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国际国内前沿水平,围绕提高金融市场合法权利、深化信贷信息深度、提升信贷服务质量、降低金融信贷成本、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等方面,提升获得信贷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优化获得信贷营商环境,助推我市形成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本工作重点。
一、优化动产担保登记机制,支持动产抵质押类信贷业务创新。
优化动产担保登记机制,探索试点建立统一的现代动产担保系统,实现企业动产担保在一个平台上登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实施后台监管,为企业办理抵质押融资业务提供便利。加大动产抵质押类信贷产品服务和创新力度,支持在穗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开发新型动产抵押类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建立健全金融政策,实现正向激励
完善金融机构分类监管考核制度,完善小微企业信贷容错机制。鼓励银行机构提高小微企业金融业务考核分值权重,落实对小微企业融资“降成本、增规模、缩周期”等政策支持。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争取实现小微企业信贷规模、户数“双增”目标。
三、完善政策性信贷风险分担机制
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发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政策红利,做大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规模。充分发挥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广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的作用,对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等为中小微型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业务给予风险补偿。落实对驻穗银行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奖励政策,按年度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余额新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补贴。加快市区两级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广州市融资再担保公司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区设立区级政策性担保公司,保障对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财政投入。
四、完善地方金融法治环境建设
加强联合监管和执法,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严厉打击金融欺诈、恶意逃废债、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将社会资金引导到实体企业融资需求上来。进一步发挥金融审判和仲裁功能,加强金融债权、金融知识产权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司法保障力度,维护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五、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金融机构信贷服务效率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管理、运营、服务等全流程推广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应用,探索开展智能放贷业务,优化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继续深入推进银税互动合作项目,探索推广“互联网+缴税信息”“互联网+交易信息”等网络快贷新模式,积极运用供应链金融手段为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
六、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驻穗大型银行驻穗分支机构要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广州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要求及金融监管部门“七不准”“四公开”“两禁两限”等要求,禁止对小微企业违规收费。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各种“通道”和“过桥”环节,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融资负担。
七、完善广州市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库,推动信用信息体系“全覆盖”
一是推进公积金信息以及各类公用事业缴费等非银行信息向“粤信融”、“中小融”、“信易贷”等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库报送,提高广州市信用信息平台基础数据库完整性。二是提高信用信息服务质量,引导信用信息平台引入数据开发模型、完善适用不同类型企业的风控模型,提升信贷信息服务质量、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
八、深化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加快推动穗港澳金融合作,完善穗港澳地区资金互通、市场互联机制,有效对接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深化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等金融创新业务,积极探索开展跨境支付、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等先行先试业务,引导更多港澳资金支持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加快绿色金融产融对接系统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和产品服务创新力度,探索推进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林业碳汇等创新业务,拓展绿色企业和项目融资方式。
九、完善全市“一核多点”金融功能区布局
打造以广州国际金融城为核心的“一核多点”金融功能区布局,提升广州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引导各区结合产业特色优势错位发展,优化金融功能区定位布局,增强服务实体企业能力。加快建设广州国际金融城、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等金融功能区,推进民间金融街高质量发展,启动建设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探索国际合作开发南沙国际金融岛等金融功能区。
十、持续完善政银企产融对接平台,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进一步落实《关于引导广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方案》,搭建多层次常态化精准化产融对接机制,通过市区联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举办针对各种类型企业不同主题的融资对接活动,促进实体企业与金融资源科学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