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统计局局长 高殿瀛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来这里向诸位介绍广州市2004年经济发展情况。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先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04年,广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为第一要务这个根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继续呈现“速度快、结构优、质量高、动力强”的良好局面。
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115.8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比上年增长15.0%,连续两年增长1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50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7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60亿元,增长13.8%。从横向对比看,广州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稳居前列。
2.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2004年广州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3.02∶43.13∶53.85调整为2.81∶44.16∶53.03,第二产业的比重又提升了1.03个百分点。第一、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0.21个和0.82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2%、51.22%和47.66%,经济发展呈现二、三次产业双轮驱动、互相促进的格局。
3.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一是财政收入增长快。2004年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302.82亿元,突破3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9.2%。二是企业效益好。2004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1.43,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提高13.4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2.5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1.1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48.59亿元,增长20.7%;实现利润394.64亿元,增长23.1%。
4.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资料价格涨势明显。2004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2.2%,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8%。在8大类价格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和居住类3大类价格分别上涨5.4%、2.5%和2.0%,其余5类价格下降。受生产消费价格上升幅度较大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5.3%;其中,生活消费价格上升4.8%,生产消费价格上升8.7%。在生产资料需求强劲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延续2003年以来的上涨态势,连续10个月升幅逐月加大,直至11、12月开始回落,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7%。与此同时,由于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改变了自2001年以来低谷徘徊或缓慢回升的态势,价格同比持续11个月小幅上升,12月份升幅回落,全年上涨2.1%。
5.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增长。2004年,全市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01.44亿元,增长5.1%。
6.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明显。一是增长速度快。2004年,全市工业新增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043.57亿元。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749.48亿元,增长19.7%;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27.11亿元,增长18.6%,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57%。二是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增速也快于轻工业。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679.5亿元和3069.98亿元,分别增长15.1%和23.0%,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7.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由上年的50.5∶49.5调整为46.6∶53.4,标志着广州市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化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是支柱产业拉动力强。规模以上电子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34.82亿元,增长35.4%。其中,电子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完成产值678.46亿元、629.89亿元和926.47亿元,分别增长46.8%、31.5%和30.7%;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完成产值61.79亿元,增长41.9%。四是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32.53亿元,增长34.5%,快于全市工业增速14.8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24.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7.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一是批发零售贸易业加快发展,消费品市场活跃。2004年,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全年成交额达52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75.05亿元,增长12.1%,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贸易业增长13.8%,餐饮业增长6.6%。全市商品销售总额为5178.85亿元,增长22.7%。二是交通运输业增速提高。2004年,全市完成货运量34838.34万吨,增长18.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2746.91亿吨千米,增长9.5%;客运量34619.66万人次,增长16.4%,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旅客周转量551.20亿人千米,增长22.3%;港口货物吞吐量23496.22万吨,增长22.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77.71万标箱,增长12.7%。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11.51亿元,增长14.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1.27亿元,增长6.0%;电信业务收入200.24亿元,增长14.8%。三是金融业平稳发展。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0322.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为4755.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203.7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980.57亿元,增长18.5%。四是旅游业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旅游业实现总收入547.04亿元,增长20.2%。全市共接待过夜旅游者2674.71万人次,增长12.9%;其中海外旅游者437.15万人次,增长20.6%。
8.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下,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结构优化。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1.96亿元,增长12.5%。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622.18亿元,增长36.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投资161.17亿元,下降12.8%;房地产完成投资440.81亿元,增长5.1%。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38.7%、15.7%和35.7%调整为47.1%、12.2%和33.3%,第一、二、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由上年的0.12∶19.28∶80.60调整为0.23∶23.88∶75.89。二是房地产市场销售良好。2004年,全市市区房屋交易面积1969.14万平方米,增长20.2%,其中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面积分别为1121.86万平方米和847.28万平方米,分别增长7.2%和43.0%;全市市区房屋交易金额789.68亿元,其中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金额分别为560.14亿元和229.55亿元,分别增长26.2%和43.4%。截止2004年底,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为605.09万平方米,为近4年以来最低水平。三是重点项目建设成绩斐然。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南沙港区一期工程4个5万吨级泊位、以及南洲水厂在年内投入使用,广州南沙港快速路年底建成通车,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广州科学城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9.外贸出口增速创新高,出口结构优化。一是增速快。200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47.96亿美元,增长28.2%。其中,出口214.73亿美元,增长27.1%,创1994年来的新高;进口233.23亿美元,增长29.2%。二是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出口商品逐步向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04年机电产品出口104.66亿美元,增长34.9%,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8.7%,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43.07亿美元,增长58.7%,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20.