡导城市精神融入市民生活。坚持文化引领,汲取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大力弘扬敢想会干、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推动城市精神融入城市血脉、走进市民心中,转化为市民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文情怀和文化气质,促进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同发展,贯穿到城市管理与市民生活的各领域,体现到文化领域生产消费和传播各方面,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岭南优秀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代广州城市文明形象。
实施城市人文精神培育工程。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机关辅导授课,依托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市民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进行宣讲,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加强市民行为规范教育和全民文明礼仪教育,推进市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活动,建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遏制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志愿之城”,完善文化旅游志愿服务工作体制,加强文化旅游志愿队伍建设,健全文化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2. 实施文艺攀峰行动,彰显岭南文化凝聚发展力量
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和艺术创作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重大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每年推出15-20部体现时代新气象、反映人民心声、展现广州城市精神的精品力作。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紧扣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历史节点,立足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品牌,突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十三行等特色文化资源,围绕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统筹安排创作项目和创作规划,精心组织创排芭蕾舞剧《旗帜》、杂技剧《化·蝶》、现代舞剧《龙·舟》、话剧《大道》《呼·吸》、粤剧《三家巷》(青春版)等多部重点舞台精品剧目。支持广州地区文艺院团加强与国家、省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创新舞台剧创作生产。积极推进《乌江引》《第一缕光》等十余部文学和剧本精品的创编。持续开展一批绘画和雕塑等美术精品的创作,加强岭南书画传承,依托十香园、广州美术学院打造岭南美术发展核心区。大力扶持岭南人文电影精品创作。支持创作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动漫、微电影、短视频、网络剧、综艺节目等新形态岭南文艺作品,以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文艺精品力作,积极主动服务人民群众,用心、用情、用功推动广州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文艺创作生产机制,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实施“广州文艺繁荣五年计划”,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安排专项经费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发布广州文艺创作生产引导目录和项目题材库,推动具有岭南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纪录片、影视剧、广播剧等文艺精品生产创作。完善国有文艺院团的管理体制、运营体制和激励体制,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激发文艺院团原创活力和发展动力。实施文艺人才培养扶持计划,加强文艺名师引进扶持,认真打造艺术名家工作室,支持开展“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等文艺人才孵化项目,建立支持文艺工作者长期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的长效保障机制。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和理论研究,搭建有影响力的文艺评论平台。
打造文艺创新发展平台。做大做强广州演艺交易会,办好羊城粤剧节、广州艺术季、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大学生电影展、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国际漫画节、国际艺术博览会等,支持剧院场馆、文化和旅游综合体、文化园区引进全球高端演艺项目,鼓励优秀剧目、电影在广州首发首演首映,打造国际演艺资源集散中心。提升旅游演艺品牌效应,有效发挥正佳广场“亚洲首席体验式购物乐园”的平台优势,进一步打造开心麻花剧场演艺项目。组织高水平专业演出团队,积极整合选送优质节目参加岭南印象园、番禺宝墨园、南沙湿地和沙湾古镇等景区的文化和旅游融合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含金量。提高网络文艺原创能力,出台支持繁荣网络文艺发展政策,支持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云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发展。
3. 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增强市民文化幸福感获得感
创新实施城市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转型升级,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形成差异化和精准化服务。办好广州艺术季、“羊城之夏”广州市民文化季、广州市民文艺空间等群众性文艺活动,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深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搭建艺术普及推广平台,建立全民艺术普及联盟,扶持一批群众文艺创作排演及市民艺术素养提升基地。
实施“一区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工程。繁荣群众文化活动,拓展群众文化参与程度,引导各类文化活动、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推动民俗文化发展,加强培育各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鼓励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等文艺类社会组织发展,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完成国家首批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目标任务,开展“文化消费积分通”计划,视财力适当加大财政资金面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出台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办法。
1. 实施红色文化传承工程,建设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
推动创建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坚持规划先行,抓好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顶层设计,落实《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越秀片区)发展规划(2019-2025年)》。构建“一核六片四廊”红色文化发展格局,依托中共三大会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公社旧址、农讲所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团一大旧址等众多红色文化史迹,打响越秀区红色文化弘扬示范区核心区品牌;建设黄埔军事文化、花都农民运动文化、西部工人运动史、东北部红色镇村建设示范、新中轴线改革开放文化、南部新时代发展成就六大展示片区;通过不同红色主题概念策划,强化越秀核心片区与六个特色片区、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区红色资源的链接,建设四向发展廊。打造红色文化地标,实施重点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工程,高质量完成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工程。重点优化提升红色场馆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场馆的展陈水平。修缮维护文德楼、中共广州市委旧址等场馆。以中共三大会址为核心连片打造革命史迹主题区域。以烈士陵园为核心,连接农讲所、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近代史博物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杨匏安旧居等革命史迹打造红色记忆主题区域,推动红色革命遗址连片开发。大力推动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和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等重要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项目。探索财税优惠、产权问题、引入社会资本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红色文化传承模式和经验,为省市乃至全国提供示范。
2. 打造红色文化教育高地,塑造“英雄城市”品牌
整合媒体资源,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开辟红色文化宣传专栏,提高广州红色革命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策划红色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活动。组织拍摄革命文物故事微视频、革命旧址短片、革命人物纪录片,广泛传播广州红色文化。结合主题教育,制作一批以广州红色革命遗址为背景的公益广告,在车站、机场、地铁、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展示,形成人人了解和保护红色革命遗址的社会氛围。结合红色遗址展示利用,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宣传主阵地,构建全覆盖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弘扬,深化红色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强城际交流,塑造“英雄城市”广州城市品牌。打造一批“不忘初心·红色之旅”精品旅游路线,联动上海、井冈山、延安等地开展“英雄城联游”红色之旅,塑造广州“英雄城市”红色文化品牌。加强与珠三角九市及港澳文保部门、机构合作,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联展联游联盟。
开展主题教育,创新红色研学。以红色革命遗址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建立瞻仰红色革命遗址的党员培训制度,遴选一批红色革命遗址作为各级党校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党性教育的现场教学点。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活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到红色革命遗址学习宣讲。大力推动中小学生积极参观红色旅游景区,将红色革命遗址作为学生思政课程校外活动、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研学活动。
3.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与管理,促进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宣传推广
完善保护管理机构与法规,做好统筹规划,构建完善红色革命遗址全覆盖保护体系。扩大革命文物管理机构规模,统筹指导全市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工作。出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相关办法。统筹推进革命文物资源全面普查工作和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工程,开展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巡查,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烈士纪念设施等进行全面复核。结合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现状和价值评估结果,分别纳入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烈士纪念设施及其他革命遗址予以保护。
开展革命文物资源普查工作,深化革命文物保护基础。对全市革命文物资源全面普查,分批公布革命文物名录。运用信息技术对革命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完善革命文物数字化档案建设与开放共享。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革命文物研究。推进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落实文物安全保护责任。
实施革命文物保护提升工程,加强红色革命遗址改造,强化硬件建设,加强活化利用。做好革命遗址保护修缮工作,尊重历史、修旧如旧,依法保护文物,做好革命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收藏、维护、利用和展示工作。分批分期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加大对革命文物修缮保护的经费支持,加大革命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加强革命遗址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完善革命遗址周边交通和服务设施,同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3D影像技术、VR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等前沿科技手段,科学运用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辅助展品和必要的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陈列展示水平,提升红色文化动态、活态传承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运用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建设数字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对红色文物、遗址、史迹、史料进行数字建档,开展建云上线工作,建设革命遗址数字化展馆,打造广州城市红色记忆数字化平台。针对文物价值高、产权复杂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探索物业回收办法及管理模式。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重要革命文物申报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统筹全市重点红色类博物馆展陈。以打造国内一流博物馆为目标,全面提升全市红色类博物馆面貌,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强红色展览数字化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传承红色基因。挖掘广州革命文物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以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为契机,全面完成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打造成全国性的工会专题展示中心和纪念中心,对广州起义纪念馆内外展示环境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加强对红色文物的宣传利用,举办一系列大型红色展览。
推动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和宣传推广,加强红色文化文物创意产品开发。探索革命遗址活化利用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促进红色革命遗址与创意产业、动漫产业等融合发展,完善业态发展支撑体系,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和影响力的融合性红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引导创意产业、非遗传承人等,着眼于把广州红色故事、革命历史人物与“三雕一彩一绣”等传统手工艺相结合,与主题宣传或专题展陈活动相配合,与大众日常生活需要相契合,设计研发相关日用品、工艺品、食品等既富有深厚红色文化内涵又颇具实用性的文创产品。鼓励支持网络动漫企业研发出品反映广州红色文化的网络动漫、网络游戏、动漫衍生品等文化产品,努力形成设计、研发、生产、营销一条龙的红色文化产业链。
4. 推出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创作红色文艺精品力作
加强红色革命研究合作,深化红色文化创作研究。加强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省老区促进会等中央、省级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示范区特色课题研究,加强对红色革命遗址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其历史内涵和当代价值。系统收集整理广州党史资料及物品,撰写一批党史理论文章和人物传记,编辑出版“红色足迹”系列丛书。策划学术交流会,推动全国红色文化专家及上海、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保护专家到广州开展红色文化交流。编辑广州红色历史、红色遗址、红色故事等讲解素材,提供给导游、讲解员等使用。规范各红色革命遗址的解说与讲解员着装,形成全市统一红色文化讲解品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红色文艺精品。弘扬时代主题,通过官方策划、媒体引导和组织专门力量,挖掘广州红色历史题材,开展红色文学、歌曲、影视剧等文艺创作。坚持历史厚重感和大众传播规律兼顾,做到既有大部头、重头戏,又有短平快、小清新,反对低俗庸俗媚俗,深耕细作、推陈出新。开展红色微纪录、微动漫作品征集活动。开展红色文化展演,组织红色故事大赛、红色歌曲大赛等活动,推出一批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动漫,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
1. 加强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建设
