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办〔2023〕18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林业园林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9月6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节 市域绿色生态空间规划
第二节 全域公园体系规划
第三节 市域绿道网络规划
第四节 绿地分类规划
第四章 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节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第二节 南沙新区绿地系统规划
第三节 城市更新地区绿地规划
第五章 特色专项规划
第一节 城市生态翠环规划
第二节 水绿融合规划
第三节 儿童游憩空间体系规划
第四节 树种及园林植物规划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第六节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第七节 道路绿化规划
第八节 立体绿化规划
第九节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第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
第七章 分区规划指引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
附件1:广州市规划自然保护区一览表
附件2:广州市规划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附件3:广州市规划森林公园一览表
附件4:广州市规划湿地公园一览表
附件5:广州市规划郊野公园一览表
附件6:广州市永久保护绿地名录
附件7:广州市乔木树种规划一览表
附件8:市域绿地现状分布图
附件9:市域公园现状分布图
附件10:市域古树名木现状分布图
附件11:市域绿地系统结构规划图
附件12:市域主要公园规划图
附件13:市域绿道规划指引图
附件14:市域永久保护绿地规划图
附件15: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规划图
附件16:中心城区市级绿线规划图
附件17:城市生态翠环规划图
第一章 总 则
一、规划背景
现行绿地系统规划于2020年规划期满。根据《广州市绿化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编制本规划。
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宜居发展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中的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构建普惠共享的全域公园体系,奋力谱写广州园林绿化新篇章。
二、规划地位与作用
本规划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是广州市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广州市行政辖区,行政区面积7434平方千米,中心城区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全域,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除九佛街道、龙湖街道、新龙镇以外地区,面积约933平方千米。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本规划所指绿地以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和附属绿地为主,兼顾区域绿地。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为2021—2025年。现状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
五、规划理念
(一)保护优先,筑牢底线。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发展,尊重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和山水格局,以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为前提,协调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强自然生态空间修复,推进生态空间网络连通,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和效益,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以人为本,绿色惠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城市健康活力发展需要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要求,推进绿地可达、可享。结合全市人口分布,探索增存并举、平立结合等多途径增绿方式,科学供给绿化资源,完善全龄友好的全域公园体系,支持多层次户外活动,营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推进绿色普惠共享,促进全民健康。
(三)文化传承,特色彰显。
彰显岭南文化特色,保护好城市一草一木,将历史名园、特色风貌林荫路、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留住城市记忆。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持续推动城乡绿化美化,传承岭南园林文化,营造花城特色风貌。
(四)强化实施,协同保障。
加强与其他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协同,做好与详细规划衔接,形成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市区联动制定绿地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达成发展共识,提升规划约束性和权威性。协同多部门、多主体,创新绿地布局与建设运营模式,推进绿地落地实施。
六、规划参考及依据
(一)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城市绿化条例》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建科〔2021〕63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建城〔2013〕73号)
《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00〕192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21〕48号)
《广州市绿化条例》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穗办〔2021〕11号)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历史名园保护办法的通知》(穗林业园林规字〔2022〕3号)
(二)相关标准规范指引。
《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 37342—2019)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
《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的通知》(建办城〔2018〕1号)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东省体育局关于印发〈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第二版)〉的函》(粤建节函〔2019〕1232号)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岭南园林建设指引〉的通知》(粤建城〔2015〕238号)
《绿道建设技术规程》(DB4401/T168—2022)
(三)相关规划文件。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0—2025年)》
《广东省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9—2025年)》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2016—2025年)》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广州总体城市设计》
《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
《广州市都会区生态廊道总体规划和东部生态廊道概念规划》
《广州市河涌水系规划(2017—2035年)》
《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修订)》
《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策略
一、规划目标愿景
(一)发展愿景。
以“活力公园城市”为目标愿景,构筑“森林环城、绿廊织城、公园满城”的美好图景。
(二)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到2025年,绿色生态格局优化完善,绿地布局均衡可达,城乡公园活力健康,花城品牌特色鲜明,森林综合功能显著提升,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基本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公园城市。
远期目标。到2035年,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成为广州亮丽名片,全面建成绿色生态网络健康稳固、绿色服务普惠共享、岭南园林传承创新、花城文化精彩纷呈的活力公园城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美广州样板。
二、规划策略
(一)支撑美丽国土空间格局构建。
携领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网络。共同维育大湾区山体生态屏障和沿海生态防护带,协调建设区域生态廊道,加快广州与周边城市绿色生态协同发展。
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资源整合优化,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支撑生态廊道连通。推动生态廊道断点地区生态修复和绿地增补,结合绿道、碧道、道路绿带建设,形成功能复合、连续贯通的绿色生态网络。
(二)优化全域公园空间网络。
健全完善四级公园体系。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面向不同频次、不同类型的游憩活动需求,完善四级公园体系。结合社区生活圈,强化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在全域公园体系中的基干地位,推动公园服务进一步向社区延伸,建设城乡一体的绿美家园。
促进公园连通成网。加强绿道、碧道、道路绿带等活力绿廊建设,促进公园有机连通,形成高质量的游憩空间网络。持续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带建设,打造城市生态翠环,增加高品质绿色空间。
(三)多途径推进绿地均衡布局。
科学布局绿地。增存并举推动新增公园绿地优先向现状绿地服务水平低、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布局,推动有条件的附属绿地向公众开放,促进绿地均衡可达、开放共享。
促进多途径增绿。通过建设用地腾挪置换、拆违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加大增绿力度,留足绿化空间。充分利用建筑退线、桥下等空间建设绿地,持续推进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绿化建设。
合理拓展立体绿化。在重点发展平台、交通枢纽地区和高密度地区推广屋顶花园、阳台绿化、墙面绿化等,拓展绿化空间。持续开展桥梁绿化,打造空中绿廊花廊。
(四)升级绿地品质与功能活力。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实施森林经营和林分改造,应用乡土树种对低效林、残次林进行替代升级,培育大径级森林,提升森林多功能效益,蓄积绿色财富。
探索发展“公园+”。面向全年龄段人群需求,提供全龄友好的就近活动空间,加强公园与体育、文化、科教、露营、低碳等功能有机融合,提升公园活力。
促进林荫路、绿道焕发新活力。加强林荫路树木保护,保障林荫连续性,培育特色风貌林荫路。完善绿道的休闲健身、文化服务等功能,提升居民体验感。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全面维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以乡村绿化扩面提质为突破口,依托农业生态景观、风水林、古树名木、环村林带等,建设乡村公园,打造绿美乡村。
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海绵体功能,探索利用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屋顶绿化等,增加区域雨洪调蓄空间,促进雨水资源有效利用。
(五)彰显岭南园林特色魅力。
严格保护城乡绿化风貌。保护和传承有地域特色的树木和公园,加强古树名木、大树及生境保护修复,建设古树公园。保护历史名园风貌,加强周边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推进岭南园林传承与创新。传承岭南园林精巧秀丽、务实兼蓄的造园技艺,弘扬岭南文化创新务实的精神,打造古朴雅致与现代时尚交融的城市绿化风貌。
推广应用岭南乡土植物。充分应用岭南乡土常绿阔叶植物、棕榈科植物、观花观叶植物以及岭南佳果植物开展绿化建设,持续推广应用乡土新优植物,营造南亚热带植物特色风貌。
升级花城品牌。巩固花城建设成果,创新花科研、发展花产业、推动花文化旅游,塑造独具岭南特色与魅力的美丽宜居花城。
强化水绿融合。结合碧道建设,多部门协同推进滨水绿道、滨水绿地建设与升级,打造蓝脉绿网,彰显滨海城市和岭南水乡特色。
三、规划指标
(一)全市规划指标。
面向绿地系统高质量发展,构建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确定规划指标目标值(详见表1)。
近期指标(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3.6%,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1.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7.5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0%。
远期指标(203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8%,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1.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7.5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0%。
表1 广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指标表
