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市政策文件库

【文字解读】《广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

  • 听全文
  • 2024-05-16
  • 来源: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分享到
  • -

  一、起草背景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广州市委“1312”思路举措,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高质量推动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广州路径,《规划》以《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依据,按照《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部省级文件精神,参照《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并与《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衔接,编制了本《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九章。

  第一章发展环境。本章主要梳理了广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二章总体要求。本章主要提出广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以建设出新出彩的全球数字经济活力城市为发展愿景,围绕“五区三都三城”发展格局,高标准构建数字创新发展引领区、数实融合发展示范区、数据价值转化活力区、数字开放合作先行区、数字生态治理试验区,高水平打造显示之都、定制之都、直播电商之都,高质量构筑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智算羊城”的发展目标。

  第三章 优化数字经济空间布局。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协同数字经济重点园区和平台多点发展,基本形成“一核引领、多点支撑”的新格局,明确全市11个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实现跨区协同、多点联动、资源共享的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

  第四章 提升数字底座支撑能力。将对接数字中国、网络强国、“东数西算”等战略工程,适度超前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促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打造智算羊城。

  第五章 激发数字产业发展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链群发展,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

  第六章 释放产业数字化潜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产业互联网,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优势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打造数产融合标杆城市。

  第七章 提升数智治理能力。加强公共数据高质量供给,提升数字化服务和治理水平,释放数据要素市场潜能,提升数字安全防护水平。

  第八章 凝聚数字生态合力。营造开放包容发展环境,加强国际国内数字合作,推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广州数字经济发展。

  第九章 保障措施。强化广州市加快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作用,发挥财政、招商、土地、人才等相关政策效能,做好数字经济监测评估,保障广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规划重点

  一是明确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累计建成5G基站超10万座,培育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增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打造1-2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以上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穗智管”行业覆盖率达90%,电子证照用证率80%以上,公共数据开放数据集达到1600个,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和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

  二是提出制造业转型路径,将围绕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全市工作部署,聚焦当前制造业企业转型存在的瓶颈问题,开展四化(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转型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制定数字化转型改造方案,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

  三是提出数据价值化探索路径,从制度保障、公共数据试点、粤港澳数据合作等多方面提出了工作措施。包括加快《广州市数据条例》立法进程,为数据流通应用奠定基础;启动广州市公共数据运营试点,逐步推进公共数据的采集、使用和运营,挖掘数据价值;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域优势,推动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建设,深化粤港澳数据合作等。

  四是提出了8项配套支撑工程,包括智能算力工程、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数字技术创新工程、软件名园建设工程、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四化”平台赋能工程、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公共数据运营试点工程,全方位推进广州数字经济发展。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