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区域总馆+镇街分馆+服务点”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成100个公共图书馆(室),镇街分馆覆盖率100%;全年接待172.15万人次,人均到馆1.08次;文献外借191.62万册次,人均外借量达9.9册次;新增注册1.82万人,累计有效读者25.56万,注册率达16.11%;举办线上线下活动1666场,参与37.27万人次,平均每万人参加读者活动2348人次……这是增城图书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发布的数据,该数据展现了我区2024年的全民阅读推广成果。
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思想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强化公共图书馆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着力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完善管理模式
实现服务均等化
“1993年增城图书馆还在现在的红太阳展览馆,2009年迁入新馆,如今已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文化网络……”一位资深馆员向记者细数变迁。这场蝶变背后,是政策引领、体系支撑、多方联动的三重合力,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实现均等化。
2017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开发工作,不仅将“加强基层服务点建设”列入年度民生实事,还将图书馆建设纳入“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相继制定印发《增城区公共图书馆建设规划》《增城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统筹推进“区域总馆+镇街分馆+智慧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四级总分馆体系;推行人员调配、服务标准等“四个统一”管理模式;全面开通“广州市区公共图书馆借还管理系统”,建立“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通借通还服务模式,不断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半径。
在此框架下,我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双轮驱动,建成镇街分馆13个、智慧图书馆9个,延伸出74个基层服务点和3个社会力量分馆,率先实现镇街100%覆盖,使全区每1.59万人便拥有一座图书馆(室)。
“硬件网络”铺就后,我区强化体系联动,推动服务下沉,如组织策划阅读求知进基层系列活动、“一分馆一品牌”特色活动;定期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提供流动图书车服务;联合公益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让读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夯实特色资源服务
提升服务效能
清晨的增城图书馆,一位长者正轻柔地触摸着《广州大典》那泛黄的书页,感叹时光的流转;而在相邻的展厅里,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聆听“绘本小剧场”的故事,体验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鲜活场景,正是增城图书馆深耕特色资源、升级服务效能的缩影。
近年来,我区以“文化惠民”为轴心,通过打造精品活动矩阵、定制特殊群体服务两大路径,构建起“品牌活动引流+精准服务暖心”的服务模式。
当“五一”劳动节,读者在“诗想者”分享活动上朗诵唐代劳动诗《秋浦歌》时;当“拾光记忆”第2期“精雕细榄”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到场展示榄雕技艺时,图书馆早已打破传统服务边界。依托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荔枝文化、非遗文化等,2024年累计举办“好书相约”阅读分享活动、“诗想者”诗词分享活动、“学海艺谈”文艺沙龙、“挂绿人文讲堂”主题讲座、“一镇街一品牌”等活动近1700场,惠及群众约37.27万人次。
在构建大众文化盛宴的同时,特殊群体的阅读权利被精心呵护。去年,我区结合未成年人、老年人、来穗人员、残障人士阅读特性,依托“4·2国际儿童图书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科技活动周、传统节庆等重大节庆,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品牌之“绘本小剧场”系列活动、普特融合绘本共读活动、“一本书的旅行”暑期研学活动等特殊群体活动。
强化新型文化建设
提供交流平台
“现在天慢慢开始热了,图书馆成了周末遛娃的宝地,孩子在这看科普动画,不但他能学到知识,我也能做自己的事情,感觉很好!”家住荔城街道的陈女士指着青少年区的互动学习屏感慨道。
近年来,我区以书香为墨,以科技为笔,正书写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答卷。通过空间重构、业态融合、数字赋能“三维发力”,让传统图书馆焕发新活力。
在空间重构方面,我区积极整合资源,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如增城图书馆总馆布局按照动、静分区科学分层分区,升级改造青少年儿童服务区、学习交流区、视听室(盲人阅览区)等功能区域,基于增城独特自然风景、民间风俗、特色经济、支柱产业设置党建文化、挂绿文化、城乡规划、文旅天地、科普文化、非遗文化六大特色主题空间,实现无线wifi网络上网全覆盖,不断优化公共图书馆阅读环境,全面改善服务质量。
在业态融合方面,我区积极探索文商旅多业态融合的文化服务新模式,打造融合“阅读+休闲+交友”为一体的阅读阵地,将公共图书馆功能植入景区、民宿、商圈等市民生活休闲娱乐场所,相继打造邓村吾乡石屋、柒舍云宿庄园、中新镇御溪世家图书分馆3家省级重点新型阅读空间“粤书吧”。
在数字赋能方面,我区突出智慧赋能体系,创新从“一书到手”到“一屏万卷”服务模式,搭建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打造“增城移动图书馆”APP、微信公众号等在线阅读平台。目前增城图书馆总馆共设置瀑布流2台、朗诵亭2台、电子阅读本20套、电子书下载机23套、读报机17套、少儿学习一体机11套,可为市民读者提供电子图书100多万本,期刊报纸4000余种,视频、音频资源30多万个。深度开发馆藏资源,形成增城地方人文数字图书馆、本地文献库自建数据库2个,数字化处理重要地方文献2500余册,提供有关增城政治、经济、旅游、人文、教育、名优特产等方面的文献2.5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