注:森林覆盖率指标值待国土“三调”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融合对接后适时调整;湿地保有量指标值待广州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公布后适时更新。本规划未明确说明的指标根据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计算。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探索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公园绿地依法办理用地手续但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管理的新机制。”考虑到居民使用绿地的特点,本指标将位于或邻近城镇开发边界,承担游憩功能的生态公园纳入公园绿地统计范畴。具体计算公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位于或邻近城镇开发边界,承担游憩功能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面积/常住人口数量。
(2)万人拥有公园指数:考虑到居民对各类公园具有不同的需求,本指标将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纳入公园统计范畴。具体计算公式:万人拥有公园指数=各类公园总数〔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常住人口数量。
(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小型公园绿地发挥重要的休闲游憩功能,同时为与国内其他城市开展对比,本指标将4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纳入统计范畴。具体计算公式: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4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居住用地总面积×100%。
(4)公园连通比例:为促进公园连通,加强绿色网络构建,设置本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公园连通比例=接入绿道、碧道等的公园数量〔不含游园(口袋公园)〕/公园总数量〔不含游园(口袋公园)〕×100%。
(5)绿视率:为反映居民视觉感知的绿量,设置本指标。单个采样点绿视率具体计算公式:绿视率=采样点人眼可视的乔木、灌木、墙体绿化、草坪等绿色植物面积/该采样点人眼可视面积的比例。
(二)指标策略分区。
根据全市各区绿地建设现状及发展潜力,将各区分为优化提质区、增量建设区和补充完善区三类,实行差异化的绿地供给与指标发展策略。各区绿地规划具体指标值在区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
优化提质区。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绿地规划以优化提升为主导方向,重点完善绿地服务功能,提升绿化品质,通过城市更新增补绿地、低效用地公园化改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服务覆盖水平。
增量建设区。包括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绿地规划以增量建设为主导方向,多措并举,精准供给绿地资源,提升公园绿地人均水平和服务覆盖水平。
补充完善区。包括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绿地规划以适度增补居民日常使用的公园绿地为主导方向,重点提升城镇开发边界内公园绿地服务覆盖水平。
第三章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节 市域绿色生态空间规划
一、携领湾区生态空间格局构建
以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引领,共同维育粤港澳大湾区山体生态屏障和沿海生态防护带,加强区域生态廊道协调建设,推动大湾区绿色生态协同发展,共建世界级城市群的生态空间格局。
(一)协同构筑山、江、田、湾的区域山水格局。
共同维育粤港澳大湾区山体生态屏障,重点保护广州北部九连山脉、青云山脉、罗浮山脉,强化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森林资源保育,与大湾区西部、北部、东部山体共同形成区域山体生态屏障,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生物多样性。
加强珠江、流溪河、东江、增江等骨干江河的保护控制,整合水系沿线森林公园、湿地、山体丘陵、基塘系统等生态资源,共同推进珠江流域保护。
共同保护南沙大岗—榄核—万顷沙、增城石滩的连片基塘农田、沙田,建设区域特色农田保育区,传承岭南农耕文化,打造岭南新田园。
保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加强红树林湿地保护恢复,严格控制环珠江口地区滩涂围垦,推进近海岸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共同保护珠江口生态本底。
(二)共同推进交界地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利用。
北部地区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重点加强从化区、增城区东北部、花都区北部与周边地区的协同保护,避免城镇、农业发展、交通干线割裂连绵山体,严格控制生态敏感区域及周边人口规模与开发强度。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屏障功能。
南部地区推进珠江口湿地恢复和防护林带建设。推进番禺区、南沙区红树林湿地恢复,建设粤港澳珠江口湿地保护圈,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开展海域、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形成生态防护空间,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西部地区推进广佛南北生态文化带建设。依托珠江水网,推进生态修复与保护利用,通过绿道、碧道、道路绿带串联沿线公园、农田、古村落、祠堂等资源,全面提升交界地区绿化品质。
二、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
在广州市“九片、六核、八廊”生态空间格局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自然地理格局和岭南风貌特征,强化森林、湿地和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聚焦林业园林重点工作,优化形成“三片八廊、一环一带三核”的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引导绿美生态、游憩、文化全面发展。
(一)提质三大森林生态片区。
基于森林资源分布和主导功能差异,统筹建设北部生态涵养、中部城市森林和南部沿海防护三大森林生态片区,充分发挥生态源地作用。北部生态涵养片区依托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森林资源,突出山体森林的生态风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发挥生态涵养和生态屏障功能,打造碳汇价值高地;中部城市森林片区依托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帽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等资源,创新近郊森林资源利用方式,推进中部地区绿色空间连通,增强绿色获得感;南部沿海防护片区推进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防护能力,打造国际水鸟生物多样性热点片区。
(二)构建八条生态廊道。
结合自然资源要素分布,构建联通山水、贯穿城区、功能复合的生态廊道网络,发挥生物交流、环境美化、休闲游憩多重功能。规划沿主要河流、骨干道路两侧,开展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塑造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洪奇沥水道、帽峰山—火龙凤—南沙港快速—蕉门水道、增江河—东江—狮子洋、北二环、珠江前后航道、金山大道—莲花山、沙湾水道、横沥—凫洲水道“三纵五横”八条区域生态廊道,推动沿线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资源以及重要公共空间联动发展。
(三)打造城市生态翠环。
在中心城区周边沿绕城高速公路、沙湾水道、珠江西航道、北二环高速公路,打造160千米城市生态翠环,以绿道、碧道等串联沿线的生态公园和城市公园,建设环城公园带。提升翠环沿线公园品质,整合翠环内绿地资源及低效空间,推动绿色空间贯通与共享可达,加强翠环与周边地区功能联动,助推绿色资源焕发新活力。
(四)塑造珠江景观带。
围绕建设世界级一流滨水区的目标,充分挖掘珠江沿岸自然生态资源,全面构建层级丰富的绿色空间体系,提升公共空间品质,高质量建设珠江景观带。补充完善滨江绿地,结合珠江堤岸、桥梁和建筑,塑造特色立体绿化风貌,推进绿道、缓跑径串联成网,打造国际一流、丰富多元、岭南特色凸显的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带,形成传统、现代、未来交相辉映的活力滨江岸线。
(五)建设三大生态绿核新高地。
依托城区重要的生态资源,建设保护白云山、海珠湿地和南沙湿地三大城市生态绿核,作为城区生物多样性功能重要地区和居民亲近自然的最佳目的地。持续推进白云山绿美建设,强化海珠湿地、南沙湿地建设保护,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和环境品质,拓展自然教育、休闲游憩功能,将海珠湿地、南沙湿地建设成为展示湿地生态建设成果的窗口和典范。
三、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
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相关要求,加强全市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构建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整合优化,开展自然保护地示范性建设,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服务功能。全市自然保护地75个。其中,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8775.76公顷;自然公园70个,其中风景名胜区4个,面积20906.43公顷,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66个,面积80170.34公顷(自然保护地具体面积和边界以勘界立标为准)。
(一)自然保护区。
到2035年,全市规划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8775.76公顷(详见附件1广州市规划自然保护区一览表)。其中现状优化1个,为从化温泉自然保护区;等级提升3个,分别为从化唐鱼自然保护区、花都芙蓉嶂白沙田桃花水母及其生态自然保护区、增城大东坑次生林自然保护区;归并1个,推进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与从化蝴蝶谷森林公园归并为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自然公园。
风景名胜区。到2035年,全市规划风景名胜区4个,面积共计20906.43公顷(详见附件2广州市规划风景名胜区一览表)。其中,现状优化3个,分别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莲花山风景名胜区、从化温泉风景名胜区;归并1个,推进增城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与增城大封门森林公园、增城高滩森林公园、增城凤凰山森林公园、增城邓村森林公园、增城省级地质公园归并为增城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持续升级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品质与配套设施,完善休闲游憩功能;强化公共交通和停车设施配置,提高交通可达性。
森林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森林公园54个,面积共计77906.85公顷(详见附件3广州市规划森林公园一览表)。其中,规划新增7个,面积共计5481.70公顷,分别为白云六片山森林公园、黄埔油麻山森林公园、南沙大山乸森林公园、南沙南大山森林公园、花都称砣顶森林公园、从化通天蜡烛森林公园、增城南坑顶森林公园;等级提升2个,分别为番禺七星岗森林公园、番禺翁山森林公园;归并7个,推进太子省级森林公园与增城兰溪森林公园、增城兰溪河珍稀水生动物及其生态自然保护区归并为太子兰溪省级森林公园,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与南沙黄山鲁白水湖湿地公园归并为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王子山省级森林公园与花都福源森林公园归并为王子山省级森林公园,花都九龙潭森林公园与花都高百丈森林公园、花都蟾蜍石森林公园归并为花都九龙潭森林公园,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与从化风云岭湿地公园归并为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从化沙溪森林公园与从化外婆家森林公园归并为从化沙溪和外婆家森林公园,增城白水山森林公园与增城二龙山森林公园、增城白洞森林公园归并为增城白水山森林公园。加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森林公园的林相改造,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优化生态服务功能,完善休闲游憩场地与设施配置,提升公园服务能级。
湿地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湿地公园11个,面积共计2155.60公顷(详见附件4广州市规划湿地公园一览表)。其中,规划新增1个,为黄埔埔心湿地公园,面积23.44公顷;归并1个,推进南沙滨海红树林森林公园归并为南沙湿地公园。保护恢复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与功能,重点提升水鸟生态廊道沿线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改善湿地水环境质量,打造一批湿地文化科普教育基地。
地质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地质公园1个,为南沙大虎山地质公园,面积107.89公顷。促进地质遗迹资源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市域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
(一)生态廊道建设策略。
构建三级生态廊道。区域生态廊道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廊道系统,推动水鸟栖息生境与迁徙廊道保护修复,构建绿色生态水网和都市亲水空间。区域生态廊道总体宽度平均1千米,最小宽度200米。组团生态廊道结合河涌水系、道路绿带、城市公园等建设,贯穿城市片区内部,发挥生态隔离、景观美化、卫生防护、休闲游憩等综合功能。组团生态廊道总体宽度平均100米,最小宽度60米。社区生态廊道结合城市与社区绿道、道路绿带、街头绿地等建设,美化社区环境,提供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社区生态廊道总体宽度平均30米,最小宽度20米。
推进生态廊道连通。结合生态廊道断点地区,综合考虑生物迁徙通道建设和绿化品质提升要求,增补广钢公园、广纸公园等公园节点,推进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南沙湿地公园、白云白云湖湿地公园、番禺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番禺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黄埔萝岗湿地公园、增城湖心岛湿地公园改造升级,开展湿地环境修复,提升植物群落,完善自然教育设施。推进生态廊道综合治理,加快廊道内生态修复与保护利用。针对现状违法建设用地,进行清退复绿;针对合法及已批未建用地,采用立体绿化或临时绿化的形式,进行生态化改造;针对裸露地或受损用地,采用植被恢复、林相改造与边坡恢复等手段,提升廊道品质。因地制宜完善立体生物通道,探索树桥式、天桥式、涵洞式等建设形式,促进廊道连通。
