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部门动态 > 市民政局

逐梦慈善新时代 2018年度“慈善为民”广州慈善盛典成功举办

  • 听全文
  • 2019-01-28
  • 来源:市民政局
  • 分享到
  • -

1月21日下午,2018年度“慈善为民”广州慈善盛典在广州图书馆1号报告厅拉开帷幕。盛典以“慈善新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主题,表彰2018年度广州慈善榜,揭晓2018年度广州慈善标志,梳理广州2018年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成果,回顾改革开放40年广州慈善发展轨迹,发布《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8)》。

本次盛典由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指导,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共同主办,广东省民政厅、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有关单位以及广州地区企业、慈善组织、爱心人士约400人参加了盛典。

致辞:对广州慈善寄予殷殷厚望

慈善盛典齐聚各方慈善人士,宣传慈善先进典型,共谋公益慈善发展,共创慈善事业未来,各级领导分别致辞。

广州市政府副市长黎明指出,近年广州慈善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为主抓手,逐渐探索出一条与广州城市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相适应的慈善之路,慈善氛围愈加浓厚。黎明副市长对广州慈善工作提三点期望:一是强化党建引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和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确保慈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二是强化慈善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开展好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活动,为困难群体办实事、解难事,积极发挥慈善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强化公开透明。要以慈善信息的公开透明为重要抓手,继续举办好慈善“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实施廉洁慈善、阳光慈善,共同守护慈善公信力。

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启蒙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广州慈善敢为人先、励精图治,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为困难群众汇聚了强大的帮扶正能量。他指出,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率先将“慈善之城”创建纳入广州城市发展整体战略规划。2018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善城大会,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保持全省第一,升至全国第二,“羊城慈善为民行动”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奖”,在2018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期间,社会各界认捐款款物达6.31亿元,为全省各市做出了表率。他希望广州慈善站在新的起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提升区域慈善交流合作,进一步汇聚慈善力量,努力创建“慈善之城”,助力广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广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慈善会会长何镜清回顾了2018年广州慈善发展历程,他指出,广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公益慈善领域先行先试,紧紧围绕“人人慈善为人人”理念,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组织运作、社会参与、人人共享”的运作机制。广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法治保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为民理念,在制度体系建设、慈善平台建设、慈善精准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慈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慈善主体持续壮大,慈善活动扎实开展,慈善为民实效更加凸显,慈善文化更加浓厚,慈善影响力不断提升。他强调,2019年是广州创建“慈善之城”的巩固提升之年,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秉持慈善为民的理念,推动落实《创建慈善之城·广州行动》,进一步优化慈善行业发展格局,完善慈善服务体系,推动国家级慈善培训机构建设并落户广州,建立慈善专家库,继续组织开展好“慈善之城”创建各项工作,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作出更大贡献!

捐赠榜:单位捐赠总额增长2亿,达人最高捐2200万

广州慈善榜自201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慈善盛典为新一批慈善楷模举行授牌仪式,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城市慈善新风尚。

2016、2017、2018三年,广州慈善捐赠榜上榜单位累计达999家,上榜达人累计677人。新一届捐赠榜再创新高,“慈善捐赠单位榜”上榜单位343家,数量比上届增长41家,捐赠总金额近5.5亿元,比上届增长2亿元。捐赠1000万元以上的“五星慈善捐赠单位”12家,广州市时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捐赠5110万元位列榜首。“慈善捐赠达人榜”也表现亮眼,上届个人最高捐赠金额为120万元,本届捐赠100万元以上爱心人士增长至5位,其中爱心人士梁少贞、李业顺以捐赠2200万元位居榜首。

黎子流先生获授“2018年度特别致敬慈善人物”

在2018年度慈善影响力榜上,星河湾集团、广州市时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授予“最具影响力慈善企业”,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等10家组织被授予“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小水滴行动”等10个项目被授予“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李一萍等10位爱心人士被授予“最具影响力慈善人物”。

主办方今年创新设置“2018年度特别致敬慈善人物”,将奖项授予广州慈善的重要推动者黎子流先生。黎子流先生原任广州市市长,自1994年开始积极推动探索广州慈善社会化筹款模式,支持参与广州慈善演唱会和“慈善之光”文艺晚会,为慈善医院建设、扶贫济困等筹集善款;自2004年开始,他提出“善心人打球,特困者受惠”的口号,筹划开展和参与了十五届广州市慈善杯高尔夫球赛活动,共筹集善款逾2500万元。他还担任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会长20年,组织捐赠接近4亿元,捐资办学、兴建学校、幼儿园、敬老院等,设立“珠玑文化教育慈善专项基金”,长期资助广府贫困青年读技校和慰问失独困难家庭。

新设慈善文化传播影响力榜

“慈善文化传播影响力榜”是2018年度广州慈善榜新设置的榜单,由专家评审产生。在慈善盛典上获得授牌的单位包括(按笔划排序,排名不分先后)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网易广东、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腾讯大粤网、新快报10家媒体和天河区昌乐小学等10所学校。这些媒体大力传播广州慈善“好声音”,学校积极开展“慈善读本”进校园等活动,有效营造出“人人慈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外,2018年度慈善歌曲榜共有10首歌曲上榜,广东救援辅助队队歌《一起来,在一起》等兼具艺术与正能量的作品被授予“慈善歌曲”。此外,广州市2017年区域慈善指数报告综合发展得分的前三甲,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也在盛典上接受了表彰。

