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埔府〔2021〕2号
黄埔区人民政府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黄埔区各街道、镇,区府属各单位;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黄埔区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 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6月23日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 录
第一章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1.经济发展高质高效
2.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3.科技创新蓬勃成势
4.重大平台能级跃升
5.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6.城市建设提速提质
7.民生福祉明显改善
8.攻坚战役奋战取胜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2035年远景目标
2.“十四五”发展目标
第三章 提升全域核心能级,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节点
第一节 锻造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引擎
1.构筑“一岸双轴三片”新型发展空间
2.打造广州市主城一体化东部极核
第二节 全面提升“四区四中心”发展能级
1.以“一号工程”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2.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
3.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
4.建设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第三节 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内大循环
1.建设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2.大力策划实施战略级投资
3.积极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4.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第四节 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1.增创外资外贸发展新优势
2.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体系
3.加快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4.推动服务贸易集聚发展
第四章 强化全链条融通创新,打造全国一流的硬科技创新先行区
第一节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黄埔军校”
1.超前布局战略科技设施
2.超前建设一流大院强所
3.超前打造国际科技信息中心
4.超前推动重大创新活动
第二节 实现科技全链条融通创新
1.提升科技转化核心功能
2.提升科技服务生态能级
3.提升科技企业创新能力
4.提升“双创”示范水平
第三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探索源头创新机制改革
2.转变科研立项管理机制
3.优化科技转化体制机制
第四节 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
1.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2.加强人才制度政策创新
3.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环境
第五章 铸造标志性产业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打造四大新兴优势产业链
1.建设新型显示产业链
2.建设汽车产业链
3.建设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链
4.建设集成电路产业链
第二节 构建先进制造业新支柱
1.打造万亿级现代产业体系
2.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
3.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第三节 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
1.打造区域性特色金融功能区
2.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
3.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升级
第六章 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引领的智慧之城
第一节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
1.建设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2.推动融合基础设施升级
第二节 建设数字经济先锋城区
1.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3.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心
第三节 全面拓展数字应用场景
1.加快数字政府迭代升级
2.打造全国智慧城市标杆
第七章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活力
第一节 增创国家级综合改革品牌优势
1.创建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2.推动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新突破
第二节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1.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2.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3.完善公平竞争制度
第三节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水平
1.完善政府治理体制机制
2.探索建立新经济治理共同体
3.优化政策和传导执行体系
第八章 推进制度型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第一节 打造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新标杆
1.全面实施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
2.重点加强科技产业合作
3.创新中新合作体制机制
第二节 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1.推动国际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2.推动“走出去”走稳走深走实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对接高标准开放规则体系
2.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3.推动黄埔综合保税区提质升级
第九章 深化全面务实合作,打造“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强枢纽
第一节 全方位深化与港澳融合发展
1.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
2.共建科技产业创新共同体
3.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第二节 打造“双城联动”先导区
1.协同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协同打造世界级现代产业集群
3.协同打造国际一流制度开放高地
第三节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推动广州都市圈建设
2.服务“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第十章 完善现代城市功能,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城区
第一节 促进城市交通均衡协调发展
1.实现组团间“30分钟”快连快通
2.建设智能低碳的公共交通体系
3.全面完善城市出行配套服务
第二节 打造城市有机更新引擎样板
1.完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2.加快推动“三旧”改造
3.着力实现“三园”转型
4.强力推进“三乱”整治
第三节 塑造人文活力城市新名片
1.建设国际一流城市地标
2.打造景城融合旅游城区
3.完善城市活力节点网络
第四节 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
1.强化城乡融合发展
2.纵深推进乡村振兴
第十一章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提升生态系统容量和质量
1.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2.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
3.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
第二节 强化环境保护和精准治污
1.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提升水环境质量
3.加强土壤污染治理
4.加强固体废物治理
5.加强噪声污染治理
第三节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1.建设海绵城市样板工程
2.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推进碳排放率先达峰
5.完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第十二章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
第一节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1.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深化全域文明创建
3.做优做强舆论宣传
第二节 打响“四大文化品牌”
1.弘扬红色文化
2.发扬海丝文化
3.繁荣岭南文化
4.倡导创新文化
第三节 优化发展文体事业
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2.推动区域文艺繁荣兴盛
3.构建文旅开放交流格局
4.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第四节 发展高质量文化产业
1.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2.培育高能级市场主体
3.完善文化产业市场环境
第十三章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节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人口持续均衡发展
2.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3.保障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第二节 全面提升就业质量
1.促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2.实现收入合理稳步增长
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节 打响黄埔教育品牌
1.推动基础教育均等化
2.实施教育品牌化战略
3.建设高等教育高地
4.打造终生教育体系
第四节 深入建设健康黄埔
1.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2.树立高层次医疗服务旗帜
3.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第十四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城市公共安全屏障
第一节 着力维护政治安全
1.全面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
2.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3.强化网络空间治理
第二节 切实保障经济安全
1.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
2.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第三节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1.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2.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第四节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1.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2.构建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
第五节 推进法治黄埔建设
1.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2.加强公正司法
3.共建法治社会
第六节 持续打造平安黄埔
1.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创新运用智能防控手段
第十五章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凝心聚力推动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节 凝聚社会各界共识
第三节 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第四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附件1 名词解释
附件2 指标说明
附件3 重大项目
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 中共广州开发区工委关于制定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区人民砥砺奋进的行动纲领和共同愿景。
第一章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巩固提升城市发展位势的关键阶段,也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奋力步入新发展阶段,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勇当尖兵、决战新开局的关键时期。全区要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机遇、新挑战,乘势而上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立潮头、勇当尖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不断积累和显现,全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1.经济发展高质高效
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663亿元,财税总收入连续四年超千亿,粤港澳大湾区的黄埔引擎不断夯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广州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的综合排名稳居第二,广州高新区排名跃升至第6位、跻身世界10大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地区生产总值、上市企业数量、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总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等6项指标居全国经开区榜首。全区累计引进各类优质项目700多个,高质量发展后劲加速蓄积。
2.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高端化工三个千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四个五百亿级产业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累计引进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0余个,IAB-NEM新兴产业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超50%,成为广州首个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世界500强为引领的大外资集群和以新智造为特色的民营经济鼎足共舞,成为“六稳”基石,中小企业办大事能力日益彰显。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程持续提速。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港航物流、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特色功能组团。
3.科技创新蓬勃成势
科技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的72.6%。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州实验室总部落户广州国际生物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广州科学城,生物岛实验室获批广东省首批省实验室,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慧眼大设施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推进,开创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新起点。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等13个中科院“国家队”项目落地建设,打响“黄埔实验室”品牌,8家研究院进入省高水平研究院建设序列,占全省的2/3。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等创新中心获批设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签约落户。各类高层次人才超过1000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100家,上市企业达63家,总数居广州市第一、全国经开区首位。全区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38%,成为全市首个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4%的区域。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7.15件,创新浓度大幅提高。建成华南最大的科技孵化集群,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2项。广州科学城双创基地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4.重大平台能级跃升
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四区四中心”战略平台架构确立,参与全球高层次竞合能力显著增强。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知识城成功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明确以“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支持知识城高质量发展。全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复的知识产权综改试验金字招牌持续深耕。广州科学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内第二次视察科学城,殷切嘱托实现“五年大变化”。《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获省委深改委印发实施,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黄埔港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黄埔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加快建设,珠江黄金岸线改造、高端港航业态发展深入推进。广州国际生物岛建设“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高端科技平台和国际化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官洲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等建成运营。官洲国际生物论坛成功举办四届并成为永久会址。
5.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深度融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获批成为首个省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行政审批改革、政策兑现服务、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一批改革经验全国推广,“金镶玉”政策体系引领全国产业政策创新风潮,获颁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连续2年获评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第一,连续2年荣膺“中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最佳示范区”,2020年获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第一名和“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成为全球首批4个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之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融合,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大力实施“湾区+”战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在科技、制造业、制度创新等合作领域率先突破,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一区三园”开发提速。共建“一带一路”更加深入,中新高层次合作二期项目启动,中以、中欧、中日、中沙等国际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6.城市建设提速提质
获批全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截至2020年底累计开工改造面积1077万平方米,提供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城区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6条轨道交通线和有轨电车1号线建成通车,“八纵八横”主干路网基本成型。城市品质快速提升,科学大道-开创大道城市客厅和总部经济形态崛起,高端综合体和休闲商圈加快建设,获批成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进展突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数字化建设提速,知识城三大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落地,全国首个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岛落户生物岛,全省首个面向5G技术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示范区加速建设。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高标准完成46.8公里碧道建设和350万平方米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完成验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7.民生福祉明显改善
每年10件民生实事兑现到位,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础服务扩容提质,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8%以上,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爱莎国际学校先后建成,广州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加速集聚落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知识城南方医院、广医妇儿医院等一批高等级医疗设施加快建设。图书档案大楼、新文化馆、海事博物馆、长洲岛珠江国际慢岛等重量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和落成,“黄埔马拉松”等体育活动品牌创响,成为提升人才吸引力的“新王牌”。平安黄埔、法治黄埔建设亮点纷呈,社会治理的“黄埔经验”获全市推广,人民生命健康和共建共治共享得到更好保障。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8.攻坚战役奋战取胜
奋力打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国企负债基本可控,政府债务率低于风险警戒线。奋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贵州黔南、湛江廉江和清远阳山、清城、佛冈、英德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扎实推进,新疆、西藏、三峡库区对口支援深入开展,所有帮扶县市全部脱贫摘帽。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8条黑臭河涌实现“长制久清”,环境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面达标,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均完成省下达指标,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成为广州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效,率先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科技战疫“黄埔现象”获国务院、外交部和世卫组织专家考察组肯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创新提升发展,我区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城市更新、营商环境、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等领域一系列打基础、树品牌、利长远的扎实工作,使我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一流开发区、高新区队列中的综合优势及示范作用更加突出,为新时期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需要倍加珍惜。
注:1.[ ]为五年累计数。
同时,也需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新冠肺炎疫情大战大考也暴露了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不够多,科技战略布局优势尚未较为充分地转化为技术领先优势。新兴产业梁柱作用不够突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亟待增强。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一流还有差距,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有待完善。城市建设国际化水平和城市运行智慧化程度还不够高。民生保障存在结构性短板,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期望仍有差距。财政面临收入增速放缓和刚性支出增长的双重压力,安全发展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是长期发展中逐步积累的,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将在“十四五”期间大力解决。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两个大局”相互交织、融合交汇。我区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从新机遇看,一是全球经济格局面临重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需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勃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签署,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水平经贸协定构建进程提速,为经济全球化带来新暖流。二是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趋势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三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我区发展,十年内两次亲临视察,对知识城、科学城、黄埔“古港”“良港”发挥新的更大作用作出重要指示,为我区把握时代方向、开展先行先试提供了最根本的遵循。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市委将其列为“一号工程”,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获省委深改委印发实施。四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省委省政府以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显著加强,广州都市圈加速布局。