(二)生态保护修复策略。
精准提升北部森林质量。遵循近自然林经营理念,对林分质量较好的森林进行封育管护,逐步提高森林自然化程度和系统稳定性,增强森林生态效益;对低效林、残次林、纯林,进行林相改造,采用“小群落、大混交”、慢生型与速生型树种、建群树种与伴生型树种相搭配的方式,推广优良乡土树种,大力提升混交林和大径级森林比例,逐步构建以乡土树种为主、种类丰富、群落结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推进破损废弃山林植被修补。保护自然山体地貌,提升山体生态景观,减少生态片区特定类矿产资源开采。重点推进从化、增城、花都受损山体修复,通过生态复绿、景观再造等方式进行再利用。
开展天然林全面保护与修复。针对北部生态涵养片区稀疏退化的天然林,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加快森林正向演替,逐步使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等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功能水平。强化天然中幼林抚育,调整林木竞争关系,促进形成地带性顶级群落。鼓励在废弃矿山、荒山荒地上逐步恢复天然植被。
加强水源林生态保护与修复。以流溪河、白坭河、沙湾水道、增江等河流型水源地及流溪河水库、黄龙带水库、九湾潭水库等湖库型水源地为重点,实施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重点水源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区的保护修复,严格限制开发建设活动,恢复森林和湿地等自然植被。
推动南部沿海防护林保护建设。加强珠江口红树林保护恢复,严格保护坦头村等红树林资源;在番禺、南沙等沿海红树林宜林地段,采用封滩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发展红树林;沿着南沙1—21涌水系,建立河涌林带。在番禺、南沙高标准建设沿海基干林带,对未合拢的沿海基干林带进行营建,对防护功能较弱的低效林带,采用抗风能力较强的乡土树种进行修复,提高沿海防护林防护减灾能力。
(三)保护性利用策略。
推广自然教育,建设生态科普场所。依托森林、湿地、农田等集中成片自然资源,在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南沙区等地区大力推进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建设形式多样的生态科普场所,展示岭南特色的自然生态文化。丰富自然教育内容和形式,建立全民自然教育体系。
活化森林资源,打造森林康养基地。依托北部山水资源,加快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发展森林康养保健功能,建设森林浴场、森林理疗中心等,开发登山远足、森林瞭望等活动,重点打造北回归线上的国际森林康养基地和广州最高峰的山岳风光体验高地。
保育生态绿核,丰富生态产品供给。持续加强白云山、海珠湿地、南沙湿地的保育,整治建筑环境,复绿拆违用地,提质生态绿核周边的城市公园与社区公园,打造环生态绿核的公园绿链,有效供给高质量、多元化生态产品,推进资源科学合理利用。
第二节 全域公园体系规划
一、规划策略
(一)健全体系,建设城乡一体绿美家园。
根据出游活动需求和公园服务能级差异,构建面向居民和游客、覆盖城乡的多层级公园体系,满足多层次休闲游憩需要。结合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增加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提升公园布局的公平性与均衡性,建设城乡一体的绿美家园。
(二)加强连通,构建高质量游憩空间网络。
以公园城市理念整合城乡绿色资源,依托绿道、碧道、道路绿带等活力绿廊,串联大型公园并延伸连接生态廊道,加强绿色生态资源互联互通,形成内外一体、有机贯通的游憩空间网络。
(三)健康引领,提升公园功能活力。
探索发展“公园+”,适应全年龄段人群活动需求,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公园的功能与设施配置,营造多元消费场景。提升公园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有条件的公园兼容建设体育运动、健身休闲、自然教育等场地和设施,重点关注社区公园的全龄友好设施配置,营造健康活力公园。
(四)延续文脉,彰显岭南园林特色。
传承岭南园林文化,注重传统岭南园林风貌保护,加强岭南乡土树种推广应用。结合城市发展趋势与需求,不断创新发展岭南园林,提升公园品质,强化公园对区域文化、历史艺术、自然教育等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引导。
二、公园体系构建
(一)规划公园体系。
统筹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城乡一体发展,构建完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衔接公园相关规范标准及政策文件,支撑全市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出游需求,提出相应的公园用地面积和服务半径等要求(详见表2)。
表2 广州市公园规划建设指引表
(二)规划公园规模。
强化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的基干地位,重点增加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根据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需要,适度增补郊野公园和城市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公园不少于2000个。其中,自然公园70个,郊野公园约50个,城市公园约120个,社区公园约300个,游园(口袋公园)约1500个。
三、生态公园规划
生态公园是指以原生态或低人为干扰的自然环境为特色,侧重满足居民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兼具科普生态教育功能的公园。生态公园分为自然公园和郊野公园两类。
(一)自然公园。
自然公园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衔接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要求,到2035年,全市规划自然公园70个,其中风景名胜区4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66个。
(二)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是指位于中心城区边缘、具有一定规模、公共交通便利,以农田山林、水系湿地、古树名木、自然村落、历史文化等为基础建设的公园,发挥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包括未纳入自然保护地的现状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以及古树公园、农业公园等。
充分挖掘郊野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资源价值,提供亲自然公园场景,促进资源保护性利用。到2035年,全市规划郊野公园约50个(详见附件5广州市规划郊野公园一览表)。
提升近郊镇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提升41个未纳入自然保护地的现状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强化休闲游憩、运动健身、自然教育等设施配置与场景营造,完善郊野活动功能,建设为郊野公园。包括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增城等区的33个现状镇级森林公园,以及天河湿地公园、黄埔萝岗湿地公园、番禺草河湿地公园、番禺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增城荔湖湿地公园、增城增江鹤之洲湿地公园、从化温泉湿地公园、从化流溪温泉湿地公园8个现状湿地公园。
整合近郊特色资源,适度新增郊野公园。依托近郊森林、湿地资源,规划新增番禺化龙湿地公园、番禺莲湖湿地生态公园2个公园;依托黄埔、增城、从化等区的古树群资源,规划建设不少于7个古树公园,强化古树名木资源保护;衔接农业公园相关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意、田园景观、农产品展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公园,补充近郊休闲游憩空间,促进乡村振兴。
探索郊野公园用地管理模式创新。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郊野公园,结合周边旧村更新改造,联动建设公园配套设施,活化资源利用;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的郊野公园,参照农业农村地区点状供地政策,探索用地管理模式创新,支撑公园设施建设。
四、城市公园规划
到2035年,全市规划新增城市公园约35个,城市公园总数约120个。
(一)综合公园。
综合公园是指内容丰富,适合开展各类户外活动,具有完善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绿地。根据用地规模和服务半径,综合公园细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地区性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综合公园约55个。
完善中心城区已建综合公园配套功能。加快推进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珠江公园等现状综合公园功能、品质及治理全面升级,保护传统岭南园林风貌,打造城市公园典范,推动老公园焕发新活力。已建综合公园持续实施拆围透绿,因地制宜增设缓跑径、体育游乐设施和自然教育设施等。
推进南沙区等城区综合公园选址建设。匹配全市规划人口增长方向,重点加强南沙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增城区的综合公园建设,促进综合公园相对均衡布局。
新建综合公园应依托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资源建设,选址在服务人口多、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地区,方便居民使用。新建全市性公园用地规模宜大于25公顷,服务半径4000米至5000米;新建地区性公园用地规模宜大于10公顷,服务半径2000米至2500米;鼓励用地规模大于10公顷,平均宽度大于50米的带状绿地升级为综合公园。
创新设施配置模式,推进公园与自然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设施融合发展,加强公园智慧化管理。
(二)专类公园。
专类公园是指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相应的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构建专类公园体系,规划建设一系列主题突出、富有特色的专类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雕塑公园、环保公园、滨海公园等。到2035年,全市规划专类公园约65个。
立足专类公园主题文化展示、历史教育、自然教育、体育健身、儿童娱乐等专项功能需求,科学合理配置植物。动物园应模拟所展示物种的原生自然环境,进行场景式植物配置;植物园应进行科属主题突出的特色植物群落营造;儿童公园应结合儿童心理、行为特性合理采用通透式、安全的植物配置形式,选择不落果、安全无毒的植物;文化公园、雕塑公园、纪念公园、遗址公园等应结合公园文化内涵进行植物配置,选择突出文化主题特色的植物品种;滨海公园应结合滨海地区气候特征,彰显滨海景观风貌特色。
(三)历史名园。
充分发挥历史名园在延续历史文脉、展示岭南文化、传承岭南园林造园技艺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提升历史名园影响力,完善历史名园保护管理机制,适度新增历史名园数量。
历史名园应当根据原有格局风貌、特有景观风貌和整体风貌进行分类保护,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历史名园的格局风貌,不得擅自改变山形水系格局和园内绿地、道路、广场等的大小、形状、走向及用途;保护历史名园特有的景观风貌,禁止损毁、非法拆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及其附属物,不得擅自改变园内古树名木及主要植物景观的整体风貌;保护历史名园整体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历史名园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形式、体量、色彩应当与历史名园整体风貌相协调。
历史名园内的建筑、设施、场地可以开展与历史名园服务功能相适应、与历史名园景观风貌相协调的配套服务项目和经营活动,但必须符合历史名园的保护要求。
(四)国家植物园。
对标最高最好最优,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拓展植物园迁地保护、科研科普的社会服务功能,建设广州“1+3+N”城园融合体系。
五、社区公园规划
社区公园是指用地独立,具有基本的游憩和服务设施,主要为一定社区范围内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的绿地。提升全市社区公园服务覆盖水平,推动公园绿地服务向社区延伸。到2035年,全市规划新增社区公园约188个,社区公园总数约300个。
(一)城市社区公园。
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布局。每15分钟社区生活圈至少配置1个社区公园。已建地区通过边角地整理、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社区公园数量,满足日常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建地区可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公益性设施相邻设置社区公园,打造社区活动中心。
推进社区公园便捷可达。社区公园应选址在城市大型居住区附近,与社区绿道、滨水地区、文物古迹结合,与城市主次干道顺畅衔接,便于居民使用。中心城区或其他人口密集地区,结合碧道建设、河涌整治等工作,建设滨水型社区公园,完善游憩设施,创造开放共享的滨水空间。
建设面向全年龄段的社区体育设施。综合考虑儿童、青少年和老人等人群行为习惯和出游活动需求,完善社区体育设施,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和健康社区发展。
面向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游憩活动需求,分类设置儿童游戏设施。针对学龄前儿童宜设置秋千、滑梯等设施;针对学龄儿童宜设置平衡木、单杠、攀爬类等设施。
面向青少年和成人体育健身活动需求,设置羽毛球、乒乓球等大众运动场地。结合不同用地条件,灵活设置篮球、足球、门球等运动场地,丰富社区体育公园活动类型。
面向老人活动需求,设置曲艺舞台等场地,提供一定规模休息区以及缓跑径、全民健身器材等群众性体育设施。
配套便利生活与智慧管理设施。结合社区发展需求,推动社区公园与社区文化、体育、教育、服务等设施融合建设,在社区公园内综合配置图书流动站、无人贩售机、小型文化室、科普长廊以及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等,推进免费WiFi(无线网络)、实时监控、智能警务、智能广播建设,实现便利化生活和智慧化管理。
(二)乡村社区公园。
推动社区公园向乡村地区延伸,完善乡村社区公园布局,每村规划至少1个社区公园。乡村社区公园应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历史内涵,注重岭南乡村文化元素在公园设计中的运用,利用宗祠、河涌水系、自然山体等建造邻里活动空间。强化岭南乡土阔叶植物、岭南佳果植物、岭南乡土观花植物在乡村社区公园的应用,构建留住岭南乡愁记忆的绿美环境。推广健康生活及文化教育理念,设置健身康体设施、智慧化文化宣传服务设施。
六、游园(口袋公园)规划
