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广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2020年总第228场)
时间:2020年11月26日上午11:00
地点:广州市新闻发布厅
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副处长林彦华: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第七场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建设文化中心城市”。
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是中外文化交汇之地,也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融之所,拥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刚刚举行的2020广州文交会上,共有11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广州,合同金额达182亿元。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广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民春共同就建设文化中心城市进行发布。
首先,有请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介绍有关情况。
柯显东: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广州文化广电旅游业发展的一直以来的关心与支持。根据发布会要求,我简要介绍一下广州市推动粤剧繁荣发展和打造红色文旅精品、推动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不断出新出彩的相关情况。
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好发扬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以培育和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稳步推进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一、传承创新粤剧艺术,激发粤剧发展新活力
粤剧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南国红豆”的美誉。我们一直坚持科学谋划粤剧事业发展,着力培育粤剧交流品牌,推动粤剧艺术融合创新,丰富粤剧产品供给,粤剧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一是科学规划粤剧事业发展。2020年4月市委宣传部印发了《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19-2021)》,明确振兴粤剧的目标和3年规划,健全粤剧艺术传承发展工作体系,推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艺术与市场相结合,努力开创广州粤剧艺术不断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到2022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以广州为核心的中国粤剧文化中心,率先建成国家级戏曲传承发展示范区,创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此外,广州粤剧院新址也于2018年9月奠基,今年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建成后将成为振兴粤剧的发展基地和世界粤剧文化中心。
二是推动粤剧艺术融合创新。为弘扬传承中华戏曲文化精髓,促进文化振兴和戏曲改革,9月10日,我市在广州塔举办了《当京剧遇上粤剧》的名家分享会;10月24日,又在广州塔举办“京腔粤韵 唱响湾区”京粤戏曲合作交流活动,京剧粤剧两大世界级非遗第一次在广州“相遇”、同台演出,唱响时代新歌,进一步丰富和满足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活动,隆重推出“粤潮粤精彩——广州、潮州戏曲交流”专场演出,广受戏迷们喜爱。可以说,粤剧京剧、粤剧潮剧的首度同台专场演出,充分展现了粤剧与其他优秀戏曲的借鉴融合和新生代传承粤剧生机勃发的力量。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强化粤剧人才培育,我局先后和国家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精品创作、人才培养、艺术交流、文创产品开发上深度合作,创作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优秀戏曲作品,做到强强联动、合作共赢。
三是打造惠民文化旅游品牌。这里,我重点介绍名家周末大舞台和羊城粤剧节这两大惠民文化品牌。自今年7月25日起到年底,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每周六晚上在广州塔举办“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惠民演出”,面向所有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惠民演出”,依托我市戏曲人才和节目优势,整合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曲艺牡丹奖”等国家级文艺奖项的戏曲名家资源,通过传承非遗、推广戏曲、惠民演出的形式,打造现代都市文化与岭南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旅游品牌,切实增强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羊城粤剧节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权威性的大型国际知名粤剧文化交流品牌,今年11月17—25日,我市举办了第八届羊城粤剧节,全面施行优秀剧目惠民展演,21场华人华侨社团联展演出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除广州大剧院、广东粤剧艺术中心的6场演出外,南方剧院、江南大戏院、蓓蕾剧院的11场演出票价优惠到30元,番禺沙湾文化中心、黄埔区石化影剧院的4场演出观众还可免费观看。
四是优化粤剧艺术产品供给。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粤剧艺术事业得到空前发展:粤剧艺术博物馆2016年正式对公众开放;粤剧人才薪火相传,名家辈出;粤剧新创排精品剧目广受追捧;群众粤剧私伙局遍布社区、乡村;积极开展粤剧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公益演出,在有条件的大中小学开设粤剧特色兴趣班,有计划地扶持重点茶座表演团体和私伙局;广州粤剧院在“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的支持下,3年已完成《花月影》《刑场上的婚礼》《南越宫词》《睿王与庄妃》等电影的拍摄,2019年末上映的《刑场上的婚礼》后来虽然受疫情影响,该影片的观影人次、放映场次及票房,不仅创下近三年来国内戏曲类电影的最高纪录,还入选了2020年金鸡百花奖提名。
二、旗帜鲜明实施红色文化弘扬工程,不断擦亮广州英雄城鲜红底色
广州市旗帜鲜明地实施红色文化弘扬工程,围绕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全面开展红色文旅资源普查,推动文旅融合,多措施多角度丰富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旅游的服务质量,打造红色文旅精品,唱响红色文化时代主旋律。
