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设计前沿思潮 共绘珠江美好蓝图广州城市设计沙龙活动顺利召开

  • 听全文
  • 2021-12-21
  •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分享到
  • -

  近日,“城•说”(Chat for City)广州城市规划设计沙龙系列活动在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正式启动。该活动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由广州市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保障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越秀集团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共同协办,是广州推动设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沙龙活动。

  本次活动以滨水地区设计发展趋势——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雄、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董事长何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范跃虹、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张宇星、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所所长胡峰、越秀集团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总规划师徐东辉等大师专家,分享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设计的经验,对话规划设计前沿思潮,共绘美好蓝图,实现更好发展。此次活动吸引规划设计行业从业人员100余人参与,并且线上同步直播,反响热烈。

活动现场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华而实同志在活动上致辞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部署,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重点领域打造建筑业与规划设计等21条现代产业链,从“抓产业”到“抓链条”,将点状的产业分布发展成链状的整体产业生态聚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产业现代化水平。

  本次沙龙对话,我们目光聚焦在广州休戚与共的珠江,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思想,围绕广州市委、市政府推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破解沿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优化沿岸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江城共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如何把握滨水地区设计发展趋势,建成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多元化提升滨江岸线设计品质、凸显珠江文化独特IP,我们一直在求索前行。感谢多位行业大咖大牛齐聚一堂,带来一场学术沙龙盛宴,分享国内外滨水地区优秀设计和建设经验,为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提出宝贵经验。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华而实同志致辞

  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分享了珠江滨水资源的独特价值、流域特征和演变历程。通过国内外滨水空间优秀实践案例,阐述滨水地区逐渐从交通性向生活性、从功能性向景观性,从私密性向半公共性、公共性转变,而广州的滨水也逐步迈向公共多元荟萃交融的时期。

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作分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雄分享了城水共生的设计探索与思考,通过西堤南方大厦、南沙灵山岛滨水公共空间、猎桥变电站、南沙横沥岛尖城市设计四个栩栩如生的设计案例,阐述如何让历史文脉回归珠江、让河流回归自然、让市民生活回归滨水、让地方重现个性。在愈演愈烈的城市竞争中,广州应当回归滨水空间,打造自身的城市形象定位,以城水共生的城市格局,融入湾区未来发展。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雄作分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董事长何昉分享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珠江沿岸自然生态修复等建议,通过以点带面,升级珠江绿道网络,逐步构建滨江公园链,呈现多元美丽珠江,回归山水相依的理想人居环境,打造以红树林与鸟类为代表的生物多样美丽天堂,重塑海上丝绸之路世界级核心,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推进滨水地区高品质规划建设。

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董事长何昉作分享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张宇星以“一次海边的双年展”分享了以艺术为触媒推动滨水地区活力释放和品牌建设的实践和思考。通过艺术展的多元表现方式,重新呈现溪涌度假村的滨水景观和生活空间,吸引人群回归,引发思考和传播,带来公共空间转变。珠江作为广州独特的价值“场景”,可以通过策展、事件、活动等触发方法,推动滨水空间改造和活力营造。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张宇星作分享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所所长胡峰分享“如何让珠江线状更丰富、更有韵律、更有活力”这一问题,提出滨水沿岸设计几大考虑方向:一是打造隐形堤岸,堤防后退,利用洪水"空间差"和"时间差"布设场所;二是以多级堤防为趋势,令防洪成为一个弹性动态空间,更具韧性;三是注重堤防设计,让防洪堤不再是一堵墙,更是一种功能美与艺术美。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所所长胡峰作分享

  越秀集团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总规划师徐东辉分享了滨水城市空间营造的越秀实践。依据功能空间的不同,将滨水空间划分为港口生产型、公共活力型、居住生活型、历史人文型、生态游憩型五种类型。以大干围码头片区项目、广州国际金融中心(IFC)、海龙路街区项目、广州造纸厂旧址项目以及十里水湾项目为例,阐述不同类型滨水空间的设计亮点,并结合实际项目经验与研究提出了十条滨水空间营造策略。

越秀集团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总规划师徐东辉作分享

  最后,活动设置了互动沙龙环节,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范跃虹主持下,现场观众与专家面对面,围绕如何理解“珠江沿岸的高质量”、如何凸显珠江特色、如何凝聚设计力量等问题展开热烈而有趣的讨论,潘安、陈雄、何昉、孙一民、张宇星等专家纷纷提出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引起现场观众热烈反响。

互动沙龙现场

  活动结束,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华而实同志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今天的沙龙活动干货满满,让人收获颇丰,感谢各位大师专家的宝贵意见,期待更多的大师专家、设计师、公众将目光投向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中,持续关心、关注广州城市建设,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贡献新的力量。

  广州这座活力之城、创新之城,敢闯敢试,勇于探索,在历史新起点上,抓住机遇,蓄势再出发,让设计引领潮流,不断推动广州城市空间品质不断提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