从新挑战看,一是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回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二是我国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六稳”“六保”压力增大,“卡脖子”技术亟待攻关,产业链供应链亟待稳固,畅通“双循环”面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难点堵点亟待破题。三是部分深层次矛盾可能随着经济增长减速而显性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日趋多变,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频发,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难度增加。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区面临的内外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区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胸怀两个大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奋发有为办好自己的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牢牢把握面向未来、走在前列的主动权。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战略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举措,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全面扩大开放,提升全域核心能级和发展首位度,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带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在全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中勇当尖兵。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闭环落实机制,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办理制度,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构建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决服从服务国家和省、市发展大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2035年远景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总定位总目标,广州提出要在全省实现总定位总目标中勇当排头兵。作为广州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有条件、有义务、有责任以走前列、当尖兵的历史自觉和时代担当,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在“十四五”发展基础上,再奋斗十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新发展理念全面彰显,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区、开放之区、生态之区、文明之区、幸福之区,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走在全国前列,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勇立潮头,在全国一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中一马当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中创立标杆。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加雄厚,现代产业体系更具活力,关键核心技术、关键产业链供应链更加自主可控,现代服务业更具竞争力辐射力,全要素生产率全国领先,建成实体经济强区、科技创新强区、改革开放强区、人才强区和数字强区,成为国家级经济功能区高质量发展典范。高品质城区全面建成。城市空间格局、功能格局、城乡格局显著优化,国土空间治理新范式全面形成,枢纽门户功能更加强大,公共服务体系更加臻善,高水平建成文化强区、教育强区和体育强区,人与自然充分和谐共生,绿色健康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美丽黄埔更具品味,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世界级创新城区。高效能治理充分彰显。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的高效执行体系全面建成,开发区行政区体制机制更加有机融合,智慧安全的韧性城市加速形成,法治黄埔、平安黄埔全面建成,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思想道德、文明素养显著提高,成为统筹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乡治理、安全治理、生态治理的市域治理现代化样本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黄埔范例。高福祉民生广泛享有。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跨上崭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显著提高,率先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建成更加首善至善的幸福黄埔。
2.“十四五”发展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区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奋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建成科技创新引领区。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科研院所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全球前沿科技和国家重大核心技术持续攻克,一批前沿领军企业和创新服务平台加速涌现,形成强大的创新源头供给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创新生态更加开放包容,创新人才和资源高度集聚,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明显强化,基本建成“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广州高新区迈入全国高新区前列。
——实体经济得到新提升,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标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明显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作用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建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智能装备等一批新支柱产业,形成一大三千亿级、两大两千亿级、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育成代表国家参与高层次竞争的万亿级产业和世界级企业,广州开发区成为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标杆。
——改革开放取得新跨越,建成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区。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先行先试,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改革、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政策供给、数字化建设、重大平台制度创新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形成一批创新型引领型标志型改革品牌,创建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新合作取得更大突破,中以、中欧、中沙等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更加突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区。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环境质量日臻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系统脱碳效果加速显现,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山水林田城系统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城乡环境更加优美,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公众自觉行动,绿水青山的美丽黄埔更上水平,建成全国最美丽开发区。
——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建成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实现功能区与行政区融合治理创新,城市空间转型加速推进,一流功能品质全面展现,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交流示范区、国际化创新城区全面建成。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社会事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注:1.[ ]为五年累计数。
2.根据广州市口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和电信服务业四大部分。
3.国家将符合以下任一方面要求的专利认定为高价值发明专利:(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2)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有效发明专利;(3)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有效发明专利;(4)有许可他人实施收益或实现质押融资的有效发明专利;(5)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的有效发明专利。
4.2021年1月24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组织发布的第38份《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大幅下降42%,预计在2021年仍将疲软,到2025年才能恢复正增长。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明确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同时考虑到海外融资环境收紧等现实情况,实际利用外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十四五”期间再根据投资形势变化及时修正。
5.森林覆盖率指标将根据自然资源部门发布的国土“三调”森林资源数据进行修正。
第三章 提升全域核心能级,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节点
提升全域核心能级和发展首位度,增强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能力,以城市新空间、经济新布局、高质量供给、外资外贸率先转型为牵引,着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广州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中强化“黄埔支撑”。
第一节 锻造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引擎
1.构筑“一岸双轴三片”新型发展空间
全面提升“一岸”,构建沿江产业带“最强最美十公里”。以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强化岸线和腹地、空间和配套、景观和功能“三统筹”,打造影响力辐射力突出的国际滨水带、贸易新走廊、黄埔会客厅,实现港、城、岸、岛一体化发展。以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黄埔片区)和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建设为战略引擎,加强与主城核心区共融协同,牵引城市功能沿岸东进,打造广州东部国际商贸服务轴。推动鱼珠、黄埔老港一带连片改造,加快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邮轮游艇、城市物资运输功能布局,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加强生态织补修复,串联沿江生态岛屿,优化水上文旅游线。以广州黄埔综保区、穗港智造合作区为牵引,推动西区和黄埔新港转型升级。加快古运河一河两岸更新改造,营造高品质城市服务滨水空间。
全面崛起“双轴”,筑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脊梁。以创新大道和开放大道为“双轴”,构筑串接全域、山海相连、通江达海的智造创新网和总部经济带。以创新大道为科技创新轴,串联知识城、长岭居、科学城、长洲岛和生物岛,发挥知识城知识经济、长岭居创新生态、科学城技术创新、长洲岛农业科技、生物岛生物医药集群优势,建设创新引领型、知识密集型和产业领军型的综合性产业组团。以开放大道-开发大道为产业创新轴,串联知识城、翟洞、永和、云埔、西区等片区,加强知识城片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商务功能布局,推动永和、云埔、西区等组团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创新链补齐补强,推动价值链高端跃升。加快西区-麻涌、西区-化龙过江隧道建设,推动“一江三岸”互联互通。
全面聚合“三片”,增强区域协同发展核心引擎功能。从北到南推动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三片区”互动发展,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经济价值园协同联动、优势互补的黄埔经济板块坐标,牵引城乡全面融合共生。北部片区以知识城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为牵引,创建广州发展新中心,与澳门共建穗澳合作示范园,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融入广州主城“30分钟交通圈”和“30分钟生活圈”。中部片区以科学城扩容提质为契机,形成向西全面融入广州主城、向东辐射珠江东岸地区的带状枢纽,成为广州科技和产业创新支撑带。南部片区以十公里黄金岸线为纽带,链接生物岛、长洲岛、黄埔港和西区,构建产业互融、游憩互通、景致互映的滨江商务服务链与新城市客厅。
图:“一岸双轴三片”新型发展空间(略)
2.打造广州市主城一体化东部极核
依托独一无二的战略区位优势和全域一体化发展,向西强化主城交融密度和深度,向东强化主城辐射力度与广度,深入落实广州“东进”空间发展战略和广州都市圈建设部署。夯实广州“一区三城”主阵地,全力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深入推进知识城建设,加快科学城提质升级,加强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国际金融城片区功能联动,引领贯通链接市域关键创新节点的广州科技创新轴。引领建设两个重大产业带。依托全面提升“一岸”,加快发展数字核心产业及总部经济、高端航运、现代服务业集群,引领做优做高广州沿江产业带。发挥广州科学城、国际生物岛、黄埔港新贸易创新中心、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等重点平台带动作用,打造具有较高集中度显示度的高精尖和硬科技产业集群,做强做大广州东南部产业带。引领打造东部区域发展极。加强与深圳、东莞等城市合作,深度融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对接辐射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打造承载广州未来发展新动能的东部创新经济增长极,带动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新城,当好广州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新支点和东进拓展新门户,建成“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示范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
第二节 全面提升“四区四中心”发展能级
立足全球视野,锚定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生物岛四大战略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新发展定位,强化空间互联、产业互动、政策互通,加快国际高端创新要素汇聚,筑牢面向全球的创新创造主阵地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1.以“一号工程”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举全区之力抓好“一号工程”落实工作,全面落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加快汇聚知识型人才、发展知识型经济,加快完善“一核两心多园”布局,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全球一流的生物制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纳米科技产业,率先打造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广州科技创新轴“北极点”。重点建设以龙沙、百济神州、诺诚健华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基地,以粤芯、光掩模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园,以小鹏汽车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创新园,以三大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为核心的国际数字枢纽。建设知识城金融云谷,设立亚洲金融创新研究院,打造国际化金融创新资源聚集地。率先形成比肩国际一流水平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做大做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等平台,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知识经济平台优势和产业生态,举办国家级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和开放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2.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
全面落实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创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体制机制,引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建设一批“隐形冠军”创新工场。深化穗港澳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国际技术转让等领域合作,构建最具活力的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创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集聚区,打造全国“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着力提升创新基础能力,面向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优势领域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共建一批研发机构,在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创新能力建设中走在前列。以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重点,建设中国新材料CID(中央创新区)、湾区氢谷、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翟洞智能制造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区,改造提升永和、云埔等片区,培育一批“中国智造”标杆企业,打造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
3.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
强化珠江岸线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承发扬,焕发黄埔港“老港口新活力”。加快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重点发展中国游戏软件谷、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和将军山数字创新园,打造以“密码+”创新生态为特色的国家级商用密码产业基地、以工业软件为特色的国家级信创基地和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区。引进新型航运金融、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智能贸易、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推动航运、贸易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构建要素畅通、贸易顺通、创新链融通的新国际贸易集聚地,形成辐射湾区的高端港口经济圈。充分发挥黄埔千年“古港”“良港”的开放底蕴优势,深入激发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南海神庙和享有“将帅摇篮”的世界级黄埔军校的人文积淀优势,活化利用临港特色历史建筑群,传承发扬“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海丝文化,持续增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价值认同,实施华侨华人人脉涵养计划,织密侨务对外合作新网络,探索打造新时期海丝文化与全球海洋文明的共情交融平台,开创国际商贸文化往来新局面,为我国拓展国际友好合作战略空间提供积极助力。
4.建设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依托广州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探索建设P3实验室,加快生物医药、检验检测和健康管理、干细胞与细胞工程、医疗器械、生物科技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中心。开展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争取药品、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相关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推动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品牌向国际专业级产业论坛跃升,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的“达沃斯”论坛。高标准建设生物岛生态绿洲与智慧创新体验中心,搭建数字孪生创新实验平台,打造广州智慧岛和地标岛。
第三节 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内大循环
1.建设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深度融入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密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全球交通枢纽和海陆铁空干线网络衔接,打造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流通网络,夯实双循环发展根基。优化物流集疏运服务。完善“9高12快”高快速路网和“72386”对外道路系统,打通与北三环、从埔等高速公路的重要交通节点和瓶颈,加密陆运体系网络,强化与大湾区城市快速互联互通,搭建陆上“1小时流通圈”。完善黄埔港集疏运体系,加强与南沙港、香港港、深圳港等大湾区世界级枢纽港之间的货运航线资源协同,推动与国际班轮航线、内陆无水港的无缝衔接,打造高效的港口服务系统,在符合条件的监管作业场所开展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强化货运场站及通关口岸枢纽功能,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建设一批高能级智能化物流枢纽,形成多层次供应链管理中心,优化“枢纽+通道+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加快推进知识城北物流枢纽、黄埔港物流枢纽建设。完善城市物流组织,大力培育智能城市物流和专业服务商,提升城市分拨配送和物资保障效率,促进客货有机分离。构建“1-3-24”全球交通圈。织密跨区轨道交通网,加快建设地铁7号线二期和5号东延线,争取地铁6号线三期列入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积极推动“知识城-广州东站”“知识城-南沙”“黄埔高铁站-白云机场”等高速轨道建设前期工作,高密度连接广州市政务中心、珠江新城CBD、南沙、琶洲等区域,形成高效流动的1小时通勤圈。积极融入国家铁路网络,推动“高铁城际入区”,配合做好广深第二高铁、广河高铁、广汕高铁、广中珠澳高铁等线路建设前期工作。打造黄埔高铁站、知识城高铁站等综合轨道枢纽,提升黄埔在“一心五向”市域轨道枢纽体系中的能级地位。优化通用航空网点和水水高端客运航线布局,规划建设黄埔通用机场、鱼珠站等重点交通项目,形成通用机场、高端水运、跨区城轨及快速路网组成的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密切空运体系衔接,着力构建与白云机场、广州南站、深圳宝安机场、香港机场的快捷交通联系和客运接驳体系,形成通达国内主要城市的3小时交通圈和通达全球主要城市的24小时交通圈。
2.大力策划实施战略级投资
聚焦实施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战略级投资,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发展格局,发挥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带动作用,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交通枢纽功能建设加强战略级投资,策划实施一批骨干性投资项目,推动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建设重大(轨道)枢纽站场综合体,促进“枢纽+社区+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新基建加强战略级投资,策划实施一批标志性投资项目,提升重大科技装置、下一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智能充电等设施投资量级,构建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打造一批新基建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战略级投资,策划实施一批代表性投资项目,完善涵盖天使投资、长期投资、产业链投资、重大技术改造投资的科技产业投资体系,显著提升工业投资比重,推动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更好结合。围绕凸显公共服务国际化品质加强战略级投资,策划实施一批旗舰性投资项目,发展更多国际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建设更多国际化医疗设施、特色专科医院和高水平医疗服务圈,构建国际一流生物安全治理系统,突出满足高端人才的扎根需求,使城市更开放、更知性、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围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加强战略级投资,加快推进“三旧”重点项目改造,联动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等领域补短板投资,统筹构建创新、产业、文化、旅游、生活多元功能复合的城市价值系统,着力塑造区域相对成本竞争力和人文关怀竞争力。集中优势资源向战略投资和重点项目倾斜,推动“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在审批服务、资金安排、用地用林和环境容量等方面优先保障。
3.积极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抢抓扩大内需的新机遇,顺应人口集聚和消费升级趋势,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优化消费供给,构建传统现代相呼应、城市城乡相贯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品类消费供应体系。支持本地商贸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动汽车消费。促进住房消费平稳健康发展。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等销售新模式。提升商圈消费,带动社区经济、体验经济、夜间经济、旅游经济等协同发展,促进特色消费与一站式消费相结合,构建多层次消费体验场景。争创国家夜间经济集聚区。高水平建设黄埔国际邮轮城,加快黄埔军校、南海神庙和萝岗香雪等重点旅游景点提质升级。拓展消费广度,强化商品消费带动服务消费,物质消费带动精神消费,有形消费带动无形消费,构建健康消费、知识消费、艺术消费等新型消费体系。积极引导境外教育、医疗、旅游等高端消费回流。