一是摸清家底,夯实红色旅游发展基础。2019年,我市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城市,率先按照国家文旅部总体部署要求,系统开展了红色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经普查,我市共有红色资源619项,其中,物质遗存类526项,人文活动类93项,并形成了《广州市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广州市红色旅游资源普查单体调查图文集》《广州市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技术标准》等系列普查成果,既摸清了我市红色旅游资源情况,又为全国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积极推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相结合,实现红色旅游景区创A提质,形成了以4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2个红色旅游A级景区、30个广州党员教育基地和7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骨干的广州红色旅游景区产品体系。
二是传承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全面开展红色遗址保护工作,研究制订《广州市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利用工作方案》,梳理形成《广州市红色史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共115处),推进红色革命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的“四有”工作。实现红色革命遗址活化利用,开展东山街合群老旧小区、珠江沿岸老旧小区、农讲所片区等“微改造”项目,改善提升红色遗址周边的人居环境,积极整合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支持越秀区建设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整体规划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杨匏安旧居等红色革命遗址,连片打造革命史迹主题区域。其中,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项目已于今年7月1日开工,杨匏安旧居陈列馆2019年5月1日正式开放。
三是讲好红色故事,展现红色文化记忆。制作播放“木棉红.英雄色”广州红色旅游主题宣传片,通过两微一抖(微信、微博、抖音)、腾讯视频等各大视频媒体平台播放,邀请沙画大师创作表演红色主题沙画,创新地展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伟大工程,以及革命先辈在广州留下的一连串深刻而鲜明的足迹。积极开展“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活动,建立红色革命遗址网上展馆,把革命遗址打造成为各级党校的教学课堂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以“讲好广州故事,弘扬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为中心,打造红色文旅基地(小镇),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吕田故事”讲解员选拔大赛。推出《1927·广州起义》红色主题沉浸式话剧,挖掘活化广州起义的文化内涵和红色文化精神。推出以广州起义为背景的芭蕾舞剧《浩然铁军》和木偶剧《游曦》,展映展演4K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创作红色题材芭蕾舞剧《父辈的旗帜》,创排红色题材粤剧《苏兆征》,启动《红色中国·粤韵飞扬》广东音乐红色经典作品巡演,举办“艺述·红色广州——2020国庆演出周”演出活动,生动形象地展示广州的红色记忆。
四是推广红色旅游,擦亮红色文旅城市名片。开展“六个一”系列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即举办一场广州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发布仪式——“追寻广州红色印记·共绘红色基因图谱”活动,编印一套红色旅游丛书——《寻访革命记忆 守望家国情怀》、广州红色旅游宣传册、广州革命史迹手绘地图等,推出一部广州红色旅游主题宣传片——“木棉红.英雄色”,编写一本红色旅游导游词——“穗北红色文化产业带”讲解词,推广一批红色旅游主题线路——6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策划一次红色“一日游”活动——红色主题巴士之旅。同时,通过将红色旅游宣传与网红打卡地相结合、在国际国内社交媒体上播放红色文旅相关宣传资料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广州红色文旅目的地形象,打造红色文旅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稳步推进文化旅游业复苏复兴发展,培育和擦亮广州文化旅游品牌,扎实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广州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贡献文旅人的力量。
我就发布到这里,谢谢!
林彦华:
感谢柯局的发言。
接下来,有请广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民春介绍相关情况。
吴民春:
各位媒体朋友们:
上午好!
我向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广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主题是“加快体育强市的建设,努力打造体育名城”。广州市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体育工作的指示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加快体育名城建设,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助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广州体育事业在全国同级城市中一直占据领先地位。近年来,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大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下面我重点介绍“群体通”全民健身公益服务平台、广州竞技体育工作情况和今后体育大赛的发展方向。
首先介绍“群体通”平台。
广州市体育局以体育便民惠民为着力点,开创性地引入“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于2013年率先开通上线“群体通”全民健身公益服务平台,该平台由全民健身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四位一体”组成,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方式,整合各类体育场馆和活动赛事资源,提供体育场地(门票)预订、体育活动赛事报名、体育培训课程报名、体育设施电子地图查阅、体质健康管理、运动计步六大功能,搭建“互联网+”体育惠民便民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智慧体育”生态圈,摆脱传统线下体育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群体通”在落实体育惠民政策、扩大体育场馆供需、优化体育便民服务、促进城际合作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群体通”平台将对标《广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及提高产业服务水平的要求,落实市委领导调研体育工作时对“群体通”平台提出的新指示,持续丰富平台体育便民功能、提升平台综合服务质量,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构筑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智慧体育新标杆,助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努力把“群体通”平台打造成为“引领广东、推动融合、影响全国”的新型智慧体育品牌。
接下来介绍竞技体育工作。