立足国家中心城市及岭南文化中心城市定位,落实《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发展规划(2019-2025年)》,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曲艺、民俗、宗教、中医药等岭南文化的时代内涵和资源价值,充分发挥区位和文化资源禀赋优势,以珠江为纽带,北岸突出岭南文化传统风貌,南岸着重岭南文化创新发展,构建“一江两岸”岭南文化示范区空间总体格局,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展现岭南文化独特魅力,彰显广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功能区地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岭南文化传承展示中心。
打造北岸岭南文化传统风貌传承展示区。以西关历史城区为核心,活化利用历史街区、建筑,保护开发岭南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博物馆文化,重点发展荔枝湾、恩宁路、陈家祠、沙面、十三行、上下九、西门瓮城七大特色功能区,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文商旅融合两大组团,打造“一核七区”岭南文化传统风貌传承展示区。依托恩宁路创客小镇、陈家祠创意社区等载体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沙面岛、沿江西路、上下九片区、康王路、中山七路、十三行博物馆、粤海关博物馆、粤剧艺术博物馆等载体重点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打造南岸岭南文化创新发展区。依托珠江南岸岸线,串联近现代岭南文化资源,以工业遗迹的保护与利用、创新创意产业导入和传统特色岭南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主,构建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文商旅融合、岭南文化特色产业等四大组团,打造岭南文化创新发展区。以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为核心,打造岭南文化新地标;以广钢工业遗址为载体,引入港澳影视、音乐创作等资源,打造广钢国际时尚创意中心;以信义会馆、1850创意园、七喜创意创业园、宏信922创意园等为载体加快集聚各类文化创意资源,大力发展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以大坦沙岛南端文化演艺中心、广州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原珠江钢琴厂区)为载体,构建岭南文化演艺中心;依托花地河旅游长廊、广船科技文化走廊等重点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依托大坦沙国际健康生物岛、茶文化特色商贸区、花博园等发展医养、茶、花卉等岭南文化特色产业。
2. 加强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
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与执法力度,建立历史文化遗产普查认定公布机制。夯实文物保护基础,推进《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的修订和《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贯彻实施。推动区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四有”工作,加强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梳理新型文化遗产名录。推进文物保护规划,加快推进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实施文物保护重点工程。认真落实《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文物保护资金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推动各区落实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资金投入。
推动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和开放展示。创新文物合理利用模式,启动文物活化试点项目,探索建立文物建筑认养制度,打通文物活化利用瓶颈,建立与其他部门对接通道。启动专题文物活化利用工作,推进革命文物、乡村古驿道文物、岭南建筑(传统民居)保护利用工作。推动文物集中区连片保护,建设特色文物游径。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把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的保护放在首位,建立和落实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先行制度,确保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入市民生活、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优秀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城市个性,增强文化自信。
加强考古与历史研究。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目标,适时开展主动性考古工作。积极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加强考古挖掘成果的整理研究和出版,启动广州市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二期建设,推动从化流溪河流域考古基地建设,做好珠江口海防遗址考古工作。加强考古宣传,积极开展公众考古活动,提升考古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加强考古人才培养,提升考古和文物保护装备水平。
完善文物保护法制建设,强化文物安全管理。加强文物安全管理、文物保护工程监督管理等领域的制度建设。加强文物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文物场馆消防提升、安防等工程,加强文物保护执法督察,开展文物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
加强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推动广州市文物信息管理与信息应用平台进一步建设、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建档项目。加大新媒体对文物保护的宣传。试点完成数字技术保护工程,继续推进广州市文物保护运用基础研究项目。
3. 促进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振兴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记录和研究。加强粤剧、粤曲、醒狮、武术等项目存续状况的调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继续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全面记录,对记录成果进行档案保存,并逐步完善数据库建设。依托本地高校和社会资源,同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机制建设。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出台《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管理,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开展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认定工作、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认定工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认定工作等,加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覆盖和管理力度。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且技艺性强的项目,探索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团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机制,借助省内高等院校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量身定做研修培训课程,加强青年传承人培养,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才培育和储备。对项目和传承人实施动态管理。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为目标,加强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动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力提升行动。多样化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建设多个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打造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窗口。依托广州市文化馆新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建设,发挥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华南展示基地)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览活动,将“非遗品牌大会”建设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传统工艺品牌活动,鼓励各区立足本地资源设立区域性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全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结合,不断提升创新力。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深化行动。深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进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场工作。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举办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专业旅行机构的合作,鼓励有序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特色小镇,鼓励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交流合作。通过经常开展双向的推介、展览、研讨、培训和交易活动,加强与大湾区城市开展合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互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品牌,发挥穗港澳三地文脉相通、合作交流频繁的优势,运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讲好广州故事。
4. 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资源
促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修缮利用规划,在保留岭南民俗风韵和历史文化氛围的同时,引导历史文化街区活化与城市更新、商贸旅游、教育培训、休闲体验、社区生活融为一体。鼓励利用历史建筑开设文化产业众创空间、孵化器、特色餐饮、特色民宿,推进沉浸式深度传统文化体验街区产品开发。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资助、简化手续、出台细则,促进不可移动文物的合理利用。
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转型升级示范点。将恩宁路、盐运西社区、昌兴街、高第街、南华西街等打造成岭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的精品标杆工程。统筹开发北京路老字号一条街、文德路古董字画一条街、荔湾古玩一条街、华林寺玉器一条街等老字号街区建设。以“西关骑楼环”为主圈轴,规划建设串联丝路遗风、粤味探悠、工场传奇、西关小筑、街市揽胜等主题的历史文化步径,打造多元慢行生活网络,建成具有西关人文特色和老城脉络肌理、水路联动、可深度漫游的“西关漫道”系统。以东山片区为试点,充分展现街巷肌理、历史文脉、人文内涵和文化元素,将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建成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重要节点。整合利用珠江两岸工业遗存等独特空间,构建老厂房、仓库、码头等历史建筑、植被与现代建筑交错的特色城市空间形态,创新展示岭南工业文化风貌。
1. 挖掘展示海丝文化遗产及其精神
挖掘展示海丝文化内涵。夯实遗产保护基础,以考古发现、文献梳理等方式,持续深入发掘广州海丝文化遗产。科学规划实施海丝文化遗产保护,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对广州海丝文化遗产本体的保护、展示及环境整治工作,改善文物及周边历史环境风貌。推进海丝史迹点控制性规划衔接项目,推动怀圣寺光塔、南越文王墓、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保护规划修改报批。推进史迹点标识系统设计、监测体系与平台搭建、档案整理和数据库建设,实现史迹点档案和监测工作常态化。编制海丝新增史迹点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管理规划工作方案,发挥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作用,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合作,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研究论著数据库。发挥广州牵头作用,搭建面向国内外的研究平台,打造海丝研究人才聚集高地,不断加强遗产价值研究。推进联盟整体研究能力,分阶段实施海丝研究计划。开展主题研究,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与广州之间经济贸易交流历史、航海贸易交流历史、文化交流历史、华侨交流历史等纳入海丝文化遗产研究。
2. 促进海丝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
展示海丝文化及内涵。发掘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城市博物馆和考古资源,策划实施海丝精品展览。以文化遗产、考古出土文物等实物以及图片、地图、模型等,以生动的动静态形式展示,体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的丝路精神,呈现因海上丝绸之路交往出现的技术传播与文化交流,延续与传承丝路对外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并延伸到21世纪海上新丝路。以联盟为平台,以广州为枢纽,用历史文化推广广州新发展理念,进而影响海丝沿线国家/地区。
促进海丝文化与旅游休闲互动融合。配置完善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及接待服务要素,推动广州海丝文化资源、设施的旅游景区化、文化公园化、文化和旅游节庆化发展,打造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城市文化公园、品牌节庆。推动旅游休闲线路节点驿站融入海丝文化内涵,在主要地铁站点与港口码头突显海丝文化主题设计,如南海神庙站、琶洲客运码头等。
加强海丝文化的体验化创新。面向市民、游客体验消费需求,在保护海丝文化遗产遗址本体的基础上,加强海丝文化的延伸产品、衍生产品开发,形成从文物遗址、博物馆到体验馆、文化节,再到文创园、文创品的产品系列,大力发展体验式、交互式、沉浸式文化和旅游产品以及文创商品。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南海神庙、黄埔古港旅游景区成为创新示范。
3. 加强海丝文化旅游内外交流合作
搭建海丝文化交流合作舞台。搭建海丝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建立面向海内外的海丝研究学院。推动海丝文化研学基地、海丝文化创意园区建设,搭建国内外海丝文化学术研究、学习体验、产业发展的交流舞台,重点推动南海神庙海丝文化研学基地、广州海丝文化节、黄埔古港与长洲岛海丝文化创意园建设,成为学术研究交流、学习体验交流、产业发展交流平台。
完善海丝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广州牵头的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推动建立南海(含北部湾及珠江流域)区域海丝申遗合作机制,争取香港和东南亚海丝沿线城市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定期召开联盟联席会议,落实海丝申遗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城市联盟的平台协调组织作用,督促各联盟城市分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申遗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突出牵头城市作用,提升粤港澳文化中心功能,扩大对外宣传交流,与海丝沿线城市在遗产保护、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继续开展全媒体宣传,利用好海丝申遗中英文官网等媒体宣传平台,建立以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历史交往和文化研究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和网上交流中心,开展研究和文化展示活动。赴海丝沿线国家开展“丝路花语—海丝文化之旅”交流活动,打造国际性海丝文化品牌。
4. 打造广州海丝文化旅游特色名片
打造广州海丝文化旅游品牌景区、主题线路、示范片区。推进海事博物馆、外贸博物馆建设,打造成为双主题博物馆和文化总部经济中心,并与南海神庙水陆相连,将“一庙两馆”形成整体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周围连片发展,打造广州海丝文化旅游示范片区。以南海神庙为龙头联动珠江前航道包括长洲岛、黄埔古港、黄埔港、沙面等海丝文化重要节点性资源景区,构建广州珠江(前航道)海丝文化和旅游走廊及海丝文化遗产游径,并进一步挖掘广州珠江江岛旅游资源,打造海丝文化驿站,向外海延伸海丝文化旅游走廊。积极与省内外、国内外海丝文化旅游重要资源景区(点)联动合作,形成国际海丝文化旅游线路。
创造海丝文化节事活动品牌。以波罗诞暨广州民俗文化节、海丝博览为载体推动海丝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创办广州海丝文化节,打造广州海丝文化节事活动品牌,丰富广州海丝文化旅游形象。
1. 做好创新文化发掘整理,推动创新文化研究与传播
加强现代创新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与集中展示。推动各区重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成就包括城市建设成就、工业成就、科技成果的发掘整理、数字化保存,以及集中陈列展览、数字化展示,推动成果展览馆、科技体验馆建设,打造一批讴歌创新精神的精品力作。推进广州开发区史迹展览及文博体验中心建设,集中陈列展示广州开发区历史文化与工业成就、科技成果,以及综合保税区珍稀物品。推动南沙自贸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高新区)、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高新区)、花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花都高新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文化体验馆建设。