游园(口袋公园)是指用地独立,规模较小或形状多样,方便居民就近进入,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绿地。充分发挥游园(口袋公园)对于建设绿美生态环境、方便居民就近活动的作用,大力推进游园(口袋公园)建设。到2035年,全市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约600个,游园(口袋公园)总数约1500个。
(一)均衡布局,实现300米见绿。
结合旧村改造、旧厂改造、旧城改造、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违法建设拆除等城市更新工作,利用各类低效闲置空间,如建筑退线空间、滨水空间、街旁空地、桥下空间等,见缝插绿推动游园(口袋公园)建设,实现每5分钟社区生活圈至少配置1个游园(口袋公园),建成区居住用地步行300米见绿,营造绿美环境。
(二)传承文化,完善就近活动功能。
坚持以周边居民需求为导向,结合资源条件合理配置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儿童游憩、文化科普等场地和设施。游园(口袋公园)的入口设置应综合考虑可达性、便捷性和安全性,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植物配置应兼具景观和生态效益。彰显岭南文化、社区文化特色,增进居民的文化认同感,让老故事有新传承,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三)公众参与,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不断提升游园(口袋公园)设计水平,推进游园(口袋公园)共建共治共享,通过选址推荐、设计方案评选、园艺竞赛、认养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游园(口袋公园)设计、建设和维护全过程,营造居民喜爱的绿美公共空间。
第三节 市域绿道网络规划
一、完善绿道网络构建
擦亮广州绿道品牌,完善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绿道体系建设,持续贯通区域绿道和城市绿道,强化社区绿道建设,推动绿道与碧道、南粤古驿道、森林步道等空间联动建设。规划到2035年,全市绿道不少于4000千米。
加强绿道、碧道、道路绿带等活力绿廊建设,串联各类公园和景点,形成绿意盎然的休闲游憩网络,公园连通比例从2020年的58%提升至2035年的80%以上。
优化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功能丰富的绿道体系。依托碧道建设契机,重点贯通珠江西航道、珠江后航道等滨水公共空间,加快推进环岛路、沿江大道、沙湾水道等绿道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的中心城区及近郊绿色生态空间;依托主要河涌等建设联系中心城区至南沙区的城市绿道;有序推进荔湾区、天河区、南沙区等社区绿道增补,服务居民日常出行。
二、绿道功能升级策略
(一)打造全时段活力绿道。
鼓励绿道全时段开放,合理组织夜游、夜跑、夜市等活动,增设文化休闲设施和餐饮、购物等商业设施,完善公厕、照明系统、夜间公交等配套服务,打造夜间经济特色品牌,提供全时段的生活、休闲和娱乐服务。
(二)营造绿道活力消费场景。
鼓励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单位或者个人参与绿道建设运营。引入文化体验、餐饮休闲、时尚运动、休闲娱乐、酒店民宿等多元复合业态,植入自动贩卖、无人超市、直饮水装置等人性化服务,激活绿道。
(三)推动智慧绿道建设管理。
推动智慧绿道建设,鼓励应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构建绿道智能化一体平台,引进线上运动平台,建设“云场馆”;完善智慧监管功能,引入智慧零售等新型业态模式,为游客、企业商家及政府提供智能、高效的综合性服务。
第四节 绿地分类规划
一、区域绿地规划
(一)风景游憩绿地。
风景游憩绿地是指自然环境良好,向公众开放,以休闲游憩、旅游观光、娱乐健身、科学考察等为主要功能,具备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其他风景游憩绿地等。
风景游憩绿地规划布局应依托山林、湿地、地质遗迹、古树名木、历史文化、自然村落等资源要素,利用丰富的植物群落和山水景致,对城市生态环境起着保护、调整、协调、补充的作用。
到2035年,全市规划风景游憩绿地约105239公顷,人均风景游憩绿地面积约47平方米/人(风景游憩绿地涉及自然保护地,具体面积根据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数据进行更新)。
(二)生态保育绿地。
生态保育绿地是指为保障城乡生态安全,改善景观质量而进行保护、恢复和资源培育的绿色空间,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公益林、生物物种栖息地等。生态保育绿地主要依据珍稀濒危物种、饮用水源地、具有重要生态价值林地分布以及野生动物迁徙路径等进行规划。到2035年,全市规划生态保育绿地约8776公顷(生态保育绿地涉及自然保护地,具体面积根据最终批复的自然保护地面积进行调整)。
(三)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是指为城乡绿化美化生产、培育、引种试验各类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壮大花卉苗木林果产业,推进花卉博览园和花卉之都提质升级,建设从化区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从化兰花和盆栽植物生产基地、花都盆景和观赏苗木生产基地、白云鲜切花和小盆栽生产基地、增城切花切叶和兰花等花卉产业基地,以及番禺和南沙观叶植物、盆栽植物及绿化苗木生产基地,提高花卉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
到2035年,全市规划生产绿地不少于668公顷。为适应城市建设需要,在全市各区规划建设1—2处中转苗圃。
二、公园绿地规划
以满足居民使用需求为导向,规划重点增加公园绿地规模。到2035年,全市规划新增公园绿地约6320公顷,规划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从2020年的80%提升至90%以上,规划新增公园绿地重点向南沙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等人口增量大的地区布局。
重点推进中小型公园绿地建设,创新探索存量用地增加公园绿地的途径。结合城市更新、河涌岸线整治、违法建设拆除等工作建设公园绿地,探索低效防护绿地公园化改造,推进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附属绿地开放利用等。
以规划管理单元为基础,衔接全市社区生活圈分布,结合现状绿地服务水平、居民出游需求等开展绿地供需评估,将单元划分为四个绩效等级(详见表3)。探索公园绿地绩效单元实施机制,引导规划公园绿地优先向一级绩效单元和二级绩效单元投放。
表3 广州市公园绿地绩效单元导引表
三、防护绿地规划
防护绿地主要包括道路及铁路防护绿地、工业隔离防护绿地、城市水系防护绿地、公用设施防护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其防护宽度参考以下要求(详见表4),具体宽度在详细规划中确定。到2035年,全市规划防护绿地不少于7500公顷。
利用初雨弃流装置、植草沟、生物滞留带等设施滞蓄、净化路面径流。在符合绿地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探索防护绿地兼容小型市政交通设施的可行性。
表4 广州市防护绿地分类规划指引表
四、广场用地规划
到2035年,全市规划广场用地约450公顷。广场用地宜临近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用地、城市轨道交通用地、交通枢纽用地、交通站场用地等布局,单地块面积一般不超过3公顷,最大不超过5公顷。
提高广场用地透水铺装比例,注重排水坡度与排水沟设置,因地制宜设置下沉式广场降低峰值径流量,提升城市生态韧性。
五、附属绿地规划
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中的绿地。具体绿地率的控制要求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执行。
积极探索附属绿地开放利用。部分有条件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居住用地附属绿地,通过拆围透绿、微改造等形式,因地制宜配置游憩设施,推进绿地服务公共化,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的重要补充。
六、永久保护绿地
永久保护绿地是指生态功能突出、具有长期保护价值的已建成绿地。全市划定第一批永久保护绿地773.88公顷,包括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东山湖公园、东风公园、人民公园(越秀)、黄花岗公园、中山纪念堂、广州动物园、广州兰圃、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越秀儿童公园、传祺公园、宏城公园、二沙岛艺术公园、广州发展公园、草暖公园、荔湾湖公园、广州文化公园、荔湾儿童公园、增埗公园、双桥公园、青年公园、醉观公园、沙面公园、龙溪江北公园、晓港公园、庄头公园、海珠儿童公园、海印公园、珠江公园、天河公园、花城广场、临江大道滨水绿地、广州市儿童公园、白云儿童公园、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公园、黄埔公园、创业公园、萝岗儿童公园、香雪公园、体育公园、黄埔儿童公园、蟹山公园、东苑公园、南沙儿童公园、大岗公园、番禺儿童公园、星海公园、中央公园、平康公园、石桥公园、西园、南区公园、人民公园(花都)、花果山公园、马鞍山公园、花都儿童公园、从化儿童公园、增城儿童公园等59处公园及绿地(详见附件6广州市永久保护绿地名录)。
除国家重大建设工程、行政区划调整、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国土空间规划发生变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永久保护绿地的用地面积、性质和用途或者破坏其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四章 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节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一、规划目标与策略
(一)规划目标。
整合存量绿色资源,着力构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绿色都市风貌,云山、珠水、湿地、古迹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得益彰,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广州活力公园城市核心区域。
(二)规划指标。
近期指标(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9.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3.0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0%。
远期指标(203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3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3.5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至94.0%。
(三)规划策略。
完善绿道网络建设,强化绿色空间连通。重点维育帽峰山生态片区,以及白云山、海珠湿地生态绿核,推进珠江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等岸线绿化贯通。加强社区绿道和碧道建设,促进公园连通,推动水绿融合,构建绿色生态网络,打造品质化公共空间。
多途径拓宽中小型公园绿地来源。通过城市更新、违法建设拆除等多种方式,重点增加中小型公园绿地供应,精准布局公园绿地,提升绿地空间绩效。
强化文绿融合,塑造具有活力、富有魅力的都市风貌。整合中心城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维育城市景观轴线,塑造自然与文化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融于一体的中心城区特色风貌。
二、空间结构与布局
(一)规划结构。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为“一环一带两轴、一片两核、多点成网”。
“一环”:指城市生态翠环的中心城区部分。
“一带”:指沿珠江前航道、后航道串联周边绿地形成连续开放的滨水景观带。
“两轴”:指越秀山—海珠广场传统城市公园轴和燕岭公园—广州塔广场新城市公园轴。
“一片”:指帽峰山生态片区。
“两核”:指白云山、海珠湿地两大生态绿核。
“多点”:指多个大型公园。
(二)绿地规划布局。
持续提升白云山、海珠湿地生态绿核,加强城市公园轴建设,维育云山珠水绿美生态格局。到2035年,新增公园绿地约2244公顷,重点加强珠江等河涌水系沿岸的绿地建设。
重点供给中小型公园绿地,优先结合社区活动中心和绿道布局,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服务覆盖水平。
(三)公园规划布局。
升级城市公园品质,打造一批城市公园典范,促进中心城区公园高质量发展。
加大社区公园建设力度,鼓励社区公园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商务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布局,实现多元复合的服务功能。根据社区人口结构特征,规划建设形式多样的社区公园,配置休闲健身、儿童游憩、科普教育、文化展示等设施。
在高密度地区因地制宜配置游园(口袋公园),通过城市更新、边角地整理等方式增加公园数量,提升公园服务水平。
三、绿线规划
中心城区划定市级绿线1520公顷。绿线具体面积和范围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为准。除可兼容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市政交通公用设施、应急救援、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文体设施,以及必要的公园游憩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外,原则上不得进行其他项目建设。
因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城市重大防灾救灾项目建设确需调整绿线范围的,应当经充分论证后按照相关程序执行。
四、园林景观风貌规划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城市绿化过程中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破坏传统风貌,不擅自伐移老树和有乡土特点的现有树木,不挖山填湖,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随意改建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弘扬岭南园林文化,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中心城区绿化风貌。
(一)展示历史城区岭南园林风貌底蕴。
提升历史城区绿视率。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植物配置,彰显岭南园林底蕴。尊重历史城区空间格局肌理,因地制宜增加公园绿地、口袋公园、活动广场等休闲游憩空间,创新立体绿化形式,提升绿视率,改善绿美环境品质。
提升文化地标及周边环境品质。持续塑造越秀山—海珠广场传统城市公园轴和燕岭公园—广州塔广场新城市公园轴的绿化形象,推进长堤、南海神庙等文化地标及周边绿化美化提升,激活文化空间。
(二)打造世界级珠江滨水景观区。
塑造风貌多元的精品珠江。推进滨江绿地规划建设,拓宽公共空间,在规划新建区、大面积改造区宜保留100—200米的滨江绿地,已建或已批地区滨江绿地宽度小于100米的暂按现状控制,远期宜结合规划改造加宽。西十公里从白鹅潭至广州大桥,形成中西合璧、展现城市变迁的花园式滨水长廊;中十公里从广州大桥至琶洲东部岛尖,形成现代多元、凸显大都市文化魅力和创新集聚特色的岭南水岸;东十公里从琶洲东至南海神庙,形成生态低碳、展现活力与开放的现代化港城。加强珠江沿岸绿化建设,美化堤岸和桥梁,提升珠江整体风貌,打造国际一流的珠江画廊。
