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30日,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关于涉港澳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简称《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杨正根在报告中提到,最高人民法院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涉外审判工作报告中3次肯定广州涉外涉港澳司法成效,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唯一政法机关代表在首届广东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上介绍涉外涉港澳民商事审判经验。
报告指出,近年来,广州法院以“标杆”意识推进涉港澳民商事审判工作,“AOL授权见证通”“域外法查明通”等一批首创成果推向全国,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南沙开发开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近5年年均办结涉港澳案件2160件,其中2023年办结2600件,居全省法院前列
据报告,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新收一审涉港澳民商事案件4506件,审结4927件,其中以调解、撤诉结案1503件,调撤率30.50%;涉案标的额910.27亿元。在新收案件中,涉港案件4251件,占94.37%;涉澳案件255件,占5.63%。全市法院办理与港澳法院相互协助委托送达或调查取证案件448件。
报告显示,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跨境经济与生活交往频繁,涉港澳案件数量始终处于高位,近5年年均办结案件2160件,其中2023年办结2600件,居全省法院前列。
涉港澳案件案由广泛,2022年以来审结的案件涉及案由220种,包括商事合同、房地产、家事、金融保险票据等纠纷类型,基本涵盖民商事活动各领域各方面。
适用港澳法律审结案件39件,无上诉改判、申请再审
报告提到,全市法院适用港澳法律审结案件39件,其中适用香港法律审结37件,适用澳门法律审结2件。适用法律内容丰富,涉及夫妻财产关系、借贷关系、担保关系及股东责任等;香港《公司条例》《已婚者地位条例》适用较多,占案件近六成。
同时,适用域外法的精细度和复杂度也在提升,部分案件涉及多层法律关系识别,需分别适用港澳法与内地法。例如,多起案件涉及对香港法律中代持房屋权属认定、“揭开公司面纱”、暗含条款等规则的适用,涉及成文法、香港判例法等,需审查大量域外判例、总结适用规则。
在域外法查明方面,目前形成了“当事人自主查明+法官依职权查明+第三方专家辅助查明”的立体化域外法查明模式。其中,广州法院自主开发的“域外法查明通”平台促进域外法查明准确度与效率不断提升。
“适用港澳法律的案件中无上诉改判、申请再审等情况,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提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件涉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适用香港法律认定银团贷款中授信银行的优先受偿权,为跨境融资活动提供保障,该案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纠纷典型案例。
明确域外送达、公证认证等13个环节具体要求,被国内多家法院借鉴
“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高质量涉港澳审判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报告提到,广州法院优化整合审判资源,对审理难度较大的涉港澳商事案件推行集中管辖,形成以“特定管辖法院、专门审判机构、专业审判人员”为特征的专业审判格局。
例如,结合当前涉港澳审判特点制定工作指引,明确域外送达、公证认证等13个环节31个节点具体要求,配套22个常用文书模板,提升涉港澳审判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国内多家法院参考借鉴。
近年来,广州法院审结涉港“比特币返还”、涉澳“赌债追偿”等疑难案件,办理的布兰特伍德案首次确立境外仲裁机构在我国内地作出的仲裁裁决籍属认定规则,被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对我国仲裁业务的对外开放和仲裁国际化发展具有标志意义,入选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
跨境授权见证手续办理平均用时仅5分钟,构建涉港澳诉讼服务“广州品牌”
广州法院以优质诉讼服务减少当事人诉累、降低营商成本,增强中外市场主体司法获得感满意度。
报告提到,在破解域外授权见证困难方面,率先上线的“授权见证通”平台在全国推广应用,跨境授权见证手续实现“居家线上办”、“手机移动办”,办理平均用时仅5分钟,在全国60多家法院、近3000件涉港澳案件中适用。
此外,搭建涉港澳送达协同服务,按照符合港澳法律或惯例的方式向港澳当事人转交诉讼文书。开发AOL全业务线上办理体系,在线诉讼服务实现立案、送达、远程庭审等40余项全场景全覆盖服务。
在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方面,广州法院推动形成诉讼、仲裁、调解相互独立又衔接配合的跨境商事解决平台。其中,广州中院率先与市仲裁委签订体系化衔接协作的32条意见,推出全国首个裁审对接电子卷宗共享平台,仲裁调卷时间由平均两个月缩短至数小时。首聘港澳陪审员,首创“内地+港澳”调解员“双调解”模式,首邀香港律师运用香港规则调解涉港案件,成功调解首个由粤港澳大湾区执业律师代理的涉港商事纠纷。
搭建“5G+”智慧型多元解纷中心,四成案件实现诉前分流,探索特邀港澳调解组织及调解员入驻广州法院在线多元解纷平台,开展跨境委托调查、协助送达、纠纷调解。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积极争取支持,加大力度探索涉港澳民商事司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市人大监察司法委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调研报告中指出,我市涉港澳民商事审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内地法院审理涉港澳民商事案件参照适用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程序复杂、审批手续多、周期长,不利于涉港澳民商事纠纷高效化解;广州法院与港澳司法协助的对接机制不够具体明确;广州法院借鉴、引入港澳司法规则的探索缺乏明确授权和具体操作指引等。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指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广州涉港澳民商事审判将面临更多的具体实践问题,需要继续在涉港澳司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但涉港澳司法事权大多在中央层面,地方法院的探索存在缺乏法定授权、上位法依据不足等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积极争取港澳全国人大代表、在穗全国人大代表以及有关方面的支持,争取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的概括性授权,以落实《南沙方案》为契机,加大力度探索更加符合粤港澳民众司法需求、符合大湾区融合发展需要的涉港澳民商事诉讼程序特别规则和司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微项目”,不断提升涉港澳司法服务保障水平,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有力司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