围绕创新创业创造主题加强文艺创作与宣传推广。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宣传部门协同合作,采用设置创作主题,分类分等奖励方式,鼓励以创新创业创造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创作、文艺作品展演、文艺价值传播,推动广州城市创新文化氛围形成,更好塑造广州“时尚创新之都”品牌形象。
2. 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促进科创成就数字化展示
加强创新文化成果的数字化展示。加强与市科技局等部门及文化科技公司合作,对城市建设成就、工业成就、科技成果实施数字化保存与展示,推动市、区层面数字规划馆、数字展览馆、数字科技馆、数字体验馆、数字音乐馆等新兴体验业态建设,吸引市民、游客了解城市及城市产业、科技的发展变化,培育城市文化认同。培育一批音乐行业头部企业,引领网络音乐发展。建设数字音乐孵化器、原创音乐孵化平台等项目,吸引国内外知名音乐创作制作、演艺传播、数字音乐企业来穗发展,设立中国总部或华南总部,建设世界级数字音乐产业平台。
构建创新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依托高校与研究院所,利用广州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自贸区、广州(海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以及广交会等平台,定期组织论坛,加强国际国内创新文化交流合作。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牵头成立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峰会落户广州。
3. 推动文化和旅游休闲融合集聚,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业态
整合现代产业旅游资源,培育产业旅游新业态。大力推进现代(智慧)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科创文创业与文化和旅游休闲融合,发展现代(智慧)农业旅游、现代工业旅游、现代服务业+文化和旅游休闲集聚区、科创文创旅游园区等新兴文化和旅游休闲业态,激活现代产业旅游资源的体验价值,推动产业研学旅游、科普旅游发展,丰富创新文化旅游产品。以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花都、从化、增城区的现代(智慧)农业,黄埔、海珠、增城、南沙区的现代工业旅游、科普旅游、数字旅游等为重点抓手。
发展文化和旅游“网红经济”。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头部网络直播和网红经济运作(MCN)机构。发展网络文艺,丰富网络文化内涵,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培育“云演艺”“云展览”等文旅“云产品”。提高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等网络文化产品的原创能力和文化品位,促进网络文化产业链融合发展。
构建产业服务综合体,打造现代产业旅游示范区。依托现代产业旅游资源,创造农工商旅文产业综合体,如田园综合体、科创文创园区综合体、文商旅综合体等,打造服务平台,吸引相关产业融合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链群,同时联动周围文化和旅游休闲资源(如文化场馆、旅游景区、休闲公园),推动文化和旅游休闲融合集聚发展、文化和旅游休闲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形成现代产业旅游示范区,以广州开发区、南沙自贸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高新区)、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高新区)、花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花都高新区)、番禺万博-长隆-南站片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
4. 引导产品服务融合科创文创,提升产品服务附加值
加强产品服务与科创融合发展新产品新业态。引导通过文化科技活化文化资源、文化元素,发展文化新业态。实施科艺融合、展演融合计划,鼓励发展高端文化新业态。推动建设广州沉浸式文化体验园区、文化体验场馆建设,以及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业态的沉浸式体验升级。
加强产品服务与文创融合提升产品服务品位。引导产品、服务在实用功能价值的基础上,增加美学体验价值、象征符号价值,推动产品美学、服务美学、品牌美学、城市美学、生活美学发展,提升产品服务附加值。在城市重点文化和旅游休闲区域,以文创美学营造城市生活消费场景及夜生活消费场景,打造城市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示范区及夜经济消费示范区。
“十四五”时期,广州将围绕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持续织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强化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5年,全市公共图书馆(分馆)达到350个以上,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达到120座,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800m2,努力建设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文化强市目标、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匹配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持续织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辐射力
以广州市深化城市更新工作为契机,推动《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实施,合理规划,按照“基本普惠型+特色提升型”配置构想,有序建设、推动镇(街)、社区(村)公共文化设施转型升级,按照“10分钟公共服务圈”“10里公共服务圈”的建设理念,引导新建公共文化设施根据服务人口、覆盖区域科学合理布局。
持续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推进完成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广州文化馆、广州粤剧院、广州华侨博物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南汉二陵博物馆康陵本体保护工程等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配合推进好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等落地广州的省级文化设施项目。
规划新建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远期统筹考虑整体布局,结合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需求及项目建设难易程度,规划新建广州博物馆、中国近代史博物馆新馆(中国共产党广州历史陈列馆)、团一大纪念馆、广州科技图书馆、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博物馆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
优化提升现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整合提升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大剧院、海心沙等场馆及周边环境,打造城市文化客厅。提前谋划广州美术馆、广州文化馆等文化设施运营管理,连片打造与国际接轨、服务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与广州作为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地标文化设施集聚区和国际文化体验消费区。将广州粤剧院、粤剧艺术博物馆打造成以广府戏剧曲艺为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活动综合体、粤剧文化高地,搭建全球粤剧粤曲文化交流平台。
建设改造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加快推进东园文化广场、海珠区文化服务中心(海珠体育中心二期)、国际湿地馆、荔湾区图书馆新馆、天河区图书馆新馆、小天鹅艺术中心、白云区图书馆白云新城馆、广州海事博物馆、花都区图书馆新馆、花都大剧院、番禺区图书馆新馆、南沙大剧院、增城区莲花书院复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满足各区文化设施的区域性需要。
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创新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结合城市更新改造,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点建设,健全文化设施配建机制,成体系、全方位扩大文化设施空间。立足城乡特点,区分服务对象,将文化创意融入社区生活场景,打造一批融合公共阅读、文化艺术、餐饮休憩等功能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实现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转型。挖掘与展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结合镇(街)、社区(村)地域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建设相关配套文化设施。
2.持续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打造完善一流服务体系
建设全民阅读“书香之城”。建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区图书馆为区域总馆,镇、街道图书馆为分馆,以村、社区图书室、流动图书车、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其他服务点为延伸,以学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及其他类型图书馆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全天候、全方位、多形式的“图书馆之城”。围绕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广州读书月”“悦读分享会”以及重大节庆活动,加强与出版社、品牌书店和互联网平台等合作,深入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馆、专业馆和主题馆。进一步完善广州图书馆作为全市公共图书馆的中心馆的功能,将中心馆建设成为“以读者为中心”的国际大都市图书馆。高标准设立直属综合性分馆或者专业性分馆,为区域总馆各项业务提供保障。加强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性论坛,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构建相互间文献传递、数字资源等领域的共建共享。大力推进专业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成全市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旗舰馆。高标准推进广州科技图书馆建设,打造成为兼具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双重功能的国际性科技、经济文献中心。探索创新基层图书馆运营模式,试点推进建设一批管理先进、特色鲜明、与社区融合共生的主题性图书馆。结合国家古籍保护工程计划的实施,加强《广州大典》的普及与宣传,同时推动《广州大典》(民国篇)的编纂出版。
不断优化提升区域总分馆服务效能。提升区域总馆统筹调配功能和综合利用效率,落实区域总馆作为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责任,全面担负起所属分馆的统一管理、文献统一采购编目配送、工作人员统筹调配等职责。抓实镇街分馆建设运维和服务效能,以各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充分发挥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区域总馆、镇(街)等重要主体作用,积极整合文化、教育与民政等领域已有设施、资源,多路径解决分馆馆舍、人力等问题。
3.扎实推进广州“博物馆之城”建设,彰显广州历史文化
建设“博物馆之城”。到2025年,全市力争建成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120座以上,实现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数量倍增,从当前每25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发展到每15万人1座。制定完善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大力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大力鼓励建设工业、科技、中药、非遗、生态和社区等各类博物馆。在旧城改造、旅游景区建设、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中,支持兴建一批小而精的微型博物馆,打造多个富有岭南特色的博物馆群落。探索将博物馆设施、元素和资源植入城市空间,构建广州历史文化多点展示的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最终建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种类多样、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
提升博物馆展陈内容和办展质量。以粤剧艺术博物馆、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为重点,整合联动十三行博物馆、粤海关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资源,积极组织国内外文化品牌展览,大力组织筹办各类专业性展览、名家名物展览,丰富提升博物馆展陈内容和办展质量。与港澳共建文博联盟,推动开展大湾区各城市博物馆间的信息沟通、学术交流、陈列策划、文物保护、博物馆营销、社会服务和展览互助等工作。支持各博物馆在粤剧、传统工艺、岭南文明、近代革命等方面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同类机构的交流合作。
加强博物馆藏品研究和保护。建立博物馆藏品体系,修订并落实《广州市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并规范博物馆藏品征集。拓展博物馆藏品收藏渠道,鼓励并规范博物馆接受捐赠。加强博物馆藏品安全管理,建设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实施三级以上博物馆馆藏珍贵濒危文物、材质脆弱文物保护修复计划,探索建设广州市文物中心库房。强化博物馆藏品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探索将博物馆纳入科研事业单位序列,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解决制约博物馆发展的共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加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制定推动文创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推行公益一类博物馆开展文创开发,鼓励引导各博物馆依法开展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管理工作,进一步盘活用好馆藏文物资源。在全市博物馆系统建立文创产品的研发、供应、销售、服务、反馈等方面的发展体系。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国有博物馆按照自愿原则申请参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合理分配文创产品收益,在试点博物馆进行文创开发绩效分配机制的改革。
实施博物馆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全面提升博物馆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建设全市统一的博物馆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博物馆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实施“博物馆光亮工程”,深化博物馆与社区合作。丰富博物馆服务功能,引导鼓励各博物馆立足馆藏、结合展览,持续组织各类教育推广活动,向社会研究机构及专业人士、学生的研究学习工作提供服务,成为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学术基地。
推进博物馆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构建无缝集成现代智能技术的博物馆创新应用,以业务需求为核心,实现智慧服务、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推动实施数字化采集保护工程,利用二三维扫描等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对馆藏文物进行全方位、高质量数字化采集与保护,完善和扩展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库,促进全市资源共享利用研究,促进馆际交流。推动智慧协同体系建设,构建开放、整合、协同的博物馆信息化架构,优化各业务领域工作机制,实现业务管理规范化、流程化,以数据智能化挖掘分析,直观反映博物馆整体运行状况,评价博物馆发展健康状况,预警博物馆运行管理风险。
4.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
优化文化馆(站)服务网络。完善总分馆服务体系,“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形象标识、统一资源调配、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人员培训、统一绩效考评”,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和服务效能,打造“平台共享、资源互补、区域协同、供需对接”的总分馆运行模式。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与党建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养老等共建共享创新发展。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功能空间。
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能力。继续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建设供需适配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平台,统筹做好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服务,传递羊城人文关怀。深入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和广场舞展演、大众合唱节等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把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送到百姓身边,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镇(街)、社区(村)延伸,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扩大实施“戏曲进乡村”活动,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广泛开展“村晚”等乡村民俗节庆活动,打造民俗新名片。加大对群众文艺创作的孵化支持,造就一批本土化的群众文化创作和活动“带头人”,培育广州特色优质群文品牌。
