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化广州

千年沥滘古韵长 新中轴上绘蓝图

  • 听全文
  • 2024-09-18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水乡沥滘古有“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之美誉

今天成为城市新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

  广州有句俗语:“未有河南,先有沥滘。”作为广州珠江南岸最早的人口聚居地之一,水乡沥滘已经走过了千年光阴。早在明清时期,这里便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名村。斗转星移,岁月沧桑,乡村融入都市,变成新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走进沥滘,聆听在这里世代生活的村民讲述过去的故事,你会发现,如童谣一般美丽的沥滘,一直珍藏在他们的记忆里。

8f1532aa1e1fb9d387b6.jpeg

568e53cd1fed7ca4dbad.jpeg

f1ab18eaf3eb57c7531c.jpeg

1c62548590c60b43e2cb.jpeg

296140f1c2a7850028b5.jpeg

在千年时光里,江心小洲上的古村一步步“成长”,今日蝶变为新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图片来源:《千年沥滘》)

  以水为名 依水而建

  水网密布成就沥滘 卫氏罗氏成为望族

  在粤语方言中,“沥”是对河流汊道的简称,“滘”多指有分支河道的地方。故“沥”为河涌,“滘”为水道。明末清初岭南著名学者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凡水皆曰海……通舟筏者曰江,不通舟楫者曰水。二水相通处曰滘。”“沥”与“滘”合称,专指特定水网地域。

  以水为名的沥滘,曾被10余条细涌形成的枝状水系萦绕。在漫长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依水而建的岭南水乡。沥滘村委文史专员卫建勋是沥滘卫氏第28世孙,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属于这座古村庄的显贵而沧桑的记忆……

809d7c4336eb1895dad5.jpeg

富有岭南韵味的水乡风光

  数千年前,如今珠江南岸海珠区一带还是一片浩瀚烟波,日日潮涨潮落。不知何时,这里出现了一个钟灵毓秀的小洲。随着浪花不断冲刷、沉淀,小洲的面积越来越大。这里河汊密布,绿树成荫,鱼虾鲜美。最早来到这里的,是一些水上人家。他们以打鱼为生,以小舟为宅。自然村落的最早形成,恰是“数家临水自成村”。由于这里水网密布,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独特的名字:沥滘。

  宋代之前,曾有严、曾、白等宗族在此居住,唐代沥滘就出了严姓进士,北宋出了白姓解元。今沥滘一约尾被老村民称为“白社尾”,就是当时白氏村民居住地。

  沥滘真正开始发展壮大,是由于卫氏家族的到来。卫氏本姓姬,是周文王第九个儿子康叔的后代,因康叔受封于卫地,其后人便以国号为姓。卫国约在今河北南部大名县至河南北部滑县一带,古称河东。沥滘卫氏大宗祠供奉着“河东卫氏历代祖先神位”的牌位,牌楼门额横书“百世周宗”四个大字, 两侧书有“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字样,即称卫氏是周朝宗室之后。

4b54bbf15093f83b3d04.jpeg

俯拍卫氏大宗祠。

1d435a0ff69d156132cb.jpeg

卫氏大宗祠挂着“百世周宗”横匾。

  约在唐末,岭南已有卫氏活动足迹。据《卫氏族谱》记载,南宋建炎年间(1127年~1130年),卫宁远带领家人南下,他的第二个儿子卫达来到当时属于番禺县的沥滘,定居于沥滘水基坊敦德里龙眼树下,成为沥滘卫氏的开村之祖。他的第三和第四个儿子去了东莞茶山。沥滘卫氏大宗祠正门两旁悬挂着一副对联:“爱江海汪洋,先入番禺开沥滘;羡峰峦秀丽,再过东莞辟茶山。”这一副对联道出了卫氏家族南下的不同路径选择。

  自此,来自中原的卫氏在这里耕读传家,世代繁衍。元末明初,罗从善从江西跟随舅父来番禺经商,为避家乡战乱在沥滘落籍。此后,卫氏家族和罗氏家族在此开垦滩涂,购置良田,重文兴教,族中才俊辈出,成为一方望族。

  耕读传家垦荒从商

  “育”出海珠岛最大村落

  如今的沥滘由沥滘、新渔、大沙、芒滘四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相当于15个猎德村、三分之二个珠江新城。这还只是昔日沥滘面积的八分之一。在历史的长河里,沥滘一直与省城遥遥相望。据《番禺河南小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河南(珠江南岸)有十三村,清初发展到三十三村。但这些村庄都位于海珠岛的西北部,沥滘并不在其中。

