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活动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出席活动并共同为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省领导张福海、王曦、张晓强,广州市市长郭永航参加活动。 更多详情 >>
  •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生物多样性保护再受关注。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2024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专项支持下,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植物多样性记录,更为理解物种演化与生命之网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更多详情 >>
  •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生态湖成功入选2024年广州市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华南国家植物园生态湖属车陂涌流域上游湖泊水体,湖面面积9.83万平方米,平均水深1.25米,库容约12.29万立方米,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水系景观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详情 >>
  • 城园交融添绿意,创新发展焕活力。广州市构建城园融合体系,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广州城市融合发展,建立“1+3+N”的城园融合体系,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州,为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统领绿美广州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提供高水平生态支撑。 更多详情 >>
  • 花城焕彩织春锦,珠水流芳入画屏。广州正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森林质量优化提升等“八大工程”,赋能从“千年花城”向“世界花城”的跃迁。截至今年2月,广州森林面积30.03万公顷,累计建成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生态公园等各类公园1516个,建成绿道3929公里。同时,广州市还受邀加入“自然城市计划”,获得全... 更多详情 >>
  • 漫步于广州市内唯一一条穿行于白云山林冠间的空中游览步道,抑或自在观赏“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盖木”,岭南园林的自然美学时时萦绕身旁……今年先后开园的云溪植物园和云萝植物园,不仅为各类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产保育环境,也在为市民的绿色生活赋能。两座植物园“双星闪耀”,呈现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样本。 更多详情 >>
  • 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掀开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新的篇章。华南国家植物园所在的天河龙洞一带自古美如世外桃源,广州第一村诞生于此,唐代,先民于此开基。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陈焕镛、陈封怀、何椿年等为代表的科学家,“情系草木、躬身大地”,探索自然,珍藏了植物王国皇冠上的众多瑰宝。他们“为国为民、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更多详情 >>
  • 历时3年精心打造,坐拥1座自然教育馆、5大专类植物展示园、3条生态休闲步道的云溪植物园,将于8月8日10时揭开神秘面纱。8月4日,记者探营了解到,云溪植物园内迁地保育乡土、珍稀植物1300余种,其中包括“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盖木”。开园后,该园将举办“博士科普进云溪”“珍稀植物展”等系列植物主题活动,还将推出一批植物主题... 更多详情 >>
  • 7月10日,在“升级”满两周年当天,华南国家植物园多面开花,再交亮眼“成绩单”。自2022年5月获批、7月揭牌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高起点、高标准、科学有序谋划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工作,在迁地保护、科研、科普、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园林园艺展示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更多详情 >>
  • 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阳春市人民政府将100株珍稀濒危植物猪血木野外回归。近年来,“保护”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最核心的工作,最濒危的植物在科学家的努力下,正在重新盛放。 更多详情 >>
  • 近一年来,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广东样板”,华南国家植物园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率先筛选了103种适宜绿美广东的特色乡土植物,为绿美广东行动提供技术支撑。近日,记者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了解揭牌“升级”后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绿美广东及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 更多详情 >>
  • 如今,绿美广州建设初见成效。通过制定《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广州确立“树葱茏、道千里、惠万民”的愿景目标,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建设、保护地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活力精品绿廊提升美化、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现代惠民林业集聚发展、全民爱绿护绿植绿“八大工程... 更多详情 >>
  • 生动有趣的科学文艺展演、展示前沿科学技术的“创新展”、主打科学实践和科普互动的“创工坊”……这个周末,华南国家植物园成为一片科学的海洋,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2023)广州专场活动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4日在此开幕,近30家中国科学院科研机构等带来逾40个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活动。 更多详情 >>
  • 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了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7种。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启动植物综合保护计划,用3-5年时间使迁地保护物种数达到2万种以上,并筛选1500个具有经济价值的种类推荐使用。 更多详情 >>
  • 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新揭牌“绿美广东”物种展示园,园区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考虑,筛选出103种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特色植物,本次重点展示其中的20多种。同日,30名粤港澳青少年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种下分别象征广州、香港、澳门的木棉、紫荆和广东木莲三棵“粤港澳青年同心树”,寓意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亲情长青。自2... 更多详情 >>
  • 本次游园会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青年联合会主办,是“爱我中华·粤港澳青少年走进国家植物园”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湾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接下来,每月一次的科普小课堂、每季度一次的季节主题游园会、每年一场的绿美广州生态嘉年华将面向更多粤港澳青少年开放。 更多详情 >>
  • 近日,广州木本花卉专类植物展示园(以下简称“专类园”)揭牌成立。作为“1+3+N”城园融合体系的一部分,该园是首个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专类植物展示园,依托单位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占地面积340亩。 更多详情 >>
  • 近日,车陂涌(华南国家植物园段)综合整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开始招标,将对约1.415公里河道进行整治提升。工程以防洪安全及生态修复为主,兼顾提升周边人居环境,工程建成后车陂涌(华南国家植物园段)能够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消除河涌堤岸安全隐患,营造一条拥有特色生境,兼顾局部亲水慢行体验及丰富的水情科普课堂的蓝绿风景廊。 更多详情 >>
  • 7月20日上午,“高质量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系列活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行。这是在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批建设1周年之际,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建设绿美广东、绿美广州而采取的又一切实行动。 更多详情 >>
  • 一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科研和科普方面均取得不俗成绩,既体现其在中国植物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示了广州对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支持成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美丽图景。 更多详情 >>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