引入社会力量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出台《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进一步激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制定《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机制健全、服务多元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志愿服务特色化发展。
5.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共建共享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广州公共文化云平台。继续推进“智慧公共文化”建设,实现横向汇聚图(图书馆)、文(文化馆)、博(博物馆)、美(美术馆)四类行业资源,纵向联通市、区、镇(街)、社区(村)四级文化机构,打通线上线下,提供一站式、精准化、互动式公共文化服务。打造广州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以广州市公共文化云平台统筹全市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框架,统一基层服务界面、统一资源服务目录,统一工程管理体系、统一数字端口设计、统一用户认证要求,构建有统有分、互为支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优质公共文化数字产品,大力推动智慧图书馆、智慧文化馆、智慧博物馆、智慧美术馆等数字公共文化工程建设,丰富数字化载体。繁荣数字化农村公共文化,加快建设广州乡村数字文化工程,推进“三馆一站”数字化建设,打造有岭南地方特色的数字化乡村文化空间。
加快资源整合,推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生态,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联合开展文化活动、展览品牌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重点支持岭南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加强对特色公共文化资源的高清采集和标注。推进广州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与国内各地资源共建共享,使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更加健全,管理更规范、服务更便捷高效。鼓励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依托互联网新媒体组建以兴趣爱好和特长为纽带的“粉丝”文化社群,构建新型服务提供与反馈模式。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云端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实现包括智慧分析、智慧评估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在内的智慧化运营,优化数据反馈模式,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用户画像,为差异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撑。运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信息技术,加强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动式”服务。鼓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数字文化企业对接合作,拓展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
1.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开创舆论宣传新格局
加快构建主流舆论新生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大正面宣传,做强主流舆论,做优宣传实效,构建网上网下、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不断增强主流媒体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着力抓好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始终用主流价值观引导网上舆论。一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党的二十大、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做强主题主线宣传,唱响新时代主旋律最强音。二是积极推进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引导鼓励广播电视媒体加强理论节目栏目制作播出,做亮理论节目品牌,打造理论宣传全媒体矩阵。三是配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市属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增强议题设置能力。
全面落实移动优先策略。主动适应媒体服务泛在化、移动化、交互化、个性化的趋势,建设好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一是发展新闻客户端,推动移动媒体建设,创新移动新闻产品,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二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专业采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媒体品牌优势,强化用户意识,优化使用体验,最大限度吸引用户。三是推动优质资源配置向移动端倾斜,增强移动传播覆盖面、影响力,让广播电视媒体服务“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真正变为现实。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快广播电视媒体和视听新兴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融合步伐,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实现优势互补、此长彼长。一是推进市区广电媒体协同联动,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传输渠道,重点建设广州区域性传播平台,打造特色新媒体品牌。二是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情景感知等先进技术以及社交媒体手段,形成“随需而变”的传播方式,提供特色鲜明、专业权威、贴近百姓的媒体服务,推出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产品。三是加强对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内容支撑、技术支撑、平台支撑,统筹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广播电视审批管理,夯实基层广播电视宣传阵地,打造全国区级融媒体建设新标杆。
2.推动广电惠民工程建设,开创广电公共服务新局面
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由粗放式覆盖向精细化入户服务升级,由传统视听服务向多层次多方式多业态服务升级,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常态化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继续做好中央和省市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运行维护工作、户户通工程运行维护工作。继续推进全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应用示范点建设推广工作和智慧广电乡村振兴专项行动。
建立市、区两级应急广播平台。适配对接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完善传输覆盖网,部署应急广播终端,连通对接省级应急广播平台,提供应急部门接入端口,依托市、区级应急节目制作平台,统一、准确、及时地收集、共享、发布公共突发事件事态和应急处置工作动态信息,为城乡居民获取灾害预警应急广播、政务信息发布、法规政策宣讲等提供优质服务。
完善应急信息发布体系。综合利用现有应急广播资源,通过部署应急广播适配器,升级、改造村村响大喇叭,公共场所信息发布终端等方式推进应急终端相互联通,预留技术升级、业务增加和容量扩展能力,实现应急广播消息的接收、验证、响应和自动播出功能。
有力支撑现代文化服务。适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加速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和平台设施,发挥视频传输服务、发布渠道的优势,积极参与城乡社会治理,提供面向垂直领域的专网服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区级融媒体中心贯通发展,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互动平台,广泛征集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构建“点单派单”式精准化服务模式。
3.加快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形成智慧广电新优势
提升超高清视频制播能力。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统筹推进超高清视频制播能力建设。加快超高清频道建设,持续提升4K超高清节目制作能力,打造适合融媒体传播的粤语文化传播平台。开展以超高清视频、跨屏互动、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融合创新应用,推动超高清视频与文化、体育、影视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搭建超高清视频版权交易平台,促成作品播映权与版权交易,逐步完善超高清视频产权服务体系。
擦亮超高清视频产业园区品牌。按照《广州市加快发展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方案》部署,推动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5G+超高清”内容制作能力,聚拢超高清产业集群效应,持续推进“一山一港”(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广州国际媒体港)建设,力争在全国树立起超高清视频产业应用引领标杆。支持南方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289艺术PARK)、1978电影小镇等平台的影视业务做大做强。
加大高新视听内容供给能力。强化艺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运用AR/VR/MR、互动、超高清等技术手段,发掘创意空间,创新节目形态,深耕内容制作,增强节目内容的受众体验,让个性化定制、精准化生产等更好地为正面宣传服务。积极推动高新视听节目制作和播出,加大视音频节目、短视频、竖屏节目等移动端内容产品制播力度,构建互动视频应用场景,提供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视听体验,增强节目吸引力。
打造智慧广电新型智能终端。构筑广电视听服务、行业服务和社会治理服务的统一入口,打造智慧广电新型智能终端,支持传统视听业务的媒体处理、业务呈现、设备互联、资源共享、多屏协同和安全防护等功能,支持广播电视业务、宽带互联网业务、物联网业务、智慧社区/智慧家庭业务等。推进广播电视业务终端软件化,助力软终端跨平台跨网络的适配和可管可控,强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阵地建设和终端管理。
(八)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
1. 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培育新兴高端文化业态
支持跨界文化创意项目研发,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挥广州信息科技与制造业的传统优势,鼓励文化+、创意+、设计+、互联网+的跨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发展内容产业,注重优势产业或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形成数字出版、数字视听、数字学习以及数字娱乐领域等全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带动新的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并带动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数字文化产业链建设,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能产业链体系。推动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服务等环节产品开发,发展数据驱动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文化数据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快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文化新业态,加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游戏交互引擎、全息成像、裸眼3D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数字文化技术标准应用,推动虚拟现实、交互娱乐等领域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研究制定。
鼓励发展“AI+文化”新业态。发展“AI+媒体”,利用AI技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创新内容生产和信息服务。鼓励文化企业和知名的AI企业开展技术、业务、资本等多种形式合作,将岭南文化元素注入到AI产品中。推动“AI+文化产业”项目落地,依托中科院广州IAB100价值创新园等重要平台,策划实施一批具有产业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的“AI+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文化和旅游“网红经济”和数字互动娱乐产业。发展文化和旅游“网红经济”,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头部网络直播和网红经济运作(MCN)机构。建设中国数字互动娱乐产业高地,积极发展健康向上和技术先进的数字互动娱乐方式和业态,鼓励广州数字互动娱乐企业在湾区连锁经营,扩大数字互动娱乐产业发展空间。借助5G发展风口,以短视频崛起为契机,大力发展直播、短视频行业。加快建设数字互动娱乐产业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品展示、信息交流、体验等中心,整合资源,快速构建集创意、研发、产品制造、市场推广为一体的数字互动娱乐产业人才培训、生产创作、市场运营体系。
2. 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聚力推动优势产业主导
推动数字文化发展战略,建设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动漫游戏产业之都,鼓励优质原创网络动漫和网络游戏作品生产,扶持原创精品项目,推动网络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与演艺、旅游、教育等融合发展,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广州原创网络动漫和网络游戏团队、企业和品牌。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漫画节,将中国动漫金龙奖(CACC)办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漫领域顶级专业奖项。大力支持人工智能、VR/AR和5G技术与网络游戏、电竞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以电竞场馆建设为依托,积极谋划产业园区建设,建设全国电子竞技中心、电竞产业综合体、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电子竞技中心。发展数字音乐产业,加强与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阿里音乐、微信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中国流行音乐数字产业基地。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博物馆,建设集影视制作、商业、娱乐、文化、度假、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影视制作与音乐体验基地,打造世界级数字音乐产业平台。
巩固文化装备产业地位,建设全球文化装备产业集聚基地。支持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建设全国文化装备产业集聚基地,积极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系统装备设计与研发”重点实验室,支持广州企业制定和发布全国文化装备类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加快灯光音响、舞台演艺、游艺娱乐、印刷、文化教育、影院、影视装备等优势行业集聚发展。推动内容和技术装备的协同创新,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型文化消费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沉浸式体验平台及应用软件研发,鼓励研发智能化舞台演艺设备以提升艺术展演效果,支持文物和艺术品展陈、保护、修复设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加强以产品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文化和旅游装备作为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旅居车、邮轮游艇、人工智能装置、户外游憩装备、沉浸体验装备等旅游装备产业发展,积极吸引旅游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广州,完善研发、制造、租赁、销售产业链,扩大广州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发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用,支持文化和旅游装备企业打造综合性展示基地和品牌项目,推动建设文化和旅游装备产业集聚区。
3.增强核心平台综合吸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推动核心资源景区升级,打造文化和旅游休闲体验平台。积极推动各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梳理旅游资源景区,遴选核心资源景区,以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国家级公园或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匹配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接待服务要素,打造文化和旅游休闲体验平台,吸引相关业态集聚,营造体验场景,带动购物消费,形成文化和旅游休闲发展示范区。
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体,构建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依托高品质旅游景区,拓展外围相关产业园区(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产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健康产业园区),并进一步发展产业服务综合体,推动文化和旅游相关产业融合创新集聚,形成基于核心景区的现代农工商文旅体康教融合的产业体系,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产业链群。在产业集聚区域,积极推动工业旅游、科普旅游发展,结合服务中心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体,将工商文旅创融合为一体,形成共享文博或科技体验中心,重点推动黄埔区广州科学城的共享科创馆、中新知识城的共享智创馆、永和镇奶业共享文创馆,海珠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共享数字科技馆建设,以及花都高新区、天河高新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自贸区创新文化体验馆建设,从而为产业集聚区提供市场信息、创新引领、品牌形象、行业管理、文化和旅游体验等服务。