建设活力贯通的绿色滨水空间。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珠江两岸资源,推进珠江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两岸全线贯通,推进滨江空间公共化,加快珠江沿岸工业仓储用地改造升级,建设连续开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滨江碧道,构建高品质滨水空间。在保障水环境安全、不影响沿岸绿地主体功能的前提下,探索设置文化、游览、休憩等便民服务设施,营造特色化体验场景。
打造珠江生态岛链。保护利用珠江沿线江心岛,打造与自然和谐、与城市共生、与市民同享的珠江生态岛链,实现“城、水、岛”和谐共生。优化提升长洲岛、大蚝沙等岛屿,彰显自然生态、历史底蕴和人文特色,提升服务功能、品质和配套设施,提高滨水岸线公共性、连通性,打造珠江国际慢岛。
(三)推动岭南园林传承与创新发展。
依托历史名园、传统公园、古树名木、历史建筑等资源,传承岭南园林文化,保护老城区传统绿化风貌。结合老城区更新改造,对造园技法、造园布局、材料选用、植物配置等进行创新,推动岭南园林创新发展。
五、绿地热环境调控
(一)加强生态冷源和通风廊道的预留与控制。
重点推进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帽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天河火炉山森林公园、天河凤凰山森林公园、天河龙眼洞森林公园等生态冷源管控,预控珠江前后航道—石井河风廊、海珠湿地—广州大道风廊、珠江—科韵路—广园路风廊、珠江—环城高速—火炉山风廊、黄埔风廊、永和风廊等中心城区六条主要通风廊道,划定风廊控制区,明确规划控制要求。
(二)精准配置一批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
按照热环境控制分区,精准配置一批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发挥绿地调节热环境的功能,进一步改善老城区、天河南部、白云新城、广钢新城、广州开发区等地区的人居环境。
(三)推进热环境调控措施落地实施。
除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地块控制指标外,探索将每100平方米绿地的乔木数、屋顶绿化率、乡土植物比例等指标纳入地块管控,推进热环境调控措施落地实施。
第二节 南沙新区绿地系统规划
一、规划目标与策略
(一)规划目标。
保育南沙新区优质生态本底,构建城野交融、山海相连的绿色空间系统,塑造世界级滨海城市风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宜居城市典范。
(二)规划指标。
到2035年,南沙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0%,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5.0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0%。
(三)规划策略。
构建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充分发挥南沙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中的示范作用,重点维育横沥—凫洲水道、蕉门水道等生态廊道,保护提升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南沙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南沙大山乸森林公园、南沙湿地公园等生态核心,加强北部特色基塘和南部滨海湿地滩涂等生态系统保护,扩大珠江口滨海红树林湿地生境范围,保障水鸟生态廊道完整性,共同构筑区域生态防护带。
塑造蓝绿空间网络。依托蕉门河、凫洲水道、洪奇沥水道及龙穴南水道等骨干河道,构筑绿荫浓密、连续贯通的城市绿道。结合河涌等资源建设社区绿道,串联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推动蓝绿空间密织成网,到2035年,南沙区公园连通比例达到70%以上。
建设活力绿色开敞空间。结合滨水岸线持续完善公园与绿地空间,精心规划设计,彰显岭南特色和滨海特色。探索“公园+”发展模式,推动绿色空间与体育、文化等功能混合利用,提升绿色空间文化内涵与功能效益,激发绿色活力。
二、绿地结构与布局
(一)绿地结构。
整合山水林田海生态要素,构建“四心、两片、多节点、多廊成网”的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四心”:指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南沙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南沙大山乸森林公园、南沙湿地公园四个生态核心。
“两片”:指北部农业生态基质片区、南部滨海湿地生态片区。
“多节点”:指以滨海公园、蕉门公园、蒲州花园等城市公园为重点,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为补充的多层次绿地。
“多廊成网”:指以水为脉,统筹绿道、碧道、道路绿带等空间,形成通山达海、串珠成网的生态廊道网络。
(二)绿地规划布局。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和优质生态资源本底,面向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建设,高标准配置绿地,构建布局均衡、全民共享、特色鲜明的绿地空间体系。
优先在珠江街道、南沙街道、大岗镇等绿地服务盲区增补公园绿地,结合南沙区未来人口增量分布,高标准预留公园绿地。到2035年,南沙区规划新增公园绿地约1500公顷,规划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0%。
(三)公园规划布局。
以高品质公园支撑“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的发展愿景。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居民休闲游憩需求,完善公园体系,推动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协调发展,塑造多元近绿场景。强化森林公园保护利用,推进森林步道建设,营造可达可享的森林活动场景。建设南沙湿地红树林专类园,推动创建国家级湿地品牌,助力南沙区打造一流的生态高地和自然教育基地。
到2035年,南沙区规划生态公园6个,城市公园11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30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55个。
三、园林景观风貌规划
依托青山、碧水、田园、湿地、港湾等资源,营造特色绿美风貌,形成山海相融、山城相依、城海相生的风貌格局。
(一)岭南水乡风貌。
利用北部农林资源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建设农业公园,推进农耕文化体验活动,重现岭南水乡生活情景。结合绿道、滨水岸线打造水乡游憩路线。在满足防洪安全前提下,对堤岸进行绿化美化,展现岭南水乡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绿地风貌。
(二)滨海都市风貌。
依托蕉门河、灵山岛尖、横沥岛尖等地区的河涌水系资源,优化滨水游憩空间,强化滨海文化元素应用,构建碧道贯通、南亚热带特色突出的滨海明珠形象。重点提升南沙大山乸森林公园、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等地区景观风貌。重要片区、主干道路配置连续的大树冠遮荫树木,形成完整的绿荫界面。结合公共建筑、道路、水系及公园因地制宜布置特色花卉,提升现代都市形象。
(三)滨海湿地风貌。
重点加强蕉门水道、凫洲水道等区域河口湿地的保护与自然恢复,注重水产生态景观与湿地生境维育的结合,提升生物多样性,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加强红树林沼泽和水草滩涂湿地保护,营造多元湿地文化景观。
(四)智慧门户风貌。
重点打造北部庆盛枢纽片区、大同立交桥周边及南沙港快速路两侧地区智慧门户风貌。结合现代时尚的城市建筑立面,打造北部庆盛片区未来科技感与现代感的智慧风貌,展现大同立交桥周边及南沙港快速路两侧灵动活力的门户风貌。
(五)港区产业风貌。
在龙穴岛等港区,塑造港口产业与生态景观和谐交融的现代滨海景观。选种吸收粉尘强、降噪能力强、生长力强、耐旱、冠幅大、根系发达的植物,突出现代产业服务简约时尚的风貌。
第三节 城市更新地区绿地规划
一、保证公园绿地面积规模
完善更新地区绿地规划建设指引,保障更新地区公园绿地规模与面积占比,确保更新片区更新后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所在行政区规划平均水平,改善城市绿美环境。
居住用地绿地率执行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建设,提升公园综合功能,加强与体育、文化、娱乐休闲设施兼容使用。
二、优化绿地规划布局
进一步发挥城市更新工作对城市绿地建设的补充作用,结合更新地区人口发展导向及周边绿地配置情况,完善绿地布局,精准配置符合地区人群需求的绿地。
推进更新地区开放式绿地建设,营造健康活力共享的绿色开敞空间。绿地选址宜与公共服务设施相邻设置,并与城市道路顺畅衔接,方便居民便捷使用。
三、提升绿地综合功能
区分产业地区、居住地区进行绿地功能配置,提升更新地区对优质企业和人才资源的吸引力。
产业地区重点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特色,兼顾休憩、创新与商业功能,提供特色化的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科普文化、社区服务等设施,进行个性化场地设计与植物配置,加强绿地出入口设计和标识系统设计,展示产业地区形象。
居住地区宜与社区活动中心、幼儿园等设施合并或邻近设置,结合地区人口结构特征,提供差异化设施,重点关注儿童活动场地和老年健身活动设施。
四、推广立体绿化建设
鼓励更新地区探索多元化的立体绿化形式,平面与立体结合,建设绿美家园。对新建建筑及符合荷载条件的改造建筑,开展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及窗阳台绿化美化;对建筑空中连廊、人行天桥、高架桥实施绿化美化,建设空中花廊。
提升更新地区绿视率,联动开发建设主体,结合滨水空间及大型新建建筑,试点探索滨水立体公园、屋顶花园等游憩式立体绿化建设,构建功能化、特色化、多样化的空中休闲游憩空间。
第五章 特色专项规划
第一节 城市生态翠环规划
一、规划目标
整合近郊休闲游憩资源,构建高品质绿色开敞空间网络,提升城市活力和宜居水平。到2035年,打造形成长约160千米,宽约1千米的城市生态翠环,串联白云白海面湿地公园、帽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天鹿湖省级森林公园、莲花山风景名胜区、海鸥岛、番禺滴水岩森林公园、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园等节点,建设环城公园带。
二、规划结构
依托绿道、碧道、道路绿带,构建“一环+六带”公园连接道系统,加强环内游憩资源连接贯通。“一环”为城市生态翠环,“六带”是以中心城区内主干道路、重要河涌等为载体,构建沿石井河、白云山、车陂涌、乌涌、番禺大道、大学城—莲花山的6条主要公园连接道。
以城市生态翠环带动中心城区绿色网络构建,通过公园连接道系统串联城市重要绿色空间,提高游憩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安全舒适、互联互通的公园连接道系统。
三、功能发展策略
结合城市生态翠环沿线地形地貌、建筑、植被等要素,划分四大主题区段,打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功能体验,满足居民对文化体验、自然教育、休闲娱乐等活动需求。
(一)西北段:魅力水岸、文旅融合。
北起太和立交,南至沙面公园。重点推进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水鸟生态廊道建设,优化沿线生态水岸和植物群落;按照精品珠江标准建设西航道滨水空间,腾退滨水违法建设,营造高品质滨水游憩空间;联动沿线旧工业园区更新改造,植入文化展示、运动健身等特色功能,营造活力滨水休憩场景。
(二)西南段:城林融合、花漾生活。
北起沙面公园,南至番禺草河湿地公园。精准提升番禺大象岗森林公园、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园、番禺滴水岩森林公园的森林质量,丰富季相变化;推进富石路、钟顺路等道路绿带建设,增补绿色开敞空间;发挥荔湾芳村、番禺钟村花卉产业基地优势,构建花漾生活圈。
(三)东南段:桑田曲水、旅游科普。
西起番禺草河湿地公园,北至大蚝沙。充分挖掘岭南文化资源,带动莲花山风景名胜区、海鸥岛、观龙岛等生态旅游发展;完善沙湾水道沿线绿道建设,推进与文化、旅游、体育、服务设施融合发展;加强科学营地、自然教育博物馆、农业科教基地建设,丰富青少年和儿童的活动体验。
(四)东北段:林海山趣、户外探险。
南起大蚝沙,北至太和立交。合理开发森林资源,提供自然化的公共空间、动植物科普、趣味活动场地与游戏设施,探索森林旅游野趣;策划组织登山攀岩、定向越野户外赛事活动,进一步集聚人气,丰富旅游体验;精心规划山脊步道,串联景点及周边自然、人文资源,推动全民健身。
四、规划建设策略
(一)推动线性游憩空间功能升级。
依托碧道建设,重点沿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沙湾水道等地区新建绿道;升级改造现状绿道,重点加强无障碍设施、便民设施配置。结合道路绿带、防护绿地等存量资源,推进缓跑径和慢行道建设。
(二)增存并举推进公园品质升级。
结合城市生态翠环,规划新增大型公园,促进生态连通。衔接城市更新工作,结合翠环沿线旧村更新改造,提前预控高品质、开敞式公共绿地,作为城市游憩空间的重要补充。提升现状公园品质,完善便民服务、自然教育、休闲游憩等设施,促进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全民共享的生态福利。
(三)强化生态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
强化生物栖息地建设,助力目标物种维育,推进林地、湿地和江心岛生态修复。通过平立结合,推进生态连通和绿化连续。在珠江西航道沿线等高密度地区,或难以实施平面绿化的地区,推广屋顶绿化、墙体绿化、高架绿化、天桥绿化。在绕城高速、广园快速路、铁路等地段设置适合动物穿行的空中廊道或涵洞式通道,支撑生物迁徙。
第二节 水绿融合规划
一、规划建设策略
(一)开展生态修复,支撑水鸟生态廊道建设。
提升水鸟生态廊道品质,大力开展水鸟栖息地修复,提升湿地环境质量。推进栖息地生境营造、红树林生境优化、湿地植物群落提升、水源涵养林建设、生态水岸建设、湿地生态景观长廊建设,加快珠江、流溪河、增江、白坭河、蕉门水道、新街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修复,打造水鸟成群的滨水廊道空间。
(二)借力碧道建设,营造特色活力空间。
结合全市碧道总体布局,推进滨水绿地的增补与改造提升。针对滨水绿地断点地区,在满足防洪安全前提下,新建开放式公园绿地,合理增设文化、体育、旅游、服务等设施,营造高品质滨水特色公共空间。重点改造提升石井河、沙河涌、花地河、车陂涌、白坭河、均禾涌等河涌两岸绿地,保护周边建筑风貌,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水空间。
(三)融合海绵城市理念,构建滨水绿色网络。
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公园与绿地建设,重点提升珠江、沥滘水道、花地河、沙湾水道、大石水道等河道两岸的自然环境,以绿地、道路、水系为载体,推广使用透水路面、植草砖、雨水花园等,建设具有水体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式公园。
(四)推动生态驳岸建设,保障滨水景观品质。
结合河湖水系生态治理,挖掘河涌沿线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特色,加强河岸绿化设计,植入岭南水乡元素,运用岭南乡土树种进行绿化,充分体现花城特色、岭南水乡特色。
二、规划建设指引
(一)公共活动型水岸。
城市公共中心的滨水绿地,如珠江前航道等,应重点提升滨水地区的功能与环境品质,强化广州珠水文化品牌。以汇聚人流和开展公共活动为主导功能,在考虑通航安全及水利安全的条件下,合理布置观景平台、亲水栈道等设施。采用植物景观设计手法,突出南亚热带岭南水乡绿化风貌。
(二)生活服务型水岸。