4.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深度融入国家统筹推动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大局,大力拓展经济纵深。深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协同联动,积极参与广州与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雄安新区等先进城市地区的深度合作交流机制,支持优势企业在国内布局建设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优化产销对接。主动参与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内生态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休闲旅游等领域合作。
第四节 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1.增创外资外贸发展新优势
实施稳外资行动,巩固全国外资强区地位。优化外资企业用地空间、劳动力、交通物流、城市配套等保障条件。强化外资招引力度,打造全国利用外资新高地。抢抓我国率先控制疫情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遇窗口,大力承接全球高端制造业集群落户,鼓励加强与本地产业链融合互嵌。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围绕全区优势产业需要,重点支持开展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的技术贸易。争取省、市支持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建设海外化妆品、母婴用品、快销品等进入中国最主要目的地,创建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2.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体系
充分利用“广交会”、海丝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平台协同推动内外贸发展的关键作用,引导外贸企业结合国内需求积极转型、搭建内销渠道,支持企业开展出口转内销生产线改造等技术改造。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标准转化与内销产品认证体系对接,将“同线同标同质”使用范围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促进内销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3.加快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推动货物贸易结构高级化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自有知识产权、自有品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扩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产品出口。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带动生产制造和配套服务融合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全球采购配送能力的供应链服务商,提升国内外重要产品及资源配置能力。
4.推动服务贸易集聚发展
培育和引进一批服务贸易领军企业,深入实施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行动,完善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新型监管服务模式。出台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支持政策,建设跨境电商品牌园区,推动“网购保税+社区新零售”试点项目落地。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贸易平台,打造一批国际配送平台、境外综合运营中心和海外仓,鼓励发展保税物流、外贸综合服务、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
第四章 强化全链条融通创新,打造全国一流的硬科技创新先行区
坚持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四个面向”和科技自立自强,增强创新源头供给,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融通创新,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示范引领广州科技创新轴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硬科技创新先行区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第一节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黄埔军校”
1.超前布局战略科技设施
着力打造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各类高水平研究机构为协同的战略创新平台体系,高水平建设“1+1+3+N”战略创新集群,加快汇聚形成服务全省、辐射华南、链接全球的战略科技力量。高标准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创建广州实验室,支持生物岛省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争取张江国家实验室等不少于2个国家实验室入区设立广州基地并顺利建设,提升黄埔实验室发展能级。支持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等设立国家实验室或其分支机构。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战略节点。加快推进先进高分子材料和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创新中心建设。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聚焦信息与智能科学、材料工程、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等领域,建设需求导向的科学咨询和设施遴选机制,打造通用型和专用型相协同、国家级和地方级相结合,全域联动的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体系,加快推进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慧眼大设施工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战略创新平台体系。推动纳米国家科学中心、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等平台建设,支持超高清视频、机器人、轻量化高分子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CPS离散制造数字化等6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打造多元化的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2.超前建设一流大院强所
制定实施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院强所布局向精准化、最佳化转变。强化大院强所集聚。加快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黄埔先进材料研究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广东省大湾区中医药科技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广州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建设,推动中科院13个“国家队”项目落地运营,进一步成建制、成体系、机构化引进国家级大院强所。筹建黄埔大学,加快建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研究院/研究生院,推动国家火炬创新学院落地,吸引港澳高校和国内“双一流”高校在黄埔设立产学研深度结合的顶尖学院或重点实验室。大力引进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和工业级实验室,推动央企、外资重点研发平台布局。吸引市场敏感度高、消化吸收转化能力强、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新型研发机构落地。锻造核心优势专业。建立健全大院强所学科专业设置的政府与用户、过程与事后“双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高校院所通过转移、扩设、合作等方式,集中资源力量做大做强急需学科,补齐关键专业短板,确保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下一代通讯等硬科技和“卡脖子”技术领域具有唯一性与颠覆性,形成一批蜚声海内外的拳头专业和学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院所科技资源整合优化,形成各具品牌特色的差异化专业体系。深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一批行业细分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和技术解决方案基地,集聚一批前沿交叉领域的卓越研究中心。以数字化技术和资源库建设为依托,推进各院所基础性、共性技术资源和应用转化体系集成共享,深化面向产业端的规模化、定制化和敏捷化科技服务。“十四五”期间,新建10家以上中科院系科研院所、100家以上专而精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打造超过20项具有唯一性与颠覆性的学科专业,落地超过30个细分领域交叉学科技术解决方案中心。
3.超前打造国际科技信息中心
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加强与国家级机构、顶级链主企业、头部科技运营商等深度合作,建设科技战略高端智库,加强科技决策咨询数字化建设,及时研判前沿科技走向,引导产学研界走向全球视野、理念创新、科学方法论引领下的科技创新。打造科技信息智能中枢。依托数字技术和专业数据库建设,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交流中心,实现与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科研院所信息资源等无缝衔接,打造全球科技扫描系统和全球成果回溯系统,高时效、高指向地开展科研信息深度检测和知识产权智能溯源,发现发掘“卡脖子”技术和“卡脖子”人才,精准组织科研力量高效攻关。
4.超前推动重大创新活动
组织推进源头科技创新,依托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集聚大学者、大专家,主动承接事关国计民生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推动应用基础研究比重达到20%-30%的国际一流水平,争取涌现诺奖级重大创新成果。围绕“从0到1,从1到100”的硬科技攻关和国产替代方向,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大力推进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协同创新,在生命科学、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边缘计算等重点领域打造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强化重大科技开放创新,深化与港澳及中以、中日、中乌等科技合作,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等机构合作,依托“四区四中心”重点平台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设一批国际合作重大科技攻关样板工程。提升企业科技自强能力,健全基础研究政策供给体系,加强与国家、省、市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对接,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前沿交叉领域源头创新能力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度。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和政府服务作用,鼓励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成长型科技新贵,抢占全球价值链高地。
第二节 实现科技全链条融通创新
1.提升科技转化核心功能
加快科技转化核心功能建设,助力源头创新公共效益的充分释放、在地转化与区域辐射,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有机贯通创新全链条,推动科学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强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鼓励区内龙头科技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对接国际技术交易联盟,探索引进德国史太白、剑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知名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构建区内区外、国内国际贯通的技术转移网络枢纽。发挥区属国企在科技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支撑作用,加强科技服务功能和专业资源集成,构建从方案级、仿真级到初样级、正样级、环境级、产品级、系统级技术转化的一贯制服务生态和资源池,推动研发、小试、中试一站式布局,加速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应用。培育技术服务型专业分销商集群。围绕关键元器件、关键零部件、轻工及化工原辅料、医用专用材料、仪器设备系统集成等领域,集聚一批专业分销及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搭建开发者社区、工程师社区、硬件交流平台等多元化生态,强化创新链深度技术服务、产业链信息协同处理和库存协同管理能力,为实验室技术熟化、产业前沿技术研发、竞争前产品试制及产线物料组合、工艺良率控制等全流程,提供基于成本、速度、质量的集成解决方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专业分销服务高地。
2.提升科技服务生态能级
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在信息、生命、新材料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的公共技术平台,加强专业化、协同化运营。着力建设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集成电路公共创新设计、材料表面分析检测、工业仿真、光机电一体化、智能精密加工、工业设计等公共技术平台,推动广东药物安评中心、国家空气净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前瞻布局人机智能协同、云计算、未来网络工程等公共技术平台。完善科技服务市场。着力培育技术经纪市场,发展创业孵化、科技咨询、技术标准、法律事务、商务会计、知识产权等业态,促进资金、技术、应用、市场深度对接。探索政府、龙头企业、平台公司、金融保险、民间资金等联合投资科技中介的运作模式,支持建立科技中介共享数据库,推动科技中介在组织、信息、人才等方面实现网络化。探索比照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产业等给予科技中介政策扶持。聚焦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构建股权投资、科技信贷保险、知识产权金融、股权交易、小微金融等多领域金融机构协同服务的科技金融服务链。
3.提升科技企业创新能力
打造区域性上市科创企业基地。强化分类指导和梯度培育,发展鹿山新材、禾信仪器、科方生物等一批基础条件好、科技含量高、品牌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细分行业上市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引导鼓励区内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技术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科技巨头。打造民营科技企业生力军。深化分层分类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做优做大做强行动,开展高企树标提质计划,推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加强首购、订购等政策支持,形成完善的“创业-高企-瞪羚-独角兽-百亿级高企”梯次培育体系,壮大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头部科技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持续打造代表未来方向的新业态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指数级增长潜力的创新型经济,要素资源高频流动、高效增值的流量型经济,辐射区域大、品牌效应强、附加值高的服务型经济和挺进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的开放型经济。吸引外资参与本地成果转化。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黄埔科技资源密集、辐射内地、链接国际等综合优势,吸引外资企业、国际科技机构、境外创新团队设立研发实体和科技转化平台,培育开放创新集群,强化成果本地转化。在对等开放、保障安全、利益共享前提下,支持外资参与承担政府科技计划。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谋划建设企业服务云,引导广汽本田、南方电网等重点行业大型企业开放技术合作,支持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构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生态,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特色载体和示范平台。
4.提升“双创”示范水平
推动“双创”示范基地提质升级。优化提升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双创园和青年众创空间,建设一批集创新工场、创业咖啡、概念验证实验室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众创空间,全方位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加强“双创”全链条赋能。推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深度嫁接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强化科技金融、瞪羚计划、交流平台、数字化等功能集成和政策集成,搭建创新创业对接金融、人才、社会保障等资源的全要素服务平台。探索云平台孵化、共享工厂孵化、跨国联合孵化等新型孵化模式,推动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化资本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创建双创活动品牌。高水平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高峰论坛、成果发布会等,发挥加速器展厅宣传作用,打造双创活动高端品牌。
第三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探索源头创新机制改革
健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经费资助体系,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发挥中科院母基金等作用,引入社会资本,保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研究院等项目建设。围绕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设施,探索“科学装置+专业公司”建设运营模式,试点设立政府与设施专业团队、社会资本合资的独立法人,建设专业理事会或基金会领导下的科技设施有偿使用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以及数据、标准、知识产权(专利)、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参与大科学计划的组织、运行、管理机制,试验积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黄埔经验,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2.转变科研立项管理机制
建立常态化的政企科技创新咨询制度,改革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方式,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的科技项目遴选机制,试行重点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精简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探索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推行财政科技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改革试点,探索实行“总师制”,放宽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人才负责制,赋予高层次人才更大的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以及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和人才举荐权。
3.优化科技转化体制机制
优化重大科技活动转化机制,统筹原始创新、科技转化和产业培育链条,完善上下游可持续造血机制。释放新型事业单位机制活力。鼓励推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设立股权多元化的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引导技术转移机构、生产制造企业、战略性投资基金等开展股权合作或联合投资,试行同股不同权制度,形成发展宗旨统一、专业匹配合理、资源高度互补、市场反应敏捷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合法合规基础上,探索推动大院强所资产确权和股权激励落地。强化科技转移转化激励。建立突出创新质量、产业贡献的分类评价体系和绩效激励机制,将科研人员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探索政府资助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权向发明人、设计人和中小企业转让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区属国企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多元利益分配机制,争取纳入下一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完善财税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立覆盖种子期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并购重组投资的基金体系,推动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试点变通适用部分国际创新管理制度及相关税收制度,探索支持创新企业境内发行存托凭证。
第四节 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
1.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引进以战略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大力集聚“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术骨干人才。加强政校企合作,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定向培养工程。支持科研院校、企业通过顾问指导、退休返聘、短期兼职、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科学家+企业家”发展模式,培育一批既懂科学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科学企业家队伍。引进优质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支持一批优秀企业家向风险投资人转型。将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纳入科技人才(团队)引进范畴,鼓励科研人员转型成为技术经理人。强化“黄埔工匠”品牌建设,培养精准适用、产业急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2.加强人才制度政策创新
健全“一事一议”重点扶持机制,强化对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和激励。建立突出品质、能力和业绩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特别优秀人才开展“一事一议、随到随评”的综合评审。在知识城支持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争取高级职称评审权限,组建中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落实大湾区人才个人所得税政策,争取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审发、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和享受国民待遇等权限,开辟优秀人才认定、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力争授权试点扩大特殊工时制度适用行业和工种岗位范围,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需要的特殊工时管理制度。
3.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环境
高标准建设知识城科教创新区等综合性科教园区,打造一批校企合作的生产实训基地。建好海归小镇和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国内外一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本运营中心。优化“黄埔人才指数”,打造集政府部门、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等专业机构等于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用好用足“黄埔人才引导基金”,设置海外尖端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业英才等支持专项。继续擦亮“上管老、下管小”品牌,建立涵盖人才住房补贴、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房的人才安居体系,打造有归属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营造“创新创造创业到黄埔去”的良好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诚信管理,规范科技伦理。
第五章 铸造标志性产业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守实体经济主阵地地位,全面实施“制造强区、标准强区、品牌强区”战略,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
第一节 打造四大新兴优势产业链
1.建设新型显示产业链
遵循平板显示技术路径演进规律,实施“亮屏”工程,重点发展OLED及Micro-LED、4K及8K超高清显示等产业,积极培育印刷显示、全新有机柔性显示等细分行业,深耕产业链建设,打造国际新型显示之都。构建高韧性产业链生态。加快乐金、视源、立景等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和稳固链主企业,带动更多面板制造、模组零部件、设备企业集聚和协作。补齐关键共性技术短板。搭建集研发试验、检测验证及专利、标准、文献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公共技术平台,强化多学科创新资源共享和研发协同,在有机发光材料、光刻胶等关键领域,力争实现补短板、填空白的突破,组织推进Micro-LED量产技术攻关。依托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超高清视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快推进印刷显示、影像数字处理芯片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软硬件开发和规模化应用。强化制造应用一体化布局。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向应用端延伸,培育壮大视频内容制作、传输、终端交互、影音互动、5G融合场景应用等链条,提升策划定制、流量运营、品牌建设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视频应用方案企业。
2.建设汽车产业链
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推动小鹏汽车、明珞等在建项目达产,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等载体,引进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强化整车、动力电池、电机、传感器、车载电子产业布局,搭建研发检测平台,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加快现代氢能等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聚力突破轻量化、整车控制、车用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构建安全可控的全产业链。抢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制高点。实施“融网”工程,加强智能驾驶系统、软件架构、云平台、数据工厂、信息安全等领域方案研发,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加快百度智慧交通等项目建设,引进培育一批智能网联服务、智能汽车运营平台等重点企业,建设广州开发区智能网联先导区。提升传统汽车产业链竞争力。精耕整车、发动机、变速箱及配套零部件产业链,引导产业链数字化建设,提升订单协同、库存协同能力和交付速度、弹性、效益。推动永和零部件产业基地夯实提质。强化关键零部件进口替代和供应链本土化,提升整车国产化率。