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服务环境,加强消费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旅游景区、公园、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文体场馆等资源设施消费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文化和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设施、接待服务要素,营造消费体验场景,提升消费服务质量,通过适应并引领市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重点加强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国家级公园或旅游度假区、大型场馆等文化和旅游空间消费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行业协会、专业协会,以及有关学会及研究基地建设,打造文化和旅游行业服务管理平台,推动行业产业发展研究、形成行业标准、突出行业特色、增强行业优势、推进行业自治。
4.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构建优势产业发展链群
发展壮大文化和旅游龙头企业。鼓励文化和旅游龙头项目、企业做大做强,在建设用地、投资融资、人才落户、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予以支持保障,并依据税收、就业、行业带动等方面的贡献程度予以奖励补贴。鼓励龙头文化和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对外输出品牌、管理、文化。鼓励龙头文化和旅游企业联动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构建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形成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区。
引导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集群发展。鼓励特色优势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做精做细,与龙头文化和旅游企业形成产业链群关系,在建设用地、投资融资、人才落户、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鼓励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通过直营、加盟方式实施品牌、管理、文化输出,形成连锁品牌。
推动旅行社与旅游饭店业稳定持续发展。推动旅行社转型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行业影响力的骨干旅行社和一批特色化、品牌化中小旅行社。引导旅行社与旅游饭店业适应市场变化,优化调整业务,保障持续运营,优化住宿供给,支持旅游饭店创新发展,推动旅游饭店与文化结合,加快文化主题旅游饭店的建设。推动以龙头、重点企业为核心的旅行社与旅游饭店行业协会建设、企业联盟发展,促进抱团发展。鼓励旅行社与旅游饭店业连锁经营,对外输出品牌、管理、文化。加强对旅行社与旅游饭店企业在税费减免、服务采购、品牌营销、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助力其健康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园区规模化发展。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百园提质计划,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化管理,开展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评定,推荐一批创建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支持利用历史建筑和旧民居、旧村落、旧厂房、旧仓库等发展文化产业园区,鼓励园区开发公共文化空间、旅游休闲空间、国家A级旅游景区。到2025年,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到50家。
5.增强广州文交会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提升广州文交会办会层次。进一步提升广州文交会的规格和规模,由广州市政府主办,逐步将广州文交会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文化产业交易会,提升广州文交会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推动广州文交会建成国家级平台。
创新办会形式。进一步突出“文交会”的交易性质,整合优质资源,集中组织实体展会。在“十四五”期间,在原有“文交会”的规模基础上,统筹中国国际漫画节、艺术博览会、文化旅游新业态成果展示会,打造一年两季,展览面积超过100,000m2的大型展会,并同期举办高端论坛和投融资对接活动。
6.提振文化和旅游持续消费活力,打造文化和旅游消费标杆示范
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以满足市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文化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扩大消费有效供给、加大文化和旅游惠民力度、培育消费新兴业态、打造红色文化和旅游品牌、加强消费场所建设、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提升入境旅游环境、推进消费试点示范等任务,推动景区、公园、场馆、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等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空间场景建设、氛围营造,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打造国际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塑造广州世界文化和旅游名城品牌、广州“不眠之夜”品牌。
加强夜间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场景营造,激活城市夜间经济。有序开放城市夜经济消费空间,营造城市夜间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场地场景,充分释放市民游客消费潜力,发挥一日除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外的“8小时”休闲消费功能。在商业中心区、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体娱乐功能区等重点区域,打造一批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以珠江为轴线,结合30分钟生活圈布局打造若干个独具特色的夜间活动区,增设文化休闲设施和餐饮、购物等商业设施,增加烟火气、城市味。鼓励食、住、行、游、购、娱等领域市场主体推广夜间延时服务,不断创新和丰富“YOUNG城YEAH市”(羊城夜市)等夜间消费品牌活动形式。打造“夜宴”餐饮品牌、“夜游”文化和旅游线路、“夜赏”城市节点、“夜购”消费商圈、“夜旅”特色景区、“夜演”视听剧苑、“夜健”休闲运动、“夜品”文化场馆、“夜读”学习书吧、“夜宿”精品旅游饭店等“夜经济工程”。加强政策配套,保证消费有秩序、营业有底线。通过延长营业时间,试点24小时营业,促进市民和游客夜间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活跃城市夜经济,丰富“广州不眠之夜”内涵。
加强线上线下整合,实体与虚拟消费互动。搭建广州各特色文化和旅游空间虚拟场景平台,推动线上景区、公园、场馆、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发展,加强顾客虚拟体验以吸引实体体验。推动文化和旅游商品特别是广州手信、文创商品的网络直播销售。加大旅游年票和一卡通发行力度。加大旅游宣传推广促进消费。
激发文化休闲活力,鼓励文化消费创新空间建设。鼓励建设包括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体验型主题街区等多种业态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新建“互联网+”“电影+”“音乐+”“书店+”“演艺+”“艺术+”等文化消费创新空间,融入街区、社区、园区,并依据规模效益给予相应支持。
1. 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构建有效保护利用体系
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推动各区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动相关部门开展文化和旅游专项资源普查,针对不可移动文物资源、非遗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发掘整理,进行全域联动,分类分级分区评价整合,形成调研报告与数据库,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及全域旅游联动整合开发奠定数据资源基础。
构建有效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加快构建文化和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利用体系,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分类分级分区构建文化和旅游资源图、文、视频数据库及其展示平台。另一方面依托建筑技术、生态技术,加强文化和旅游资源本体保护,科学划定保护范围红线及景观控制线,建立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体系,防止其进一步被破坏。实施产品、服务延伸衍生开发战略,对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形成包括各类公园、景区(点)、度假区、特色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以及博物馆、展示馆、体验馆等资源的利用体系,并进一步联动整合,形成文化和旅游融合特色主题线路、发展示范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宜闲宜游宜业宜居”空间区域。
2. 整合全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格局
推动景区创新升级及组合联动,打造示范引领集群。贯彻落实《广州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打造六大旅游发展高端示范板块和七大世界级旅游精品。引导消费升级,加强资源开发创新,重视资源价值挖掘、保护利用、活化展示、体验创新,融入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对标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加强老景区改造创新,丰富内涵,拓展项目,优化升级,焕发文化和旅游新活力。加强资源景区(点)整合创新,围绕龙头、重点旅游景区及旅游集散中心,实施文化和旅游联动整合试点工程,推动极点组合、游线联动、片区融合,引导平台服务、融合集聚,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大型景区、文化和旅游融合主题线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并融入文化和旅游相关产业,形成开放式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集群,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各区重点打造1-2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全面整合广州北(花都、从化、增城)和清远南(清城、清新、佛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构建“一核引领、三轴联动、一带串联、四区共建”的总体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协同、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整体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广清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以“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为核心,推动各类城乡要素跨界高效配置,重点开发自驾游、绿道骑行、山地观光及农耕文化、古村韵味等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房车营地、乡村研学、民俗创意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构建一体化的区域旅游市场体系,积极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打造具有广泛知名度、美誉度、向往度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推动市区、省内外、大湾区滨海、海岛、海洋旅游联动发展。依托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契机,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等海洋文化资源,促进邮轮、游艇、海潜、帆船运动等新兴旅游业发展,打造多层次海洋文旅产业体系。服务广州南沙副中心城市建设,融入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滨海、海岛、海洋旅游发展整体布局,大力发展广州滨海(海岛)旅游。以南沙邮轮母港为基地、黄埔国际邮轮城为始发港,推动邮轮游线与内河游线有机对接,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实验区)。推动广州珠江江岛旅游资源特别是海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形成珠江口海丝文化旅游走廊“珍珠链”。以珠江口海防炮台遗址为基础,内联南沙、番禺、黄埔,外联东莞、珠海等大湾区城市,推动珠江口海防遗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并进一步联动省内外海防遗址资源景区(点),争创海防遗址国家文化公园。以十九涌南沙湿地为核心,联动周围资源景区(点),如水鸟世界、百万葵园等,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强化与海南的旅游资源共享,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与海南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联动合作,打造“穗琼港澳”游艇自由行新模式。
促进“+旅游”融合创新、融合集聚。实施“+旅游”战略开发,大力推动各行各业积极发挥传统行业、现代产业资源优势,创新产品、业态,促进融合升级,形成文化和旅游新增长点,如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普旅游、康养旅游、婚庆旅游等。实施“旅游+”战略升级,以旅游景区、休闲公园为平台,加强区域龙头、重点资源景区、旅游度假区,以及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和旅游特色小镇、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开发建设、等级提升,促进农旅文、工旅文、商旅文、科旅文、康旅文、体旅文等产业融合综合体建设,打造集文化和旅游消费、品牌、创新、中介、信息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引领有关产业融合集聚链群发展,形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区,其中以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国家级公园或旅游度假区为重点。
推动文商旅融合创新,提升“时尚商都”品牌。推动广州岭南历史文化发掘整理、活化展示、传承传播,以及文商旅融合,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推动文商旅融合创新,地方文化推陈出新,激发老城市新活力。引导新城区现代创新文化、时尚文化融入,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重点是CBD(中央商务区)、商业综合体融入文化和旅游休闲元素,打造RBD(休闲商务区)、文商旅综合体、特色街区,提升新城区吸引力,重点打造广州塔“岭南之窗”和“羊城广场”。
推动文化和旅游休闲与休闲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以北部花都、从化、增城区为重点,加强“农业+文化和旅游”战略引领,推动农业向观光、休闲、创意农业升级,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特色农业,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建设北部乡村旅游景观公路,将美丽乡村和生态景观串点连线成面。以郊区村落为重点,城乡融合为方向,推进“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以“洁化、绿化、文化、美化”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从“干净整洁村”向“美丽宜居村”再向“特色精品村”升级。重点实施“古镇古村”活化行动,打造一批古镇古村旅游品牌,如番禺区大岭古村、潭山村,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花东镇高溪村,黄埔区九龙镇莲塘村等。各区积极打造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在特色农业基础上,积极挖掘乡村自然生态、文化遗产、聚落景观、行业产业资源,加以活化展示,发展“产业特色村”,逐步升级为“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并通过联动整合,推动连片发展,形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积极开展共建共治共享行动,在生态保护、产业振兴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要求,建设“文明幸福村”。经过美丽乡村、产业特色村(含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文明幸福村“三部曲”而达到乡村振兴目标——“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构建起村落共同体、城乡共同体、区域共同体。
3. 提供便捷旅游公共服务,促进接待服务提质增效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推动完善旅游景区、休闲公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打造品牌旅游景区、休闲公园、特色主题线路,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各区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国家级公园或旅游度假区及其引领的特色主题线路、全域旅游示范区为重点。
以“广式服务”促进旅游接待服务提质增效。以“优质旅游”为导向、“广式服务”为目标,推动“食、住、行、游、购、娱、教、养”旅游“八大要素”创新提质增效,重点以荔湾、番禺为基地搭建“国际美食”平台,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塑造“食在广州”品牌。推动新老城区发展文艺沉浸式旅游饭店(如荔湾区、黄埔区)、商务休闲式旅游饭店,以及文商旅综合体、品牌休闲商圈等融合创新型文化和旅游项目,城市郊区则发展研学旅游、度假康养、户外游憩,以及现代科技游乐等大型文化和旅游项目。