  从明代至近代,沥滘村一直在不断“长大”。清代,珠江南岸隶属番禺县茭塘巡检司管辖,下设河南、仑头、沥滘、鹭江、瑶头、大塘堡。“沥滘卫氏和罗氏主导了周边洛溪、大沙、上漖、厦滘、后滘等大片沙田的开发垦殖,昔日仅在珠江南岸一带,沥滘卫氏和罗氏所控制的田地面积就有44平方公里,可谓富甲一方。”卫建勋说。据《卫氏族谱》记载,当时,卫氏族人聚居在村中,附近傍居为家僮佃户,稍远为基围台榭林塘,多植荔枝龙眼橘柚等岭南佳果。滨海皆腴田,岁两熟,十分富庶。

  1930年,广州城区扩展,原属番禺、南海两县的部分乡村正式被划入广州市管辖范围,当时广州市的面积为134.26平方公里。为明确扩大后的区域范围,当时的广州市土地局立了46方水陆界石,其中在沥滘大埗头岸边立了一方确立南部市界的水界石,南郊“巨无霸”沥滘村从此纳入广州的怀抱。

  如今,沥滘村内靠近珠江的大埗码头边依旧立着这座界碑,也叫沥滘碑,上面刻有“广州市界”“以对河中心线为界”“市区界石毁窃严究”等字样。一旁的亭子里,村民休憩闲聊,下棋打牌,珠江边上的江风徐徐吹来,时光悠悠而过。

e6a0160187277a1c8a36.jpeg

近百年前竖立于沥滘的“广州市界”碑。

  宗祠流芳 地杰人灵

  江畔书香氤氲 诗礼传家风气浓

  沥滘人承延祖德、兴家旺族的精神代代传承,孝顺、和睦、爱家、乐业的传统,也是沥滘村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生活富足的沥滘人以诗礼传家而闻名。翻开史册,沥滘取得功名的子孙自古数不胜数。早在宋代,卫氏五世祖卫惟寅“为人持重,不尚浮华”,在宋咸淳十年(1274年)考取进士,官至朝议大夫。比卫惟寅稍迟一点的卫伯英,在南宋德祐年间考取进士,官至御史中丞。短短时间里,一个家族里连出两个朝廷重臣,卫氏家族的声名日渐显赫。如今,悬挂在卫氏大宗祠里的对联:“烛影辉煌光射大夫剑履,炉烟缥缈香熏御史官裳”,说的正是这两位先祖。

  在南宋时期,卫氏一门三兄弟卫兆龙、卫应龙、卫梦龙还曾连擢高魁,被人们称为“河东三龙”,一时传为佳话。

  到了明清两代,卫氏、罗氏子孙中的进士、举人更是不胜枚举。尤其是清代,沥滘村共出了3位进士、20多位举人,有了“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美名。当时有民谚:“九龙出海,六鹤飞归”,意思是说九个沥滘子弟去应试,就会有六个人蟾宫折桂,诗书教化风气之浓,可见一斑。

  不少文化名人纷纷为沥滘题匾,撰写族谱序言、墓志铭等。明代大儒湛若水与卫玉溪是好朋友,他深感这条古村积淀的深厚教化之风,欣然提笔,为《卫氏族谱》作序。而明代重臣兵部尚书商辂为罗氏家族先人写过挽诗。

  此外,明代状元伦文叙的儿子伦以诜为卫氏族谱题过序。明代有名的广东右布政使李凤曾应邀为沥滘卫氏作《皇明隐君卫公配安人甘氏合葬墓志铭》。

  卫氏大宗祠“直笃式牌匾”岭南少见

  文博专家崔志民与沥滘有着不解之缘。20多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沥滘,像珍珠一样散布在古老民居中的祠堂令他记忆深刻。沥滘卫氏、罗氏曾拥有40多间祠堂,仅仅是卫氏族人所建的大小宗祠就有30多座。“岭南不少村落都有祠堂,但像沥滘这样一个村里保存有如此之多祠堂的,确实很难得,而且明代、清代、民国年间的祠堂都有。”崔志民说。

  从地铁沥滘站东行数百米,在离珠江边不远处,会看到一座气势恢宏的岭南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沥滘卫氏大宗祠,其五开间的格局在广州地区极为罕见。

