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以“品质家居”为主题在广州琶洲展馆开幕。尽管国际经贸变数仍存,但展馆内人潮涌动,中外客商的洽谈声此起彼伏。
4月23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展区内人流如织。
外贸企业未雨绸缪
记者观察到,不少外贸企业早已“未雨绸缪”调整了自己的市场布局。与广交会有着超过20年的感情,宁波展商卡特马克智能厨具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吴玉萍表示,“目前关税壁垒对我们影响不大。”她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市场在欧洲,美国市场做得不多。“实际上在去年我们内部就预判了目前这样的一个变动局面,也提前跟客户做了预防沟通。”
除了积极开拓更多海外市场,也有越来越多中国参展商看到了国内市场的潜力。面对关税壁垒,广东力王厨房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自力向记者表示,“非常看好国内供应链优势”。陈自力认为,尽管关税壁垒造成了行业一部分供应链包括产能的转移,但以刀具从业者的角色来看,生产线肯定是保留在国内的。
采购商看好“中国智造”
在采购商展区,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国际客商,发现多数采购商仍然表现出对“中国智造”的强烈兴趣。
一名来自智利的机械设备采购商表示:“中国的供应链能力让我无法离开。”他坦言,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影响部分订单成本,但中国供应商的快速响应和定制化能力无可替代。“我们更愿意承担部分成本,也要维护与中国的长期合作。”
澳大利亚采购商Peter则表示:“现在这些技术领先的产品,绝大多数客户最终还是要来中国买。”
在广交会第二期的展厅里,记者看到的不仅是商品交易的热闹场景,更是一场中国外贸企业“逆风前行”的生动写照。面对关税压力,企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客商从“价格博弈”转向“技术合作”,折射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地位。相信未来随着“中国智造”持续突破,以及RCEP等区域合作深化,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或将迎来更大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