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10.利用外资规模扩张,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我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24.01亿美元,增长64.4%;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2.05亿美元,增长25.6%;合同利用外资1046项,增长20.2%。迄今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广州投资设立了7933家外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强大企业已有127家进入广州。利用外资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大项目多,增资扩产比重大。全市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60个,占新批项目的15.3%,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合同利用外资额占全市的53%。其中增资扩产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比上年增加13个,占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的20.0%,合同利用外资额占21%。二是主要投向制造业,尤其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中投向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的资金增长近2.8倍,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28.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4.6倍,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11.0%。
11.就业规模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末,我市城镇从业人员为308.4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2%,比上年下降了0.28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最低水平。2004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0807元,比上年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84元,增长12.5%。人均消费性支出13121元,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625元,增长8.1%,创1997年来最高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一是居民家庭支出中的服务性消费支出逐步扩大。按户籍人口计算,1998年我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总额的25%;2002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33.8%,2004年预计我市人均GDP将突破6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总额的35.5%。二是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升温。2004年,我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0.8%,城市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由上年的2.3辆提高到4辆;城市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上年增长17.8%。
12.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活环境不断改善。2004年,我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佳绩。全市改造“麻雀学校”任务已基本完成,二十四所示范性高中建设进度和投资已经过半。广州大学城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9月顺利竣工,10所高校的4.2万名师生正式入住开学。按照“城市以文化论输赢”的理念,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通过举办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羊城国际粤剧节、国际声乐比赛、广州国际芭蕾精英比赛、国际服装文化节、中国戏剧节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了广州的风采和魅力。在第28届奥运会上,体育健儿取得了2金、1银和1个第四名的佳绩,在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一。2004年7月1日我市成功取得了2010年亚运会承办权,充分显示了我市的综合实力。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广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市已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必备的5项基本条件的要求。2004年9月,省爱卫会已向全国爱卫会推荐广州市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软环境方面,抓好市场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安全放心”工程,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定和治安稳定。2004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11.17万宗,同比下降3.8%;破案率32.13%,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上述情况表明,2004年我市国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积极工作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增长内在活力增强、国内外经济环境趋好的结果,来之不易。2004年我市经济发展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目前广州经济发展方向与国家宏观调控方向的吻合度高,增强了经济增长动力与抗波动的能力。从产业看,近几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以及国家的有关调控政策,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时调整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结构与国家宏观调控方向的吻合度高,增强了有效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比如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迅猛,对全市工业乃至全市经济发展贡献显著。这些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为全市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我市应对外部环境波动的能力。此次宏观调控中由于我市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相对较少,因此经济发展所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从增长动力看,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消费共同推动”转变。为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我市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通过扩大消费的办法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随着投资规模扩张速度的减缓,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上升。2004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之间的落差,由上年的7.4个百分点调整为0.4个百分点。从资金看,优势产业的资金供应得到保障。2004年全市国家银行人民币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的比例占了四成多,实际利用外资主要投向支柱产业。从所有制改革看,非公及混合所有制经济持续发展,对全市经济推动作用增强。在工业方面,2004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增长25.7%,占全市比重达到63.1%,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占全市的22.5%。在外贸出口方面,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出口分别增长34.9%和1.2倍,出口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62.7%和6.4%,分别比上年提高3.6个和2.8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正向集约式方向发展。从企业规模看,重点大企业贡献提高,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5.9%,比全市平均增幅高6.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9.3%,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整体盈利水平的提高也主要是得益于大中型企业的有力支撑,2004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2.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84.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完成零售额达424.21亿元,增长20.2%,比全市平均增幅高出8.1个百分点。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1996年-2003年,我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呈逐步降低趋势。1996年为1.19吨标准煤/万元,至2003年只有0.8吨标准煤/万元。也就是说,要创造1万元的GDP,2003年需要消耗的能源比1996年节约了0.39吨标准煤,节约率达32.77%,年平均节约率达3.61%。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加大。1996-2003年,科技进步在工业经济增长中的份额逐年加大,由1996年的42.6%提高到2003年的50.1%,工业经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逐年提高,由1996年的6.5%提高到2004年的24.9%。
2004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瓶颈的制约。如电力供应紧张和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对于电力供应问题,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效果良好。原材料价格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上涨趋势已有所缓和。此外,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需引起重视。
我们认为,2005年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三大需求中,出口增长可能趋缓,投资、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