3.建设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链
聚焦生物医药与健康重点领域,强化研发、制造、流通、服务全链条覆盖或关键环节掌控,打造一批特色细分产业链。构建原始创新引领的干细胞及再生医学产业链。发挥广州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的原始创新优势和顶级科研院所、核心企业作用,完善“研发机构+医院+企业”对接机制,深化“人才、机构、资本、产业、项目”一体化布局,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突破,建成国内干细胞及再生医学产业链高地。打造龙头企业牵引的特色细分产业链。加快引进中山大学国家医学中心等重大平台,深度对接广州医院临床资源,强化医药、医械、医疗、医学“四医联动”,推动迈普再生医学等重点企业牵引完善医疗器械产业链,香雪制药、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等重点单位牵引完善中药产业链,金域医学、达安基因等重点企业牵引完善检验检测产业链,诺诚健华、华南疫苗等重点企业牵引完善新型疫苗产业链,创建全球顶尖生物安全产业集群、全球生物安全能力中心和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积极拓展诊疗服务新兴业态。加强医养联动,利用信息智能技术拓展精准诊疗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个体化诊疗、健康管理服务等新业态,探索基因检测等生物技术服务新模式。
4.建设集成电路产业链
实施“强芯”工程,积极发展工业级IC产业,带动传感器等高性能半导体元器件、设备、材料、应用等产业发展,加强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布局,创建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核心区和芯片半导体产业集聚中心。发挥粤芯、高云、兴森快捷等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完善“IC设计-SoC设计-元器件方案设计”链条,培育壮大一批细分领域的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企业,做大做强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产业集群,全力建设中新知识城集成电路产业园。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协同,联合创建集EDA、IP库、多项目晶圆流片、可靠性验证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集成电路公共技术平台,推动射频、设备材料、特色工艺等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国产替代能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强与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合作,联合设立市场化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提升面向产业全生命周期的专业运作能力,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壮大。
第二节 构建先进制造业新支柱
1.打造万亿级现代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格局,增强发展能级,促进关联协同,着力打造一个三千亿级、两个两千亿级、四个千亿级的“1+2+4”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发展新优势的万亿级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形成1-2个集群特征明显的全国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三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统筹发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稳增并举,扩能提质,形成具有较大增长拉动力和突出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突出发展以新型显示及集成电路、传感器、第三代半导体等为主的电子核心产业,加速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高端软件、太赫兹、卫星应用等细分领域,形成国内一流的信息基础产业。强化算力建设和算法开发,着力发展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终端等细分产业,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AI经济形态。加强降本增效和产能智能化建设,稳定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
打造两千亿级汽车制造产业。协同发展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夯实先进制造业增长基石,进一步巩固全国汽车产业主阵地地位。发挥广汽本田、本田汽车(中国)等整车企业带动效应,做大做强做优零部件配套产业。加快本田汽车(中国)内销车型扩产升级项目建设、加特可技术改造,推动小鹏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能释放。强化国内营销创新和渠道下沉,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
打造两千亿级新材料产业。联动发展精细化工和材料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精密制造等领域。加快广石化向下游精深加工领域延伸,吸引上下游专业化材料解决方案企业集聚,强化总部、研发、高端智造功能建设,打造中国新材料CID(中央创新区)。布局精细化工检测认证中心、行业实验室、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安全与功能功效评价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高质量建设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引导宝洁等外资企业构建“总部+研发+C2B新智造+电子商务”体系,促进丸美、环亚、蓝月亮等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美妆产业”,加速国际化发展步伐。搭建测试与表面处理等公共技术平台,提升区域基础金属精密制品供给能力。
打造千亿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电力能源、氢能等绿色能源、清洁能源产业。顺应现代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和工业消费小规模、多元化趋势,强化电力分布式发展和“多表集抄、多网融合”集成能力建设,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的新型产业链。推动粤电天然气大湾区加油站点布局,加快东区气电、知识城天然气发电和粤电气代煤发电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氢能等清洁低碳能源,加快推进现代汽车氢能源电池项目建设,完善氢能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建成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打造“湾区氢谷”。促进智能技术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紧密结合,发展能源装备、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及相关大数据增值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充分发挥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打造千亿级生物技术产业。共生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生物安全、中医药等产业,重点围绕高端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基因检测、医疗器械等领域,推进生物医学工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中西医结合等科技研发,加强医学研究、药械治疗、健康管理、医养融合联动发展,力争在抗体药、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生物安全等领域形成较为突出的国际竞争优势,打造创新型生物安全产业集群,确保稳居国内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
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产业。融合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和电气机械产业,打造集关键基础零部件、测控装置、整机、软件集成、物联网解决方案于一体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工业/家用机器人、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智能装备、高端机械、电气控制等领域,构建从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机器人产业链。培育一批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企业,推动广州数控等龙头企业挺进行业前列,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拓展AIoT支撑的服务型制造,推广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因企制宜推进“机器换人”,打造更多智能工厂样板和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构建光、机、电、软一体化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平台,强化关键基础零部件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布局和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
打造千亿级健康食品产业。优化发展食品、饮料、保健品等产业,构建绿色化、健康化、个性化和时尚化产品体系,引导形成高端产品和高性价比快速适销品结构协调的产业竞争力。加强与移动平台、社区电商、跨境电商、电商物流龙头企业合作,提升渠道弹性、效率和渗透率。搭建行业安全监控平台和审评审批便利化平台,支持企业认证和许可证申请,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引导安利中国、益海嘉里、康师傅、统一等龙头外资企业拓展总部、研发、业务管理功能,打造高能级综合发展基地,扶持本土品牌做大做强。推动安利中国整合美国、马来西亚产能,打造安利集团在中国集保健品、大健康、家居耐用品于一体的全球研发制造基地。加快益海嘉里中央厨房项目立项建设。
大力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强前沿领域跟踪和前瞻性部署,积极承接国家战略产业布局,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制造业创新网络等为支撑,培育发展量子科技、类脑芯片、太赫兹、5G/6G物联网、数字孪生、区块链、高端科学仪器、尖端生命科学、纳米科技、高端工业软件等未来产业,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健全独角兽企业发现、培育、裂变机制。
2.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底层技术、基础部件材料、基础设施等基础能力水平,培育一批产业基础高级化代表性企业,打造滤波器、传感器等2-3个举足轻重的细分产业基础集群。围绕“1+2+4”七大主导产业,组织引导上下游、关联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加快向中高端价值环节跃升。制定“一代材料、一代设备”实施计划,大力扶持产业链中间产业,逐步构建“高端材料+高端零部件+高端设备”先发优势,有序推动由终端产品市场领先转向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先,打造高技术高附加值原材料、零组件、高端装备的世界级供应基地。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体系建设,强化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发挥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战略,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鼓励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完善产品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加快低质低效产能改造或出清。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研发推广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装备和基础工业软件,推动新兴产业智能化建设,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生产材料减量,减少污染排放物,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产品、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流程诊断、技术测试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3.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引育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链主企业。鼓励视源电子、粤芯芯片、金域医学等细分龙头企业延伸放大核心优势,开展全球投资并购,从研发生产型企业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平台企业升级,引导中小企业构建高端基础产业集群,提升“控链”水平。到2025年,培育打造1-2家对全球产业格局具有重要影响的“链主企业”。完善“一轴三支”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集中布局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以“知识城-科学城-生物岛”为主线构建产业发展驱动轴,以永和先进制造业组团、云埔先进制造业组团和西区先进制造业组团为三支点,构建“科学城-永和”智能转型和现代制造支线、“科学城-云埔”功能升级和集群发展支线、“科学城-西区”港澳合作和成果转化支线等三条支线,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协调发展。保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以承接全球高端制造集群落户为重点进行“强链”,以稳外资为重点开展“稳链”,以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进行“补链”。推动中小企业与外资企业建设产业链共同体,强化供应链耦合互嵌,增进在地外资企业对国内产业环境的粘性。以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导向,分行业做好产业链重组路线图和供应链战略设计,推动产业链区域化布局,扩大国内循环面和经济纵深。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保障主导产业重要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供给。
第三节 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
1.打造区域性特色金融功能区
高标准建设现代金融“一核三区”。大力建设科学城金融核心功能区和科创金融集聚区。规划建设知识城中心城区金融板块,打造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金融中心,探索设立“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基地。推动黄埔临港经济区建设金融科技集聚区和贸易金融服务区,加快建设西区航运、物流金融服务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本中心、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可持续金融中心和金融科技高地。加速创新资本形成和有效循环。引导风投创投集聚发展,优化“中国风险投资科学城大厦”,设立“中新(广州)知识城风险投资大厦”,引导风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鼓励社会资本在我区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争取国家支持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优化引导基金运行机制,设立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完善企业上市和挂牌全链条服务,推动企业赴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开展市场化并购重组。争创国家科创金融试验区。围绕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完善金融服务超市功能,设立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强化投贷联动、投保联动,加大科技创新普惠金融支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积极探索“科创金融+产业链金融”融资模式。创新科创金融体制机制,综合运用风险补偿、奖励补贴、投资引导等政策工具,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推进区属国有创投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可持续金融。大力培育发展绿色金融组织和专营机构,发挥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作用,创新绿色金融、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绿色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探索发展社会影响力金融。加快发展金融科技。依托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制定支持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吸引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数字金融。大力发展基于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提升实体经济精准化融资服务水平。全面推进跨境投融资创新。稳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全面深化与港澳、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交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要素交易市场互联互通,积极引进多元化外资金融机构,探索建设一批金融合作平台。
2.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
以鱼珠、科学城核心区、知识城环九龙湖为主体建设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现代航运等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发展高能级总部经济,培育综合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快推动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建设综合化智能型物流中心。提升科技服务业质量,建设科技中介、科技资讯、科技孵化等全链条生态,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集群,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平台型新中介和产业链融合服务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个性化定制、精品制造等领域延伸,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集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快建设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3.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升级
规划建设高能级商业区。打造中央活动区(CAZ)和游憩商业区(RBD),建设一批特色化新型城市综合体,完善高端酒店、商贸休闲、医疗养老、文化传媒、演艺表演等功能布局,打造特色美食基地,发展高品质、个性化、体验式商业服务。谋划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开发夜经济特色品牌。优化多层次商圈布局。重点建设黄埔湾都市级商圈和科学城市级商圈、知识城市级商圈。加快建设南海神庙商旅文创新发展聚集区、西区国际保税商贸聚集区、新贸易与数字商业创新集聚区和长岭居生态养生商贸聚集区,发展多层次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消费。大力发展新消费,丰富“网红经济”“首店经济”“数字互动娱乐”“无界零售”、保税展示交易、直播带货、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业态,培育壮大娱加娱乐等重点企业。创新社区生活服务,推广“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出行”等“互联网+生活服务,打造互联网社区样板。创新旅游消费服务,推动休闲观光、生态游览、文艺交流、历史文化、运动体验等融合发展。
第六章 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引领的智慧之城
深入实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实施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战略引擎工程,加快全面数字化转型,着力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社会,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价值,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建成数产融合标杆城区和数字广州黄埔样本。
第一节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
1.建设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系统规划数字基建体系,高标准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和知识城国际数字枢纽及周边基础设施,打造全球“信息枢纽”。推动国家战略基础设施集聚。加速集聚国家和省内核心枢纽设施资源,推进知识城互联网国际出入口扩容工程。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扩容增能,打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运营管理平台,推动聚焦工业互联网的国家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落地运营。建设高速智能信息网络。推进面向5G技术的物联网建设,持续扩大5G专网在政务服务、车联网、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部署。推进千兆光纤进园区、进工厂,建设高水平全光网区。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网、卫星互联网、6G等未来网络,探索加快量子安全通信示范网建设。强化信息网络设施互联。支持重点园区与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高性能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千兆专用链路互联。合理布局算力设施。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统筹推进云存储设施、高量级数据库、计算平台建设和关联软件开发,建设基于GPU的人工智能区块链算力中心。
2.推动融合基础设施升级
大力推进交通、港口、医院、校园、公用设施、建筑、综合管廊等传统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与升级,提升融合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着力建设智慧路网,开展科学城、知识城、生物岛、鱼珠片区车路协同路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支持生物岛建设自动驾驶综合应用示范岛。加快黄埔老港智能化系统升级改造,鼓励广州港、黄埔新港实现码头智能理货、智能巡检、设备远程控制、实时定位等5G应用示范落地。重点推进数字化智能电网建设,打造开放共享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综合利用北斗导航、卫星和飞机遥感遥测系统,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系统化部署城市数据采集节点网络,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助力增强城市治理灵敏感知和快速分析处置能力。
第二节 建设数字经济先锋城区
1.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实施黄埔数字赋能工程,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实施“智造计划”“定制计划”“上云计划”“赋能计划”,助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强化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先导示范区。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建设一批灯塔工厂、智慧车间,推动解析体系普及,激发数据流转应用。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网”“云”“台”“端”“安全”一体化发展。加快金融、物流、零售、旅游等服务业数字化进程,发展数字化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工程,建设智慧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园区智慧化建设,探索物联网技术在园区智慧化管控领域的应用。
2.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深入落实“穗芯计划”,制定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以应用场景牵引“数字产业化”发展,构建数字经济生态圈,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壮大人工智能、5G、无人驾驶、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建成国内领先的新型显示创新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数字文化、数字生活等新业态。积极培育引进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加强“产业+平台”合作。加快推进通用软硬件(广州)适配测试中心、云计算及大数据创新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信创产业基地。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5%。
3.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心
实施“包容、审慎、开放”的数字经济监管模式,率先探索开展数据确权流通沙盒实验,促进数据要素流通融合和高效配置。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引导社会机构和企业依法开放自有数据。建立健全数据生成采集、整合汇聚、确权定价、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础性规则,探索建立数据交易服务市场和配套评估、质押、融资等金融集成服务体系,推进数据资源证券化。推动广东省大数据流通与交易基地建设,打造数据流通与交易服务高地。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推动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加速集聚。依托知识城国际数字枢纽建设,率先建立数据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在学术、科研、教育等特定范围试点访问国际网络。
第三节 全面拓展数字应用场景
1.加快数字政府迭代升级
完善数字政务平台。加速整合、完善、扩展区内数字政务平台,加强政府各部门系统迁移上云力度,推动“数据上云、服务下沉”,强化政务云平台精细化安全化运营。加快各领域专业数据库及区级数据库互联共享,推进区级与跨层级、跨系统政务数据交换共享,构建统一、安全、高效的政府大数据平台,形成一体化的政务数据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优化“一站式”智慧政务服务。以全省统一政务服务网、“粤”系列及“穗”系列政务服务APP为黄埔政务服务总入口,扩展黄埔特色服务专区。建设一体化民生服务平台,推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业务办理集成融合。扩大电子证照、“互联网+‘秒批’”应用,强化“一网通办”,提高“零跑动”“不见面”“免证办”服务事项比例,实现办事方式向“掌上办、刷脸办、随时办、随地办”拓展。打造“最智能、有温度”的政务服务大厅,逐步完善基层政务“就近办理”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监管”改革,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制度。深化“区块链+缴纳税费”改革试点,在市场主体监管、质量安全追溯、行政执法监管等领域开创区块链应用场景。加强精准治理的技术支撑。依托公链系统、超强算力、公用软件等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引导设立一批政企协同的治理技术创新社会化平台,推动大数据、区块链、地理信息技术在交通治理、国土监察、违建管控等领域深度应用,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治理科技服务生态圈。
