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广州两会专题
人大代表进基层听民意、解民忧 让全过程人民民主鲜活可感
  • 听全文
  • 2024-01-13 09:32:44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联络站晒电话 “随手拍”跟踪办

  市人大代表曾丽晴用“代表随手拍”反映群众诉求,“出行难”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市人大代表唐敏深入一线调研,推动全市648所学校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老人院门口没有无障碍天桥,市人大代表曲英领衔提出闭会建议,推动天桥立项……

  或大或小的时代落脚里,藏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点滴细节。一件件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犹如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朵朵浪花,终将汇聚成海。

  记者日前采访多位广州市人大代表,了解他们进基层聚民情、听民意,推动政府解民忧、办实事的履职故事,以及他们所理解和践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市人大代表、广东华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陈茵明:

  大家信得过我,把我当作“贴心人”

陈茵明

  作为连任代表,在近十年的人大代表进社区活动中,有不少感触。我的姓名、照片和联系电话就“晒”在代表联络站的墙上,每次走进社区,大家见到我都亲切地和我打招呼,并主动向我诉说平时遇到的问题,这说明大家信得过我,把我当作“贴心人”。

  十多年来,经过我和街道的共同努力,小区物业管理、货柜车扰民、自行车棚破损、占道经营、增设公交站点等民生问题得到了解决。进社区、解民意、办实事,就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好的体现。

  在2023年12月3日召开的广州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经验交流暨理论研讨会上,现场聆听专家们的发言后,我对人大代表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过程是代表人民意志、表达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作为人大代表,一定要通过多方位、全方面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实践方法,从而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为履职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州实践贡献力量。

  市人大代表、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公共基础系教师曾丽晴:

  “随手拍”反映群众“出行难” 马上得到解决

曾丽晴

  为人民服务是我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宗旨,把群众装在心里,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最大的诚心为人民服务是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好行动。

  每次进社区接待群众时,我发现许多问题多是因为群众与相关部门沟通不足所致,作为人大代表,我们就要架起沟通的“连心桥”,用心用情推动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2023年9月初,我连续几天接到多个群众发来的求助——上下班高峰期,大源路两所技工院校师生出行困难。我积极利用“代表随手拍”以代表建议的方式向主要负责部门反映群众诉求,很快公交集团在两个时间段增加了车次,并增加了一条快线,白云交警则加强交通管理,通过多方合作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我在参与调研市区两级公安政务“一窗通办”时发现,服务窗口群众来往填写区域不方便,就当场提出建议,有关部门迅速反应,第二天即在座椅上加装了写字板,为群众提供便利。

  这些事情虽小却能切实帮助群众,能以代表履职的方式服务群众,让我倍感振奋和自豪。

  市人大代表,黄埔区文冲街文冲社区服务站副站长曲英:

  闭会建议推动老人院门口无障碍天桥立项

曲英

  2023年7月,针对广州市第二老人院工作人员及入住老人家属出行,需要横穿广汕公路到对面乘地铁的情况,我作为市人大代表领衔提出闭会建议——《关于在广州市第二老人院门口斑马线增设红绿灯及修建无障碍人行天桥》,被高度重视。

  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工委和黄埔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与侨外民宗工委联动,与人大代表形成合力,迅速将该问题列入民生重点治理问题清单,精准快速推动解决了代表和群众反映的“过街难”问题。

  7月20日,市第二老人院红绿灯完成建设并亮灯正常运行,人行天桥项目纳入黄埔区新建项目,计划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8月23日,在得知红绿灯已经故障了三天后,我又马上联系交警部门并通过代表“随手拍”,多渠道将事情反映上去,并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一老一小是重大民生,通过进基层,聚民情、听民意,推动政府解民忧、办实事,让“代表在身边”可知可感。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将继续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中,贡献代表力量。

  市人大代表、荔湾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唐敏:

  多次深入一线调研 所提建议被重点督办

唐敏

  2023年12月3日,我参加了广州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经验交流暨理论研讨会,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李连宁等专家高度肯定了广州人大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连任三届的市人大代表,我感到非常自豪。

  多年履职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大代表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依法提出议案建议是代表履职的重要形式,在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我一直非常关注青少年心理卫生与精神健康问题,多次深入一线调研,先后领衔提出了关于促进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识别、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建议。其中《完善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年度重点督办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对建议办理的“后半篇文章”高度重视,快速推进建议督办。教科文卫工委多次召开重点督办建议协调会,并到医院、学校开展实地调研。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了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方案,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心理防护“筛查-预警-干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推进教师队伍分层分类心理知识培训,实现了全市648所较大规模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100%,密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作,共同呵护青少年茁壮成长。

  市人大代表、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徐嵩:

  人大代表肩负人民期望 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徐嵩

  2023年12月3日,在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研讨会会上,我作为嘉宾在介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州实践时分享了履职故事。当选市十六届人大代表以来,作为来自法律领域的人大代表,我充分发挥法律实践专长,将本职工作中的经验转化为立法建议。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多次接到学生校园冲突的求助,发现冲突背后其实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2023年初,我与30多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广州市在校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条例”的立法建议》,该建议很快就被市人大常委会纳入立法计划。

  立法涉及多方利益,需要不断调研论证。为了进一步找准立法切入点,我拜访了多名医学教授、心理专家,前后走访了10多家中小学校、社会机构,与数十位师生、家长交流,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如何让每部法规都“装满”民意?在广州,有一个独特的平台,那就是超过30年从未间断的问政平台——《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羊城论坛》。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将第251期《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羊城论坛》的主题确定为“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大家谈”。论坛上,主持人根据我们前期调研的成果抛出问题,我们在场的人大代表、心理专家、职能部门负责人、家长、教师、学生、市民展开了激烈讨论。

  经过最真实的观点碰撞,进一步厘清思路,顺利找到了立法的切入点。目前,该条例已进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程序,有望在2024年通过,并成为全国首部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

  我还在立法计划、法规调研、法规起草、立法后宣讲等各个环节参与了《广州市公共休闲场地安全管理规定》《广州市消防规定》《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并就新修订的工会法等开展了十余场宣讲,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所长,更好服务立法工作,为法治广州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