近年来,我们不断优化巩固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构建更加广泛立体的业余训练网络,建立更加丰富多样的青少年竞赛制度,切实促进体教融合工作,推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校园,积极推进足球改革发展。始终坚持以向上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核心,强化战略布局,加大选材力度,优化训练机制,完善竞赛体系、深化体教融合,加强科研支撑,狠抓队伍管理,夯实青训基础,不断增强广州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十三五”期间,广州竞技体育保持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在全省绝对领先的地位。广州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雅加达亚运会、天津全运会、山西二青会、肇庆省运会以及国内外单项比赛中表现突出,共获3项奥运会冠军、113项世界赛冠军、69项亚洲赛冠军、536项全国赛冠军和1815项省赛冠军,共向省和国家输送321名运动员,目前在省队以上训练的广州运动员有483名。涌现出陈艾森、刘诗雯、樊振东、刘湘、刘婷婷、陈一乐等一批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获得2016、2017、2019年中超联赛3次冠军,2016年足协杯冠军。2020年,我市有17人代表国家备战东京奥运会,6人代表国家备战北京冬奥会,241人代表广东备战陕西全运会。
最后我介绍体育大赛。
我们不断完善体育赛事布局,把握国际体育赛事发展趋势,构建国际知名、本地特色的高水平体育赛事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网球、羽毛球等具有社会基础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促进冰雪、攀岩、三人篮球、电子竞技、击剑、跳绳等具有广阔前景的体育赛事发展。积极挖掘赛事的平台价值,持续放大赛事综合效应,发挥赛事对餐饮、住宿、旅游、会展、文化创意、职业体育、专业体育、群众赛事等领域的拉动作用,促进体育消费。
2020广州马拉松赛将于12月13日举办,比赛设马拉松(42.195公里)项目,参赛名额20,000人。起点设在天河体育中心,途经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等四个区,终点设在花城广场。今后广州马拉松赛,将不断提高赛事专业化水平,积极求新求变,增强赛事服务,凸显赛事特色,不断提升赛事品质,对标国内外知名马拉松赛,创建国际知名马拉松赛品牌。
今后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将积极扩大赛事规模,增加传统龙舟队伍参赛数量,大力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龙舟队伍和外国龙舟队伍参赛,在赛事期间举办龙舟嘉年华等系列推广活动,传播龙舟文化,提升赛事内涵,弘扬中国文化,提高赛事的知名度、将赛事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国际龙舟赛。
广州也将致力于办好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世界羽毛球巡回赛总决赛、国际攀联中国攀岩公开赛、广州南沙国际帆船赛、广州黄埔马拉松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亚冠联赛广州赛区、中超联赛广州赛区和CBA联赛广州赛区等职业赛事,活跃职业联赛市场,打造具有广州本土特色的职业体育赛事精品。将重点提升以上体育赛事的质量效益、品牌形象和辐射影响力。
积极对标国际知名的体育城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鼓励各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力量举办体育赛事,探索创新重大体育赛事举办模式。陆续引进符合广州城市特点、匹配广州一线城市地位,满足市民观赛需求、具有良好社会基础的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大力提升广州自有品牌赛事国际影响力,让市民群众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欣赏精彩国际赛事,提升广州城市知名度,推进国际体育名城建设。
媒体朋友们,下一步,广州体育将大力推进与文、商、旅、创、居、医深度融合,积极推动智慧体育、电竞体育、文体博览和体育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断加大对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力度,不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规范各类竞赛体育服务保障工作,提升办赛专业水平及赛事组织能力,将广州体育事业不断推向新高度,为加快体育强市建设和打造国际体育名城做出更大贡献。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林彦华:
感谢吴局的发言。
现在有请媒体提问,也请各位记者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您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谢谢。
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想请问一下广文广电旅游局,能否简单介绍振兴粤剧事业的中长远规划和三年重点工作?
柯显东:
谢谢你的提问。
我们粤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艺术门类,也是广府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站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高度,振兴粤剧,广州责无旁贷。目前我们在2014年振兴粤剧十项工作的基础上,集中资源统筹发力,制定了中长远规划,即打造人才培养工程、传承创新工程、精品创作工程、市场培育工程、推进影像工程、场馆建设工程、院团发展工程。争取三年内完成15项重点工作,即:建设粤剧人才梯队;建成广州粤剧院新址;整修提升八和会馆、銮舆堂;开发一条粤剧主题旅游线路;提升“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建立粤剧名家工作室;创作一批粤剧精品剧目;开展粤剧“三进”活动;推进粤剧“走出去”;打造粤剧文化品牌活动;出版一批粤剧研究文献;实施粤剧影像工程;加强粤剧院团建设工作;扶持民营粤剧艺术表演团体;提升粤剧的宣传与推广。
谢谢。
广州日报记者:
这个问题问一下吴局,“群体通”已经发展了好几年,使用的用户越来越多,成绩之间的合作以及共享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吴民春:
刚才在介绍里面提到,“群体通”是我们在2013年率先推出的。经过7年的发展,每年惠及了几百万的群众。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也向周边城市推广,惠及珠江三角洲。首先,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别在佛山和肇庆共享,我们是无偿提供这个平台给这两个城市。当时是“广佛肇一体化”去推广,让佛山肇庆市民在佛山肇庆也可以定到他们当地的球场,也可以定到我们的球场,因为球场在佛山定,基本上不会跑来这边打。基本是服务当地的佛山和肇庆。
在这两个地方发展之后,现在清远、中山、东莞近期准备签约,这三个城市如果顺利,12-1月就正式签约,我们也是无偿提供平台的。基本上“群体通”项目就覆盖了珠江三角洲,下一步陆续向全省内各兄弟城市免费开放,这个平台在市委领导的要求,还要将一些服务功能,例如运动场馆、运动器械+运动服务、运动训练的问题也将会在这个平台里面展现,更加便捷去服务我们的市民。后面我们也更加努力把这个平台做好,更加贴心地为我们民众服务,提升他们在提炼锻炼中的获得感和愉悦性和方便性。谢谢!
林彦华:
感谢两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两位发布嘉宾的解答,上午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