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化广州

古建明珠广裕祠 忠孝传家六百年

  • 听全文
  • 2023-02-15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大奖 历史上六次修复 被誉为展示了从宋代至当代绵延的历史进程

  广州有1300多座大大小小的祠堂,其中唯有陈家祠和广裕祠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广裕祠全称“陆氏广裕祠”,位于距广州市中心约40公里的从化区太平镇钱岗古村,是明代陆氏后人陆广裕等人为纪念陆贾、陆秀夫而建的家族祠堂,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是截至目前发现的全国唯一一座有六次大修年代记录的古祠,被誉为“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并于2003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

  如今的广裕祠不只是一座普通的广府家族祠堂,更是一份不可磨灭的独特历史印记。它记载了广府人的祖先从中原一路南迁的艰辛与辉煌,成为人们游览古迹、景仰英雄的打卡地。

  根脉寻踪·古村拥古祠 相伴岁月长

  钱岗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后来,陆秀夫后人陆从兴从珠玑巷辗转南下,定居钱岗村,其后子孙绵延,逐渐形成一个以陆氏为主的古城堡式村落。

  钱岗村始建于宋末

  广裕祠修成于明初

  从位于沙溪大道的钱岗村委出发,沿着沥青马路向左步行约600米,道路右侧就有“古村东门”的招牌,很醒目。沿着箭头指向,一块乳白色大理石碑上刻着“中国传统村落——钱岗村”,这便是著名的钱岗古村了。

钱岗古村

  陆秀夫后人定居钱岗村,逐渐形成古堡式村落

  古村虽名曰“钱岗”,村里的人却十有八九姓陆。据史料记载,钱岗村所在地古时叫“沙溪峒”。沙溪峒长约5公里,由东往西依次分布着红石、颜村、文阁、钱岗等几个村落。钱岗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村早期有钱、谭、张、冼、沈、刘、叶七个姓氏居住,钱氏是开基之族,又因村子坐落在一片叫“七星岗”的山丘上,故名“钱岗”。

钱岗古村

  南宋末年,丞相陆秀夫以身殉国后,镇守南雄梅关的陆秀夫第四子陆礼成隐居珠玑巷,其后遭元兵追杀。陆秀夫第五代后人陆从兴从珠玑巷一路辗转南下,到钱岗村时,见这里山清水秀,粮余粟足,幽静隐蔽,便定居于此,子孙绵延,枝叶茂盛,逐渐形成一个以陆氏为主、约5万平方米的古城堡式村落。广裕祠前厅的木柱上“迹发钱塘庶钱岗而奕传子侄,样开玑巷侣玑甸以大启文章”的对联,说的正是陆从兴举家迁来钱岗村的事情。

  古村东南西北向各建有一个门楼,门楼之间用青砖围墙连接。村内巷陌交错,错综复杂、河砾石铺砌的古巷曲径通幽。政南巷是村中唯一一条贯穿南北,并称得上“笔直”的巷子,其余古巷随意蔓延却又互联互通,具有很强的防御性。

  钱岗古迹有三宝:灵秀坊、江城图和广裕祠

  钱岗古村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现存建筑绝大多数为明清时所建,仍老而不拙、古迹众多。钱岗古迹有三宝:灵秀坊、江城图和广裕祠。在古村东边、紧邻沙溪大道的青砖牌坊便是灵秀坊,这也是游客参观古村的最佳出发点。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钱岗秀才陆向晨在乡试中考取第一名举人,返乡后建此牌坊。牌坊高约6米,歇山屋顶,两侧一层四翼角,顶层四角挑起燕尾,正脊立宝珠,墙头灰塑三重红底白色莲花托。如今,灵秀坊是钱岗古村的标志性建筑,成了钱岗青年外出求学、参军等活动的迎送之地。

灵秀坊

  穿过灵秀坊,古色古香的古村在眼前展开,广裕祠就坐落在古村中央,紧邻政南巷。据记载,广裕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跟北京故宫同岁。据钱岗村陆氏后人介绍,为纪念西汉名臣陆贾和南宋名臣陆秀夫,南迁广州从化钱岗的陆氏后人陆广裕主持集资修建了这座祠堂。又因陆广裕出钱最多,村民同意取名为“陆氏广裕祠”,即广裕祠。该祠堂距今已617年。

