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增城区

增城区全力打造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增城样本”

  • 听全文
  • 2024-09-13
  • 来源:增城区
  • 分享到
  • -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振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近年来,我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助、专业化支撑、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协同治理未保体系建设工作思路,持续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全链条工作模式,努力打造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增城样本”。

  引入社会优质力量

  构建完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成立了由区民政局、区教育局等30个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的区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并印发了领导小组职责任务分工、工作规则、工作制度、个案会商制度等文件,细化各项措施,筑牢未成年人保护根基。

  目前,我区已构建起1个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3个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370个村(居)儿童福利服务点的“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关爱服务体系,并出台《增城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标准(试行)》《增城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等文件,进一步健全未保站负责人、督导员、儿童主任、专业社工相关职责、工作制度及服务规范,不断优化完善服务阵地阵容,从制度层面推动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夯基、提质、见效。

  2023年,区民政局引入5A级、市级品牌社会组织广州市大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大德社工”)开展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常态化监测、督导、评估,坚持“以监促建、以督促改、以评促进”,确保乡镇未保站工作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区未保中心还联合大德社工在线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增城区未成年人保护LOGO标识与品牌形象。正式发布的LOGO采用增城的首字母“ZC”构成,融合儿童、飘带、爱心、手、和平鸽等元素,体现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关爱;品牌形象“增增”“爱爱”的灵感来源于增城标志性特产丝苗米和挂绿荔枝,整体造型融合了增城区人文历史、自然风俗等特色元素,进一步擦亮增城区未成年人保护品牌。

  创建未保示范站点

  持续完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

  呵护小小幼苗,守护大大幸福,打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空间。在中新镇未保站,身心认知与训练实验室、模拟法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应急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一应俱全。

  中新镇属比较典型的城乡接合部,辖区面积230多平方公里,辖38个村居。辖区常住未成年人2.8万多人,其中困境儿童466名,数量居全区第二。村居尤其是偏远村居未成年人平时很难到镇未保站参加活动,一个未保站远远满足不了规模庞大的群体服务需求。

  为此,中新镇探索发展“1+38+N”(即1个未保站+护苗云平台、38个护苗加油站、N种精准及关爱服务)全域全天候“衷心护苗工程”,打造“未保站+社工站+服务站”三站共建的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模式,打通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米”,为全镇2.8万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该模式获2023年广州市政府督查激励,中新镇被评为“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建设成效明显的镇”,是广州市获此殊荣的3个镇街之一。

  中新镇未保站是增城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样板缩影。结合辖区特点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际需要,我区在南—中—北部镇街设立了4个未保工作示范站点:“南”即在新塘镇打造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保护示范站点,“中”即在荔城街、中新镇各打造一个特色示范站点,“北”即在派潭镇打造一个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示范站点,已实践出具有增城区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基层经验。

  其中,荔城街未保站聚焦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重点教育,强化未成年人的法治防护、家庭教养及社会支持,打造“一爱二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服务品牌,构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长效机制,共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爱保护网。新塘镇未保站结合辖区来穗儿童需求,开设“新”系候鸟七大服务板块服务,升级改造服务场地,同时搭建来穗亲子沟通平台、来穗儿童的交流和学习平台,组建新系候鸟志愿者队伍,有效提升来穗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派潭镇未保站有效整合社区慈善基金资源,推动儿童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组建“少年派”志愿服务队伍,促进打造“一粥一乐”公益品牌。

  突出“一站一特色”  打造镇街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品牌

  我区还按照“一个方案、一个服务宣传视频、一块特色宣传展板、一套宣传产品、一份特色经验材料、一个优秀服务案例”等“六个一”服务及成效要求,指导其他9个镇街未保站结合各自地域特色,深层次整合力量和资源,打造了各自镇街未保品牌及特色服务。

  荔湖街实施“童心” 探秘自然体验服务,多维度促进儿童发展;小楼镇的 “我不菜” 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计划,家校社联动推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并辅之以形式多样的宣传产品以推广未成年人心理关爱服务;永宁街多形式推进“成长无忧计划”,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全面的成长支持和保障,特别针对辍学与行为偏差、认知与情绪问题困境儿童开展帮扶,目前已成功处理了40个个案;石滩镇的 “滩” 开学计划,开展儿童性保护教育特色服务,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增江街的 “追‘锋’少年 成长向善”计划,助力未成年人从“受助者”转变成为“助人者”;仙村镇积极推进“童” 学计划,链接多方资源为困境儿童提供帮扶服务;正果镇开展“正小果-九峰山下守望者计划”,以艺术展能为服务形式,将心理健康服务和本土优秀文化宣扬相融合;朱村街的 “未保阁”联动学校、图书馆等,设置未成年人宣教互动专区开展特色服务;宁西街的 “向日葵” 未成年人抗逆力提升计划,以电影、研学引导未成年人向上争优。

  一年来,全区13个未保站确定了以融合法治宣传、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关爱服务、健康成长、自然教育、非遗传承、关爱帮扶、敬老孝亲等为重点的未保服务品牌,积极汇聚社会人士、企业、学校、社区慈善资金、市区两级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累计折算资金约188万元。在此期间,全区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活动约551 场次,服务77936人次;开展特色、品牌服务活动308场次,服务39027人次 。各镇街未保站有力加强了基层未保关爱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了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服务质效,独具特色的增城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正不断深化,持续塑造着日益丰厚的实践经验与示范效应。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