2.打造全国智慧城市标杆
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互动共生的大数据形成采集机制,推动各类数据归集,打破数据壁垒。以城市全量数据资源、时空地理信息、共性支撑平台、运行指挥中心、综合智能门户为基础构建城市数字底座和管理中枢系统,支撑城市日常运行、管理、决策和应急指挥。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推动智慧城市CIM创新应用,率先开展知识城CIM创新应用标杆。拓展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深入开展智慧口岸、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卫生、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档案、智慧文化服务等重点应用工程,推动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积极加入实施APEC“数字经济城市伙伴计划”。完善智慧社区惠民服务。加快智慧社区设施改造,建设智慧社区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延伸至社区,完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部署。鼓励各组织、企业开展多元化智慧社区服务,拓展衣食住行游购等领域数字生活应用,深入推行“智慧社区+养老”模式,完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共享产品相关标准,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建设一批5G+智慧社区样板。加强应急管理数字化建设。围绕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建设应急智能感知监测预警系统、应急指挥救援系统、智慧应急决策辅助支持系统,打造一批智慧化应急应用场景,加强智慧应急管理能力。
第七章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活力
以率先破除“双循环”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夯实全国综合改革先行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服务型政府等领域开展战略战役性改革和引领型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球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第一节 增创国家级综合改革品牌优势
1.创建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强化国际规则衔接。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深化商事登记“跨境通”服务,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加强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国际规则衔接,推出更加便利化改革举措。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以居民和企业满意度为导向,在企业开办、办理建筑工程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跨境贸易、纳税等地方事权较集中的领域加快流程再造,进一步简环节、压成本、优服务。落实国家财税管理和减税降费各项部署,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建设智慧税务,推进税务精准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巩固培植税源。创建广东省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试点,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推行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健全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强化政策特色和兑现品牌。建设集成高效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持新经济企业加大先进技术装备、定制工业软件、高端新材料和前沿新模式的创新应用,形成可定制的“惠企政策产品”。全面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工作,建立重点扶持企业清单。探索“免申请兑现”“无接触兑现”等新模式,打造“一门式”政策兑现2.0版。深度推进“综合性授权”改革,争取省市以批量清单式新下放一批权限,推动全区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验。加快争取食品药品监督审评审批权限试点下放。
2.推动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新突破
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破除关键体制机制障碍,打造“立足广东、辐射华南、示范全国”的知识产权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之城。强化重量级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发挥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协广东中心、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相关高端资源集聚效应,建设电力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更多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主动对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并加强深度合作,积极引进全球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探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共建知识产权学院。实行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推动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的司法确认制度,探索在部分知识产权案件中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制度,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协同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等保护资源,统筹推进审查授权、司法审判、行政执法、仲裁调解、快速维权、海外保护、行业自律等工作。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知识产权及关联技术产权、数据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互联网信息等数字知识产权财产权益保护制度。打造知识产权维权网络,完善涉外维权预警机制。抢位国家知识产权运营第一方阵。着力建立一流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第三方评估、转移转化、投融资、法务等一站式服务和产业生态。深入推进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互通,支持建立知识产权及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体系,支持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应用区块链技术建设“知交汇”知识产权交易商城。建设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强化知识产权金融供应链服务,深入开展以知识产权组合为基础的质押融资、资产管理、信托、证券化等业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发展基金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持续举办“知融汇”品牌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助力企业上市工程。
第二节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1.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释放民营企业活力。构建“亲”“清”政商环境,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政策体系,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在重大科技计划、资质评审认定、招投标等领域消除隐形壁垒。助力推进电水气热网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提升民营企业参与度。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营商环境和政策体系,助力缓解中小企业地租、房租、劳动力成本压力。充分发挥政府基金的产业引导和资本撬动作用,完善产融对接服务,破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
做强做优做大区属国有国企。大力推进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聚焦主责主业,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积极推动区属国有资本向产业引领、城市更新、转型升级、民生保障等重要领域集中布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支撑、引领、带动作用,建设智慧国资、智慧国企。以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资监管方式,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探索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制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行市场化选人用人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企业家成长规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探索与企业市场地位和业绩贡献相匹配、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增量业绩决定增量激励的薪酬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政治保证。
推动外资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外资准入制度,鼓励推动外资由加工制造向精密制造、研发创新领域加速布局,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依法设立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争取国家及省市支持,助力港资和国内企业海外融资类项目在参与政府科研计划、申建重点实验室等方面享受与内资同等待遇。
2.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围绕要素便捷流动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开展创新性差异化改革,创建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先行区。创新土地要素配置保障。争取国家自然资源综合改革试点,统筹推进扩大发展空间、集约节约用地和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探索用地用林、生态环保等国土空间高效利用综合性改革。争取国家、省政府支持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占用林地省级审核权限试点下放。争取实施农村土地只征不转和高度城市化地区公园绿地内的建设用地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试点。探索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规模腾挪转换创新模式。严守工业产业区块,保持与全区工业结构相适应的用地结构,设置产业混合用地。推动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和零散土地归宗,强化交通、教育、医疗等公益性用地和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探索重点项目用地、环保、能源等联动保障模式,力争优化区域环保、能耗总量控制方式方法。加快发展资本要素市场。支持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建设“广东省科技创新专板”,探索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拓宽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协调推进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等相关领域改革,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建设发展资金保障体系。加强城市功能项目策划运作,探索“市政设施+周边土地物业”、轨道交通TOD、流域治理EOD开发模式。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加大财政资源争取力度,力争“三旧”改造项目土地增值税全额留区。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公开”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完善要素市场建设,健全劳动力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人力资源高效配置,加快培育壮大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市场。
3.完善公平竞争制度
全面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保障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结合黄埔实践需求,滚动开展调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豁免的政策研究。加快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统筹做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逐步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大力促进城乡、产业、区域市场开放和要素高效流动,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培育和弘扬公平竞争文化,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力争在整体推进公平竞争、监管创新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上走在前列。探索完善行政争议多元解决机制,健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
第三节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水平
1.完善政府治理体制机制
以加速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导向,推动开发区与行政区体制优势深度协同融合。推进机构职能梳理,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发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助力作用。强化重点工作的科学统筹,进一步健全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发改、规划部门双统筹机制。提升部门平级协调和联合治理效率,降低上位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时效。
2.探索建立新经济治理共同体
建立健全鼓励新经济发展机制,引导整合行业、社会专业力量参与新经济治理,发挥其在技术、行业、风控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探索建立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治理共同体,加强各级咨询委员会、专业理事会建设,探索实行触发式监管、沙盒监管和“包容期”管理,对新经济实行到位而不越位的包容审慎监管。坚持开门问策,动员社会开展政策众筹,弥补政府信息盲点。在政策制定、产业服务、规制监管等领域强化持续学习和迭代优化,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不断完善改革创新容错机制。
3.优化政策和传导执行体系
加强政策定期梳理、评估和检讨,强化需求反馈机制、政策传导机制和组织体系建设,贯通宏观政策到微观执行的传导渠道。深入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结合实际进一步推动权限事项下放镇街,加快服务重心、管理重心、执法重心向镇街下移。做好对基层积极作为的激励配套改革,探索设立黄埔“基层改革首创奖”。
第八章 推进制度型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坚持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强化制度型开放牵引,率先建立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注重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 打造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新标杆
1.全面实施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
落实好《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若干意见》,在强化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推动各项国家、省级、市级先行先试政策和改革试点优先在知识城开展。争取政府债券额度分配倾斜,优先支持知识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深入推动与新加坡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智慧城市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力争在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数字金融、数字贸易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打造中新双边合作升级版,引领带动全区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知识城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形成一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成果,成熟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创新驱动机制基本形成,国家知识中心的影响力、竞争力显著提升。
2.重点加强科技产业合作
加强科技领域合作,建设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加速推进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落地建设,支持新加坡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放开双边跨境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业。加强产业领域合作,推动新加坡工业4.0技术转移,依托腾飞广州科技园、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中新国际智慧产业园等标志性平台,促进与知识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和创新转化,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合作研究和产业化,推动与新加坡万国、吉宝合作共建国际大数据中心。加强金融领域合作,重点推进中新债券融资、商品期货、保险信托等领域产品创新及应用,鼓励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科创类投资基金或科创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知识城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直接上市、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3.创新中新合作体制机制
借鉴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园、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中新双方工作协调机制,持续探索构建国际化、开放型的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加强技术、人才、资本、产业等核心创新资源导入。充分发挥知识城合资公司平台作用,与新加坡共建基地、共享平台、共用人才,创新科技、产业、公共服务合作模式,切实释放中新合作效应。
第二节 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1.推动国际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中欧中以合作,发挥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平台作用,办好中以生物科技之桥等产业对接活动,引进更多以色列优质创新成果落户。深化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教育培训、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城市间务实合作,加快建设中乌(黄埔)国际创新研究院,促进中德氢能研究院等合作项目尽快落成运营,打造一批境外科技成果区内转移转化中心。提升中日合作战略能级,依托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开展日本产业环境动态跟踪研究,精准围绕产业急需环节引进日本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以民间商会合作带动政府间合作,规划建设中日(广州开发区)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探索打造“国内资金+日本技术”“国内市场+日本中小企业”合作的黄埔路径,担当新时期深化中日双边友好合作的探路者。
2.推动“走出去”走稳走深走实
建立健全“一带一路”共建机制,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全球创新网络布局,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海外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驿站,深入参与全球创新资源配置,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海丝国际经济示范区。优化“走出去”扶持政策,持续推进中沙合作,夯实中国-沙特吉赞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设立中沙产能合作平行基金,在新材料、石油装备、海水利用等领域扩大合作,带动区内及国内产能、技术、设备和服务输出。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对接高标准开放规则体系
积极对接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经贸规则,制定工作清单和试点政策清单。动态跟踪CPTPP、中日韩FTA等高水平经贸规则谈判构建进程,做好先行对接的战略设计与政策研究。推动省赋自贸试验区权限覆盖中新广州知识城尽快落地,创造条件将知识城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范围,加快探索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叠加。对标中国特色自贸港规则体系,围绕上海临港新片区、海南自贸港的投资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等先进制度形成具有黄埔特色的复制推广试点清单,率先在共建产业平台、共筹资源要素等领域实现突破。
2.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争取国家支持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在医疗、科技服务、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外资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探索放宽前沿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试行以过程监管为重点的投资便利制度。依托广州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平台,做实做强数字口岸、线上贸易等跨境数字经济,扶植发展一批服务贸易龙头企业。扩大黄埔跨境电商进口配额。打造一批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发展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跨境贸易结算体系,打造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中心,争取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推进破产制度和机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行破产预重整制度,建立健全自然人破产制度。
3.推动黄埔综合保税区提质升级
落实国家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升广州黄埔综保区能级,深化监管体制创新,打造国际跨境电商中心、保税物流分拨中心、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研发设计中心,建设一批黄埔全球中心仓。积极推动广州出口加工区迁址升级为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争取“综保区21条”相关政策落地,引导生物医药研发和检测等产业集聚发展。
第九章 深化全面务实合作,打造“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强枢纽
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纲,发挥推进“双区”建设和“双城”联动的先导和枢纽作用,深化与港澳规则衔接,全面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优质生活圈建设等重点领域合作,促进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
第一节 全方位深化与港澳融合发展
1.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
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突破口,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率先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市场互联互通、资金有序跨境流动、高端设备材料进口、港澳居民投资便利、跨境数据融合等方面率先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多样化实现形式,推行商事服务“跨境通”“证照联办”,加快与香港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跨境流通技术实验室,探索数据跨境融合的长效机制。推动与港澳专业机构合作,探索在审批业务和行业资质认定中参考使用港澳征信和信用评级产品。争取国家及省市支持,加强与港澳合作建设国际投资联合仲裁中心,通过合作方式引进相关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仲裁机构,建立国际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交流协作机制。着力完善法治领域跨境协作机制,健全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在部分重点行业领域中开展港澳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具有境外国际通行职业资格的金融、税务、建筑、规划等专业人才经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后入区提供专业服务。
2.共建科技产业创新共同体
依托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穗港智造合作区等重点平台,加快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清华珠三角粤港澳创新中心等协同平台作用,鼓励与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推动联合科技创新和成果双向转化。支持与科研院校合作建设商用密码研究院,推动“政、产、学、研、测”融合发展。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澳门大学等机构开展合作,利用香港生命科学国际化检测、认证、标准建设和集成电路自动化设计等优势,全面提升黄埔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加快建设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和“隆平院士港”。进一步推动与港澳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引入一批港澳的全球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支持区内企业赴香港上市、发行债券或存托凭证,携手港澳发展离岸金融和离岸创新。