  古祠巍然·具岭南布局 有北方影子

  广裕祠建筑格局颇具岭南风范。然而,它又处处有着北方祠堂的遗存,反映了陆氏后人对故土的眷恋。

  四水归堂十足岭南风范 照壁翼墙留存北方韵味

  古代村落由一个个家族逐步繁衍发展而来,这种浓缩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记录了中国民间家族制度的沿革和变迁。但在明朝之前,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祠;从明朝开始,朝廷才开始允许民间建祠堂。于是,家族聚集议事、娱乐庆典就有了地方。在岭南许多村落中,最高大华丽的建筑就是祠堂,广裕祠也不例外。

  广裕祠整体建筑依地势而建,由照壁、院落、翼墙和祠堂主体组成,建筑面积825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这个规模在钱岗古村“只此一家”,足见广裕祠在村里的地位。照壁位于祠堂正门前,是一座用青砖砌成、呈“八”字形的瓦檐砖墙,在岭南极为罕见。翼墙位于祠堂两侧,也呈“八”字形。

  祠堂主体建筑三间三进,分为前厅、中堂和后堂,均为悬山顶式建筑。从外观上看,祠堂高大雄伟,脊梁上塑有宝珠、鳌鱼、燕尾。祠堂翼墙与照壁相互照应,从大门的两边开始向外延伸,如一双张开的翅膀,又像敞开的怀抱,与广裕祠浑然一体。古祠正门坐落在翼墙中间,宛若一张古朴的太师椅,庄重而深沉。祠堂大门颇具威严,横额上书“陆氏广裕祠”6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廊立柱柱座为宋代风格的水波纹花岗岩。门前石柱上刻有对联:“门对青山试看翠柏苍松茂发千枝总是津津一本,屏环绿水欣观锦波银浪分流万派无非混混同源”,这便是陆氏一脉绵延不断的写照。

  要进广裕祠,得先跨过一道半米高的门槛,这样高的门槛,在岭南地区很少见。据说,祠堂门槛的高低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陆秀夫曾官至左丞相,祠堂门槛也比其他祠堂高出半截。

  作为一座南方祠堂,广裕祠却处处有着北方祠堂的遗存。古祠前原有一水塘,这是岭南祠堂的一般布局,但现在广裕祠门口却见不到水塘,“八”字形照壁则是典型的北方风格。祠堂大门两侧的翼墙也是北方八字形风格。广裕祠内两个天井是南方的四水归堂结构,排雨水快,而祠堂屋顶的飘檐却是北方风格的人形飘檐;中堂拖廊的屋顶是人形的南方风格,但前厅的拖廊屋顶却变成拱形的北方风格。

  广裕祠的管理员和解说员陆树坚说,北方风沙大,建八字形照壁、翼墙可以遮挡风沙,而南方并不需要。但“我们的先祖都是北方人,他们迁到南方后,怀念家乡,因此,依然按照家乡的传统在南方修建祠堂。”岭南文化研究者朱光文说,中国祠堂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广府祠堂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们是随着历史上大批中原人南迁而逐步形成的。在中国历史上,最迟从战国起就有北人南下,其中北宋南迁和南宋将亡时的两次南迁规模最大,许多人越过大庾岭辗转到粤北珠玑巷生活,再迁至珠三角一带垦殖。现存的广府祠堂中,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门口楹联,都记录着广府人一段由北南迁的历史,如沥滘卫氏宗祠、猎德李氏宗祠等。

  古祠往事·诗书忠孝 代代传承

  广裕祠大门两边镌刻着“诗书开越,忠孝传家”八字对联,上联说的是西汉名臣陆贾说服南越王赵佗归汉的故事;下联说的是南宋忠臣陆秀夫负帝投海殉国的壮举。

  陆贾三寸舌胜百万兵 秀夫殉国忠烈传千古

  公元前204年,秦将赵佗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以广州(时称番禺)为都城,在岭南建立南越国,疆土主要包括今广东广西等地。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时,虽想统一岭南,但战事初定,心有余而力不足。公元前196年,刘邦派当时著名的政论家陆贾南下广州,以说服赵佗归汉。陆贾到广州后,刚开始并不受赵佗待见,甚至被辱,但凭其纵横天下的才智,最终说服了南越王。赵佗不仅依中原礼节赠送财物为陆贾饯行,还正式臣服汉朝,南北得以更深地融合发展。陆氏后人用“掉三寸舌能胜百万兵戈开越说佗归汉室”来概括陆贾的丰功伟绩,这句话就刻在广裕祠的木柱上。

