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是珠江主要入口之一,一江两岸以主航道分界,东属东莞,西属广州,虎门炮台就分布在这一江两岸和江中的三个岛屿(上横档岛、下横档岛、大虎山岛)之上,这是公认的中国近代海防史上设施最完整、火力最强大、工事最坚固的中国海防要塞。
虎门炮台最早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虎门炮台中属广州南沙的炮台有:横档炮台、蕉门台、横档月台、大虎台、大角台、永安台、巩固台。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广东军民坚决抗击英国侵略者,虎门炮台扬威屡挫英国侵略军的进犯,这些炮台在战争中被破坏。
道光二十三年重建时,广州南沙所属的大角台、下横档台、上横档台、南北台、大虎台、蕉门台等炮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破坏。光绪时期重建的上横档炮台、下横档炮台和大角炮台为西式炮台,安置进口的西洋后膛炮。南北台、大虎台、蕉门台光绪时被弃。此时的上横档炮台有东台等,设8门大炮;下横档炮台设9门大炮;大角炮台有9个炮台,设11门大炮。按照西式炮台规范重建的虎门炮台,安置进口的德国克虏伯后膛大炮和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大炮,这些采用线膛和从后面装炮弹的后膛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这一时期虎门炮台的海防能力已达到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平。
广州南沙虎门炮台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1841年1月7日,英军20余只舰船突然向大角炮台及对岸的沙角炮台发动进攻,清军在奋力回击后撤出,炮台遂被英军攻陷;1841年2月25日、26日英军向虎门的主要防线发动进攻,遭到防卫的清军全力抵抗,经过一天的激战,虎门炮台被英军攻破;1937年9月14日,侵华日军5艘军舰向虎门进攻,企图入侵广州,遭到虎门炮台守军的迎头痛击,狼狈逃窜。后日舰多次来犯,虎门炮台奋发虎威,击退了日舰,死心不息的日军转而从陆路进攻广州,中国军队才被迫放弃了虎门炮台。
中国军民在虎门炮台第一次吹响了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号角,他们誓死捍卫了祖国的尊严。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虎门炮台是鸦片战争的历史见证,在近代中华民族紧要历史关头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虎门炮台已经退出了海防要塞的历史舞台,褪尽硝烟的虎门炮台经过重新的装扮,已经成为广州乃至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