创建慈善标志234个

慈善盛典还为2018年度广州市慈善标志举行了授牌仪式,慈善标志创建工作自2016年启动以来,得到城市街道、社区(村)、重点公共广场、公园、旅游观光景点等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慈善盛典为2018年新创建的10位慈善标志代表授牌。

据《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全国“慈善之城”2017—2020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到2020年广州要打造不少于200个公众参与度高的慈善标志。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广州各区共申报创建慈善广场等慈善标志234个,慈善标志创建工作既定目标提前、超额完成。其中包括慈善街道27个、慈善社区(乡村)100个、慈善广场83个、慈善公园15个、慈善图书馆6个、慈善医院1个、其他慈善标志2个。

据了解,未来广州将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为慈善标志创建和日常管理维护提供资金保障,支持公益慈善组织在慈善标志场所开展慈善咨询、慈善救助、项目推介、义卖义演、志愿服务、讲座沙龙、文化宣传等活动,将慈善标志打造成为城市“集善地”,助力“慈善之城”创建。

2018年“善果丰硕”,传承改革开放“善的力量”

除了大力褒奖慈善榜样,慈善盛典还回顾了“2018广州慈善十大事件”,盘点了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这是广州慈善不断创新的一年:成立广东省内首家全日制公益慈善学院;发布全国首个针对区域慈善指数评价体系和全国首个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地方慈善组织透明度排行榜;举办首个“慈善为民月”系列活动。

这也是广州慈善成绩骄人的一年:“城市爱心GDP”升至全国第二;“羊城慈善为民行动”项目、星河湾集团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100户“慈善家庭”涌现,人人慈善的群众基石不断壮大。

在广州的慈善成绩单上,不止十大热点事件,还包含一系列扎实的数据:截止2018年底,全市45个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吸收入驻各类公益慈善组织逾1300个;全市188个社工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年服务群众超300万人次,全市注册义工(志愿者)人数超过221万;深入实施慈善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困境儿童救助、血友病援助、药品援助等项目,累计救助12100多人次,资助金额8600多万元……

2018年,广州深化推进“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也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和试验田,在公益慈善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首个国家级非公募基金会诞生于此;全国首条志愿者热线在广州成立;开放公募权率先在这里“破冰”……

慈善盛典通过“广州改革开放40年十大事件”回顾改革之路,并特别安排了原创节目《传承善的力量》。青年志愿者、慈善家庭、义工组织、道德模范等代表一同登上舞台,以诗歌朗诵的激情重温鼓舞人心的历史时刻,重温改革开放精神。

2018慈善蓝皮书发布,提炼“广州经验”

在慈善盛典上,《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据悉,《报告》首次在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本纳入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蓝皮书系列的城市公益慈善皮书。广州自2013年起连续组织编撰年度城市公益慈善事业蓝皮书,目前是第6部。《报告》逾20万字,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案例篇和附录五大部分,既是广州系列公益慈善年度发展报告的延续,同时也进行了迭代升级。

在《慈善法》颁布周年之际,广州市在2017年紧跟国家深化改革大背景,稳步推进慈善管理体制改革、慈善运作机制创新,作出了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全国“慈善之城”的创新举措,随后广州慈善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报告》对广州公益慈善跨越式发展进行了记录、梳理和分析。

《报告》提炼了协同创建“慈善之城”的“广州经验”:在建设“慈善之城”的过程中,广州市搭建了政府、慈善组织、企业、市民之间的合作平台,广泛地激发了民间慈善活力,构建了政府推动、各方参与、资源共享、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慈善生态圈。广州慈善事业改革的经验可概括为社会化、专业化、生态化和互联网化,基本形成了符合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的慈善事业发展体制机制。

同时《报告》也展望了广州慈善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党建为引领,以政府为主导,以创新为驱动,下沉社区,跨界协同,加大宣传,将广州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慈善枢纽。

广州慈善2019年工作力促出新出彩

慈善盛典上,市民政局、市文明办联合印发了《广州市关于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2019年工作方案》,对城市慈善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2019是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的巩固提升年,全市计划将在每季度分别围绕“节日慈善”、“扶贫济困”、“公开透明”、“慈善典型”等重点推进工作。努力完成加强慈善组织党建工作、完善慈善事业发展政策体系、健全慈善事业发展机制、优化广州慈善枢纽平台、发展品牌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做精做实慈善服务、创新发展慈善新业态、提升广府慈善文化影响力、加大慈善监督和安全保障共9大板块任务,全力实施28项具体工作,力争在推进慈善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修订《广州市募捐条例》、打造国际慈善交流枢纽、推进“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建设和整合慈善医疗救助资源等10项工作上出新出彩,实现七大目标:一是慈善制度更加完善;二是慈善机制更加高效;三是慈善平台更加丰富;四是慈善品牌更加凸显;五是慈善服务更加精准;六是慈善文化更加浓郁;七是慈善工作更加安全。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