  不过,沥滘第一座祠堂并非卫氏大宗祠,而是罗氏第三代后人罗宗润获皇帝赐封后返乡兴建的罗氏大宗祠。罗宗润聪明好学,官至浙江布政使参政,为官期间建功颇多。朝廷对他进行嘉许,并允许其回乡兴建家庙,追念祖先恩德。罗宗润告老还乡后,兴建了沥滘最早的祠堂——罗氏大宗祠(荣恩祠),还得到了朝廷“致富有方,育才有道,家训有德”的表彰。

  1536年,明嘉靖颁布“推恩令”后,民间建祠合法化,广府地区出现了第一个建祠高峰。1537年,沥滘卫氏修建了卫氏第一间祠堂,取名为“敦睦祠”,意为“敦亲和睦”。随后,沥滘卫氏从明万历22年(1594年)开始筹建卫氏大宗祠,耗时20多年,到1615年才建成。后来,卫氏大宗祠经历了多次重修,但大体形制不变。鸦片战争期间,英法军舰看到它气势非凡,误以为是官府,一番猛烈炮轰,宗祠的大门左侧墙上被轰出一个大洞。如今,墙上修补过的痕迹仍可辨认,战火洗礼的痕迹无言诉说着沧桑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祠堂高大仪门上写有“卫氏大宗祠”字样的直笃式牌匾在岭南地区的祠堂中比较少见。据卫氏祖辈口耳相传,卫氏十二世祖卫西樵是明代嘉靖皇帝的外孙婿,才被准许使用这种颇具皇家气派的牌匾。

770aba49533fe522e52a.png

“直笃式牌匾”岭南罕见。

  皇帝重臣共贺寿 敬老传统延至今

  卫氏大宗祠的“镇祠之宝”是乾隆钦赐的“御赐祝寿屏风”。上面的贺文由三朝重臣、一代名相张廷玉拟就,由刑部尚书、中国古代大书法家汪由敦书写,意在祝贺沥滘村卫氏103名老翁的寿辰。

  千里之外的乾隆皇帝为什么会给一个岭南古村里的老人家贺寿?原来,沥滘卫氏尊老爱老之风兴盛,延续数百年,村里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在祠堂为老寿星摆筵寿酒。卫氏第十九世祖卫廷璞任兵科给事中时,由于办事勤奋干练,深得张廷玉器重。有一年冬天,卫廷璞去拜访张廷玉,并告诉他,自己族中有一百多名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将会在第二年春天聚宴祝寿,希望张廷玉能撰文为寿宴增光。张廷玉听了颇为惊讶。他忆起史书上的记载,文潞公留守西都时,曾召集洛中德高望重的老者聚会,只有13个人参加,都可作为一件盛事留名,卫氏一族有这么多寿星,更值得庆贺。他把此事向乾隆禀报后,乾隆也觉得可借此机会弘扬孝悌之风,便命汪由敦为筵寿活动书写贺文。乾隆御赐的这套祝寿屏风为卫氏家族增添了荣耀。

  卫氏宗族尊老爱老风气延续至今,每年正月十五,卫氏大宗祠内都会张灯结彩,飘色舞狮,村民宗亲从各地赶来,举行盛大的敬老贤寿会,传承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

  近代以来,沥滘罗氏一族在政商学领域涌现了一批杰出人才。自小就有神童之誉的罗文干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曾在全英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二名,让英国人倍感震惊。罗文干后担任司法行政部长兼外交部长。罗文干的侄儿罗明佑也是一个风云人物。他是“联华影业”创始人之一,“联华影业”拍摄电影《火烧红莲寺》,开了中国武侠片先河,后又率先引进有声电影。

  此外,我国著名的工程力学家、华南工学院首任院长罗明燏,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罗征祥,著名建筑设计师罗征启,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解决方案的世界级专家罗征援等都是沥滘人。

  岭南水乡 钟灵毓秀

  水路畅通 沥滘墟商贸繁荣

  卫氏大宗祠南面就是珠江,周围河网密布。每年江河水泛滥时,都会淹没卫氏大宗祠前面的水田,甚至涌到祠堂里面来。古人以“水”为财,卫氏大宗祠侧门边上的一块石碑,碑文要求子孙绝对不可以筑堤围,把水挡在外面,否则本人及其后人没有资格当卫氏子孙,不能入祠堂分烧肉。

