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顺利召开

  • 听全文
  • 2020-09-30
  •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分享到
  • -

  2020年9月24日,第三届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市政府礼堂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海珠区石溪片区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AH0509-11、AH1001-03、AH1011、AH1014-16规划管理单元)、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村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BA0904、BA0906、BA1001、BA1003、BC0502规划管理单元)两个议题。

  一、海珠区石溪片区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AH0509-11、AH1001-03、AH1011、AH1014-16规划管理单元)

  该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西部,沥滘片区与广纸片区之间,是海珠区“一区一谷一湾”创新发展格局中海珠创新湾上重要一环。为强化珠江后航道“一江两岸”城市风貌,释放高品质公共空间,落实重点项目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海珠区开展石溪村全面改造工作,以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形成高质量发展时期的“海珠样本”。

  项目东至瑞宝路,南临珠江后航道,西至石岗路,北至江南大道南,总用地面积180.93公顷。本次规划坚持“大师领衔、专家咨询、公共参与”的开展模式,邀请了AECOM刘泓志副总裁领衔的项目编制团队参与前期研究和城市设计等工作,共同为石溪片区更新项目群策群力。规划围绕“活力通廊”、“无忧翠环”、“缤纷T台”等设计理念,植入丰富公共服务配套和产业功能,构筑滨江的活力产业引擎,打造立足海珠创新湾西段、辐射广佛的“应用创新服务区、智慧人居体验区、滨江活力休闲区”。规划落实城市更新产城融合的管控要求,并将部分住宅设计为小户型公寓,满足人才用房需求,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地,助推海珠创新湾建设。用地方面,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充分释放城市更新用地,挤压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空间品质与功能提升。新增商业办公建筑面积131.58万平方米,未来将依托海珠创新湾,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产业与滨水特色体验消费产业。规划重点建设以268米地标塔楼为核心的“滨江云台”,依托大干围及规划地铁站,打造后航道最聚人气的魅力公共配套和产业空间。分别面向居住片区、产业片区配置公共服务及市政公用设施,更新单元范围内共配置410处公共服务及市政公用设施,包括面向居住片区人群的公共服务设施205处和面向产业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205处。新增居住公建配套147项、公服设施面积16.88万平方米,主要为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显著提升了更新单元的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规划整合现有河涌及零散绿地形成串联学校及配套设施的“无忧翠环”,构建24小时活力的高品质公共配套和活力空间,将为成年人提供整合社区各类运动设施的健康运动环、为学生提供无车干扰的安全回家环、为游客提供串联历史人文节点的石溪记忆环。交通方面,优化道路结构,大幅提升路网密度,结合TOD开发强化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规划后道路网密度由5.10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12.43公里/平方公里,新增8条区域通道,片区轨道站点800米覆盖率由69%提升至95%,全方位提升片区交通水平。通过规划构建联系两大轨道节点的城市活力走廊,增强高架两侧联系,串联石溪门户、滨江云台两大门户节点以及主要社区配套设施,形成连续的活力绿色街道。石溪片区作为海珠创新湾中活力度较高的区域,可注入相关特色功能,形成活力空间。规划激活灰色空间,打造缤纷桥下公园。依桥底高度变化,构筑全气候、全年龄、全时段的活力空间。江岸借鉴石溪村名,以一条“石溪”串联多样活动空间,结合互动装置、工业艺术展示、生态体验等,形成亲水、玩水、智水的滨江活力空间。整合桥下、防护绿地和沿江水岸空间,构筑珠江后航道上的“缤纷T台”,形成城市品牌空间,增强城市活力和配套。通过更新改造石溪单元实现了城市功能和空间品质的提升,使海珠创新湾西段全线“贯通”,推动高端要素集聚,老城区焕发出新活力。

“缤纷T台”效果图

“无忧翠环”效果图

  二、 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村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BA0904、BA0906、BA1001、BA1003、BC0502规划管理单元)

  为配合万博商务区、汉溪商务区和长隆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番禺区按照广州市城市更新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里仁洞村更新改造,强化万博-长隆-里仁洞区域联系,协力构建番禺公共门户风貌区,提升城市能级,力争打造广州市旧村改造项目的样板工程,起到示范作用。

  里仁洞村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北临长隆旅游度假区、万博商务区,南临富豪山庄,西至新光快速和金山湖公园,东至积光工业园,城市更新单元用地面积174.35公顷,改造范围163.65公顷,总建设量405.24万平方米。结合里仁洞村自身产业资源特色及新时代、新理念、新科创的发展主题,将里仁洞建设成为以科创时尚、商务办公、生态居住为主导功能的南中国时尚产业高地、多元包容的活力城区。该项目围绕规划统筹、连片谋划的工作思路,以里仁洞村改造为契机,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番禺区商业商务区能级及发展影响力,高站位、高标准的打造大湾区全新、有活力的区域级开放空间设施--“万博公园”,助力番禺建成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竞争力影响力的世界级生态客厅。沿番禺大道的万博公园有效的缝合了被快速路、主干道割裂的城市空间,作为一个立体复合系统,它以廊桥系统建立连接长隆、万博、里仁洞三大组团的慢行交通系统,在廊桥系统上增设提供公共活动的公园空间,紧密结合公园的景观艺术性和廊桥交通功能性,提升城市形象,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建设中国第一条高线公园。万博-长隆-里仁洞三大城市组团的标志性建筑簇群天际线强化了区域可识别性:里仁洞通过沿番禺大道形成“山与谷”的城市天际线,由245米标志性塔楼组团与万博公园共同打造国际级城市地标,番禺大道南入口通过标志性双塔与万博公园相呼应,塑造通往里仁洞的南门户形象。改造后的里仁洞村增强了交通可达性,通过地铁南村万博站(7号线、18号线)、汉溪长隆站(3号线、7号线)、远期预留里仁洞站(佛山4号线东延线),实现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道路交通优化方面,按照“小街区密路网”的开发模式,加密支路网,促进交通微循环;公共交通优化方面,共设3座公交首末站、2条接驳巴士环线,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区域交通疏解方面,加快推进已有实施计划的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缓解番禺大道、新光快速等道路交通拥堵压力;慢行体系优化方面,通过万博公园强化地铁站之间的慢行交通衔接,结合屋顶花园及连廊空间,逐步向社区渗透,形成地面街道、社区步道、社区公园游径的网络化慢行体系。在区域公服设施方面,更新单元范围共配置315处公共服务及市政公用设施,公服设施建筑面积达47.28万平方米,包括区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垃圾压缩站、社会停车场、变电站、老年人福利院、图书馆分馆、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等。值得关注的是,通过里仁洞村改造为区域提供优质教育与医疗资源,完善区域配套、补强设施短板。片区内规划一处优质中学,采用同一开办主体,一校两区的模式,由番禺区政府统筹,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设立公办名校,用地面积10.17公顷。同时按照建筑面积125平方米/床的标准,规划一处500床综合医院,采用园林式设计,建筑面积约6.25万平方米,满足片区的医疗服务需求。此外,规划严格按照保护要求原址修缮保护4处登记保护文物单位(里仁洞玉虚宫、冯氏宗祠、里溪古庙、植地庄珠江纵队驻守旧址),落实5处复建宗祠、庙宇选址,结合复建住宅,打造岭南特色文化社区,活化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新传承。

项目区位图

项目效果图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