3.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深入对接港澳优势产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运营水平,推动澳门青年人创新部落、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励弘粤港澳青年数字创意基地、“湾创之星”(国际)青年人创新创业中心高质量运营,探索共建离岸孵化器。加快广州知识城科教创新区建设,吸引港澳高校落户或设立分校、附属机构。加强与港澳民生领域规则衔接,完善医疗资源共享机制和医疗服务跨境贯通,争取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探索放宽国际新药准入,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率先试行粤港澳医疗数据认证及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探索建立港澳居民入区教育、住房、养老衔接政策体系。加快建设游艇自由行码头、直升机客运站等项目,推进低空开放领域合作。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推动共建健康湾区、休闲湾区和人文湾区。
第二节 打造“双城联动”先导区
1.协同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全面落实广深深化战略合作,加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与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大科技平台合作,推动广州高新区与深圳高新区合作共建国际一流科技园区。探索重大科技装置“新建+区域共享”建设运行机制,搭建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带动民间仪器资源汇聚集成,强化垂直领域仪器和科研服务。推动以“核心+基地+网络”形式共建国家实验室和省实验室,实施一批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协同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打造协同发展的优势创新单元,共建国际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共促创新链全链条融合贯通。共同争取一批国家科技改革先行先试政策,完善科技评审专家共享机制。
2.协同打造世界级现代产业集群
聚焦夯实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根基,加强与深圳宝安、龙岗、坪山等区域合作,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超高清显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产业链协同,搭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联合打造世界级现代产业集群,稳固和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与深圳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合作,加强数字新基建贯连,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集群。加强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合作,协同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调查、广告业、职业中介服务等行业,实现细分领域差异化和优势互补。
3.协同打造国际一流制度开放高地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研究院高端智库落地建设,开展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借鉴创新,共同研究改革成果推广清单、改革权限清单、自主创新清单,共同打造跨区域制度创新典范。共建国际一流的私募基金、创业投资企业市场准入环境,协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业投资中心。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共建自贸试验创新示范地,吸收转化一批制度型开放和先行先试事项。发挥知识城国家知识产权综改试验优势,加强与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合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创新实践和互鉴。
第三节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推动广州都市圈建设
密切与广州市辖区合作,强化与广州大学城的快速交通联系,重点打造人力资源、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市场准入等一体化市场环境,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科研产业化共同体,与南沙科学城协同打造广州科技创新双引擎。强化与增城联动发展,建设承载广州未来发展新动能的东部创新经济发展极,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与从化等区域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张延伸项目优先在广州都市圈范围内转移布局,共建重大产业合作平台。
2.服务“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强化与东莞等周边城市地区协同发展,提升与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合作水平,共建大湾区深度合作先导区。推动落实东莞轨道1号线和广州地铁(5号线和25号线)衔接方案,加快两地相邻地区跨江通道建设。共建5G技术、生物医药等科技产业合作园区,构建错位发展、协作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整合两区精品旅游资源,设计联动旅游线路。推动与滨海湾新区、松山湖科学城等片区共建共享的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一区三园”高质量开发建设,助力广清一体化进程。强化广州开发区品牌输出,以产业有序转移、资源优势互补为主要方向,在泛珠三角等地区打造更多“飞地经济”共建平台,拓展区域合作新空间。
第十章 完善现代城市功能,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城区
坚持迈向国家中心城市世界级创新城区,提升基础设施和“老城市新活力”战略投资能级,突出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和智能城市,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共生,高品质打造广州东部门户,建成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国际化现代新城。
第一节 促进城市交通均衡协调发展
1.实现组团间“30分钟”快连快通
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清晰、协调均衡的城市路网系统,形成“四区联动、快连快通”的组团间半小时交通圈。加强组团快速联通。实施市政道路提升工程,优化改造与高等级路网衔接的交通节点,打通关键断头路。加快建设开放大道、创新大道、开达路南延线、知识大道、永九快速路、东部快速路等项目,推进开创大道、科学大道、开泰大道、开发大道、黄埔大道等城市主干路快速化改造和改扩建,重点打通知识城与科学城之间交通大动脉,完善知识城、科学城、鱼珠片区、西区、生物岛等片区路网体系。加快片区内部路网建设。着力推进护林路四期、大沙东四期、香雪大道东延线、姬火路改造、开泰路快速化等工程建设,同步完善配套次、支路网,实现交通微循环,缓解骨架路网压力。畅通大型产业园区路网。结合园区开发建设和城市更新,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价值创新园、新能源新材料价值创新园等价值创新园和三条围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机械谷智能产业园等大型产业园区道路的新建与改建,打通断头路,完善周围配套设施,提升园区内外交通效率。优化货运物流组织。打造黄埔港物流枢纽,推进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建设,设置货运专用通道,完善货运集疏运通道系统,深化交通物流综合治理,实现客货有机分离。
2.建设智能低碳的公共交通体系
深入落实“公交优先”理念,构建以地铁、有轨电车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出租车为补充的智能低碳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常规公交线网密度。增加常规公交与地铁、有轨电车站点接驳,增开高峰快线、公交专线,设置13个路段公交专用道。完善公交站点设置,加快49个公交首末站建设,推动港湾式公交车站建设和智能化改造,实现建成区500米半径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100%。着力推进10个公交综合车场建设。提高轨道交通便捷化水平。加快轨道交通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及黄埔有轨电车建设,推进地铁6号延长线、地铁23号线及白云机场联络线、广州东站联络线规划建设,提高知识城枢纽能力,加快形成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格局,打造区内大公交客运走廊。大力发展绿色公交。加大纯电动公交车和环保、低能耗型出租车投放,完善公交首末站、停车场站等重点区域充电基础设施。
3.全面完善城市出行配套服务
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围绕综合性商业、服务和活动中心、交通换乘枢纽等地区建设公共停车场,推动配建停车场在满足相关建筑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向社会开放,构建以配建停车为主体、以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以路边停车为必要补充的停车设施布局。优化慢行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人行天桥、人行隧道等立体过街设施。完善骑行道布局,加快推动知识城片区“环山绕城”特色骑行与步行体系建设,推动广汕公路“长平-金坑”段改造骑行道,鼓励市民采用“步行+自行车”方式实现短距离出行。构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建设骑楼、连廊、地下步道等组成的15分钟风雨连廊系统,塑造慢行友好的城市出行体验。强化微循环公交线与共享单车结合,提升最后一公里保障水平。
第二节 打造城市有机更新引擎样板
1.完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优化更新推进策略。强化城市治理理念,注重城市更新对全区发展战略的传导和落地。加强分类分区实施,建立“面-线-点”更新推动体系,以核心区域、重点平台、干道轴线、枢纽站点的综合更新为突破和引领,带动全域有机更新,实现有促有控。深化“增存联动”“改储结合”,加强存量用地、增量用地系统整合和零散土地归宗整备,推动连片成片规划更新。坚持“快优并重”,提升“快批快拆快建”质量,更加注重协同推进小尺度、代谢式、品质化、技术型和非物质要素更新,延续提升城市空间肌理,强化人文关怀和弱势群体保护,促进更新系统深度融合。深化改革创新试点。力争延长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争创国家级试点示范区,优化规划管控、政策创新、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更新运行体系,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高效协同,探索形成更多可推广复制经验。完善规划管控体系,将城市更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健全规划传导路径和双向动态校核机制,强化“总则-通则-分册”导引,加快推动部门工作向多部门协同管理转变,实现“刚弹结合”精细化管控。建立适应小微更新、持续更新、弹性更新的便利化长效化管理机制,完善适应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老旧小区改造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集智慧政务、空间地理、手机信令等多源全息数据于一体的城市更新数据化管理。完善区域平衡机制,深化“政府产业用房储备+公服设施建设基金”制度和利益调节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土地置换、集体和国有建设用地混合改造、异地平衡安置补偿、公权换公益统筹平衡等模式,推动项目经济平衡向更新单元、区域经济社会效益统筹平衡转变。升级“1+20+N”配套政策,完善城市更新综合整备路径,最大限度简化报批审查程序、压缩审批周期。试点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行政司法保障,积极探索旧村改造房屋补偿行政裁决。强化公众参与机制,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探索公众、社区共同参与更新的路径、机制和政策,全过程引导居民的参与融入和共建共享。
2.加快推动“三旧”改造
强化“一岸双轴三片”重点改造。着力挖掘千年海丝文化底蕴,整合利用沿岸黄埔军校、南海神庙、传统古村落等特色历史建筑、工业建筑遗存资源,统筹推进“三旧”改造和现代业态导入,以“绣花”功夫推动生态、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建设创新产业、社区、文化休闲混合布局的公共活动空间,塑造国际一流滨江城市品质和功能业态,再造珠江黄金岸线。强力推动开创大道、广汕路、黄埔东路、九龙大道等重点干线沿线更新项目应改尽改和村社物业盘活利用,加快功能布局优化、优质产业导入和配套服务升级,形成一流城市界面、转型发展动能和主轴辐射引擎。深入推进知识城片区全域综合整备、科学城片区“功能完善、补齐短板”、黄埔港“综合更新、文化传承”更新模式,实施旧村拆迁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打造一批集休闲、文化、交流、生态于一体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一批新型产业园区、摩天工坊、微改造样板工程,带动全域产业布局大优化大升级,发展楼宇经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城市系统多元价值回归。清理盘活低效闲置产业用地。严守工业产业区块,加快推进东区、西区、永和等片区低效闲置用地清理,鼓励通过加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等方式提升存量用地利用效率,探索以产权分割、出租运营等方式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连片改造、产业导向、功能提升、共建共享”改造示范。制定国有旧厂房升级改造办法,探索旧厂自行改造与公开出让收益相当的激励机制。以有机更新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以树立相对成本竞争力为导向,构建政府、区属国企、改造主体、社会专业运营商为主体的战略合作平台,探索旧改产业空间、返还集体物业、留用地专业化运营的批量授权,打造短期让利、长期红利持续分享的盈利模式组合和政策保障体系,形成区域性产业空间成本洼地,促进产业加速集聚和税收良性循环。以树立人文关怀竞争力为导向,推动合理辅助性设施加建、功能改变、局部拆建等方式的城中村更新,增加中低收入阶层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强对城市“非正式空间”的适度宽容。量力而行的稳步推动“快拆快建”下公共服务底限配置向“优改优建”下公共服务适度冗余转变,加强适应老龄化趋势的城市适老性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全面实现城市安全、有序、活力和文明。探索和倡导旧城居民和社区共同体开展微增容不增配的自主更新,试行“以奖促修”,开辟低成本、可持续的旧改新路径。
3.着力实现“三园”转型
加强分类规划设计和实施引导,大力导入中高端和特色产业,有序推进村级工业园、专业批发市场和中心城区物流园“三园”转型,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功能优化完善承载区、环境改善提升示范区。完善村级工业园转型政策,统筹改造资金扶持、政府招商资源分流、专业化运营培训等政策供给,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和助力,打造夏园、南湾、姬堂等一批村级工业园功能转换示范项目,形成主导产业集群的配套园,培育优势产业链协同制造、特产加工经营等特色产业。推进鱼珠国际木材市场、鱼珠国际建材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加强供应链、小微金融、展销推广、互联网垂直平台服务等功能配置,优化动线和物流组织,推进品牌化、体验化和智慧化运营,实现功能转换、业态升级。优化物流用地等支持政策,鼓励双沙、云埔片区现有冷链物流中心更新改造,加强现代化库容配置,引进专业化冷链运营品牌,拓展高端进口食品冷链服务,依托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服务标准,打造区域性冷链产业城。促进永和、东区等堆场的物流中转功能向大型交通物流枢纽集聚,腾挪空间支撑新消费创新发展。
4.强力推进“三乱”整治
落实各镇街主体责任,强势推进违法建设、黑臭水体、“散乱污”场所的“三乱”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人居环境。加强政策疏导,切实做到违法建设“零增量”“减存量”,全面净化城市门户通道、核心产业平台等重点区域。强化河湖长工作机制,厘清河湖管养责任,巩固拓展黑臭水体剿灭战成果,持续改善水环境,实现“水清岸绿”。
第三节 塑造人文活力城市新名片
1.建设国际一流城市地标
构建支撑广州市主城一体化东部极核的多中心城市结构,高品质规划设计城市街区,打造各具特色的高端地标,形成城市能级引擎和形象昭示门户。知识城围绕环九龙湖构建以“城市化科学园”为特色的知识创新中枢,融合独角兽岛、地标酒店、湖畔图书馆博物馆、国际艺术馆、滨水广场、商业街区与会议中心等地标建筑群,打造九龙湖“湖畔智码”和复合活力环,带动创新大道、九龙大道形成高度城市化、强辐射的创新走廊和世界级天际线。科学城依托香雪枢纽构建科技、信息、资本、创意交互的城市核心功能区,打造活力创享聚落、主题进化单元、高层次政文设施组成的地标群,形成绿色多元的都市生境,通过“聚落+轨道网”带动科学、科技、智造持续生发和互联,实现从“园区”向“都市”蝶变。黄埔港依托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黄埔港CBD和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构建集国际总部、产业金融中心、新贸易创新中心、数字经济、高端航运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核心,形成多波峰的至高地标簇群和广州东沿江天际线轮廓,引领货物港向数字港延伸转型,助力打造辐射东莞、链接深港、面向世界的全球创新港城。生物岛围绕中央核心区域和环岛滨水区域,打造官洲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全球顶尖生物医药研发平台、生物岛国际酒店为引领的珠江生态绿洲城市地标,强化岛屿空间序列特色和公共空间品质塑造,带动形成广州最具活力魅力的生物科创生活聚集地和标志地。
2.打造景城融合旅游城区
对标国际一流城区,统筹规划利用绿色生态、公园岸线、历史人文、观光休闲等资源,建设景城融合、主客共享、内外兼修的国际化高颜值城区,塑造现代都市“城区即景区”旅游发展标杆,提升主客体验感和居民归属感。推动城区景区化发展。营造核心轴线、珠江景观、门户区域、公共空间的岭南特色风貌,塑造花卉大道、水岸花廊、霓虹大道等颜值界面,推动“见景识城”。搭建“自然-城市-社区”三级公园体系,加快湿地公园、湿地景观、森林公园等建设,提升碧道建设水平,构建沿山天际线和视域廊道。知识城构建“三山屏障、一廊骨架、蓝绿脉络、绿园点缀”的城景生态结构,着力打造环九龙湖绿野。科学城以“板块-廊道”打通100公里绿道网络和打开50座山体,营造回归自然的山水之城。黄埔港突出“花城、水湾、绿岛”主题,打造“两带多廊、生态织补”城景网络,以海丝博览景观带和岭南水乡景观带为骨架,统筹联动大吉沙、白兔沙、长洲岛等江心岛,构建“水绿网络公园城市”。提升旅游融合发展能级。以优质旅游串联和活化景城、人文和活动资源,完善“一轴两带,三心四区”旅游布局。构建新型旅游产品体系,推动传统“观光游”向创新“体验游”“深度游”转变。实施龙头旅游项目引领工程,精品打造国家或省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区、森林公园和文化公园,塑造大湾区高端旅游品牌。建设一批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运动健身、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打卡圣地”,推动城中村改造形成一批“网红民宿”“主题酒店”,构建“城市微旅行”体系,组织“旅游进社区”活动,打造“可阅读、可漫步、有温度”的都市旅游产品。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开发一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文旅景观体验产品,提升水舞声光秀等城景观光活动和夜休闲品牌影响力。提升优质旅游运营水平。创新旅游运营体制机制,建设多层次旅游观光服务体系,打造市场化的文、商、旅产业联盟。推动构建大湾区旅游一体化合作机制,联合推出“一程多站”式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强城市品牌运营和信息发布机制建设,深入开展活动营销、影响力事件营销,激发“粉丝经济”和“社群效应”,扛起新时代景城融合旅游发展旗帜。
3.完善城市活力节点网络
按照“国际化、品质化、人文化”标准,建设“岸、岛、场、站、圈、社、道”协调呼应的城市活力节点网络。依托珠江岸线改造、江心岛串联和水上游线交融,构建岸岛联动的国际慢生活游憩节点群,实现“生产岸线”向“活力岸岛”转变。依托交通枢纽站点、开放空间场所和特色商圈,打造一批富含“国际范、时代风、岭南韵、黄埔魂”的城市形象坐标,构筑若干集书吧、茶道、史展、艺术品鉴等于一体的知识型体验交流空间,发挥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等大型公建的聚人气作用,让城市公共交流更有热度。打造一批国际化社区和示范性未来社区,强化创新交流、社区教育、健康服务、文化传播、公共活动等功能集成,形成一批更具温度和人文特色的活力社区单元。依托城市次支路网和山水园林资源,打造舒适连贯便捷的慢行系统和休闲绿道,织密生产生活步行体验网络。试点推进“立体化城市”建设,促进地下空间与城市整体同步发展,打造一批下沉广场、地下风情街区等活力场所。
第四节 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
1.强化城乡融合发展
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需特点、场景要求与技术供给条件,以城乡融合为载体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机制,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深入推动新龙镇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建设。选择试点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农业园区、拟改造城中村等,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和主题村落,建立有利于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探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具体实现形式,规范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逐步实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探索将无法调整优化的基本农田、耕地与城市建设区统筹连片规划,打造城中有田、城乡融合且以观光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开放公园。
2.纵深推进乡村振兴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美丽乡村。持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特色精品村建设,到2025年全区100%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完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村民委托农村集体连片集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探索市场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观光农业等新业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业高质高效。加强对油麻山等重点生态资源的挖掘,打造集生产科研、科普展示、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和一批主题村落。提升集体留用地统筹利用和物业管理能力,加强现代农民职业培训,引导集体经济走产业化、集约型发展道路,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实现富裕富足。全面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到2025年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达到60%以上。
第十一章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以碳排放达峰为核心做好工作安排,把自然生态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基底,依据生态格局统筹生产生活布局,促进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宜居怡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黄埔,全面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第一节 提升生态系统容量和质量
1.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打造“北屏障、南优化”的整体生态网络。强化北部生态屏障区保护,坚持生态优先,提升增江流域水源涵养区的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提升农产品供给和生态旅游景观文化服务水平。强化南部地区环境维护功能,坚持优化发展,保障人居环境健康安全,合理疏散中心城区的人口与功能,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北山南水”基本生态网络结构。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兼顾生态空间集中与均匀分布。打造“两核、多廊、多园”生态绿地系统。重点建设北部帽峰山区域绿地、南部“珠江-东江”河涌的“两核”。依托知识城、科学城、生物岛和黄埔港,以“科城绿脉”“河谷香雪”“凤凰明珠”及“碧港古湾”为主题,推进“三脉一湾”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形成“多廊”。融合区内大型生态斑块,加快湿地公园、湿地景观、湿地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建设,打造长洲岛、天鹿湖等生态文化景观,形成“多园”绿地布局。
2.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
统筹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水源涵养、提升土地保水透水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治理、村庄搬迁安置、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打造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示范工程。加强山体整治与生态修复,大力推进山地丘陵区系统整治与生态复绿,提升城市山体生态景观。实施林地生态修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造林更新和封育恢复,推进河岸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点通道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以珠江为链串联河涌水系形成蓝脉绿网,构建联通山水、贯串城区、功能复合的沿江都市生态。建立全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打造水清岸美、安全畅通、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大力推动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黄埔区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基地等重点生态科技项目建设。
3.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
利用城市森林、组团隔离带,营造大尺度绿色空间。深化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森林进城”“公园下乡”工程,使绿化“进社区、进校区、进园区、进村宅、进楼宇”。配合推进广州东部森林公园、科学城苏元(暹岗大山)森林公园、天鹿湖森林公园及区内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创建更多城市绿地。推动知识城创建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完善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建设,基本建成独具岭南特色的公园城市和市民亲自然的最佳目的地。通过边角地整理、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娱乐、健身需求。优化提升道路与滨水绿廊景观,持续推进珠江两岸绿化景观建设。深入推进天桥绿化等立体绿化,提升绿道建设水平。
第二节 强化环境保护和精准治污
