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总体情况
2023年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条例》要求,着力在机制、渠道、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持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工作,较好地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动公开情况。
2023年,我局主动公开文件488件。其中工作动态信息220件、印发(含我局牵头印发)部门文件107件、市财政局预决算信息8件、其他信息153件。全年共发布政策文件7件,其中以我局名义印发5件,由我局起草以市政府名义印发2件,均通过线上+线下宣讲的方式按时进行解读,制作了文字、视频、一图读懂等10篇政策解读材料,且解读材料与政策文件实现双向链接并同步网上公开。此外我局通过官网共转办在线咨询366条、领导信箱来件17 件、业务投诉8条,均100%回复;共处理12345热线工单1583条,均按时按规办结,满意度超99%。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我局坚持依法规范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023年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21件,按时答复率100%。严格按照信息公开模板答复相关申请,确保答复内容合法规范、准确严谨,未出现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我局按照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明确了工作分工。按要求及时更新《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并在局门户网站公开,明确政务公开范围、内容、依申请公开受理机构、申请方式、申请流程及监督办法等多方面信息,保证我局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实施。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持续完善市科技局官网建设。我局根据广东省网站集约化建设具体要求,按照科技业务特点合理布局网站主页,设置了9个主栏目51个子栏目,包括工作动态、文件公告、公示信息、科技成果登记公示、政策法规、政策解读、部门预决算、网上互动,科普专栏等栏目。新设“走在前列、勇挑大梁、广州科技创新亮点”专题,实时发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网、新华社、科技日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官方媒体关于广州科技创新工作的报道。
二是全力打造“广州科技大脑”。我局以项目全流程管理为主线,转变为以服务科技创新主体为核心,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科技创新资源对接的平台。目前“广州科技大脑”已与省科技厅等十多家单位打通了40多个业务数据接口,实现了省市科技专家库资源的互通共享,企业基本信息等数据的实时查询和调用。在“广州科技大脑”中平行嵌入项目经费管理模块,首次将经费要素纳入项目基本要素,融入项目管理全流程,实现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深度整合的“DNA双螺旋”式管理。
三是努力提升政务新媒体管理水平。我局运营微信、微博、头条号、抖音号西瓜视频、澎湃号、南方号、广州日报+号共8个新媒体号,宣传阵营覆盖新兴媒体主流平台及传统媒体数字化平台,总粉丝数超20万。2023年新媒体平台共发布文章2588条,阅读量达5000+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有13条。广州科技创新视频号开启视频直播功能,2023年共完成54场直播,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持续扩大我市科技政策、动态等内容的推广和宣传惠及面。
(五)监督保障情况。
我局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执行信息发布审核机制,强化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平台安全预警机制,全面落实监督岗位责任。明确一位局领导具体分管政务公开工作,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三级联络人,层层压实责任、落实工作。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及培训,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加强网络安全培训宣教,积极组织参加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加强和完善政务网站和新媒体日常管理和常态化监管,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信息上网保密审查制度,始终做到先审后发,确保信息发布平稳高效运行和内容安全。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3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政策文件解读的深度、广度、多样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下一步,我局将不断完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培训,持续加强学习;同时不断加大政策文件解读力度,持续加强涉企政策精准推送,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度,高质量完成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我局制定的《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明确指出“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因此我局无收取信息处理费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