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部门动态 > 市司法局

面向2035:广州法治政府建设这样干

  • 听全文
  • 2025-01-26
  • 来源:广州市司法局
  • 分享到
  • -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唯一连续8次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中稳居前五的城市,4次荣获“法治政府奖”,7次荣获“法治政府奖提名奖”。

  1月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广州市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为广州描绘了面向203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蓝图,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法治城市标杆。

  “目标+指标”:首次提出到2035年的“两步走”目标,设置22项关键性指标

  到2029年,政府机构职权管理、制度供给、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等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行政质效和政府公信力明显提升,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法治政府建设对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到2035年,以全面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示范引领,带动法治广州、法治社会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更好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广州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法治城市标杆。

  《专项规划》从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依法全面履职、强化制度支撑、提升决策质效、公正文明执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涉外法治建设等7个方面,科学设置22项关键性指标,并分别设定2029年、2035年的预期目标值。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厚植法治沃土

  以“立法+”加大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专项规划》坚持立法与改革相衔接。明确争取国家、省以清单式、批量式授权赋予更多先行先试立法权限,及时把改革成果固化为地方立法。每年制定不少于15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强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等重点领域地方立法,加强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地方立法,加强涉外经贸、外商投资权益保护等涉外领域地方立法。探索区域协同立法。

  以“监督+”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专项规划》要求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健全市、区、镇(街)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优化“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推行简单事项“一表通查”。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的同时指导、服务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把监督结果作为依法决策、行政立法等重要参考。

  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规划》明确利用数据共享、模型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支撑,打造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信息服务包”,实现政策主动精准推送,完善信息开放共享机制。打造服务型阳光型高效型政府,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提升市场准入和退出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实施市场准入“极简审批”。完善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和数据治理体系。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构建新型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基层智慧治理能力。

  立足湾区、面向世界:高标定位推动地方涉外法治建设

  打造南沙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专项规划》提出,支持南沙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和外商投资南沙服务平台,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依法依规在提升跨境通关便利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便利执业与行业标准共通、便利港澳居民来穗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南沙加强与港澳在投资和贸易、市场准入、政务服务、法律服务方面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高标准建设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专项规划》提出,引导和培育高端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汇聚中央法务区。白云中心区加速集聚国际国内优质法务机构,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法律服务高地。天河高端片区加强高端法律服务品牌建设,高标准运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务与数字经济仲裁中心。海珠云上片区建立线上线下法律服务集聚新模式,创新互联网平台诉前调解委派机制。南沙国际片区构建全生态涉外法律服务体系,深化粤港澳机制衔接,聚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

  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专项规划》明确加快涉外仲裁机构、涉外调解机构建设,建设一流的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和国际仲裁院。支持广州仲裁委完善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积极参与国际仲裁规则和国际商事法律规则建设。加快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加强对律师事务所海外布局的引导扶持。做大做强涉外法律服务“广交会”等品牌。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