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上午,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林业和园林局指导,黄花岗公园主办的第六届黄花文化节在市黄花岗公园拉开帷幕。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启新等出席开幕式。
作为广州一年一度的赏菊盛事,本届“黄花文化节”通过8个功能展区展示菊花·文化内容。中心区布置具有岭南特色的“大立菊”5座,品种菊300多种和各类盆景菊、悬崖菊、菊树和地被菊等10000多盆。
此届黄花文化节既展现生活之美、丰富展陈内容,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又以锦绣花海为礼,致敬抗疫中逆行的英雄们以及勠力同心参与抗疫的广大人民群众。
具体有哪些精彩看点?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
众志成城(近浩气长存牌坊)
由插花制作而成的心形,反映了全国人民夺取战疫最终胜利的共同心愿;紧紧相握的两只手,是团结合作的象征。这座花艺小景,由菊花和康乃馨扎作而成,既呼应黄花文化节,也以菊花“凌霜傲骨”的精神和康乃馨“感恩、尊敬”的花语来颂扬战疫中涌现的无数英雄。
百舸争流(中轴线上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平台下方)
将展板化身为小船,沿地势俯冲而下,带来一种动感的张力。仿佛是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汲取精神力量,迸发出奋斗前行的动力。
每面各4块方形展板,如同船桨;上为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入藏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抗疫作品,展示抗疫中涌现的英雄模范形象,暗喻他们以无私伟大的奉献精神,冲锋在抗疫的第一线,以此向他们献上崇高的敬意。
中间为八角形窗格,象征四面八方,体现出抗疫的地域广泛参与性与多方团结合作的特点。
心心相连(默桥)
以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中国结为核心景观,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展现出的万众一心,是赤忱的心与心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借用中国结的文化寓意,表达热情洋溢的美好祝福和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结结式为盘长结,亦称“黄花结”(本处黄花指萱草),文字上又暗合“黄花文化节”之题。
菊墙锦绣(中轴线,过牌坊第1个小景)
前方错落的大立菊,如地毯般平铺的地被菊,展示着美好的生态景观。简朴的木质篱笆,各色的菊花穿插其中,如同以花为线,编织而成华美的中国刺绣。两相映照,进一步点明主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竹缘(中轴线,过牌坊第2个小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品以竹子作为设计的载体,缘与圆的结合,如风中的不倒翁。蝴蝶兰和石斛兰迎风飘扬,寓意着国人勇于面对,崛地而起。
月门留芳(中轴线,过牌坊第3个小景)
牌匾:入胜
以中国古典园林的月门及内里的柏树障景,营造出庭院深深的园林意境;伸展的景墙,镂出瓶形与花形的空窗,有别于传统的透花露景,借助岭南特色蒲葵,运用花艺手法展现出动感与韵律,别出心裁。远景的意境与近景的匠心相融合,内景外景空间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追求。
浩气之“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平台台阶)
图案主体为中国传统的书法挥毫而成的“菊”字,文字行云流水,畅怀挥洒,直抒浩然之气。“菊”字将“3·29”这个特殊数字以巧妙的艺术化结合;内部“米”字如烟花般爆发和非对称的结构形成一种特殊的动感,暗喻黄花岗起义(广州“三·二九起义”),表达向起义烈士们的致意。
本图案是“黄花文化节”的专用logo,彰显这一花卉文化盛事与黄花岗公园的深远联系。
绿瀑飞花(默池附近)
悬崖菊是小花品种,经栽种整形,如同山崖上自然悬挂的野生小菊,使人赏心悦目。
半空中的悬崖菊,蜿蜓伸展,如同瀑布倾泻而下,菊花朵朵如同溅出的水珠风中飞舞,平添柔美之姿,同时与周边景观交映生辉,形成多层次、立体的赏花美景。
第六届黄花文化节筹办组织架构及展出时间
●指导单位: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主办单位:广州市黄花岗公园
●展出时间:2020年11月20日—12月6日止,为期16天
注:请配合做好疫情防控要求,并实名进园。黄花岗公园将视情况采取客流管控措施,请配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