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19〕20号),其中,我省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生态环境、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成效较好,获得督查激励。2018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首年,我市发挥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作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监管科技,提高风险研判预警能力和快速应急处置能力,扎实推进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系统建设,在开展地方金融风险排查、监测预警、地方金融业态监管、风险处置化解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创造了地方金融风险防控的“广州模式”。
一、坚持科技监管定位,监测预警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一)实时监测,实现精准预警。防控中心根据“7+4+1”类地方金融业态业务特征分别建设监测预警模型,通过对接政务信息、金融机构报送信息及网络舆情、投诉信息等数据,实现动态评级和及时预警。截至目前,防控中心共对广州市内67836家类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实时监测,覆盖“7+4+1”类地方金融业态和11个区,主动发现辖内非法金融活动企业214家并上报红、橙、黄预警企业148家,经有关部门核查处置和持续监测,134家企业风险下降,风险控制化解率高达91%。
(二)数据对接,辅助监管地方金融业态。防控中心非现场监管系统通过对被监测企业的基本信息、经营情况、资金信息等进行集中统一登记,并进行信息交叉验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辅助监管部门实现穿透式监管,解决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工作所遇到的监管手段单一、专业能力不足、人手不够等痛点问题。
目前,全市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已实现实时数据报送,广州辖区20家交易场所中已有17家定期报送交易数据。防控中心通过对报送数据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向监管部门提供行业分析报告,为现场监管和风险处理提供线索和依据。
(三)精准研判,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我市依托防控中心地方金融研究团队,深入研究地方金融各个业态特征,并提供行业调查分析报告、地区金融稳定发展报告、舆情分析报告和企业专项风险排查报告。通过提交风险提示信息,及时处置,源头治理,有效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2018年6月以来,全国出现较多P2P网贷失联或较大网贷平台项目大面积逾期现象,为应对处置网贷风险,防控中心强化P2P风险监控工作力度,对网络舆情、维权动态密切关注,增强非现场监管系统实时数据报送功能,形成日报、周报、月报制度。截至目前,防控中心共向市、区两级政府报送各类P2P风险排查报告300余份,为切实化解P2P风险、辅助监管决策、维护我市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四)打造风险提示和高效处置管理闭环。防控中心建立风险处置管理系统,将风险企业预警信息发至各区,由各区核查处置并将情况录入系统,防控中心对处置效果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反馈—持续监测”闭环管理。
截至目前,防控中心为市、区累计提供风险线索233条,各区累计反馈210条,排查处置工作完成率高达97%,其中21条涉及非法集资、违法经营、暴力催收、虚假宣传等线索通过各区实地核查后及时完成风险处置或转由公安立案处理,“早发现早处理”效果显著。我市利用防控中心的力量对P2P、交易场所等类金融机构开展现场检查近100场次,并提供详实的现场检查报告、风险排查报告以及非现场监管系统统计分析报告1000余份,供相关部门及各区参考。
二、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广州模式”三大亮点
(一)率先实现监管过程全覆盖。防控中心扎实做好风险防控的事前摸查收集、事中监测预警、事后分析总结,形成监管闭环。对地方金融风险状况进行持续监控和动态分析,为市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二)率先实现监管地域全覆盖。目前广州市各区均已接入防控中心,形成了全市覆盖。通过打造投诉举报移动端口,将金融风险防控覆盖至镇、街乃至社区、村委,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区、镇(街)、村(居)金融风险防控全覆盖。
(三)率先实现监管业态全覆盖。防控中心实现全市大的交易平台、全市P2P平台、全市小贷公司、全市融资担保公司“四个业态数据全接入”,正加快将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等其他地方金融业态的数据接入系统,实现广州市金融风险防控无死角,逐步实现地方金融业态的数字化监管。
三、加大力度,推动地方金融智能监管体系建设
(一)不断提高地方金融风险精准识别能力。强化研究力量,准确识别“7+4”类地方金融业态、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非法集资活动的行为特征和风险点,科学设置评级和预警标准,提高风险识别、监测预警的精准度,为落实金融监管、依法处置和化解风险提供支撑。
(二)加快地方金融大数据库建设,实现地方金融智能监管。积极推动平台与各级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银行机构实现系统对接,争取接入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系统和征信系统,通过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提升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并积极开发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征信产品,实现电子合同存证与仲裁“无缝对接”等相关服务功能。
(三)组织制订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行业标准。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属新兴业态,广州建设防控中心的具体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积累了有益经验,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制定技术标准、监管制度、创新配套政策,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安全,为全国地方金融风险创造“广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