  陆贾“说越归汉”1400多年后,被认为是陆贾后人的南宋名臣陆秀夫又下岭南,留下一段忠烈壮举。陆秀夫是江苏盐城人,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与同岁的文天祥同登进士榜,声名大噪。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陆秀夫官至左丞相。此时的南宋王朝已摇摇欲坠,就在其任左丞相的第二年,元军大举进攻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陆秀夫等辅弼幼主南下广东崖山,最终兵败,南宋灭亡。作为南宋相国,陆秀夫宁死不屈,怀揣玉玺、背起年幼的宋末皇帝赵昺投海殉国,时年44岁。

广裕祠内的陆秀夫石像

  国人难忘祖先,而广府人尤盛。但在中国历史上,民间建祠祭祖在明代才开始兴起。因此,直到陆秀夫以身殉国后约130年,陆秀夫第十一代孙陆广裕,才在钱岗村主持修建了这座陆氏宗祠。陆氏后人拥祠而居,守护着祖宗留下的精神家业。

  跨过祠堂大门的门槛,便是前厅,中间采用抬梁式构架,两端是砖墙,门枕石和柱廊雕刻古拙生动。前厅和中堂由天井相连,两侧有厢廊。穿过连廊,但见一座手执朝板、目视远方的陆秀夫汉白玉雕塑立于第二进中堂正中,立像底座篆刻有明朝陈献章《崖山吊陆公祠》和当代文学家田汉的《崖山怀古》的诗句,陆家几百年家国情怀汇聚于此。

  在第三进后堂,也称祖堂,陆贾和陆秀夫的画像悬于后壁,一左一右。中间是陆贾、陆秀夫和陆广裕的牌位,供族人祭拜、游人瞻仰。木柱上刻有“宋代祠文开百粤,南朝志节巨三忠”等对联,陆氏后人把先祖的事迹镌刻在祠堂的字里行间。

  子弟奋战疆场不负家训 古村爱国情怀代代绵延

  陆氏后人秉承“诗书开越,忠孝传家”的教谕,“从陆贾到陆秀夫,再到陆日新,体现了代代传承。” 广裕祠的管理员和解说员陆树坚说。提起陆日新,钱岗人都能讲出他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还是中山大学学生的陆日新回乡成立武工队和抗日自卫队,开展抗日活动,先后成立从南武工队和钱岗抗日自卫队。在陆日新的带动下,钱岗村先后有陆燕球、陆炳新、陆榕根、陆照平、陆伟贤、陆树秋等村民参加了东江纵队,并为后来南下解放广州的部队筹集了大批粮草。“后来,陆日新就去了广州发电厂工作,地点就在今广州西村西场一带。这正是两千多年前,陆贾筑泥城的地方。”陆树坚说。

  除了陆日新,陆氏后人还出了个怀抱教育救国抱负的陆炜。1920年,陆炜作为中国第二批勤工俭学留学生留学法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陆炜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任从化中学首任校长,一生忠厚正直。

  站在广裕祠前,历史的厚重感再度迎面而来,既能想象2000多年前,西汉陆贾越五岭游说南越王赵佗归汉的场景;也能缅怀700多年前南宋名臣陆秀夫精忠报国的忠烈。可谓千秋栋梁在,南国风骨存。

  古祠新生·一度尘封窖藏 如今光彩重现

  经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广裕祠犹如一部历史方志,记录了广府人曾经的艰辛生存和智慧光芒。然而,作为家族宗祠,它毕竟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曾一度破败不堪,尘封窖藏。直到2000年春,考古专家才在茂密的荔枝林深处发现了这颗散落在民间的古祠“珍珠”。