1.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实施大气、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利用山体、林区、水库、绿地等天然屏障维持大气污染缓冲区,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准入制度,引导监督企业在废气排放口安装使用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推进船舶、港口及其它机械设备废气减排,加强油类(燃油、溶剂)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VOCs的排放治理,至2025年全面完成成品油码头的油气回收治理。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持续推进恒运东区热力有限公司锅炉脱硝工程。发展清洁能源,有序开展天然气利用工作。全面推行餐饮业排污许可证管理,严格控制饮食业油烟低空及无组织排放。控制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扬尘污染,加强道路保洁,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完善区内大气自动监测站布局,加快非城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强化大气重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2.提升水环境质量
推进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化工业源减排,实行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持续升级完善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有效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严惩超标排放和偷排偷放行为。推进生活源减排,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促进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强化河湖水系“正本清源”,推进区域内主要河流污染防治,全面启动中小河涌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推进深井涌、细陂河等综合整治,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推进区内河涌水质“长制久清”。实施跨界河流污染治理,建立健全跨界河流水质区域协调机制。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加强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3.加强土壤污染治理
落实国家“土十条”工作要求,开展土壤环境详查,推进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构建土壤质量基础数据库,建立土壤环境治理监测网络,实施土壤污染预防。梳理土壤治理修复地块清单,制定重点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实施计划,推进重点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建设工业企业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典型农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等示范工程,打好“净土”保卫战。构建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加强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的联动监管。
4.加强固体废物治理
规范工业、建筑废物收集,提高分类回收水平,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废物收集工作新制度,更新完善医疗废物清单。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网络,鼓励社会、居民参与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工作,设置有毒有害垃圾专门收集设施,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多元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广州东部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建设,增加有资质的工业固废回收公司数量,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优化余泥渣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管理处置。依托已建垃圾处理工程服务周边区域及农村,形成覆盖全区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严格开展危废规范化管理,推进危险废物强制性申报登记、收集和处理,完善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加强危废贮存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设置医疗废物暂存设施和专业废物收集服务单位组建。加大重点企业监管力度,落实危险废物专项整治。
5.加强噪声污染治理
加强工业噪声防治,鼓励企业采用低噪声生产工艺与设备隔声、消声等噪声控制措施。通过工作时段管制、限制高噪声设备、减少噪声工序、安装降噪设施、隔声设施等措施,加强对建筑工地噪声控制。设置道路防护绿地和噪声隔离带,控制大型货车等道路噪声源增长,加强机车辆噪声和喇叭声监测管理。加强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城市集贸市场、个体工商户噪声扰民的监管。加强社会生活噪声防治,合理安排用地布局,避免或减少相互之间干扰。完善噪声监测监管体系,设置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提高噪声执法监管能力和投诉处理效率,实现城区声环境质量的改善。
第三节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1.建设海绵城市样板工程
科学编制海绵顶层规划和实施方案,结合岭南气候特点,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大力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街道”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按照国家规定的城市内涝防治和排水管网建设标准要求,打造多层次雨洪调蓄利用系统和高标准城市排水系统,以湖泊、河流及上下游水系等为重点建设一批海绵城市样板工程,全面推进节水集雨型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知识城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标杆。
2.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以生态经济、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低碳环保和高新工业、生态型现代服务业、绿色环保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加快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深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建筑和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施清洁能源产业化工程,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依托山水田林资源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造“美丽乡村”。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学校、社区,推行绿色消费、居住、出行,深化粮食节约行动和“光盘行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构建废旧物资和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政策体系,加强全民生态科学知识教育,积极培育民众的生态意识、低碳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煤炭消费减量管理,以天然气扩大利用为主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降低工业用水用能水平,加快建设全国首个花瓣式智能电网,确保“十四五”时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优化用水结构,实现城市健康水循环。严控建设用地总量、盘活存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价值提升。
4.推进碳排放率先达峰
以建设低碳试点城市为抓手,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减排体系建设,力争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开展全区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减排潜力分析,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制,控制煤炭、油品等高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太阳能、天然气、氢能等低碳能源,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减少建筑和交通领域碳排放。推广黄埔区状元谷电子商务园近零碳排放区首批示范工程项目经验,创建一批低碳园区,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和碳足迹评价。
5.完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建立健全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多部门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和合作机制,建立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推进实现城镇、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建立生态环保区域合作共治机制,完善流域生态保护协作机制,探索建设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环保投资和服务市场。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污染治理有偿服务政策,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披露、严惩重罚制度、环境污染事故责任保险制度。深化生态环保综合执法改革,提升智慧精准管控能力。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优化责任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生态环保督察要求,做好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实现生态环境发布查询和预警预报可视化。鼓励绿色金融发展,推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第十二章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培育弘扬新时代黄埔精神,全面打响红色文化、海丝文化、岭南文化、创新文化品牌,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推动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第一节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1.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工程,完善多层级学习、全覆盖宣讲、大众化阐释的理论武装体系,加强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思政教师、青年先锋、基层百姓等各类宣讲队伍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培育时代新人。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聚焦建党一百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深化全域文明创建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相结合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加强文明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3.做优做强舆论宣传
深入开展建党一百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主题宣传,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完善信息发布、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依托“学习强国”广州学习平台加强黄埔宣传。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强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建设。持续深入打造“埔公英”宣讲品牌,打通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第二节 打响“四大文化品牌”
1.弘扬红色文化
实施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工程,着力传承红色文化,整合黄埔军校旧址、辛亥革命纪念馆、东江纵队纪念广场等红色文化资源,升级打造广州黄埔军校革命游径,建设黄埔军校纪念公园红色文化地标。加强红色文化文艺创作,凝练黄埔红色精神,发掘红色文化当代价值,深入挖掘廉政思想元素,打造廉洁文化示范点。
2.发扬海丝文化
推动海丝文化传承发展,加快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参与海丝申遗。擦亮海丝文化品牌,开展海丝文化宣传,筹办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节。加强与联合申遗城市考古合作、研究合作,建设海丝文化交流中心。深化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保护,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推动广州海事博物馆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建设“大湾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繁荣岭南文化
精心打造长洲岛“珠江国际慢岛”文化名片,推进长洲岛品质提升。加强岭南建筑、语言、饮食、中医药等传承保护,繁荣发展粤剧、岭南画派、广东音乐和“三雕一彩一绣”。传承发扬“波罗诞”等民俗节庆活动,创新繁荣赛龙舟、广绣、貔纵舞、醒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遗+博物馆”“非遗+文创”“非遗+互联网”等多元化传承利用,依托传统媒体、新媒体充分展现非遗魅力。开发利用南海神庙、玉岩书院等历史文化遗产,因地制宜保护好莲塘村、深井村等特色古村落。
4.倡导创新文化
挖掘提升黄埔创新文化内涵,弘扬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精神,尊重自由探索和首创精神,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培育创客文化、创业文化、创意文化、创造文化,推动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承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创论坛,举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打造一批讴歌创新精神的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黄埔创新创造创业故事。
第三节 优化发展文体事业
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加快推动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广东市民艺术中心、“一庙两馆(南海神庙、广州海事博物馆、外贸博物馆)”等一批地标性文化设施,争取广州第二图书馆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落户黄埔,谋划创意产品设计展览馆、动漫游戏与电竞展览馆布局建设。加快在知识城建设区级文化设施,在科学城、长岭居建设片区公共中心,优化建设镇街文化站。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支持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延时开放。加强档案馆建设,促进数字化转型,推动历史档案开放服务。
2.推动区域文艺繁荣兴盛
深入发掘黄埔军校、南海神庙、萝岗香雪、波罗诞等重大文化资源,推动文学、书画、摄影、音乐、戏曲等文艺精品创作传播,讲好“黄埔故事”。实施“黄埔区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评选和扶持工程”,聚焦黄埔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促进文化艺术创作精品化发展。推动建立穗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制定大湾区艺术院团、演艺学校及文博机构交流计划,争取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在黄埔创立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创研中心,汇聚全国文艺资源参与广东重大文艺题材创作和项目攻关。建设港澳文化演艺机构大湾区后勤服务基地,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社会发展智库”。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建设“大湾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艺术专家委员会,设立文学、美术、音乐、戏曲等名家大师工作室,健全艺术创作专家咨询指导机制。引进各文艺类别领军人才,加大文艺青年培养力度。
3.构建文旅开放交流格局
全面加强粤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打造粤港澳青少年文化游学和协同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依托长洲岛、黄埔军校旧址、辛亥革命纪念馆和隆平农业公园,建设国家级港澳青少年游学研学目的地,持续组织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粤港澳大湾区音乐节、“一带一路”国际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打造粤港澳文化旅游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快推进建设南海神庙历史文化综合发展区,深入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
4.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加强重大体育休闲设施布局,重点建设广州市乒乓球培训中心、科学城体育公园、黄埔区体育中心综合体等公共体育设施。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布局,实施校园体育固本行动。建立公共体育设施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推进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共享体育运动区建设试点。科学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运动项目,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推动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利用黄埔区产业优势,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等服务业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推进“互联网+体育”“文旅+体育”“娱乐+体育”融合,支持开展体育消费试点。打造品牌体育赛事。继续办好黄埔马拉松、黄埔自行车赛等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举办全国新区经开区高新区职工健康运动会等重要体育赛事活动,扩大黄埔体育事业发展影响力。
第四节 发展高质量文化产业
1.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以“文化+”和“+文化”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拓宽产业面,拉长产业链,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产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提速发展直播、短视频、科技表演等新业态,布局文化旅游数字娱乐产业。加快建设环球电竞体验中心,举办多元化国际电竞赛事。建设中国游戏谷,开发以中国文化、湾区文化、黄埔文化为素材的网络游戏,支持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永久会址落户。深化建设“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京广文化产业园、设计小镇、电影工程技术产业基地等文化产业园区。促进“文化+”多业态发展,探索发展“文旅+科技+商贸”新模式,建设南湾文旅小镇和南方创意都市现代农业价值创新园。深入挖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内涵,以黄埔军校、南海神庙等为核心,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业态。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交流平台,建设港澳青年文创数字园区。谋划争取RCEP在文化领域的先行先试,发挥保税区政策优势,发展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等业务,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产业新样板。打造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大力发展文化信贷风险补偿、文化创业投资、“版权+金融”等服务,建设大湾区数字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构建多层次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
2.培育高能级市场主体
着力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大力引进世界500强文化类企业区域总部及研发基地、交易中心。支持励丰文化、多益网络等区内文化创意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加快培育文化科技总部企业和多业态一体化发展的大型文化科技集团,打造文化独角兽企业总部基地,吸引一批港澳、国际游戏开发公司和头部电竞企业入驻。大力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中小微企业,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推进区属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黄埔文化集团做优做强。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形成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城市服务之间的联动融合。培育发展文化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为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投融对接等服务。
3.完善文化产业市场环境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文化产业的审批流程简化,完善“互联网+监管”模式,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引导行业组织加强管理服务和指导。开展文化市
场专项执法行动,以网络表演、网络音乐、网络出版等市场为重点,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执法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文化市场消费环境。推进文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
第十三章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定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打造满足高端人才需求、强化人才吸引首位度的高端教育健康国际化城区,完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持续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建设幸福美好黄埔。
第一节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人口持续均衡发展
推进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将入户政策与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构建差别化弹性落户机制。推动人口空间分布与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区域产业布局相适应。依托大数据完善人口监测系统建设,推进人口大数据综合应用和决策支持。深化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建立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全区青年工作。
2.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普惠共享型社保体系,推广“互联网+”社会保险智慧服务。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政策。健全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统筹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推动社会救助制度全覆盖,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创新改革社会救助方式,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推动慈善组织增加,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机制。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深化双拥模范区创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扩大外来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协同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性养老。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构建“一中心多站点”的镇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实现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完善区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行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规划建设社区老年大学,推动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100%,形成具有黄埔特色的新时代大养老体系。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设回迁安置房、保障性住房、员工宿舍、科技人才公寓、商品房等多元化住房产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
3.保障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加强妇女劳动权益保护,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面向城乡适龄妇女开展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关爱儿童健康成长。推动“1+4”市、区级儿童福利机构提升改造工作。加强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提升儿童食品用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儿童网络保护。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力争实现新发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落实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和福利保障,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照护服务,强化各类残疾人托养、康复服务机构的安全管理。
第二节 全面提升就业质量
1.促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支持劳动者通过众包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实现自主就业、分时就业、灵活就业。充分发挥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用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青创杯”等创新创业赛事,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深化“互联网+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发挥“黄埔工匠”引领示范作用,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各类技能传帮带、技能训练、技术交流、技能大赛等活动,配合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和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制度。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坚持普惠性和广覆盖原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全面做好就业保障。深化政校企合作,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2.实现收入合理稳步增长
