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部门动态 > 市水务局

消匿60多年 “飞瀑草”山涧再现 广州流溪河流域水生态持续恢复

  • 听全文
  • 2022-07-11
  • 来源:综合调研处
  • 分享到
  • -

  流溪河是广州市的母亲河,干流全长157公里,流域面积2290平方公里,是广州市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近年来,广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进流溪河流域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图片 20.png

美丽的广州流溪河

  流溪河流域内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纳入国家监管的11条黑臭河涌均实现“长制久清”;流溪河流域水环境水生态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强,在流溪河源头的一处山涧中,发现了飞瀑草这一消匿了60多年的珍稀植物。

图片 16.png

飞瀑草

  用心用情守好水源地

  流溪河流域作为全市重要生态水源地,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关系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广州市始终用心用情呵护流域水资源,确保合理开发利用。一是优化水源保护。实施高质量水源林建设工程,进一步强化源头水源涵养能力建设。深化饮用水水源地保障工作,流域9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全达标。二是优化科学调配。编制流溪河流域2021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及调度计划,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科学统筹流域水量分配。按计划扎实推进牛路水库战略备用水源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全市水资源保障体系。三是优化节水效能。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不断深化节水型城市建设管理,推进流域内相关区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及高风险供水管网改造等工作。

图片 18.png

飞瀑草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流溪河流域扎实推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强化防洪排涝。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流域防洪排涝能力,印发实施《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计划2023年前完成夏湾拿湿地公园片区、鸭洞河流域片区两个海绵城市示范区的建设,构建绿色韧性的健康水循环系统。印发实施《广州市城市内涝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等,推进防洪排涝工程补短板。二是强化设施管理。实施流溪河生态流量管控,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治。推进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及农村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黄龙带水库被水利部评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单位。三是加大巡查力度。对流溪河干流堤防实行24小时巡查,有效保障公众秩序安全。组织专业化队伍开展堤防日常维修管养、汛前汛后检查等,确保堤防安全稳固。2021年,流域内度汛形势总体平稳,切实保障了流溪河一河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8条一级支流已消除劣V类

  与此同时,流溪河流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提升流域污染治理成效。一是推进重点任务。流域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完成率85.45%;7条合流渠箱通过第一次评定,实现“闸门开、清水流”;第10号市总河长令中涉及流溪河及潖江二河中的11条劣Ⅴ类支流均已消劣;流域89条一级支流中,88条已消劣。二是铁腕源头治污。2021年,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1288个;建立池塘养殖尾水闭环监管工作制度,抽查抽检1033个养殖池塘;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商品有机肥1.96万吨。三是补齐设施短板。流域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17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14.3万吨/日,配套管网长度为3935.62公里。全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全覆盖。四是加强日常监管。强化考核断面和河涌水质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持续开展河涌水质排名,对滞后的区和高风险河涌进行重点督办。流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已全部安装废水实时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监测情况在生态环境部门网站上公布。建立常态化水域巡查机制,加强流域市容环境执法,2021年累计清理水上垃圾1336余吨。

图片 19(1).png

飞瀑草

  已建成碧道176.27公里

  近年来,流溪河流域生产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流域已建成碧道176.27公里,极大提升了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实现治水治产治城的有机统一。强化历史水系、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保护、修复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水务遗产,打造适宜市民游玩打卡的观光点。

  另外,在生态建设发展方面,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州(片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试点推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按照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148个,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制定《广州市2021年流域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方案》等,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制定《2021—2025年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实施方案》等,建立五年一调的补偿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开展生态公益林完善落界工作,推进生态公益林与国土“三调”数据融合优化。宣传发动方面,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新媒体平台强化治水宣传,举办“万人参与”的节水专题活动,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怡人美景和“保护母亲河,人人参与”的共同愿景有机结合,倡导共建共治共享的流域治理新格局。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