  岭南建筑历史标尺 六次大修记录全国唯一

  当钱岗古村和广裕祠被发现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曾经惊讶地感叹,离广州市区不远的从化,竟保存有一大批完好、古朴的古建筑。广裕祠的不平凡之处,不在于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本身,而是有六次确切的维修时间记录。这些记录或刻于脊梁上,或镌刻石碑中,或嵌入墙壁,或立于院内。广州博物馆民俗专家崔志民说:“确凿时间记载,为该祠堂所留下来的建筑风格作出明确的断代,这是极其珍贵的。它(广裕祠)简直就是岭南建筑历史的一把标尺。”用这样一把标尺就可以去衡量岭南地区其他的建筑。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也对广裕祠称赞说:“(它)是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

  在陆树坚的指引下,记者在祠堂中堂脊梁上发现秀美阳文:“时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岁次癸丑(1553年)仲冬吉旦重建。”这是广裕祠最早的重修记录。在中堂后面东廊间左侧墙内嵌一块《重建广裕祠碑记》,上面落款为“大明崇祯岁次己卯(1639年)手夏吉旦重修”,这是第二次修缮。在后堂的脊檩下和前厅的脊檩下分别刻有阳文“时大清康熙六年岁次丁未(1667年)事夏矣于吉旦众孙捐金重建”“时大清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1807年)季谷重建”等字样,这是第三和第四次修缮记录。在第三进祖堂后两柱间又有横枋阴刻“民国四年(1915年)吉日柱重为修后座更房之志”。这些确凿的文字记录成为世人了解广裕祠保护过程的珍贵史料。

  广裕祠第六次大修于2001年启动。当时钱岗村400户人家中有300户自觉捐款,成立广裕祠维修保养管理基金,省、市也拨出专项经费100多万元,由陆氏后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陆元鼎等担任重修工程专家。这是广裕祠“修旧如旧、揭瓦换梁”式的彻底大修。

  重修于2002年1月正式动工。面对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每一项工作都来不得半点马虎。专家组根据广裕祠的残毁程度、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其他特殊要求,修旧如旧。在修复过程中,大木结构和墙体基本保持不动,最大限度地保留每一个能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遗迹,对一些不能继续使用的构件,原件妥善保留,替换件不完全仿照,以留下重修痕迹。比如,为了最大限度使用原来的材料,工人把屋顶拆下来的数万块旧瓦片,像洗菜一样,一片片地洗刷干净,再上保护性的灰浆。用作敷设屋瓦的泥浆,都是沿用古法将捣烂的稻草与石灰按比例混合炮制而成。这无疑是一种“绣花活”。3个月后,广裕祠终于面目一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座悬山顶式建筑光彩袭人,既有南方的“样子”,也有北方的“影子”。陆秀夫第31代孙陆桂昌在立于广裕祠院内的《广裕祠重光碑铭》中说:“省市齐保护,拨款百万修祠堂。村民雀跃,慷慨解囊……文脉永传,前事不忘。”

  这种绣花式的修缮,不但延续了广裕祠数百年来悉心保护的优良传统,也让世界看到了地方政府以及村民们对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诚意。2003年11月29日,广裕祠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竞赛“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的奖牌和证书,这是当年9个国家共22件入围作品中唯一的一等奖。一代又一代钱岗人对祠堂最质朴的敬仰赢得了世界赞誉。

  截至目前,广裕祠是全国唯一一座被发现有6个确切大修年代记载的祠堂。

  时代变 “忠孝”“读书”不变

  如今的钱岗古村已没人居住,变身为乡村旅游、传承文脉的打卡地。原有居民虽然搬到了新的地方,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但依然不忘祖训。作为广裕祠的管理员和解说员,陆树坚说,虽然时代变了,但先祖们留下的“忠孝”“仁孝”“诗书”的精神没变,“自己的工作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知道这些,这算是对家训的传承和发扬了。”他几乎每天都会对游客介绍古村和古祠的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逢清明、重阳时节等日子,陆氏族人也会在祠堂举办活动,纪念祖先。2020年广东陆氏家族欢聚广裕祠,祭拜先祖,铭记祖训。据钱岗村人说,族中人都知道自己是陆秀夫第几代传人,也都以太公“背着皇帝仔跳海殉国”为荣,牢记着“忠孝传家”的祖训。而离广裕祠不远的钱岗八一小学把广裕祠所承载的精神融入学校教育,将“忠孝立德,诗书启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将“忠孝爱国,耕读传家”作为校训。