临近居住小区、村民住宅等区域的滨水绿地,如市桥水道等,应重点加强滨水空间连通,提供多元化休闲活动空间,完善休闲游憩服务配套设施,打造亲民、惠民的滨水空间。绿化配置应经济实用、舒适安全,突出滨水文化特色。
(三)生态保育型水岸。
自然原生态滨水绿地,如流溪河、增江、洪奇沥水道、蕉门水道等,重点依托现状自然资源,推进保护性利用。在保证行洪安全、生态安全的情况下,合理增设亲水休闲、自然教育等设施。结合自然保护需求,采用自然生态的绿化形式,营造生态野趣岸线空间。
(四)生产功能型水岸。
工业地区滨水绿地,如西航道北段、黄埔鱼珠段、小虎岛及龙穴岛等,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导,结合周边用地功能及生态环境特性,推进生态修复,开展产业文化宣传。树种选择应重点考虑植物抗逆性,打造具有产业文化特色、环境景观特色的滨水活动空间。
第三节 儿童游憩空间体系规划
一、空间体系构建
面向儿童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系统构建儿童游憩空间体系,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在现状市、区儿童公园基础上,重点推进儿童游憩空间向社区延伸,构建“市儿童公园—区儿童公园—社区儿童游憩场地”三级儿童游憩空间体系。
鼓励在各类公园、城市广场以及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附属绿地中,设置社区儿童游憩场地,提升儿童游憩空间服务水平,实现每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置1处社区儿童游憩场地。
二、规划建设指引
儿童游憩场地应选址在交通便捷、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区。面向儿童需求,根据儿童游憩场地规模及条件,提供功能多元、舒适安全的儿童游憩设施,激发儿童潜能,促进儿童在游戏中成长。满足家长看护及社会交往的需求,增设看护休憩设施;因地制宜增设亲子卫生间、母婴室及餐饮服务等人本化、便民化设施。
生态公园和城市公园等大型公园,可设置儿童趣味活动营地,完善以自然教育、趣味探险为主的自然体验游憩空间,加强自然空间的教育培训功能;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城市广场以及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可建设小规模儿童游憩活动空间,设置滑梯、攀爬架、沙池等非动力小型游戏设施。
结合儿童游憩场地设计主题,选取岭南乡土植物,营造色彩鲜明活泼、造型生动有趣、视线通透、安全实用的空间。
第四节 树种及园林植物规划
一、园林植物总体规划
坚持节俭务实建绿,鼓励近自然、本地化、易维护、可持续的建设方式,科学采用乔灌草搭配等多种绿化形式,构建健康稳定的绿化生态系统。坚持适地适树,积极采用榕树等优良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合理运用乡土草种进行绿化。坚持岭南地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景观效益与功能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到2025年,乡土树种使用率不低于70%;到2035年,乡土树种使用率提升至75%以上。
规划推荐植物868种,包括乔木366种、灌木200种、藤本62种、草本214种和竹类26种。
推广应用15种(类)乔木作为城市绿化基调树种,包括榕树类、木棉、白兰、非洲桃花心木、人面子、小叶榄仁、美丽异木棉、宫粉紫荆、秋枫、尖叶杜英、海南红豆、扁桃、麻楝、大王椰子、阴香。
乔木366种,包括榕树类、扁桃、东京油楠、中国无忧树、红花羊蹄甲、大花紫薇、爪哇决明、凤凰木、美丽异木棉、千层金、水瓜栗等(详见附件7广州市乔木树种规划一览表)。
灌木200种,包括簕杜鹃、龙船花、红背桂、鹅掌藤、福建茶、红车、红花檵木、灰莉、朱蕉、海桐等。
藤本62种,包括首冠藤、异叶爬山虎、使君子、炮仗花、薜荔、络石、禾雀花、红花龙吐珠、大叶鹿角藤、金银花等。
草本214种,包括大叶油草、结缕草(兰引3号)、台湾草、马尼拉草、肾蕨、翠芦莉、红龙草、龟背竹、海芋、合果芋等。
竹类26种,包括大佛肚竹、小琴丝竹、青皮竹、观音竹、孝顺竹、粉单竹、紫竹、泰竹、车筒竹、紫竿竹、青竿竹、黄金间碧竹、麻竹等。
二、不同绿地类型植物规划
(一)公园绿地植物规划。
公园绿地植物规划坚持安全性、生态性、效益化原则,推荐选用骨干植物86种,包括香樟、人面子、白兰、山杜英、竹柏、木棉、苹婆、海南红豆、细叶榕、尖叶杜英、落羽杉、宫粉紫荆、凤凰木等;一般植物482种,包括乌榄、荔枝、龙眼、杨桃、黄花风铃木、蓝花楹、南酸枣、鹰爪花、假鹰爪、赤苞花、蓝花藤、凌霄、银边山菅兰、花叶冷水花等。
(二)防护绿地植物规划。
江河两岸、湖岸优选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防护性能好的树种。海岸带优选耐盐碱、耐水湿、抗风能力强的深根性树种和红树林树种。
防护绿地植物规划坚持实用性、科学性和适度景观化的原则,推荐选用骨干植物30种,包括南洋楹、蓝花楹、糖胶树、麻楝、火焰木、凤凰木、夹竹桃、簕杜鹃、朱槿、大叶油草、翠芦莉等;一般植物89种,包括潺槁树、木麻黄、台湾相思、大叶榕、朴树、红花檵木、木芙蓉、肾蕨、条纹小蚌兰等。
(三)广场用地植物规划。
广场用地树种以树形挺拔、分枝点较高、冠大荫浓、无毒无害、少落果飘絮的常绿树种为主,适当搭配落叶树种,推荐选用骨干植物55种,包括香樟、中国无忧树、东京油楠、水瓜栗、菩提榕、人面子、木棉、美丽异木棉、小叶榄仁、盾柱木等;一般植物188种,包括香苹婆、浙江润楠、铁力木、竹柏、铁冬青、秋枫、海红豆、台湾栾树、紫花风铃木等。
(四)附属绿地植物规划。
居住区附属绿地推荐选用骨干植物69种,包括铁冬青、白兰、细叶榕、垂叶榕、人面子、阿江榄仁、苹婆、杨梅、复羽叶栾树等;一般植物298种,包括山杜英、大花五桠果、浙江润楠、霸王棕、紫花风铃木、钟花樱桃、澳洲火焰木、任豆、白花洋紫荆等。
工业附属绿地推荐选用骨干植物47种,包括大王椰子、扁桃、蒲葵、杜英、大琴叶榕、串钱柳、白兰、麻楝、美丽异木棉等。一般植物111种,包括黄槿、波罗蜜、幌伞枫、桂木、侧柏、木麻黄、红鸡蛋花、鸡蛋花、秋枫等。
道路绿地应选用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吸尘降噪、生态景观功能好、安全易管护的树种。推荐选用骨干植物80种,包括白兰、黄兰、扁桃、东京油楠、海南红豆、水瓜栗、木棉、秋枫、美丽异木棉等。一般植物395种,包括腊肠树、乌墨、铁冬青、海南红豆、蒲葵、嘉氏羊蹄甲、车轮梅、哥顿银桦、蝶花荚蒾、粉苞冬红等。
(五)区域绿地植物规划。
湿地植物应以耐涝性强、可净化水体、病虫害少的乡土湿地植物为主,推荐选用骨干植物76种,包括银叶树、血桐、蒲葵、笔管榕、大叶榕、桐花树、草海桐、翠芦莉、纸莎草等;一般植物83种,包括青果榕、洋蒲桃、乌墨、尖叶杜英、红刺露兜、水松、池杉等。
森林公园突出植物物种多样性,重视乡土植物、岭南佳果植物和优质用材树种的应用,推荐选用骨干植物50种,包括浙江润楠、降香黄檀、格木、铁力木、红毛山楠、短序润楠、乌榄、柳叶桢楠、竹柏、观光木、短萼仪花、红花荷、乌桕、枫香等;一般植物186种,包括董棕、细叶榕、长叶竹柏、五月茶、高山榕、垂叶榕、乌墨、黄樟、尖叶杜英等。
(六)立体绿化植物规划。
桥体绿化应选择耐旱、易管护、抗病虫害强、抗风、耐修剪的藤本、灌木、草本;桥墩、桥柱绿化应选择攀爬性强、耐荫、耐旱的植物;桥底绿化应选择耐荫植物。立交桥、天桥、高架桥、挡土墙绿化推荐选用骨干植物27种,包括簕杜鹃、巴西蒂牡花、红背桂、薜荔、白鹤芋、粗肋草等;一般植物20种,包括灰莉、金银花、龙吐珠、龙须藤、草珊瑚、春羽等。
屋顶绿化应选用抗风性强、耐高温、耐旱、耐涝的浅根性植物,推荐选用骨干植物34种,包括狐尾椰子、银海枣、千层金、美丽针葵、簕杜鹃、龙船花、变叶木、大红花、紫薇等;一般植物86种,包括布迪椰子、串钱柳、蛋黄果、酒瓶椰子、国王椰子、赤苞花、赤楠蒲桃、白花油麻藤、美丽赪桐、大苞水竹叶等。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一、规划目标
结合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合理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建设物种多样性保护基地、修复生态廊道、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撑体系,形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高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
加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南沙湿地公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帽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王子山省级森林公园、从化温泉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强化对物种分布、数量、濒危趋势、威胁因素等研究;加快动植物栖息地、珍稀濒危植物栖息地建设;合理推进人工改造,提升生态多样性。
三、物种多样性保护
建立植物保护区、苗圃专类园、种质资源圃、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保护乡土树木、水生植物、优质树木,落实植物多样性保护;通过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园、海洋世界、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动物保护中心、水鸟生态廊道及碧道建设,实施动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促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恢复与增长;构建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监测体系,实施外来物种管理。
四、遗传多样性保护
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采用种子贮存、离体保存、超低温保存、田间种质库、植物园(树木园)活体收集等技术实施迁地保护;结合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帽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建设,实施就地保护。
第六节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一、规划目标
古树名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自然与人文价值,是不可替代的生物景观。遵循应保尽保、分级保护、就地保护、一树一策的原则,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一)近期目标。
到2025年,建成4个古树公园。古树后续资源普查建档率达100%,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渐完善,古树名木健康巡查效率逐渐提高;搭建古树名木研究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二)远期目标。
到2035年,建成7个古树公园。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更加精细,古树名木保护标准化体系更加健全,古树名木生态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古树名木保护科研成效明显,古树名木宣传教育更加普及。
二、古树名木分级保护
实行古树分级管理。树龄在三百年以上的古树为一级古树,树龄在一百年以上不足三百年的古树为二级古树。
珍贵稀有的,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和科学价值的,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为名木。名木按照一级古树保护。
树龄在八十年以上不足一百年的树木或者胸径八十厘米以上的树木为古树后续资源。
三、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加强古树名木原址保护管理,推进古树名木挂牌保护抢救复壮工作,通过建设古树公园、古树保护小区等措施,保护修复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生境。
(一)古树名木保护控制要求。
古树名木树冠边缘外五米范围内、古树后续资源树冠边缘外二米范围内,为控制保护范围。在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控制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施工的,在设计和施工前,应当制定避让和保护措施,并在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时,征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二)古树公园规划。
城乡建设工程涉及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调整的,对于数量较多且集中连片分布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大树的区域,应优先规划为公园绿地或者防护绿地。
根据古树群集中程度、所处地块用地属性、周边交通便利水平及人口密集程度等因素,优先建设7个古树公园,分别为太平镇木棉村古树公园、温泉镇南平村古树公园、派潭镇湾吓村鹿寨古树园、小楼镇正隆村龙潭后山古树园、荔城街道迳吓村古树园、荔城街道莲塘村莲塘古树园、贤江古荔枝公园。结合古树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乡村振兴。
(三)不同地区古树名木保护。
城市地区:结合不同功能,突出差异化的古树名木保护重点。其中,居住地区结合古树名木设置社区活动绿地或口袋公园,增强自然教育及科普功能;工业地区重点加强古树名木周边污染源的控制,避让古树名木控制保护范围,通过种植抗污能力强、净化能力强的树种,降低污染;公园与绿地地区可根据古树名木生态习性及树型特色,营造古树名木主题景观,开展自然教育与文化展示;道路选线应避让古树名木控制保护范围,无法避让的,可利用较宽的中央分车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等形式打造古树名木道路景观焦点。
乡村地区:根据林业资源、植被保护等要求,设置古树名木保护科研点和自然教育基地,结合休闲游憩、自然教育、历史文化展示需要,营造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点。
四、古树名木保护支撑措施
(一)建立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档案。
持续开展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普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工作,建立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档案并向社会公布。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手段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进行日常监测,开展日常定期巡查。
(二)提升古树名木科学养护水平。
通过古树名木综合长势观测、叶片健康监测、树干安全评估、土壤质量监测、病虫害鉴定等措施,建立古树名木健康数据库;应用树洞修补、生境改造、支撑保护、病虫害防治、防雷保护、修枝整形、营养施肥等技术措施,加快推进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开展安全评估、健康评估、衰老诊断、土壤质量评估与改良、根系促根、病虫害生态防治、优质树种繁育、伴生植物优选、树轮气候学等技术研究,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技术体系水平。
(三)挖掘文化内涵,加强科普宣传。
深入挖掘古树名木历史文化内涵,依托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向社会发布古树名木保护信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和古树名木捐资、认养活动,发动专家、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监督工作。