推动文化设施宜游化、旅游景区文创化发展。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重点,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为导向,推动有条件的文化资源及设施向国家A级旅游景区化、文化公园化发展,完善基础的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游道游廊游径、服务中心或驿站、停车场、公共厕所、标牌导览、购物点、智慧云服务等,以及基本的旅游休闲接待服务要素,提升文化服务效益。推动旅游景区、休闲公园融入主题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包括文化价值精神、文化节事活动、文化景观小品、文化体验场馆场景等。
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设施空间共享。推动各区、镇街、社区(村)树立全域旅游意识,自觉将文化强市、体育强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有机融合,文体卫资源成为旅游吸引物,文体卫公共设施成为旅游公共设施,通过“文体卫资源设施+旅游”实现全域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公共设施空间共享发展目标。
完善旅游集散与问询服务体系。加快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标志系统。加快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汇集岭南特色和人文湾区精品的横向多元化旅游体系。加快旅游问询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市共享空间、旅游景区景点、公共交通站点等地方配备智能旅游问询服务系统。
落实导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着眼导游从业需求,注重增强培训效果,运用在线培训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免费培训。实施“百名金牌导游讲解员”培养项目,举办广州市“金牌导游”和“金牌讲解员”大赛,共选拔培训100名“金牌导游”和“金牌讲解员”,通过现代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传播,正面宣传我市导游的良好形象,提升导游职业价值,推广我市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来穗旅游。
4. 提升智慧旅游引领水平,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升级
加强人工智能服务,推动旅游业智慧化升级。坚持创新在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深化“互联网+旅游”“人工智能+服务”发展,推进“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增强数字化体验与智慧化服务,推动智慧旅游城市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旅游景区、休闲公园,以及酒店酒家建设,发展一批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旅游产品,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品牌企业与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智慧旅游街区、乡镇、景区。推动线上与线下结合,促进传统旅游企业转型。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直播、云娱乐、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等新模式,推广基于网络平台的定制化旅游产品服务。
加强信息处理服务,推动旅游公共服务智慧化转型。推动旅游道路、旅游服务中心驿站、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导览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创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服务、智慧旅游平台服务,加强实时监测、预警调控和信息推送服务,构建智慧旅游营销管理系统。推进旅游市场信息化、智能化监管,建立健全线上旅游投诉与处理机制,依法依规推动政府与企业间有关数据共享,提高旅游治理现代化水平。
1. 全面推动“1+1+N”信息化工程建设
1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智能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泛在感知网络建设,在全市主要文化和旅游场所构建集物联网、RFID、WIFI、智能终端等一体化的泛在感知网络。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和旅游场所实现5G信号全覆盖,推进文化和旅游各单位全光网络建设。积极引入北斗、GPS、BIM、CIM等空间信息技术,推进新型城市时空设施应用。
构建泛在“智慧文旅融合平台”。推动公共数字文旅转型发展,迭代升级广州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一码畅游公共文旅融合平台,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智慧服务格局,提供智慧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政务管理和数据服务。整合文化和旅游平台资源和产品服务信息,开发市民游客文旅服务小程序,为市民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的“全景式、全业态、全程化”的一站式服务,打造文旅统一门户,提供文旅融合预约服务,实现文旅融合智慧导览,为文旅融合行业提供智慧支撑。完善政务统一服务门户,通过数据标准接口整合其他政务管理相关服务应用,为全市文旅管理提供统一的应用入口,实现多应用集成、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共享、标准统一的目标。提升数据治理及服务能力,加强数据整合、互联互通、数据开放与共享,推动文化旅游与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
推进智慧文化和旅游特色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和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批智慧博物馆、智慧图书馆、智慧文化馆、智慧景区、智慧旅游饭店、智慧民宿、智慧乡村游、智慧旅行社等极具岭南特色的示范工程和项目。建立健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挖掘文旅资讯网站和“两微”新媒体官方平台作用。探索发布短视频,通过短视频等时下流行的新型线上媒介,挖掘广州特色文化和旅游元素,多维度呈现广州文化活力和旅游魅力。探索开设主播直播间,推动文旅企事业单位在各类直播平台上开设“文旅广州”主播直播间,分设博物馆、景区、旅游饭店、文艺、美食、图书馆等专场直播间。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利用数字营销、活动营销、互动营销、直播营销、口碑营销等方式包装广州旅游,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
2.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
提升文化和旅游智慧管理效能。深入分析文化和旅游公共管理和服务需求,创新信息化管理方式。打造文化和旅游管理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窗口,依托全市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平台支撑体系,实现全市文化和旅游空间“一个账号,全市通用;一次登录,全市通行”。利用政务大数据共享平台,联合公安、交通、气象、银联、通信等单位和企业,为广州市“智慧文旅大数据中心”提供数据资源支撑。按照省市“数字政府”总体规划对政务网的规划要求,建设统一的文化和旅游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创新文化和旅游智慧服务模式。聚焦数智场景,通过对用户信息、产品的采集与分析,形成用户画像和产品热力图,生成用户画像标签系统、数据服务系统、用户感知系统、文旅产品可感知管理和服务系统、个性化和智能推荐系统,实现广州文旅融合发展的综合可视化管理。与公众的健康档案、职业领域、兴趣爱好、家庭状况、信用信息等实现互通共享,通过关联规则挖掘、情绪分析、推荐系统,为用户推送需要的文旅产品,实现文旅服务智能化、个性化。
提升数据治理能力。统一全市文旅数据统计口径和规范,摸清文旅数据家底,形成可溯源、可信度高、准确标准的数据资源。建立全市统一高效、互联互通、质量可靠的文旅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形成文旅数据治理长效机制。提升数据质量,挖掘数据价值,建立覆盖文旅全业态的数据资源库,全面支撑顶层文旅业务应用。构建全市文旅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依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编制完成全市文旅信息资源目录。构建文旅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包括文旅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接入规范、命名规范、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基础库建设、数据共享绩效评价等。
3. 科学构建信息化运行管理与安全体系
构建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结合广州市实际,可采用服务外包和自主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制订标准化的文档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实施办法等运维规范。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信息化工作方向及信息化工作相关人员工作职责。建立涵盖资产管理、变更管理、知识库管理、文档管理等运行维护服务管理体系,按照统一管理、统一目标、统一调度、统一流程、统一评估定义等“五统一”目标不断优化完善。
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遵循“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原则,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构建数据存储环境、平台系统环境、运行管理机制和文旅资源信息化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完善数据共享、开放、利用等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文旅资源的数据安全和合法应用。
(十一)共建“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增强湾区协同力
1. 建设大湾区共建共享文化和旅游合作平台
探索人文湾区合作机制。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契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大湾区城市文化资源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平台。围绕演艺人才交流与节目、文化资讯、文博、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交流,广泛开展大湾区公共文化活动合作项目。提升广州、深圳公共文化服务“双城联动”水平,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管理服务协同机制,实现湾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发起成立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专业联盟。深度融合、发挥所长,共同致力为大湾区民众分享公共文化资源、参与公共文化交流和开展公共文化合作提供更多机会、平台和服务。积极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实验室项目,加强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传承的专业合作,打造“金融产品+公益资助+专业保护”的合作平台。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作,调动大湾区学者共同研讨、交流的积极性,共同推进湾区文物保护利用、考古发掘、考古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海丝申遗以及岭南文化研究和传承等工作。联合开发“粤港澳文化生活电子地图”,将当地特色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在电子移动终端上提供直观、便利、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信息,使大湾区民众直接通过手机分享文化资源、获得更加便利的跨境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升文化引领功能,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更好发挥广州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支持作用,更好发挥广州对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支撑引领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拓展公共文化和旅游领域深层次合作,携手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建设广佛同城公共图书馆。推进“公共图书馆广佛通”项目,通过广佛两地图书馆的通借通还,将广州图书馆和佛山市图书馆建设成为文献互通点,从而达到读书证互认、市民互认、资源互通的公共文化资源分享效果。不断发展扩充公共文化资源共享范围,使之成为惠及大湾区所有市民的互通体系。
2. 创建大湾区岭南文化交流传播平台
提升粤港澳文化交流便利度。大力弘扬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将广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对接香港创意之都和澳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吸引国内外文化企业汇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推进中西文明互鉴,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和岭南地域特色文化走出去。创建大湾区岭南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多层次提高文化交流的便利度。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协调机制,研究制定穗港澳文化交流“特别政策”,畅顺三地文化交往、人员往来机制。建立健全湾区各城市文化协同发展政策体系,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政策衔接,共同研究制定文化市场监管“负面清单”,优化文化产业营商环境。建立大湾区演艺联盟,简化港澳个人和企业来穗举办演出、赛事、展览活动的审批程序,便利艺术院团在大湾区内跨境演出。建设具有岭南色彩、融合多元的现代文化交流体系,推进文化人才培育、内容创作、演展交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支持三地社会各界、民间团体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从民间层面推动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大湾区居民文化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
加强湾区岭南文化交流。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深入推进大湾区博物馆资源整合,形成大湾区博物馆联盟,提升广州地区博物馆在博物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大湾区各城市相应的特色博物馆进行结对发展,加强大湾区文博机构交流,支持博物馆合作策展。支持广州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推动广州、香港、澳门联合举办世界潮流音乐艺术节,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博物馆,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美食博物馆、粤港澳大湾区美食研究院等湾区展陈研究机构。
加强与粤港澳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共建共享,支持大湾区青少年来穗交流合作,为在穗港澳青年人提供创业、就业、实习和志愿工作等机会,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建设广州国际青少年多元文化交流中心、广州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青少年游学基地、粤港澳青少年短视频制作中心与粤港澳青少年文化旅游教育传播平台。开展“青年粤剧交流计划”和“青年粤剧艺术交流营”等多项活动,助力粤剧的传承与创新。加强大湾区青少年的文化交流与联系,积极与文旅部青少年文化交流,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计划相对接,突出穗港澳特色;继续办好“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活动,与香港互办文化周。推动在番禺莲花山建设粤港澳文化艺术中心,打造港澳青年来粤第一目的地。组织穗港澳粤剧周、岭南武林群英会、粤食粤有料等活动,推出一批岭南文化、粤菜美食、非遗民俗等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将传统非遗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开设“广府学习”文化体验计划和“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等活动。促进大湾区青少年在互通交流中学习、体验岭南文化,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港澳同胞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凝聚力。
3. 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合力拓展文化产业价值链。深化区域文化共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载体支撑,打造湾区文化产业合作典范,形成布局合理、互为支撑、差异发展的文化产业集群。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整合三地优势,着力促进穗港澳数字文化产业价值链升级。建立数字文化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构建以资源配置为基础的全球文化产业交流平台,促进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州文交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逐步将广州文交会打造成大湾区重要文化产业交易会。利用港澳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将区域内优秀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打通文化产品贸易通道,促进文化产品走出去,提升区域文化产业国际地位。
