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 > 年会盛况
南沙:发展潜力升级 名企接踵而至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8-03-28 10:42:09
浏览次数:
-

3

南沙港

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南沙最高补2亿元!南沙招商引智放大招,去年“1+1+10”产业政策体系发布以来,500强企业抢占风口加速布局南沙,市场主体数量猛增,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的片区,近三年来南沙新区自贸区改革创新不断向纵深推进,改革红利和创新动能加快释放,GDP增速实现连续四年领跑全市,正成为广州新的增长极,龙头巨企纷至沓来。

招商引智:

落户总部型企业累计达103家

新落户南沙的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及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按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达2亿元!新落户总部企业连续5年给予企业对南沙区经济贡献95%的奖励!新型研发机构最高获1亿元建设运行费资助……这是南沙“1+1+10”产业政策招商引智的“实招”,涵盖了总部经济、科技创新、航运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等南沙重点发展产业领域。企业通过其中一项专项政策就能获得从落户、增资、研发、经营、上市等全生命周期扶持,这也成为南沙努力建设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一个重要举措。

2017年5月底南沙产业政策体系发布后,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去年6~12月全区新设企业数达15990家,是去年1~5月的2.3倍。2017年,新设企业数首次突破2万大关,达到22736家。

重大项目加快集聚,汇丰、中国人寿、中国石油、中铁建、京东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3个纷纷抢滩南沙,落户总部型企业累计达103家。尤其是高端制造产业发展迅猛:采取“PPP+EPC”建设模式的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开发项目已开工。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海尔智能制造中心、中国邮政智能物流分拣设备研发及生产基地、微晶大功率氮化镓蓝光LED芯片和多芯片模组研发生产基地、北京精雕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联瑞制药生产基地、九三集团华南总部及高端豆制品研发生产基地、鼎飞智能无人装备研发及生产基地、宝乐机器人研发和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已落地,将于年内动工。

2017年,南沙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1.89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4.93亿元,可比增长24.2%;税收总额471.96亿元,增长22.1%;进出口总值1951.75亿元,增长15.2%。

现代产业:

打造千亿级AI产业集群

亚信、微软云、小马智行、中电数据、云从科技、科大讯飞、腾讯、启明星辰等处于国内第一梯队的人工智能企业正在南沙聚集,创新型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南沙着眼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全球集聚高端资源要素。AI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AI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面积约3000亩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已开工建设,落户了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广州智能软件产业研究院;微软广州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已投入运行并引进18支人工智能新锐团队,云从AI视觉图像展示体验馆已正式对外开放,“小马智行”(Pony.ai)已在南沙进行无人驾驶车辆路面测试,腾讯公司已在南沙注册。

南沙科技创新企业迅速成长,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两年翻番。半年落户了全球最大软件提供商微软、国内规模最大的独立大数据公司亚信、国内知名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小马智行等30余个企业。

资金为科技创新注入活水。南沙创新型金融蓬勃发展。集聚金融类金融机构3299家,比自贸区挂牌时增加了26倍,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1家,占全市1/5。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超1700亿元,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租赁集聚地,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私募基金机构超780家、注册资本超2400亿元。已引进广东珠三角优化发展基金(500亿元)、国华军民融合基金(302亿元)、中粮优化产业基金(100亿元)等一批重点项目。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立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均已落户,设立全国首个能源金融示范园区。

港口经济:

国际航运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南沙正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壮大外贸新业态、开创建设新模式,推动重点产业迅猛发展,多个重点产业跻身我国第一梯队。南沙邮轮游客快速增长,未来南沙母港可停靠世界最大邮轮;南沙汽车口岸成为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口岸,“汽车海上大通道”现雏形;全球跨境电商一线平台纷纷聚集南沙,保税仓一仓难求。

国际航运枢纽能级持续提升。国际大港地位不断强化,2017年南沙港区实现货物吞吐量3.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06万标箱,分别增长了10.1%和10.5%,助力广州港进入全球2000万标箱俱乐部;新增国际班轮航线12条(共85条)、内贸航线4条(共32条);邮轮出入境旅客超40万人次,居全国第三。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正全面施工建设,中远海运华南国际航运大厦及物流基地系列项目已明确落户南沙区。

国际贸易中心加快建设。卓志供应链与马士基集团在南沙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全球优品国际分拨中心,总投资300亿元的粤海集团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总部及中金岭南国际贸易中心、升龙集团贸易总部等一批贸易型、结算型总部项目已落户。保税港区进出区货值达783亿美元,工程塑料年进出口货量超200万吨,成为亚太地区最大工程塑料集散地。2017年实现平行进口整车到港1.37万台,南沙汽车口岸成为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口岸。经南沙港出口的市场采购(含旅游购物)货物货值529.3亿元,覆盖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网购保税进口模式(B2B2C)业务量快速增长,京东、天猫、苏宁、唯品会等大型电商企业的业务相继落户,网购保税跨境电商进口额占全市85.2%。

南沙速度:

GDP增速

持续领跑全市

“一口受理、二十证六章联办”,1个工作日(24小时)内可领取证章……“南沙创新”“南沙速度”有目共睹。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自贸区南沙片区已累计形成376项改革创新成果,平均每三天就推出一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1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7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124项在全市推广实施,可复制推广经验占半数以上,“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新模式”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推出自贸区改革创新十大集成成果。

随着南沙改革创新不断向纵深推进,改革红利和创新动能加快释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感受到南沙创新所带来的实惠。以“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为例,60项区级事权审批事项已正式落地实施。实施以来受理并办结“证照分离”审批业务1980宗,累计可为企业节省20000多个工作日,减少申请材料6400余份、少跑1000多趟,企业“办证多”“办证难”“准入不准营”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创新添动能,南沙发展潜力持续增强,南沙GDP增速持续领跑全市。2017年,南沙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1.89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4.93亿元,可比增长2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66亿元,可比增长14.5%;商品销售总额1473.9亿元,增长12.5%;税收总额471.96亿元,增长22.1%;进出口总值1951.75亿元,增长15.2%,总量占全市1/5;实际利用外资10.42亿美元,增长66.8%,总量占全市1/6。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