第七节 道路绿化规划
一、规划目标
持续完善高快速路、国省道绿带建设,加强林荫路建设,培育特色风貌林荫路,打造绿带连贯、功能适用、特色凸显的活力绿廊。到2035年,城市林荫路覆盖率不低于85%,构建“绿网交织林荫漫”的道路绿化场景。
二、高快速路建设指引
聚焦连通提质,依托高快速路和国省道,“点—线”结合,建设高品质道路绿带,打造岭南乡土植物特色突出、生态自然的活力绿廊。“点”指高快速路出入口、隧道口、服务区等重要交通节点,绿化配置应以乡土植物为主,探索隧道口、服务建筑的立体绿化美化;“线”是指高快速路、国省道中央绿带以及两侧50米范围内的绿带,绿化配置应重点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兼顾城市形象展示功能。有条件的高快速路绿视率宜为20%—35%。
三、主次干道建设指引
(一)交通型主次干道。
以保障交通行车安全、人行安全、快速通行为导向,选用树形挺拔规整的乔木,打造独具岭南特色的交通型道路绿廊。绿视率宜为20%—30%,绿化覆盖率主干道不小于20%,次干道不小于15%。
(二)生活型主次干道。
关注行人舒适度及安全需求,选用遮荫功能较好的乡土植物,打造功能适用、花香怡人的生活型道路绿廊。绿视率宜为30%—50%,绿化覆盖率主干道不小于20%,次干道不小于15%。
(三)商业型主次干道。
注重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协调共融,结合商业氛围,灵活选用绿化配置方式,打造视线通透、空间层次丰富、主题特色突出、现代时尚的商业型道路绿廊。绿视率宜为25%—30%,绿化覆盖率主干道不小于20%,次干道不小于15%。
(四)生态型主次干道。
保护和展示特色生态景观,选用岭南乡土树种,进行自然式搭配,打造生态型道路绿廊。绿视率宜为35%—50%,绿化覆盖率主干道不小于20%,次干道不小于15%。
(五)工业型主次干道。
满足大型车辆安全通行、厂区安全生产的需求,选用冠型规整、树形挺拔、不飘絮的植物进行绿化,根据工业厂区文化品牌营造的需求,设置公共艺术雕塑小品,打造规整的工业型道路绿廊。绿视率宜为30%—50%,绿化覆盖率主干道不小于20%,次干道不小于15%。
四、支路建设指引
支路绿化景观设计以实用性、交通安全性、景观安全性、步行舒适性为导向,根据道路宽度、道路两侧建筑距离、建筑尺度合理选择树种,打造安全舒适的城市支路绿廊。绿视率宜为20%—2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10%。
五、林荫路建设指引
以凸显岭南特色、展示文化特色为导向,根据道路宽度、周边风貌特色,选择冠大荫浓、树形挺拔的高大乔木进行绿化,打造文化内涵突出、安全舒适、景观宜人的林荫路空间。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机动车道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将冠大荫浓的行道树形成的且具有自身特色的林荫路确定为特色风貌林荫路,制定特色风貌林荫路认定和管理办法。将特色风貌林荫路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保护管理。
第八节 立体绿化规划
一、规划目标
(一)近期目标。
划定城市立体绿化重点发展空间,推进重点发展平台、交通枢纽地区和老城区的立体绿化建设。到2025年,全市立体绿化新增20万平方米。
(二)远期目标。
持续推进立体绿化,实现“绿屋繁星布、花墙绕街区、花桥绣花城”的立体绿化场景,构建生态效益好、花城特色显、游憩价值高的立体绿化体系。到2035年,全市立体绿化新增75万平方米。
二、规划策略
(一)合理规划、特色布局。
结合重点发展平台、交通枢纽地区、城市特色空间等区域,划定立体绿化重点发展片区,形成体系化的立体绿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绿美环境。
(二)功能引领、特色造景。
继续强化天桥绿化品牌营造,加强空中连廊、建筑墙面立体绿化,推进岭南庭院式屋顶绿化、可游憩式屋顶花园及立体公园建设;推动立体绿化新优植物品种选用、新型景观材料与绿化植物的创新结合,提升立体绿化造景水平。
(三)指引提质、促成网络。
以“因地制宜、适建才建”为原则,探索立体绿化功能多元化发展,从植物选择、绿化形式、安全要求等方面,制定立体绿化实施指引,推动品质化、特色化、功能化的立体绿化空间建设,与各类绿地、公园等平面绿化相结合,完善全市绿化网络系统。
三、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布局
依托重点发展平台、重要公共空间等,构建“一带、多片”的立体绿化空间网络,有序推进立体绿化建设发展。
一带:以珠江沿线作为城市立体绿化重要发展带,推动滨江驳岸绿化和沿线桥梁绿化建设。
多片:结合重点发展平台、交通枢纽地区和公共中心等,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庆盛枢纽等立体绿化重点发展片区。
四、立体绿化分类设计指引
聚焦老城区、重点发展平台、道路、桥梁和滨水地区提出立体绿化建设指引,打造特色化立体绿化空间,联动市政设施、桥梁、建筑设计与建设,推进立体绿化实施。探索立体绿化计入建成区绿地率的可行性。
(一)老城区立体绿化建设。
以窗阳台绿化、移动花钵绿化作为老城区立体绿化的主要形式,根据建筑荷载及安全条件适度推进屋顶绿化、建筑墙面绿化,充分利用竖向空间提升老城区绿量。
(二)重点发展平台立体绿化建设。
重点开展屋顶绿化、建筑外墙面绿化,大力推动可游憩式屋顶花园及立体公园建设,并对架空连廊、人行天桥、围墙等区域进行立体绿化,提高片区绿量。
(三)道路沿线立体绿化建设。
推进道路两侧建筑墙面、人行天桥、交通护栏、灯杆等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的立体绿化建设,增加人眼可视范围内的空间绿量。
(四)桥梁立体绿化建设。
桥体、护栏、桥柱立体绿化应考虑车行、人行需求,在保障行车安全、行人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悬挂花箱等形式进行立体绿化,强化桥梁立体绿化主题特色。
(五)滨水地区立体绿化建设。
在满足河道行洪、通行安全、游憩安全的条件下,重点对河道护栏、河道边坡等区域进行立体绿化,加强河道两侧建筑立面立体绿化。
第九节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一、防灾避险绿地规划体系
坚持分级规划、有序防灾,安全优先、均衡布局,平灾结合、功能复合的原则,建立“长期避险绿地—中期避险绿地—短期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四级避险绿地规划体系。
二、防灾避险绿地布局规划
根据相关标准规划配置防灾避险绿地(详见表5)。其中,中期避险绿地、短期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根据服务半径配置,长期避险绿地建议每区配置1—4个。
表5 广州市防灾避险绿地类型与规划要求一览表
按照城市道路等级规划布局救灾与疏散通道,包括高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类型。高快速路用于联络灾区与非灾区、长期避险绿地等,主干路和次干路用于连接中短期避险绿地,支路及居住区级道路用于连接紧急避险绿地。
三、防灾避险绿地设施
防灾避险绿地根据分类标准及功能性质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
(一)紧急避险绿地。
紧急避险绿地应设置基本配套设施,包括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等。
(二)中短期避险绿地。
除基本配套设施外,增设应急篷宿区设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等一般设施。
(三)长期避险绿地。
除基本配套设施和一般设施外,增设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功能介绍设施等。
第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
一、扎实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
2023—2027年,全力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以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为统领,实施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八大工程”,包括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建设、保护地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活力精品绿廊提升美化、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现代惠民林业集聚发展、全民爱绿护绿植绿工程,加强科技能力建设。
二、加快全域公园建设
“十四五”期间,聚焦人民群众需求,依托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完善公园体系建设,提升公园布局均衡性,提高公园设施及开敞空间品质。到2025年,全市规划公园不少于1500个。
(一)适度补充城市公园。
“十四五”期间,高标准新增14个功能多元、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其中新增综合公园8个、专类公园6个。持续完善7个环保主题公园建设,打造以低碳环保为主题,集现代园林景观、环保科普教育、运动休闲娱乐、产业服务平台构建为一体的复合型环保主题公园,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重点完善社区公园。
按照每15分钟社区生活圈至少配置1个社区公园的标准,完善社区公园布局,大力提升社区公园服务覆盖能力。重点依托城市更新工作,推进社区公园与社区活动中心、水系、文物古迹等资源结合设置,满足全年龄段居民日常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到2025年,全市新增55个社区公园。
(三)大力建设口袋公园。
按照每5分钟社区生活圈至少配置1个口袋公园的标准,多措并举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切实提升居民绿色获得感。到2025年,全市新增不少于300个风格各异的口袋公园。
(四)探索建设郊野公园。
创新郊野公园用地管理模式,强化镇级森林公园休闲游憩、运动健身、自然教育等设施配置与场景营造,完善郊野活动功能。到2025年,规划新增番禺化龙湿地公园、番禺莲湖湿地生态公园2个公园,依托黄埔、增城、从化等区的古树群资源,规划建设4个古树公园。
(五)整合优化自然公园。
衔接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推进自然公园整合优化,“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增白云六片山森林公园、黄埔油麻山森林公园、南沙大山乸森林公园、南沙南大山森林公园、花都称砣顶森林公园、从化通天蜡烛森林公园、增城南坑顶森林公园以及黄埔埔心湿地公园、南沙大虎山地质公园。
三、完善休闲游憩网络
(一)持续塑造珠江景观带。
“十四五”期间,推进珠江岸线贯通,建设滨江碧道,串联周边公园绿地,构建层级丰富的绿色空间体系,打造世界一流滨江活力区。重点推进临江大道东延线沿江绿化工程,完善珠江黄埔航道、平洲水道、双岗涌、黄埔涌滨水绿带建设。
(二)启动城市生态翠环建设。
启动城市生态翠环前期规划研究和示范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翠环沿线绿道品质,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沿线森林公园服务品质提升,加快登山、休闲、康养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功能升级改造,集中力量培育特色品牌和亮点。
(三)完善绿道碧道网络建设。
重点贯通珠江西航道、珠江后航道、海珠区环岛路、白云区沿江大道等沿线绿道,加强绿道、碧道、道路绿带对沿线公园、绿化广场、历史文化等资源的连接。完善绿道配套服务设施,丰富多元化游憩体验,“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绿道126千米,提升绿道1000千米。
四、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
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提升森林固碳保水功能;保护湿地资源,营造鸟类栖息生境,结合水鸟生态廊道规划,规划新建和改造提升沿线湿地公园,改善水鸟栖息生活环境,打造健康的湿地系统。“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廊道节点质量提升、栖息地生境修复、生态旅游建设、科普宣教建设、水鸟生态廊道监测等工程,保护11条水鸟生态廊道,营造17处水鸟生态廊道节点,建设9处自然教育基地(水鸟科普类),建立14个水鸟监测样方。
五、大力提升城乡绿量
通过生态复绿、拆违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方式,拓展城区绿色空间。推动社区绿地共建共享,增加社区绿化。鼓励推广低成本立体绿化。“十四五”期间,优先推进城市重点发展平台、更新地区和历史城区的立体绿化建设,全市立体绿化新增20万平方米。
第七章 分区规划指引
根据广州市绿地系统总体发展目标,对各区规划指标、公园建设、近期建设等内容进行规划指引。各区规划具体指标值、公园和绿地建设规模在区绿地系统规划中进行确定。
一、越秀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越秀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5.9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越秀区规划城市公园14个,均为现状保留;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2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30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越秀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3公顷;规划新增社区公园1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23个;新增绿道4千米,改造提升绿道17千米;新增立体绿化1万平方米。
二、海珠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海珠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3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7.8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海珠区规划自然公园1个,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城市公园8个,其中现状保留6个,新增2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5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40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海珠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30公顷;规划新增社区公园2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26个;新增绿道8千米,改造提升绿道44千米;新增立体绿化2万平方米。
三、荔湾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荔湾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30.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5.5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荔湾区规划城市公园5个,其中,现状保留3个,新增2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6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55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荔湾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42公顷;规划新增城市公园2个,新增社区公园2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32个;新增绿道4千米,改造提升绿道31千米;新增立体绿化1万平方米。