推动构建湾区共同文化市场。深化穗港澳文化产业合作,有序推进市场开放,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消费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区域发展、政企关系、产业发展、行业配置等领域做好协调统筹,实现大湾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的机制创新。优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为跨境文化交流和市场活动提供便利,鼓励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联合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加强与港澳合作,探索金融支持和推动文化发展的新路径,为港澳文化艺术人才内地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4. 构建大湾区全域旅游协作共赢机制
推动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全面合作。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共享、品牌共创、人才共育的合作发展新格局。发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专项小组作用,建立常态化穗港澳文化和旅游部门高层互访机制,有效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联盟、演艺联盟、公共图书馆联盟、动漫游戏产业联盟、文化和旅游融媒体传播联盟牵头城市(或轮值城市)作用,深化穗港澳、广深珠、广佛肇、广清韶、广中江等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推动制定便利化政策,简化港澳企业及个人来穗文化和旅游活动审批程序,引入港澳优质旅游企业入驻广州,参与文化和旅游项目及平台建设。建设大湾区影视后期制作中心,丰富大湾区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为打造大湾区标志性文化品牌贡献广州力量。推进以广州岭南文化广场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澳门旅游学院、岭南集团三方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广州合作中心),重点联合开展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合作,旅游饭店产业研究,推动举办粤菜师傅培训、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MORS)等两地产学研交流活动,探索建立产业联盟,邀请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产业或专项领域研究。
构建大湾区旅游协作机制。推动大湾区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强旅游信息、数据和业务管理互联和共通。完善“一次查验,一次放行”“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新模式、新政策,简化繁琐、耗时的通关流程。加大技术推广,通过智慧应用程序整合身份证、回乡证和港澳通行证等多项信息,通过“扫码+人脸识别”的方式通关全程。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旅游推广平台建设,推动湾区城市相互参与支持各地节庆活动,共同开拓国际客源市场。规划城市联游特色路线,一站式体验各城市地区不同风光,推出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路线,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春节嘉年华之旅、粤港澳大湾区美食文化之旅、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之旅。共同推进旅游市场规范化、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人才国际化建设,加强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和联合监管,共同打造创新型国际化旅游环境。
促进休闲娱乐与人文体验深度融合。构筑休闲湾区,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建设。将三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串联沟通,努力构建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以历史为纽带,以游径为“线”,将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共同记忆和文化情感的历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通过挖掘强化文化遗产的关联性,共同展示文化交融性和岭南文化特质。打造大湾区旅游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在产品设计、关系维护、渠道传播和内容生产等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满足游客在文化体验、商贸会展、美食佳肴和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一体式体验,通过联合经营建设成为国家级的区域旅游品牌。
推动邮轮游艇旅游健康发展。以黄埔国际邮轮城、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等为重要依托,有序推动国际邮轮港建设。协同推进穗港澳邮轮旅游、物资配送、商品交易、邮轮制造维修全产业链发展。制定完善邮轮疫情应急处置方案。推动穗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实施,加快完善软硬件设施,共同开发高端旅游项目。
1. 创新文化“IP”,讲好“广州故事”
培育内容原创精品。提升内容原创水平和产品质量,实施岭南文化原创精品扶持工程,丰富优质IP资源。建设优质IP项目库,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原创IP、精品IP,打造知名文化品牌。推动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超高清视频、电竞、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内容精品化发展,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博、非遗IP活化与创新,实现价值传播和文化普惠。鼓励基于岭南文化的创新创作,鼓励积极申报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国家动漫建设和保护计划项目。构建以IP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关注IP的文化价值构建,通过数字技术实现IP塑造的方式升级。
加大IP运营。优化IP内容表达,支持在绿道、广场、公园、街区等公共空间融入IP元素,在旅游景区内植入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IP场景。基于IP合作,在游戏、音乐、动漫、电竞、超高清视频等领域开展跨界融合创新实践。在生产制造领域,发展基于精品IP形象授权的品牌塑造和服装、玩具等衍生品制造。鼓励头部企业建设IP授权中心,打造版权交易平台和版权运营中心,推动版权保护、交易、流通和增值。培育或引进一批游戏、动漫、电竞、超高清视频发行运营平台企业,发挥渠道推广、流量导入等资源优势,帮助中小原创企业IP价值变现。培育自主IP文化创意产品,支持举办主题化、品牌化的文化创意活动,融入岭南文化元素,以及休闲、娱乐等流行时尚元素,培育稳定的观众群体和独特的项目文化。
讲好“广州故事”,深化品牌营销。积极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品牌,梳理、整合广州的文化资源优势,准确把握城市的个性与优势,增强广州“美丽花城”“活力之城”“美食之都”等城市IP国际显示度,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岭南文化中心”城市IP,树立IP形象,讲好广州故事。实施城市品牌塑造工程,打造“文化广州”“胜景广州”“商都广州”“美食广州”“休闲广州”“旅居广州”“会展广州”“邮轮广州”“服务广州”等城市旅游品牌。打造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精品建设工程,推进“广州欢迎您”品牌营销活动,持续强化“广州过年·花城看花”迎春系列城市文化活动品牌影响, 支持打造“广州之路”航空服务品牌。挖掘岭南民俗文化和广府婚俗文化特色,策划组织系列婚庆文旅主题活动,打响广州“甜蜜经济”婚庆旅游品牌。办好从都国际论坛、“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开展“广州文化周”“丝路花语”等城市文化推介活动。实施文化、旅游IP整合营销策略,整合城市建设运营中资源要素,充分发挥20个广州文化旅游境外推广中心辐射作用,为广州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巨大的传播力。建立多部门联动对外宣传推广机制,以品牌内容IP化助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拓展国际传播渠道。扩大与国外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友好合作,进行高端策划、跨界运作,通过IP把广州的民情风俗、美食佳肴、生活经验以新的方式重新包装和延展,把IP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
2. 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输出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完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网络。在上级文旅、外事等部门指导下,加大对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我市国际友好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利用、旅游合作等多方面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广州国际旅游展(GITF)及20个境外推广中心的积极作用,建设跨国界文化协作平台。通过组团出海的模式,开拓文化合作交流途径。支持更多的广州文化企业与其他国际大都市建立文化交流与对接机制。在继续用好广交会、文交会等常规平台的同时,创新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利用各种主题性活动进行对外交流合作,参加国际上重要的文化节、博览会、展览等文化交流活动。实施粤剧、广东音乐、杂技、木偶剧等岭南特色文艺演出“走出去”工程。办好广州国际美食节、广州国际购物节、羊城粤剧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文化旅游新业态成果展示会、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动漫金龙奖、广州艺术季、广州演艺交易会、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广州国际文学周、国际书店(出版)论坛。发挥华人华侨资源优势,加大岭南文化海外推广力度,支持举办广州华侨文化节、华人文化艺术节、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紧密联系一批国内外文化专家、知名企业家以及相关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建立文化对外交流咨询专家库,形成立足广州、放眼全国、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文化智库。及时关注国内外文化前沿问题,加强文化专题研究与市场调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文化交流课题研究、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为政府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积极推动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着力打造文化贸易品牌,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资源库,培养实力雄厚的国际市场竞争主体,使之成为文化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建设南沙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支持企业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发挥天河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作用,推动动漫游戏、文旅装备等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抓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引导文化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方式,促使外向型文化企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深入发掘中医药、岭南美食、“三雕一彩一绣”等文化产品服务优势,鼓励企业承接发达国家地区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业务。推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互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一批海外年轻用户喜爱的文化产品。创新文化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贸易。鼓励企业通过电子商务、项目合作、海外并购、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境内外综合性、专业性展会,支持线上文化产品展览交易会等新模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丝路书香工程”,打造渠道宽畅、运营高效的传播体系,在交流推介本土文化的同时,营造开放合作、富有亲和力的广府文化形象。
3. 突出主体文化,塑造鲜明形象
优化城市文化载体。优化、统一广州的文化和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彰显城市精神,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之成为具有广泛认同性的符号集合体和城市文化的载体。通过城市特色建筑、景观、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精神与理念的融合传播,塑造个性化鲜明的文化和旅游形象。充分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提高文化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内涵,激活文化遗存,讲好历史、民俗、艺术、人物等故事,深度挖掘城市的记忆点。通过拍摄广州题材的影视剧和纪录片、建设影视基地、举办节庆活动、美食嘉年华、网红打卡等活动,进行城市形象传播。发挥官方话语、媒体话语、学术话语、民间话语、华人华侨话语的协同作用,提升广州文化和旅游形象的对外传播力、影响力。进行文本创新,以跨文化视野推动广州文化和旅游形象对外传播。确立文本的国际化叙事理念,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有针对性地传播广州文化和旅游形象。向社会征集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及品牌LOGO,搭建城市智慧营销平台,加快构建起“一体多元”的广州城市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及营销系统。
打造融合传播矩阵。积极拓宽传播渠道,推动协同传播。借助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和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或新媒介形态,形成多维化、立体式的传播矩阵,增强岭南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激活公众参与热情,合理调动用户期待,善用社群传播、“粉丝”传播,激发正面传播主动性。重视发动各种不同的自媒体传播平台,强化文化符号传播,提高文化认同感。优化配置、有效开发岭南文化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相互补充,实现整体效应最优,形成全方位传播体系。
建设中国(广州)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区,争取省级文化管理权限,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文化发展政策环境,重点推进文化管理体制、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领域的改革创新,探索一批可供在全国推广复制的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供文化发展动能。
1. 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管理体制建设。梳理党委宣传部门、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门及其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组织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体制制度化建设。加强各部门及其内部各处室之间的内部融合和整合。加强文化和旅游部门对相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等组织分类分级的指导、管理、服务。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创新。鼓励各区、各镇(街)、各社区(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试点,总结经验形成创新路径模式加以推广。加强不同层级和不同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与行业人员之间的互动,建立文化和旅游相关单位协同交流、联合培训、联席会议等机制。推动加强事业单位之间的联动,构建同类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盟与服务机制,以及不同类事业单位之间的协同机制。
2. 深入推进文化发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文艺院团发展壮大。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面向市场,建立以观众为中心、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体制,定期发布广州岭南文艺创作生产引导目录和项目题材库,为吸引培养体制内外各类文艺人才向文艺院团集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组建广州文化发展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部署要求,坚持遵循市场规律,以整合开发广州市文化资源、保证社会效益主要目标,释放国有文化企业活力,提升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组建广州文化发展集团,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综合性文化投资运营集团,着力创造生产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行业产业号召力的精品佳作。
搭建文艺创作产业平台。安排专项经费扶持文艺精品创作,设立创研基金,动员汇聚体制内外各类有创作能力的人才和机构申报参与广州岭南文化题材文艺创作与项目攻关。依托广州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原珠江钢琴厂区),积极引进港澳音乐、影视产业资源,共同打造音乐影视国际创新中心。探索搭建美术创作产业平台,加强影视作品创作规划,强化戏剧作品生产,完善创作、制作和宣传推广机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 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管理
