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质量发展 广州亮点
制造业立市 广州逐“新”提质
  • 听全文
  • 2024-10-16 09:39:15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广州锚定“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功能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1851年,中国近代第一座石船坞——柯拜船坞在广州长洲岛响起轮船的鸣笛声。从此,一段记载着众多“全国第一”“全国首创”的工业传奇开始在羊城大地写就。

  历经173年沉淀,广州成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拥有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行业,形成了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日前,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为《规划》),为广州赋予了“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功能定位,明确将建设若干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面向2035,广州将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稳固优势产业基本盘,壮大新兴产业增长盘,抢抓未来产业潜力盘,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铸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向“新”而行 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脊梁

  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作为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依托,突出以创新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主要沿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广州正大力建设“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生物医药高地”“新材高地”……

  面向2035,广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若干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物制造、生命科学、蓝色能源、空天产业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规划》,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现代高端装备、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轨道交通等产业链条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上天揽月,下海捉鳖”。广州加速布局“深海空天”新赛道——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第四次成功发射,亿航智能获颁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公开试飞,全球最先进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下水试航。

  “储”能蓄力,“生”生不息。广州加快挺进产业科技新蓝海——巨湾技研、融捷新能源、高景太阳能光伏组件等新型储能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慕恩生物拥有全球领先生物制造平台和全球最大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里工实业发布国内首款由协作机器人厂商制造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里工D1”。

  对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广州借助国家级试点政策春风,加快实施国家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点、线、面”推动工业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实施“智改数转网联绿提”新技改加快组建“1+1+N”的产业生态联合体,打造“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资源池,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数字化服务生态培育,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数字化改造服务。

88f3a70d24fb3be1c5c8.jpeg

致景科技应用“飞梭智纺”数字化系统的纺织工厂

  大企业带动上下游,大平台牵引产业链。广州已引进培育树根互联、赛意、亿迅等一批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面向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推动在线定制、柔性生产、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深入应用,全国9大定制家居上市企业中广州独占4家,打造了3家全球“灯塔工厂”。如致景科技“全布”工业互联网平台与“飞梭智纺”数字化系统,自动匹配供需双方的订单和产能资源,将工厂织机的开机率从40%提升到70%以上。

  逐“质”而进 开辟“制造业立市”新空间

  大产业要有“大空间”。面向2035年,广州将严格管控工业用地控制线,积极推动零散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根据《规划》,广州一方面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工业产业区块),引导推动产业项目集聚发展,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将产业集聚区、连片工业用地等划入工业用地控制线。单个工业产业区块内工业用地占比不低于55%,新增工业用地原则上安排在工业用地控制线内。另一方面则鼓励位于中心城区内的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形成一批都市型工业发展载体。引导中心城区外的村镇工业集聚区通过“工改工”的形式集中连片改造,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

  事实上,广州早已为突破土地瓶颈作出努力。近年来,通过加强工业产业区块管理、推动低效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村镇工业集聚区整治提升等持续加大产业用地用房供应力度,全市工业产业区块总规模已由2020年划定时的621平方公里增加至626平方公里。

  今年5月,《广州市关于优化空间载体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3”政策出台实施,按照“化零为整、成片连片、产业集聚、特色鲜明”思路,推动市特色标杆工业园区建设、低效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整治,构建产业园区梯度体系。

  作为广州传统老城区之一,“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荔湾区曾在20世纪30年代拥有当时的“广州第一工业区”——西村工业区。今年6月,广州荔湾产业园区获省批复设立。作为广州市首个省产业园,广州荔湾产业园区规划面积7898.12亩,以东沙片区、海龙围片区、中南片区三个片区构建“一园三区”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智能装备三大产业,聚焦激光与增材制造、现代中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领域,力争建成国内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以荔湾产业园区为代表,广州围绕重点产业方向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培育的广东省特色产业园达6个、数量居全省第一。未来将加快建设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泛半导体产业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等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广州将加快推进28个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实施,用地面积共800公顷,建成后预计可提供近20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载体。鼓励引导重点园区建设个性化、定制化、专业化厂房,产业与空间载体适配性持续提升。

  读懂广州2035

  加快推进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打造海工装备、新型储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开辟量子、生命科学、深海、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现代高端装备、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轨道交通等产业链条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严格管控工业用地控制线

  •将产业集聚区、连片工业用地等划入工业用地控制线

  •单个工业产业区块内工业用地占比不低于55%

  •新增工业用地原则上安排在工业用地控制线内

  积极推动零散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鼓励位于中心城区内的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形成一批都市型工业发展载体

  •引导中心城区外的村镇工业集聚区通过“工改工”的形式集中连片改造,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