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 文体活动

广州市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竞赛项目开赛

  • 2025-04-18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逐梦羊城 以拼搏定义可能

  4月17日是广州市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比赛第一天,田径、乒乓球、轮椅篮球比赛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的不同场地同时进行,热闹非凡。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比赛是2025年残特奥会前的一次考验、测试或预热,而对于普通体育运动爱好者来说,它是一次尝试、挑战、探索,也可能是一个新的机遇。”广东省残疾人田径队教练刘辅梁说,它更是一次展示和普及,让更多人能看到残疾人朋友在体育运动上的热情和坚韧,看到体育运动对残疾人的意义,“医学功能分级更让我们懂得,残疾人体育没有唯一的评判标准,他们已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可能性里竭尽全力。”

7ed86d0f5ca8f4bfb4f2.jpeg

轮椅竞速比赛现场。

  轮椅篮球赛演绎速度与激情

  残疾人体育包括群体项目和竞赛项目。群体项目主要是为了满足残疾人康复健身、融入社会需求而开展的体育活动,而竞赛项目具有较高的竞技水平和规范性。广州市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包括了4月15日举行的旱地冰壶、轮椅太极、飞镖三项群体项目,以及4月17日—18日举行的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轮椅篮球、举重等六项竞赛项目。

  在轮椅篮球赛上,广州各区的运动员一边操纵轮椅高速前进、后退、旋转,一边灵活快速运球、投球,令人目不暇接,偶尔跌倒也能立即反应,纵身还原坐姿,展示了力量与激情;在乒乓球比赛区,一字排开的乒乓球台上,不同年龄段的选手认真对决,坐着轮椅的、手臂不方便的、听力有障碍的,所有的状态都不能影响他们在飞舞的球拍和白色小球之间笑着、喊着,挥洒自己的热情。

058803940365521e6e73.jpeg

轮椅篮球赛现场。

  对于刚刚外训“回家”的残体中心运动员们,这一场比赛是“接风宴”,也是“开学考”。轮椅竞速队的年轻运动员邓亿润、庞亿新、田玉通在比赛后纷纷总结自己“没有如预期发挥”“没达到最好的状态”,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考试”中的不足,比如“没有足够经验应对变化的天气”“临场发挥还是不稳定”等。广州市轮椅竞速队教练员陈晓纯对他们的表现却早有预计:“这次比赛就是摸摸他们的底,也让他们心里有数,不同状态和不同天气下他们的应对能力,这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是反思和成长的机会,对于教练来说是制订未来训练计划的基础。”

  体育让他们有机会全面发展

  记者了解到,当天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既有广东省队、广州市队的专业运动员,也有体育爱好者,后者中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但是在比赛中依然能看到他们很好的精神状态。“他们愿意来参加运动会,是一种勇气的展现,也是我们对他们的鼓励。”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运动会的目的之一,是希望通过比赛吸引更多残疾朋友参与进来。

  “对比上一届运动会,可以看到参赛者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广州市残疾人体育协会会长吴汉斌说,体育爱好者们平时积极训练,需要一场比赛来给他们检验自己的水平,也可以“以赛代练”,更重要的是这种氛围可以提升他们投入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而包括刘辅梁在内的教练员也在比赛过程中默默观察、暗暗摸底:“今天早上我看到一两个不错的苗子,后面可以邀请他们来试试。”他透露,他曾在过去几届市残疾人运动会上选拔到不错的种子选手,虽然从未接触过专业训练,但如今已经在专业队里茁壮成长。他一直坚信着“体育的力量”:“体育对残疾人朋友来说是一种康复手段,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有机会全面发展。”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