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白云区

降成本组合拳为白云企业“松绑”(图)

  • 听全文
  • 2016-12-22
  • 来源:白云区
  • 分享到
  • -

  降低企业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及长远。专业人士分析,此轮供给侧改革降成本工作中,通过一套“组合拳”,从制度、财税、金融、社保、流通、能源等6个领域为企业减负,能够让企业有更多的剩余资金用于投资、创新、转型。对于白云而言,这套“组合拳”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改革,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为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A 、降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白云在本轮降成本工作中,总体税负和制度性成本等下降带来了连锁反应,引发市场主体激增。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区注册资本300万以上新开业户数连续6个月位居全市第一,达1119户,占比43%。

  今年以来,我区“营改增”结构性减税效应产生的影响明显,让辖内企业尝到了财税减负带来的“甜头”。“我们企业两个月的销售额近40万元,按照以前营业税5%的税率计算,需要缴税近2万元,但‘营改增’后我们这次申报仅需缴税不到1.2万元,一下就减少了40%的税负,真是太好了。”申报完增值税的广州市白云区东成渔香海鲜酒楼财务方庆贤高兴地说。

  事实上,类似上述企业享受到的财税减负并非止于此。数据显示,今年1-9月,区国税局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5923万元,同比增长42.69%;未达增值税起征点企业享受减免增值税2.48亿元,同比增长23%;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优惠共计3297万元,同比增长48.31%。

  区地税局则通过减少办税成本、落实优惠政策、降低人工成本和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四项举措,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发展。今年以来,该局积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停征堤围防护费,为企业年减负逾1.13亿元;减免价格调节基金,为企业年减负逾238万元;落实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约3550户企业减免所得税额近1785万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18户企业减免所得税额约1407万元。

  根据《广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及5个行动计划》,我区还从今年4月1日起,全面停征涉及矿产资源补偿费等7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区财政局表示,以2015年收入数为基数预测,此举全年将为企业减负7242万元。

  我区通过深化改革大大降低了企业制度性成本。实行“先照后证”,推进登记便利化、建立登记信息共享及公示等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探索“集中受理、集成审批”;推动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服务不断革新,如推行企业审批代办服务和“万能专柜”咨询服务模式,探索开展“综合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制度成本降低带来的是市场主体的井喷式增长——目前我区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已突破26万户大关。

  B 、多个领域降成本潜力仍待挖掘

  虽然为企业减负成效初显,但我区在制度、金融、流通等多个领域降成本潜力仍待挖掘。区发改局方面表示,我区在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工作效能、服务效能不够科学、高效,统筹利用各类资源的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城乡二元、条块分割现象依然明显。

  对此,太安堂项目负责人戴雄燕深有感触。她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希望政府能够梳理一份详细的审批办理流程表,“一个项目的审批手续办下来大概需要盖300多个章。”她建议,如果能有这样一份指引性的文件,让企业熟悉盖章先后顺序、主管部门等,会让企业提高办事效率,节省不少时间,最好能够附上经办人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沟通交流。

  我区也在不断探索上述问题的解决之策。如区发改局在教育收费管理和停车收费管理等方面,通过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推出了办事指南网上公开、联合召开工作协调会、严格核查材料真实性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收费工作规范化运作、科学化管理,有效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据了解,区发改局目前还结合改革要求和工作实际,印发了《白云区免征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白云区转发关于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等问题的通知》,要求相关单位落实免征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区属收费单位的环境监测服务费等8个涉企收费项目实施免征政策。“以2015年收费基数测算,实施免征政策后,预计我区每年将减少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负担约1000万元,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企业降成本,释放企业的市场活力。”

  记者走访发现,个别企业也反映,部分政策措施实施成效受国家政策环境的影响较大.红利释放不够充分。如在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方面,由于今年以来国家金融政策收紧,贷款审批程序繁杂,周期较长,加上有些中小微企业自身运作、财务制度不完善,导致贷款中请难以获批,企业融资仍存在困难,而这一问题在我区的广大农业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资金运行周期长、回流慢,而且利润率相对偏低、缺乏有效抵押物等,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认可,制约了经营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从而阻碍了生产的规模化。”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说。

  立足于此,我区谋划从金融改革层面破解农业经营瓶颈,缓解农村经济发展中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以制度化的形式突破原有的发展平台。在此背景下,《白云区“政企银保”合作农业贷款试点工作方案》应运而生,这一由政府牵头、以农业产业政策为导向、以银行贷款投入为基础、以保证保险为保障的“政企银保”合作农业贷款体系,对长期渴盼金融活水的我区农村地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区农业产业化协会认为,这一措施能在金融层面支持我区农业发展,也能引导和示范农业经营业户守法诚信经营,激活市场活力。相关金融机构认为,政府牵头运行的合作农业贷款,解除了金融部门在贷款中的疑虑和制约,激活了资本市场的活力,引导资金参与市场发展。

  C、 规划先行为改革兜底

  在此一轮供给侧改革中,我区通过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举措,有效降低各类成本,释放了政府改革活力。然而,我区并未就此止步。今年10月召开的白云两会上,我区就明确提出,未来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商事登记等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行“一窗式一网式”集成政务服务,推动政务信息数据关联共享,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等,进一步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在顶层设计推动之下,是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和权责认领。据了解,未来我区将由区政务办、区市场监管局、区科工商信局、区发改局、各镇街牵头,共同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推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加大财税、用地等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转型发展成本。同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探索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制度性交易成本,简单来说,就是由体制机制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时间和机会等各种成本。”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降低制度性成本不仅关乎企业成本,还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机遇。

  在充分释放市场潜力、为企业发展培植沃土方面,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有着细致规划:通过深入推进商事登记改革,进一步放宽商事主体住所条件限制,积极配合推进工商登记全城通办,落实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简化商品进出口环节手续,提高通关服务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价格监督监察执法,建立公平竞争市场价格秩序。

  而作为为企业“减负”的主要部门,区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未来将通过简化办税流程,积极拓展办税渠道建设,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等,为企业“松绑”。与此同时,我区还将加大政策倾斜,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创新创业、加快转型升级、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另一利好消息是,我区将通过实施普遍性降费,逐步推进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记者了解到,未来我区将取消和降低部分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停征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没有政策依据的收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和收费;加强涉企收费监管,逐步压缩收费规模,降低收费总量,切实提高收费透明度。

  此外,我区未来还将联动多个部门,合力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如鼓励企业自主开展污水处理,对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减免污水处理费;创新土地供应模式,盘活工业用地存量,促进低效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完善工业小区与批发市场转型升级项目管理体制,推动优质企业利用历史低效用地转型发展,降低企业用地费用。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