深化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健全文化与旅游市场监督执法工作机制,形成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贯彻依法行政要求,落实执法责任制,从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积极探索简易程序,严格遵守普通程序,推进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围绕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积极发挥区域性文化市场执法监管引领作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9+2”旅游市场监管协作,推动形成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合力。
优化文化市场执法监管手段。适应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优化监管理念,依托“互联网+”等新型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监管创新,探索运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等非现场检查方式,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文化市场监管机制。
强化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强化文化市场执法监督。着眼维护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任务需要,突出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配发执法服装,推动移动执法,实施案卷评查、规范执法档案,规范队容队纪,严格执法考核,优化执法培训、切实提升网络执法监管能力,建设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执法队伍。
4.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升包容普惠创新营商环境软实力。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加强权责清单管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度,建立容缺容错受理工作机制。扩大文化旅游市场开放程度,健全完善与文化旅游相适应的审批机制、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等。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规范政务服务标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制度。严格依法规范办事行为,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常态化政企互动服务机制,为市场主体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提供咨询、指导、协调服务。开展政策宣讲和政企互动工作,不断提高政策覆盖率和政策知晓度。
1. 加强党的领导,加快职能整合
坚持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十四五”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推动完成“十四五”时期广州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发挥党委及行政部门的战略引领和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合作组织与联席制度,深化部门间、层级间以及各界间的跨界合作与跨域交流,推进文化广电旅游资源的统筹共享与高效利用。构建文化广电旅游领域的党(党委党组)政(行政部门)事(事业单位)群(社会群团)之间的协同关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文化广电旅游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理顺党委、政府与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公益组织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办管分离”,从“举办”向“引导”“管理”“服务”转变。
2. 创新体制机制,创造动力活力
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服务管理融合,推动公共服务协同化、一体化发展,专业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文化强市、体育强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协同。深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落实自主权,建立分级分类绩效评价机制,激发内在活力。强化市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中心馆(院)地位,发挥其作为枢纽型组织所具有的组织联盟、业务指导、展示平台、信息中心和孵化基地等功能,完善图书馆联合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馆总分馆联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非遗展示馆(民俗馆)、公共景区等联盟体系。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广“社区文化发展委员会”“三个二”的社区文化治理模式(“两会”:社区文化发展委员会、社区文化发展基金会;“两团”:群众艺术团、文体社团;“两队”:文体辅导队、文体义工队)。在镇(街)、社区(村)探索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市场化运营试点。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执法的机制创新,推动分立制衡,打造数字化、智慧化监管平台。
3. 推动部门协作,推动行业自治
加强部门协同合作,以及行业自治、社会服务。建立广州市及下属各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协同机制(如区、镇街联席会议)、专家咨询机制(如咨询委员会),保障重大项目的科学决策。健全文化和旅游行业协会及各种专业协会、俱乐部,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中介服务、管理功能,推动行业自治,有序运营(如民宿标准化与特色化建设),并承接政府外包业务。构建社会各种志愿服务组织(如大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老人志愿服务组织、专家学者志愿服务组织),发挥社会公益服务作用,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
1.加强项目用地支持
在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前提下,由各区统筹保障规划内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并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给予支持,及时报批、及时供地。对世界级旅游景区与度假区建设要对旅游用地作出专门安排,重点保障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供给。对入围省、市重点项目名单的旅游业用地,给予土地储备、农转用指标、项目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优先支持。重点文化产业用地的出让起始价格,按照相应地段实际用途和市场评估地价综合拟定。支持将旧厂房、仓库改造成文化创意场所,落实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对原属划拨用地用于建设非营利性文化创意场所的,继续保留划拨用地用途,不征收相关土地收益。对历史建筑合理利用为文化创意场所的,按照我市关于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享受相应政策支持。支持广州市城市更新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区,按照相关标准配套公共文化设施。社会投资建设非营利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由属地区政府出具非营利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意见书,对其建设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并由所在区主管部门监督保证其非营利性质。优化经营性旅游项目用地政策,加强对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用地保障。
2.加大资金投入保障
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积极支持文化和旅游事业,合理划分各级财政支出的责任。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乘数效应。财政投入资金重点向新市民和村落(社区)基层倾斜,落实对体现区域特色的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的扶持政策。完善以“供方”为主的消费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文化产品采购政策,完善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机制。拓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渠道。探索推行公私合作的PPP模式,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等社会各界以捐赠、赞助、合作、冠名、建立基金等形式参与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与事业发展。
构建文化和旅游金融发展平台、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大力支持广州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结合广州民间金融街和海珠广场文化金融CBD 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产业项目平台、服务平台,积极培育文化金融业态,不断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打造文化金融总部集聚区。发展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开展文化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为园区文化项目和文化企业提供个性化、一站式、全流程文化金融服务。争取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广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基金。健全金融资源与文化资源对接新机制,探索设立“版权银行”,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发展,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将广州打造成全国文化产业风投创投中心。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产业专项债券种类。依法依规建立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畅通企业投融资渠道。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金融合作,加强文化资本跨地区资源整合和市场培育,促进大湾区文化资本和金融资本集聚,发挥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岭南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文化金融发展示范城市。
拓宽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产业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定向增发、配股、发行优先股和公司债、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以产业投资基金、众筹等多种形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普惠金融支持小微创意企业加快成长。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文化与旅游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价和服务保障机制,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
创新文旅人才集聚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和服务。注重抓好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培养、环境营造等环节,建立健全符合文旅人才成长、发展、使用规律的体制机制,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具有广州特色的文旅人才制度。支持行业协会为文旅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探索建立全市文旅人才专家数据库,吸纳省内外著名文化专家、学者和特殊人才入库。
优化文旅人才结构。加大对社科理论、文化经营管理、媒体融合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动漫游戏创意、旅游与服务管理人才的扶持力度。建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来自基层、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文化活动骨干带头人和青年文化人才。实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项目,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干部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基层队伍职业素质。
打造完备的文旅人才梯队。坚持突出重点、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推出一批文化艺术名家、文化和旅游产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专家名家。重点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大的青年人才。多渠道引进或培养高层次的领军型、复合型文旅人才。
深化穗港澳人才合作。加大穗港澳高层次文旅人才合作培养使用力度,在入户、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文化人才特定激励措施,形成高层次人才的发现、跟踪、锁定、引进、培养、教育、交流、激励的全周期创新机制。
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人才方式。鼓励以购买服务或第三方用人等方式,激发文旅人才创新活力,缓解基层文化服务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建立柔性人才引进使用机制,通过项目聘任、客座邀请、定期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和使用文旅人才及其团队。
1.落实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对行政部门、事业、企业人员文化和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宣传,推动执法部门人员依法办事,企业守法经营,营造文明执法、自觉守法环境。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政府规章《广州市革命史迹保护办法》《广州市民宿管理办法》,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为促进我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完善发展政策及行业标准
加强顶层政策设计,推动实施《广州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州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广州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社会、市场开办文化场馆(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问题。出台政策加强对文化和旅游龙头企业社会责任、行业作用的鼓励引导,以及平台能力建设提升,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产业链群构建。出台措施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中小微企业及非遗工作室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创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增加高端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推广线上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模式。探索建立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供给主体与消费端的长效激励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适当降低文化和旅游企业开发的风险,激励文化和旅游企业加大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力度。在常态化防疫抗疫形势下,注意结合防疫抗疫推动促进顾客消费与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重点通过政策配套促进旅行社与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复苏。依托文化和旅游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及高校与科研院所有关学会,加强相关业务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研究制定及颁布推行,在国家行业标准下形成要求更高的地方标准乃至企业标准,更好地指引行业企业发展,提高产品、服务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如沉浸式文化和旅游体验服务标准、研学旅行服务标准,以及博物馆有关标准等。
1.加强项目安全应急评估
加强文化和旅游公共项目与产业项目勘察调研、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安全应急评估,包括生态环境、建筑结构、消防隐患等方面的安全评估,以及应急培训、应急预案,强化项目经理负责制。加强文化和旅游场所反诈防骗预防和宣传教育。
2.加强单位安全应急检查
加强文化和旅游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安全应急培训、宣传、检查,落实单位安全应急责任制,加强应急培训,完善健全应急预案,强化单位一把手负责制,重点加强产品、服务供给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
3.加强资源环境安全保护
加强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本体保护及公共服务设施保障,重点加强文物安全保护,防止文物毁损、失窃。加强市场环境安全应急培训、应急预案,重点保障节假日重点热点场所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有序进行,提升服务质量。协同推进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文化和旅游发展保驾护航。
4.加强新冠疫情防控管理
在新冠疫情尚未全面结束之前,坚决落实国家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政策,抓好文广旅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在文广旅公共场所做好疫情防控管理与宣传。
附1:各区重点项目库
附2:“十四五”主要任务及项目库(202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