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率先探索完善劳动力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倡导和推广知识价值、创新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实施工资激励计划,推动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向技能人才倾斜。深化科研机构、高校、医院等行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激励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分配机制。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提高调节的精准性。
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加强对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指导和服务,推进劳动合同智慧化管理,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依法妥善处理劳资纠纷,保障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发挥欠薪保障基金作用。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经营行政许可,优化完善劳务派遣管理系统。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广州)创新研究院建设,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处理机制。
第三节 打响黄埔教育品牌
1.推动基础教育均等化
遵循“优先规划,适度超前”原则,结合区域发展实际,适度提高教育配套规划标准,用好用活教育配套设施容积率,因地制宜提升教育设施建筑面积。深入研判城市化、“三旧”改造新趋势,前瞻性开展基础教育规划,扎实推进近、中、远期建设实施计划,全力补齐部分早期建设楼盘未配备或教育配套设施不足的历史欠账,实施项目清单制管理,确保教育设施供给与实际人口增长相协调。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制幼儿园占比,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位保障,加强基础教育均等化普惠化。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提升民办教育发展水平,着力解决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
2.实施教育品牌化战略
以打造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高地为目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建名校、引名师”工程,推动国际化、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以“黄埔军校系”“华师系”“广大系”优质教育品牌为龙头,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特色教育品牌,建设一批市级义务教育名校,确保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广州实验中学建成招生。大力发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以服务高端人才引进为核心牵引建设配置教育资源,打响“孩子读书到黄埔去”品牌。
3.建设高等教育高地
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教育高地为方向,大力发展国际化高等教育。探索高等教育校地合作共建、融合共享体制机制创新的最优路径,全力支持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研究生院、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建设。加快筹建广州交通大学、黄埔大学,吸引国内“双一流”和港澳高校在黄埔设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顶尖学院或重点实验室。大力发展产教融合的品牌职业教育,筹建黄埔职业教育集团,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推行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培养等“双精准”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匹配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高水平创新型高等教育教师团队。
4.打造终生教育体系
建立现代终身教育治理体系,打造“区、镇(街)、居(村)”三级终身教育供给体系。统筹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建设集继续教育、职业培训、老年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学院。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互衔接和学分互认。
第四节 深入建设健康黄埔
1.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区属公立医院建设,按照三级综合医院的标准规划选址新建黄埔区人民医院(广州开发区医院)新院区,推进黄埔区人民医院(广州开发区医院)西区院区统筹建设区域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黄埔区中医医院升级改造,新建长岭街、龙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萝岗红会医院转制为新龙镇卫生院,高质量构建城区15分钟、农村(村改居)地区30分钟医疗服务圈。支持基层卫生机构向第三方医学检验检测机构、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等采购专业化服务。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加大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推进全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引导辖区各类医疗机构接入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深化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
2.树立高层次医疗服务旗帜
加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建设多层次综合性医疗设施和特色专科医院,打造一批临床重点专(学)科,提升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和区域辐射能力,打造国际化医疗新高地,推动黄埔创建健康促进区。加快岭南医院二期、知识城南方医院、广医妇女儿童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
3.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推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升级。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建立协同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补齐卫生防疫短板。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和事后评估机制。建设全区一体化的急救医疗指挥体系,完善高水平医疗救治设施布局。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生物安全纳入城市安全体系,建立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加快推进广州生物安全创新研究院及生物安全“一中心三平台”建设,建设全球顶尖生物安全产业基地,全面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第十四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城市公共安全屏障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全区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创新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建设法治黄埔平安黄埔,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一节 着力维护政治安全
1.全面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
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立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标准规范,将维护政治安全作为决策部署的重要前提和依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政治安全风险发现、防范、化解能力,灵活应对、有效防范内外各类风险叠加共振。
2.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加强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办好面向青年学生的社科文化活动,用社会主流价值浸润学生心灵。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完善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处置,强化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情引导。
3.强化网络空间治理
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增强抵御意识形态网络渗透能力。持续开展净网专项行动,营造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加强对网络文化创作、文艺评论队伍的政治引领、思想教育和培养支持。搭建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体系,提升网络安全处置能力。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节 切实保障经济安全
1.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
加强粮食、能源和应急物资等战略物资储备管理,提升供应保障能力。结合常住人口规模,加强粮食等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粮食监测预警机制,提升粮食应急加工能力,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优化电力生产布局,提升电力系统应急调节能力、发电侧电力调峰能力,鼓励储能调峰项目建设,保障能源安全。
2.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防范政府、国企隐性债务风险,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处置,多渠道筹措资金按期偿还政府债务本息,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加快化解存量隐性债务,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加大对违规举债行为的问责力度。落实国企融资主体责任,强化资金链监管,完善企业重大经营危机预警和救助机制。加强地方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的监管及风险处置工作,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大案要案处置和风险化解、重点行业领域信贷风险等工作,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试点建设监管链、风控链、征信链、司法链“四链合一”的数字化监管与服务平台,推动建立网格化线下核查机制,形成“线上+线下”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对金融突发事件能力。
第三节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1.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覆盖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和智慧监管水平。加大食品药品监督抽检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
2.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落实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专项规划,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防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重大基础设施、大型聚会活动的安全防范,完善各类预案,率先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区级应急管理体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构建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法治保障、救援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灾前监测预警、灾中应急处置与救援、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全社会的灾害抵御防范能力。
第四节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1.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加强党组织领导,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完善基层党建引领的区街两级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推进政府部门“专业网格”与“标准基础网格”对应及展现,做实“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工作机制。深化基层自治,建设社区议事厅,健全社区协商平台,完善治理评价机制,促进基层自治组织规范运作。
2.构建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
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黄埔实践,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突出治理涉农、涉土、涉环境等领域不稳定问题。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源头。健全社会稳定风险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指标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和管控各类风险。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第五节 推进法治黄埔建设
1.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加强现代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法治社会与法治政府建设相协调,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以高质量信息公开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2.加强公正司法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贯彻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配套改革,打造便利化的诉讼服务,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公平正义。
3.共建法治社会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实现“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覆盖。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探索金融、知识产权领域的多元司法协同机制,整合金融、司法、监管与服务机构职能,一站式解决诉讼立案、审理与执行。
第六节 持续打造平安黄埔
1.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提高发现、打击、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能力。立足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构建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打造“广州最安全区”。健全维护群众权益长效机制,完善民意反映和回应机制,重视网络民意,引导广大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2.创新运用智能防控手段
推动全区出租屋门禁视频全覆盖,打造智感安防样板工程。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各类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业务信息化。建立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大数据应用。推进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的安全普查工作,探索建立安全监测预警体系。
第十五章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凝心聚力推动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完善统一规划体系,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增强规划约束性,强化重大载体支撑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规划有效落实。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决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全区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区委总揽全区、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作用,提高驾驭纷繁复杂局势的能力,引领我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展现黄埔担当、作出黄埔贡献。完善“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方法,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举措,切实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把监督贯穿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将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作为实施规划的基础性建设。压紧压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完善“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的制度体系。发挥党内监督政治引领作用,推动监督体系融入治理体系、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增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有效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加快构建执行高效的干部队伍体系。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第二节 凝聚社会各界共识
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职尽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大统战格局,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凝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力量,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三节 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建立健全以本规划纲要为统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和园区规划为支撑的全区统一规划体系,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强化规划权威性、严肃性,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更改各类规划。本规划纲要确需调整修订时,区级相关规划需要按程序相应作出调整修订。及时制定规划实施方案,确定时序进度,落实具体措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贯彻落实本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将本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结合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合理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明确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举措的年度实施要求。建设区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将各类规划纳入统一管理,推动规划信息互联互通、归集共享。
第四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健全以本规划纲要为战略导向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升经济社会治理效能,优化土地、财政、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等政策协同。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统筹财力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谋划推进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项目,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增强督促检查考核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健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和统计体系,将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纳入有关部门的绩效考评事项,建立全过程督促检查机制。规划编制部门要组织开展规划中期评估,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监督评价,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限时整改,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加强规划宣传解读,提高规划知晓度和执行力,及时公布规划实施进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附件1
名 词 解 释
1.“双区”建设: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2.“双城”联动:即广州、深圳联动。
3.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4.知识城“一号工程”:在2020年12月16日中共广州市委第十一届十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突出抓好中新广州知识城“一号工程”。
5.“四区四中心”:即建设知识城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建设科学城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建设黄埔港大湾区现代服务创新区,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建设生物岛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6.PCT专利:即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根据PCT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
7.IAB-NEM: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英文首字母简称“IAB”)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简称“NEM”)产业。
8.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RECP由东盟在2012年发起,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国。
9.CPTPP:即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由原TPP改名而来。2018年12月30日,CPTPP正式生效。2020年11月20日晚,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将积极考虑加入CPTPP。
10.中欧投资协定:即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又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是中欧双边投资的制度安排。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于2013年启动,历经7年,共举行35轮谈判,2020年12月30日晚,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11.触发式监管:政府部门为新兴业态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减少日常监管干预,同时设定不可逾越的监管底线,一旦企业触碰监管底线,即启动监管执法。
12.沙盒监管:划定一个范围,对在“盒子”里面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同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子”外面,属于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并由监管部门对运行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管。
13.“包容期”管理:对新设立的新经济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给予1—2年的包容期,除违法犯罪、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外,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信用承诺、行政提示、行政约谈、行政告诫等柔性监管方式,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给企业留足成长空间。
14.“一核一带一区”:2019年7月,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发布《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一核”即珠三角地区,是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一带”即沿海经济带,是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一区”即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
15.“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附件2
指 标 说 明
1.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地区年平均生产总值增长速率。计算公式为: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率。计算公式为:
3.研发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计算公式为:
4.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表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第n期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计算公式为:
n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率=Σ第n期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附件3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工程包)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