  珠水确实给沥滘带来了财富。沥滘背靠珠江后航道,水上交通四通八达,渐渐成了海珠岛南部的重要商埠。老一辈村民告诉记者,当时,整个沥滘墟在河涌两岸展开,长四百来米,商贸繁荣,从早到晚都非常热闹。沥滘人在经商方面很有天赋,他们不仅在沥滘墟进行商贸经营,还以双轨复合制模式进行经营。他们一方面在沥滘投资开垦沙田,把滩涂改造成良田,种植农作物;另一方面,在沥滘经营酒厂,利用酿酒剩下的酒渣养猪,循环利用赚取更多利润。沥滘是当时番禺重要的糖业和米业商墟,沥滘人利用水路交通经营糖业、米业的转运业务,又在省城开设店铺,做外贸进出口生意,赚取更丰厚的利润。民国时期,广州十大富翁之一、曾捐建南武中学和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卫百揆就是沥滘人。他经营茶叶、屠场、沥滘香米等生意,还当上了广州商会会长。

  沥滘中区三巷4-1号是一栋蚝壳屋,建造工艺及其蚝壳都很罕见。国家级非遗灰塑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邵成村在踏勘过这处建筑后惊叹道:“它的夹头都是用蚝壳砌筑的!”原来,一般蚝壳屋转角是用角柱,用砖砌山墙,然后把蚝壳放进墙内,这栋建筑的转角位却是用蚝壳按“一丁一顺”砌法砌成,每个蚝壳的直径至少有50厘米。专家推测,这么大的蚝壳可能是由海外贸易而来,并直接运抵码头的。

  水润古村 “八景”文化根基深厚

  水的滋润与陪衬,催生了沥滘的“八景”文化。旧时,从大埗头码头上岸,沿着青石板路往沥滘商墟前走,迎面映入眼帘的是写着“珙秀”两字的过街牌坊,这里便是民国沥滘八景之“云山拱秀”的印记:清晨,朝阳初升,江面上,渔翁撒网,艄公摆渡,晨雾中帆影穿梭;傍晚,沿着青石板铺砌的石板小路往古码头走去,落日余晖照在卫氏大宗祠门前的江面上,渔歌唱晚,令人沉醉。

  明代《卫氏族谱》中有这样一首诗:“春映桃花隔岸红,夏日荷叶满田中,秋日丹桂飘香里,冬雪寒梅伴老松。”细品诗句,沥滘水乡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象就呈现在眼前。

  明代,卫氏族人卫渭岩的姻亲、顺德文人韦宪文曾赋诗描绘沥滘八景。这“八景”分别是“宗祠桧古”“吟社秆修”“南村松鹤”“北洛菱鸥”“榕阴问月”“石海维舟”“夏凉荔熟”“秋霁农收”。到了清代,在原有景点的基础上,沥滘八景又多了几许人文色彩,江河景色的分量也更足,“八景”分别是:“游黄涌,泛花涌”“穿石海,望无底”“真武庙,过枕楼”“庆源堂,敦睦祠”“湟武浈,汇大海”“西樵公,观音庙”“乐民桥,过北庙”“东渔祠,通荣恩”。到了民国,沥滘八景又演变为“云山拱秀”“直入枕楼”“乐民桥”“无底庙”“玉菠萝”“花涌,黄涌”“聚宝盆上出莲花”“螺口入,水宫口出”。

  众所周知,荔湾有“泮塘五秀”;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沥滘其实也是“五秀之乡”。

  清代,南海县“五秀之乡”在泮塘,番禺县“五秀之乡”就在沥滘。沥滘因潮田肥沃,十分适宜种植水生蔬菜水果,其盛产的莲藕、慈姑、荸荠、菱角、茭笋五种水生蔬果质量上乘,远近闻名。这里还有荔枝、龙眼、木瓜、黄皮等众多岭南佳果。直到今天,不少村民还在庭院里种植果树。

  沥滘村最南端有一座小岛,唤作海心沙。“这片沙洲一形成,就有了这个名字。”老村民告诉记者。这座海心沙由珠江泥沙沉积而成,原为沥滘村新渔自然村的潮田地,“岛上种有莲藕、慈姑、荸荠、菱角、茭笋五种水生蔬果,以前人们从村边码头划小船到岛上耕作,带饭过来,中午都不回家。”20世纪70年代,这座岛被广州港征用,现为广州港河南港务分公司的厂区。