四、天河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天河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2.0%,森林覆盖率不低于1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2.0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天河区规划自然公园3个,郊野公园1个;规划城市公园8个,其中,现状保留5个,新增3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16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55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天河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109公顷;规划新增城市公园1个,新增社区公园3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17个;新增绿道8千米,改造提升绿道44千米;新增立体绿化2.5万平方米。
五、白云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白云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6.0%,森林覆盖率不低于2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白云区规划自然公园9个,郊野公园4个;规划城市公园16个,其中,现状保留11个,新增5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28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75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白云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274公顷;规划新增城市公园1个,新增社区公园9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41个;新增绿道16千米,改造提升绿道94千米;新增立体绿化2.5万平方米。
六、黄埔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黄埔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6.0%,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0.5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黄埔区规划自然公园7个,郊野公园9个;规划城市公园21个,其中,现状保留16个,新增5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25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60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黄埔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194公顷;规划新增城市公园4个,新增社区公园7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26个;新增绿道16千米,改造提升绿道188千米;新增立体绿化2.5万平方米。
七、花都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花都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1.0%,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6.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2.6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花都区规划自然公园5个,郊野公园5个;规划城市公园10个,其中,现状保留8个,新增2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23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75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花都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212公顷;规划新增社区公园5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27个;新增绿道14千米,改造提升绿道94千米;新增立体绿化2万平方米。
八、番禺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番禺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2.0%,森林覆盖率不低于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8.0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番禺区规划自然公园9个,郊野公园6个;规划城市公园9个,其中,现状保留5个,新增4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25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65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番禺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261公顷;规划新增城市公园1个,新增社区公园8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40个;新增绿道16千米,改造提升绿道123千米;新增立体绿化2.5万平方米。
九、南沙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南沙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0%,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5.0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南沙区规划自然公园6个;规划城市公园11个,其中现状保留5个,新增6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30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55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南沙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292公顷;规划新增城市公园1个,新增社区公园10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26个;新增绿道16千米,改造提升绿道100千米;新增立体绿化1.5万平方米。
十、从化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从化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5.0%,森林覆盖率不低于69.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9.2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75.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从化区规划自然公园21个,郊野公园6个;规划城市公园6个,其中现状保留5个,新增1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8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30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从化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32公顷;规划新增社区公园3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13个;新增绿道4千米,改造提升绿道135千米;新增立体绿化0.5万平方米。
十一、增城区
(一)规划指标。
到2035年,增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6.0%,森林覆盖率不低于5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3.5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6.0%。
(二)公园规划。
到2035年,增城区规划自然公园9个,郊野公园19个;规划城市公园12个,其中,现状保留7个,新增5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不少于20个,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不少于60个。
(三)近期建设规划。
到2025年,增城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205公顷;规划新增城市公园4个,新增社区公园5个,新增游园(口袋公园)29个;新增绿道20千米,改造提升绿道130千米;新增立体绿化2万平方米。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
一、规划实施机制
(一)加强区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指导。
为保障市、区发展目标统一,明确区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要求,增强规划可实施性。区绿地系统规划核心目标指标、新增公园绿地规模和各类公园建设数量等内容应符合本规划对各区提出的要求;区各类绿地规划布局应符合本规划提出的绿地控制和保护原则。
(二)推动绿地规划“一张图”统一管理。
基于本规划,市、区联动制定形成全市绿地规划“一张图”,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落实严格管理。推进绿地系统相关矢量数据、管理信息集成至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便于国土空间统一管理和规划实施评估。
(三)加强规划任务年度分解与监督实施。
完善公园与绿地建设任务分解与监督考核机制。按照先易后难、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市林业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全市和各区绿地建设实施方案及年度行动计划。建立绿地发展体检与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与反馈。
二、规划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文件。
联动多部门完善绿地相关政策文件,推进规划落地实施与精细管理。从生态公园用地管理、公园绿地绩效单元管理、更新地区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绿地兼容性管理、附属绿地开放利用、规划绿地布局调整、立体绿化管理等方面,研究出台相关管理规定、规范指引与政策文件,保障绿地精细化规划建设管理。
(二)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加强林业园林与发展改革、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等多部门联动,重点协调绿地规划建设用地来源、更新地区绿地配置规模、绿地兼容建设、附属绿地开放等内容,共同推进绿化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引领和社区设计师作用,凸显公园特色与地域特色,提升公园品质。
(三)搭建绿色地图。
搭建可感知、可体验的绿色趣味地图,包含公园地图、赏花地图和绿道地图等版块,提供场地、交通、设施、科普等服务信息,为居民和游客提供统一便捷的服务平台,查询全市各类绿色生态休闲场所,强化绿色空间的公众感知。
(四)创新建设运营模式。
探索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创新公园、绿地建设管理模式,运用公私合营、兴建营运后转移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园、绿地的停车场、运动场馆、文化设施等经营性服务项目建设。
(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及网络、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依托自然保护区和各类公园,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开展绿地科普教育和生态建设成果宣传。做优花事节庆活动,推广阳台花园、屋顶花园,调动居民参与绿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附件:1. 广州市规划自然保护区一览表
2. 广州市规划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3. 广州市规划森林公园一览表
4. 广州市规划湿地公园一览表
5. 广州市规划郊野公园一览表
6. 广州市永久保护绿地名录
7. 广州市乔木树种规划一览表
8. 市域绿地现状分布图
9. 市域公园现状分布图
10. 市域古树名木现状分布图
11. 市域绿地系统结构规划图
12. 市域主要公园规划图
13. 市域绿道规划指引图
14. 市域永久保护绿地规划图
15.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规划图
16. 中心城区市级绿线规划图
17. 城市生态翠环规划图
附件1
广州市规划自然保护区一览表
备注:自然保护区面积采用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数据,最终数据以勘界立标为准。
附件2
广州市规划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备注:风景名胜区面积采用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数据,最终数据以勘界立标为准。
附件3
广州市规划森林公园一览表
备注:森林公园面积采用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数据,最终数据以勘界立标为准。
附件4
广州市规划湿地公园一览表
备注:湿地公园面积采用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数据,最终数据以勘界立标为准。
附件5
广州市规划郊野公园一览表
备注:郊野公园具体面积以公园实际规划建设的数据为准。
附件6
广州市永久保护绿地名录
附件7
广州市乔木树种规划一览表
注:分类标准变化。
附件8
附件9
附件10
附件11
附件12
附件13
附件14
附件15
附件16
附件1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2023年9月1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