  广裕祠也正在岭南古驿道的画卷上绽放新颜。2018年确认的南粤古驿道从化段重点线路全长约45公里,南端就在太平镇钱岗古村,古驿道游也纳入广州十条乡村游精品路线。“这里做文旅最合适,像广裕祠这种既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获得联合国大奖的古祠堂,在全国都不多。目前正在规划将古村修旧如旧,让更多的人在千年古道中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更多的精神滋养。”陆氏年轻一代、钱岗村负责人陆文锋说。

  木刻“江城图”被誉广州版“清明上河图”

  从广裕祠出来靠右,再沿着政南巷往南走上两三分钟,右手边突现一个大广场,广场的尽头有一间古屋,叫西楼,是古时打更、放哨用的。被誉为广州版“清明上河图”的江城图,就雕藏在古屋的封檐板上。陆树坚说,当时发现这个宝物时,大家又惊又喜。

西楼

  雕刻江城图的檐板长860厘米、厚3.5厘米,宽只有28厘米,分上下两部分,描绘了当时珠江北岸、广州城南的繁荣景象。其中,上半部分是广州城风貌,有东郊田园景象,层峦叠嶂、山水相连,古树千姿百态、苍翠欲滴,吸引着江边穿着长筒皮靴的外国人。还有下棋的市民、戴斗笠的老渔翁、樵夫、商铺等,烟火气息十足。从左到右,有花塔、光塔、镇海楼、天字码头、琶洲塔等至今还耸立在珠江两岸的广州地标性建筑。下半部分则是珠江美景。层层递进的珠水波纹,把珠江春意描绘得惟妙惟肖,一艘艘商船来来往往。画卷长不足9米,但雕刻了29艘风格各异的船、40多座房屋亭台、49个人物以及超过140棵千姿百态的榕树。真是巧夺天工又极具生命力!江城图真品现藏于广州市博物馆,游客在西楼看到的为复制品。

珠江江城图(局部)  广州博物馆供图

  如此珍宝出自谁手?又为何刻在远离市区的村落?目前依然是一个谜。也许就像钱岗人所说,是先祖们想告诉后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来时路,并要眼光高远,创造美好生活。

  点睛

  广裕祠为何能得联合国大奖?

  2003年11月29日,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顾问的理查·A·恩格尔哈特特意来到钱岗村,将“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的奖牌和证书授予了广裕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证书上这样评价道: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变化期间,广裕祠堂的修复是一个地方遗产保护的杰出范例,村民、政府机构和技术顾问组织精诚合作,克服了资金有限的困难,导致了广裕祠在修复时周全的选择和高水准的传统工艺。通过有意识地坚持《威尼斯宪章》和《奈良文书》原则,项目组成功地展示了方法上的严格性和在记录、评估、解释该建筑文化遗产价值时的敏感性。用广泛的参与和透明的方式来动员对保护项目的支持,从而确保该历史建筑在社会未来的年月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建筑中可见的历史变更在各个层面的仔细保护,陆氏祠堂不仅成为钱岗村历史活的记录,同时也可捕捉到中国从宋代直到今天绵延的历史进程。

  六次大修 “修旧如旧”

  广裕祠修缮记

  1553年

  “时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岁次癸丑仲冬吉旦重建。”这是广裕祠最早的重修记录。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广裕祠第一次大修记录。

  1639年

  《重建广裕祠碑记》上落款为“大明崇祯岁次己卯手夏吉旦重修”,这是广裕祠第二次修缮。

  1667年

  “时大清康熙六年岁次丁未事夏矣于吉旦众孙捐金重建”,这是广裕祠第三次修缮。

  1807年

  “时大清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季谷重建”,这是广裕祠第四次修缮记录。

  1915年

  “民国四年吉日柱重为修后座更房之志”,这是广裕祠第五次修缮记录。

  2002年

  《广裕祠重光碑铭》记载:“省市齐保护,拨款百万修祠堂。村民雀跃,慷慨解囊……文脉永传,前事不忘。”

  ………………

  迹发钱塘庶钱岗而奕传子侄 样开玑巷侣玑甸以大启文章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