  年华似水 当代蝶变

  新中轴上焕发新活力

  直到数十年前,沥滘仍三面临水,有八大河涌。民居沿涌而建,水网密布。祠堂、庙宇,榕树、水道、小船、砂岩驳岸……这些富有岭南韵味的传统水乡场景,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童年时,我从自家门口或窗户看出去,就能看到河涌里清澈的流水,闻到涌边飘来的姜花香气,至今仍回味无穷。”画家朱劲松回忆说,“那时候,我与小伙伴们的玩乐真的太丰富了,一起在涌边田间钓蟛蜞,割草养小兔子,捞浮萍喂鸡鹅鸭,划小船捞鱼;爬树摘果,林间捕鸣蝉,下水田摸慈姑莲藕;当河涌涨潮时跳到流动的河水中自由畅游,当河涌退潮只剩下十几厘米水深时去河底捉鱼捕蟹捞虾……”

  在小桥流水的静谧间,似水年华在古村悄然改变,沥滘的河涌变成了道路,2006年,广州地铁3号线沥滘站开通,沥滘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大为便利。

  融入大都市的沥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广州东站出发,新中轴线串起中信广场、体育中心、珠江新城等一系列地标,再跨过珠江,随后一路向南延伸至沥滘村、南海心沙岛。村民惊喜地发现,从卫氏大宗祠的正门上方可以看到广州新中轴线地标——广州塔。20世纪70年代,南海心沙被征用时,村里分到了40个工人指标,全村几百人抓阄上岗。当时,为了一个指标,大家都要争破头。如今,沥滘位于新中轴线南段的“黄金”地理位置,“当年抓到阄当工人的人,反过来羡慕起村民了!”沥滘经济联社负责人回忆说。

  沥滘城中村改造项目自启动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期待。2024年9月10日,首批复建房交房。全新交付的西海茗苑小区,一栋栋高楼相邻而立,社区道路平坦宽敞,园林景观优美。“好开心,现场看了都很满意,待配置一些家电,我们可以在春节前搬进来。”村民袁大哥看到新房后,满意地对记者说。

  根据今年公布的《海珠区后航道服务型制造创新带产业发展策划》,海珠区后航道沿线将作为西翼,着力构建以产城融合为特色的发展新引擎,全区形成“一心两翼四组团”的产业空间格局。海珠区科工商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心”为沥滘生产服务中心,“两翼”分别为西部产城融合之翼、东部生态创新之翼,“四组团”从西至东依次为广纸产城融合运营组团、石溪智能制造价值组团、沥滘专业服务门户组团和湿地生态创芯制造组团。其中,沥滘专业服务门户组团构建面向本土内生企业的“CBD专业服务极核和生产性服务中心”。

  行走在沥滘,若细细留意,便能感到历史的厚重感,依旧矗立的12座宗祠古迹,讲述了沥滘不同凡响的历史。根据广州市城市更新协会的梳理,现在沥滘村范围内共有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在内的历史建筑36处,它们将被计划好好地保护起来整饬一番——不用担心历史的痕迹会因此消弭,修葺后的历史建筑将会进行活化,重新焕发新机。“目前,沥滘村正在全面收集包括老物件、老照片、历史文献等在内的历史信息资料,为日后兴建沥滘村史展览馆做准备。”卫建勋说。千年前,沥滘村的祖先缔造了这片美丽的家园。未来,这座古老村落的悠久历史、昔日岭南水乡的田园牧歌,将在绵长的记忆中世代相传。

  沥滘村的变化,是传统古村向现代化城市蜕变的缩影。在这里,古村将焕发新活力,在城市中见烟火,在新中轴见未来。

c11a7cd1f8540df8e42c.jpeg

古祠与高楼相映成趣。

ca9189a4c456b8878eaf.jpeg

遥望对岸沥滘,广州之窗映入眼帘。

  36处历史建筑计划修缮活化利用

  沥滘村是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最大的城中村之一,位于海珠区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南部滨水区,北邻海珠湖、南至珠江后航道、东达华南快速路,属珠江后航道北岸地区,其规划总用地151.42万平方米,建设总量436万平方米,是海珠区改造面积最大的城中村,面积相当于珠江新城的2/3。

  根据广州市城市更新协会的梳理,现在沥滘村范围内共有不可移动历史建筑36处。其中卫氏大宗祠极有代表性,该建筑规模较大,是海珠区为数不多的明代祠堂建筑,有清乾隆皇帝御赐的岭南地区最大贺寿屏风。2012年10月,卫氏大宗祠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沥滘旧村改造步伐的稳步推进,包括卫氏大宗祠在内的36处历史建筑将有计划地修缮活化利用,让千年沥滘传统历史文化与当今时代有机交融。

  “春映桃花隔岸红,夏日荷叶满田中,秋日丹桂飘香里,冬雪寒梅伴老松。” ——明《卫氏族谱》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