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档时间:2020年10月28日
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中,公共场所和物资应该如何科学地调配和处置?如何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促进产业和金融的深度融合?广州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多位广州市人大代表聚焦金融和产业融合发展、稳就业搭建信息平台、公共场所急救保障等热点,接受广州日报采访。
市人大代表广州市花都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姚俊英:打造广州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
近年来,广东省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系列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姚俊英建议,打造广州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作为岭南中医药资源的集聚中心,广州的中医药文化在岭南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广州打造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广东毗邻港澳,是全国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在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上走在全国前列。白云国际机场144小时国际旅客过境免签政策,更是为国际游客就近体验中医药文化提供了可能性。“广州北部花都王子山一带紧邻白云国际机场,自然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有大量种植艾草等中药材的空间,具备打造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姚俊英建议,在广州北部邻近白云机场的王子山脉一带规划建设广州市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落实点状供地政策,推动建设广州市中医药文化科普馆、药用植物园、药材加工产业园、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传统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